【地理】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结成冰,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引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就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做石环。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气温在0度上下波动
C.有充足的水分
D.岩石颗粒均匀
2.下列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西北新疆
B.刚果盆地
C.南极洲
D.青藏高原地区
下图为山西的旱梯田,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多修建于20世纪中后期。在21世纪初期,当地人在旱梯田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种植技术,该技术是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加以集成,在壶关县(山西省东南部)的群山峻岭里,到处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梯田。据此完成3~4题。
3.全膜覆盖双垄沟技术推广使用最适合在我国( )
A.新疆南部 B.内蒙古东部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4.图4中旱梯田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便于耕作 B.保持水土
C.防涝抗旱 D.提高粮食产量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的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读兰新高铁线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5.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的部分路段(左图)采用“以桥代路”,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穿越大江大河
C.保护生态和文物古迹 D.解决冻土层地基不稳
6.为了保护行车安全,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设施(如右景观图),其主要作用是( )
A.防暴雨 B.防泥石流 C.防风沙 D.防噪声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7. 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8. 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海水 C.河流水 D.雨水
9. 图中新月形沙丘( )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1-4月移动速度快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图示信息,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位于( )
A.永吉至吉林段 B.松花湖至吉林段 C.松花湖沿岸河段 D.蛟河至松花湖段
11.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
A.3月—5月 B.7月—9月
C.10月—12月 D.12月—次年2月
12.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A.晴朗大风的白天 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雨交加的夜晚 D.细雨蒙蒙的白天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3小题。
13.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4.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15.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 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
A.夜大于昼 B.晨大于昏 C.夏大于冬 D.阴大于晴
17. 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
A.下渗强烈 B.湖面结冰 C.云量增大 D.风速减小
大瓦山(下图)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北岸,海拔3236米,是世界第二高桌状山(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山体分两层:上部是玄武岩,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据此完成问题。
18.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褶皱断层、断裂上升、岩浆活动
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断裂上升、沉积作用
C.褶皱断层、沉积作用、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断裂上升
19.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针叶林带 C.硬叶林带 D.冰原带
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下列3小题。
20. 南极智利省的首府为威廉姆斯港,在当地时间(区时)5:20迎来曙光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与该地区属一个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C.北京时间为17:20
D.我国江淮地区为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21. 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
A.气候湿冷 B.风力较大 C.土壤贫瘠 D.光照不足
22. 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马纳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的原因主要是受( )
①沿岸暖流的影响 ②沿岸寒流的影响 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 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2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买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指出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8分)
(3)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芒果属于热带水果,芒果树喜温耐旱。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在-3℃时果树会冻灾严重。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
攀枝花市原来不产芒果。1996年农业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攀枝花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适合芒果种植、此后,芒果树在攀枝花市谷地两侧的山坡上栽培成功。
攀枝花市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生产的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攀枝花芒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成熟上市。2014年,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基地种植面积为30.6万亩,仅占全国的8%左右。近年来,攀枝花市建成了一些芒果深加工厂,主要生产芒果干,图1为攀枝花地区位置图,图2为攀枝花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1)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4分)
(2)简析攀枝花市芒果晚熟的自然原因。(4分)
(3)说明攀枝花市发展芒果深加工的必要性。(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杂交玉米一方面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和用途的玉米,如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另一方面可提高作物的抗性(抗病、抗旱、抗虫、抗倒伏等),改良果穗、株型、密植等,显著增加产量。然而经过大田种植后,玉米就不再表现出优质高产的杂交优势,所以必须实行种、粮生产的区域化。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酒泉等绿洲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大型种子生产企业多达40余家,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产自这里。
