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3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3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3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试卷
展开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启动实施全面放开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3--4题。3.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4.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5--6题。5.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6.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7--8题。7.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8.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9--10题。9.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10.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1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13--15题。13.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14.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15.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下图回答16—17题。16.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17.次日泰山站 (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8--19题。18.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19.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下图是2016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21.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力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22--23题。22.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23.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24--26题。2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2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读图,回答27--29题。27.在雄安新区的设立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将会( ) A.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城市用地规模减少 C.第二产业比重增大 D.城市化的水平下降28.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 B.服务北京市民的大型居住区 C.大型企业及配套部门 D.服务全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29.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 )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人口密度较大 ③土地价格较低 ④发展潜力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0.结合图文材料,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二、综合题(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1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1)读图1,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4分)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α为5°,β为7°。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乙地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出口石油制品。当前,其每天的原油加工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总量的40%,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材料三:图3为图1中甲、丙两地不同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图。(1)分析甲、丙两地降雨较多三个月降水成因的异同。(4分) (2)从原料和市场角度,分析乙地所在国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加工贸易国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火山喷发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4)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4分)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4分)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4分) (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ACBCADBDBADDA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CBBBCBDACDACDA31.(1)A:资源;B:知识(技术)。(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32.(1)同:地处迎风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异:甲地受东北风影响,丙地受西北风(或北风)影响。(2)原料:距东南亚石油产区近;处在世界重要的原油运输航线上。市场:销往东南亚国家,市场距离近;销往东亚国家,市场需求量大。(3)利:增加土壤矿物养分。弊:增加大气中SO2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掩埋农作物;毁坏农作物;减少太阳辐射,影响农作物生长等。(4)1332千米;①地(110°E,7°S),位于图示区域;②地(110°E,5°N),不在图示区域。33.(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2)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3)节约用水;节约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4)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