下图反映了河西走廊地形、河流、绿洲、城市分布等信息
下图表示河西走廊春玉米生长期需水量与降水量。
(l)春玉米苗期需水量少,拔节后叶面积急剧扩大,蒸腾耗水加剧,幼穗迅速长大时水分需求最为强烈。从水源角度分析河西走廊种子生产优势。(4分)
(2) 近年来,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玉米增产显著。试说明农用地膜对玉米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
(3) 河西走廊的沙漠荒滩被称为“种子天然晾晒场”,请从自然条件分析其适宜玉米种子晾晒的原因。(4分)
(4)你是否赞同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继续扩大发展规模,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D | B | B | C | C | D | D | A | B | D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B | B | B | D | C | B | D | B | C | B | C |
1.D.从题干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石环的形成是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就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因此岩石颗粒均匀的地方很难形成石环,故D选项正确;
2.D.从材料中得出,青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地表比较平坦,因此容易形成石环,而西北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刚过盆地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冰期,而南极洲气候过于寒冷,故D选项正确。
3.B【命题立意】考查气候、农业技术运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
【解析】材料中提到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可知适合发展种植业,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区。内蒙古东部降水少,发展旱作农业比较适合。新疆南部降水量太少,以沙漠为主。东北平原和江汉平原降水较多。
4.B【命题立意】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梯田减少水土流失。
5.C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经过的主要是荒漠地区,绿洲主要在山麓地带,节约土地资源不是主要原因,A错;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桥代路”可以保护生态和废弃物古迹,C对;该地缺少大江大河,且很少有冻土分布,B、D错。
6.C在新疆干旱区,风沙严重,防护设施主要作用是防风沙,C对;铁路经过沙漠区,降水量少,缺少暴雪天气、泥石流灾害,A、B错;这里地广人稀,工业少,噪声污染少,D错。
【考点】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
7. D项,“千湖沙漠”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减缓,流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由于“千湖沙漠”所在地区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水顶托作用强,海风携带着河口附近的泥沙被吹向陆地,形成“千湖沙漠”,故D项正确。
A项,该地受南赤道暖流影响,不是寒流,故A项错误。
B项,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故B项错误。
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雨林植被被破坏的信息,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为D。
8. D 由材料可知,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明显,说明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此地的地下水、河水、海水相对稳定,季节变化不明显,故本题正确为D。
9.A 结合所学知识,沙丘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A项,海洋大致位于陆地的东北方向,因而海风主要为东北风。由所学知识可知陡坡风力小于缓坡,由此推测缓坡大致朝向东方,故A项正确。
B项,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南半球夏季(12、1、2月)海风较强,新月形沙丘移动速度快,故B项错误。
C项,风在迎风坡面上发生吹蚀,在背风坡形成旋涡进行堆积,缓坡的风力应大于陡坡,故C项错误。
D项,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均匀,且沙丘面积较小,缓坡和陡坡降水差异不大,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为A。
10.B.据图可知,松花湖至吉林段有水电站分布,说明该河段落差较大,河水不易结冰,且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晴朗的夜间,气温下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附着在树枝上凝结成吴淞,故B项正确;其它河段河水被冰层覆盖,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故A、C、D项错误。
11.D.据材料知,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3月~5月气温逐渐回暖,形成雾凇的气温条件较差,故A项错误;7月~9月,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不会出现雾凇天气,故B项错误;12月~次年2月,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故D项正确,C项错误。
12.B.雾凇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大风天气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A项错误;晴朗微风的夜晚有利于水汽的凝结且利于凝结在枝叶上,故B项正确;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C项错误;细雨蒙蒙的白天,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凇形成,故D项错误。
【考点】雾淞天气特点,水汽凝结条件
13.B 根据材料可知,“冷岛效应” 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导致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该效应的形成与大气环流的受控差异无关,亦与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且绿洲与沙漠阳光照射强弱相同,故本题正确为B。
14. 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B项,“冷岛效应” 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故B项正确。
A项、D项,气流稳定,地面风速会减弱,减少了降雨天气系统的形成,年降水量会减小,故A项、D项均错误。
C项,由于“冷岛效应” 形成的是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近地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为B。
15. D 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故本题正确为D。
16.C 本题考查气温与蒸发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可知,潜热通量是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蒸发量越大,潜热通量越大。
C项,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较低,蒸发量夏季大于冬季,潜热通量夏大于冬。故C项正确。
A项,白天温度高,蒸发量大,潜热通量大于夜间。故A项错误。
B项,黄昏前后气温高于早晨的气温,蒸发量黄昏高于早晨,潜热通量昏大于晨。故B项错误。
D项,阴天气温低,晴天温度高,潜热通量晴大于阴。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为C。
17.B 本题考查气候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B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最低,说明水汽蒸发量较少;该季节,正值我国的冬季,气温较低,湖面被冰层覆盖,蒸发量较小。故B项正确。
A项,潜热通量与下渗无关。故A项错误。
C项,该季节降水量较少,多晴朗天气,云量较少。故C项错误。
D项,该湖泊冬季多大风天气。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为B。
18.D.从图中可知,上部是玄武岩,那层层叠叠的构造,是远古的火山一次次喷发时,出现一层层堆积的火山熔岩流和火山灰,顶部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是火山喷发时所致;下层的石灰岩是沉积岩,故形成过程是下部石灰岩先沉积、固结成岩,后岩浆活动断裂上升所成,故选D。
19.B.大瓦山位于四川省,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基带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山海拔3236米,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顶部自然带可能是针叶林带,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冰原带是寒带地区的植被,故选B。
20. C 根据题干“在当地时间(区时)5:20迎来曙光”可知,此时为南半球夏半年。
C项,由图可知威廉姆斯港位于西四区,则可知西四区区时为5:20,由此可计算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7:20(相邻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故C项正确。
A项,由题可知此时为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无法判断其是在向南移动还是向北移动,故A项错误。
B项,当60°W为地方时5:20时,可计算0时经线为140°W,即与该地区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140°W向东至180°,约占全球的九分之八,故B项错误。
D项,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绵绵是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其发生在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太阳直射北半球,而由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为C。
21. B 根据材料可知,“微型森林”是指其植株相对较小。结合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合恩角保护区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内,因此其风力较大。受强劲西风的影响,保护区内的森林植株矮小,由此形成了“微型森林”,故本题正确为B。
22. C 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比格尔海峡处在南半球西风带控制下,受从海洋吹往陆地的西北风影响,多暴风雨;加之沿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影响,多大雾天气,故本题应选择②③,正确为C。
二、综合题(56分)
23.【解析】
(1)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度随着河水是否注入发生变化。13万年前因其注入黄河,地表径流把青海湖的盐分带走,盐度变小;如今注入青海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又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水逐渐变咸,盐度变大。(2)据图判断黑枸杞分布区一月均温为-16℃~-12℃,说明黑枸杞耐寒;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说明黑枸杞耐旱、喜光;该区域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说明其耐盐碱。(3)歌谣中一日携四季装,反映了昼夜温差大。山上与山下的差异,表现出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体现了天气多变特征。
【答案】(1)盐度由淡变咸;13万年前因其注入黄河,地表径流把青海湖的盐分带走;如今注入青海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又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水逐渐变咸。(8分)
(2)当地气候干旱少雨,说明其耐旱;当地光照充足,说明其喜光;当地冬季气温低,说明其耐寒;当地有较多盐沼分布,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说明其耐盐碱。(8分)
(3)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6分)
24.【解析】
(1)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气温、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回答.
(2)攀枝花市芒果晚熟的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回答.
(3)攀枝花市发展芒果深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就业.
【答案】(1)该市位于金沙江谷地,夏季高大山脉对西南季风阻挡作用强,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且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焚风效应强),形成干热河谷;(冬季高大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寒潮),使金沙江河谷气温较高。(4分)
(2)纬度位置偏高,且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使芒果开花期较晚,生长期较长,导致成熟期晚.(4分)
(3)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就业;抵御市场风险(市场适应性加强);有利于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芒果种植业规模)(8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水源。
25.【解析】
(1)注意题目要求是从“水源角度”分析“生产优势”;由题干材料可知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历史悠久,灌溉系统发达;由右图可知制种玉米夏季是需水盛期,而7月份前后,气温高,祁连山冰雪融水量大且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可充分满足玉米的生长。
(2)地膜覆盖可以阻断土壤蒸发的水分,减少水分散失到外部空气中,即减少水分蒸发,可以起到土壤保水功能;西北地区多大风,地膜覆盖可以降低大风侵蚀,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春季时地膜覆盖可以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3)玉米种子晾晒需要连续的晴热天气,河西走廊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减少少,特别是秋季雨量小、晴天多,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玉米种子脱水;河西走廊地区多沙漠荒滩,地表裸露,地表温度较高,而且土质疏松干燥、 透气性好,可使种子在自然条件完全脱水干燥,所以河西走廊的沙漠荒滩适宜玉米种子晾晒。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要一致。若赞成,由材料可知河西走廊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制种基地的建设,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过度开垦土地,粗放经营,同时有利于杜绝水资源浪费和土地浪费现象;扩大制种基地规模,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可以扩大制种基地发展规模。若不赞成,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由于当地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水资源短缺,大规模发展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会加剧环境恶化,因此不适合扩大发展制种基地规模。
【答案】(1)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历史悠久,灌溉系统发达;制种玉米需水盛期的7月份前后,祁连山冰雪融水量大且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可充分满足玉米的生长。(4分)
(2)减少水分蒸发,保水;降低大风侵蚀,保土;减少热量散失,保温。(6分)
(3)秋季河西走廊晴天多、雨量小,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沙漠荒滩地表温度较高,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可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全脱水干燥。(4分)
(4)赞成:有利于提高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成:河西走廊水资源有限,盲目扩大规模,会加剧水源短缺;这里生态环境脆弱,易加重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