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 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 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 试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 试卷
展开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
一、选择题。
某羽绒服装生产企业筹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河北省南部县城,1988年在我国注册品牌商标,1996年成立服装生产集团。目前,该企业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在青岛、上海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基地和专卖店,产品远销美国、法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该企业建厂初期,河北省南部县城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 广阔的市场 B. 廉价劳动力
C. 便利的交通 D. 政策的支持
2. 近几年,该服装集团将部分生产企业外迁是因为青岛、上海等地( )
A. 交通更加便利 B. 原料更易获得
C. 研发能力更强 D. 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羽绒服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廉价劳动力指向性企业,该企业建厂初期,河北省南部县城具有的明显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企业产品有海外市场。青岛、上海位于沿海,相比河北省南部县城,交通更加便利,便于产品的海外运输和销售。故选A。
新西兰牛奶生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6月1日是新西兰畜牧业传统的“吉卜赛日”,它标志着一个产奶季的结束,全国绝大多数奶牛进入为期几个月的“干奶期”。读2011年新西兰按行政区畜牧业经济数据统计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 影响新西兰奶牛进入“干奶期”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量 C. 河流 D. 土壤
4. 影响新西兰牛乳制品厂空间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交通 C. 市场 D. 原料
5. M地畜牧业呈现“饲养多,加工厂少,出口占比低”的特点,形成该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 交通不便 B. 人口众多
C. 原料外输 D. 技术落后
【答案】3. A 4. D 5.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和农业的区位因素,同时也考查新西兰地理知识,比较各个因素的差异,找出最主要因素。
【3题详解】
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平稳,降水量、河流和土壤季节性变化小,故影响新西兰奶牛进入“干奶期”的主要因素不可能是降水量、河流和土壤。相比较气温变化较大,所以影响新西兰奶牛进入“干奶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新西兰牛乳制品厂主要集中的地方,也是养牛的数量最多的地方,说明影响新西兰牛乳制品厂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
【5题详解】
M地“饲养多,加工厂少,出口占比低” 说明当地产出的大量的牛奶,运到其他地方进行加工,然后出口,其他原因不明显,选择C。
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 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特点是( )
A. 先递增后递减 B. 先递减后递增
C. 呈逐阶段递减 D. 呈逐阶段递增
7. 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总体特点是( )
A. 持续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持续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 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
A. 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 B. 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 D. 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
【答案】6. C 7. B 8. B
【解析】
【6题详解】
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故选C。
【7题详解】
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故选B。
某驴友在四川巴朗山考察日记中写到:“穿过如茵的低草,继续上行,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上方不远处雪山巍峨,近处只见山坡上碎石遍布,砂砾石堆积,呈现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经意间,突然发现,竟有鲜艳的花儿在碎石间坚毅绽放,经人指点,这就是传说中的蓝莲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流石滩位于( )
A. 积雪冰川 B. 高寒荒漠 C. 高山草甸 D. 山地灌丛
10. 流石滩中碎石的形成原理( )
A. 强烈的昼夜温差,产生寒冻劈碎与冻融风化作用,大块岩石崩裂
B. 冰川广布,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大块岩石崩裂、破碎
C. 大风多,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强烈,风力搬运、沉积于此
D. 冰雪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作用强烈,后有地表径流搬运、沉积于此
11. 推测蓝莲花的生长特点与习性( )
A. 植被高大、根系茂密 B. 低温、喜湿、避风
C. 生长期长、灌丛葱郁 D. 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高山冰川”和文字中“如茵的低草”,结合图文中对流石滩特征的描述,可判断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甸之间,属于高寒荒漠带。故选B。
【10题详解】
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碎石,故选A。
【11题详解】
高山花卉植株低矮、匍匐在地表,反映了“地势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和“多大风”的环境特点。由于白天光照强烈,光合作用强,所以花色鲜艳。故选C。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水运)横轴和包昆通道(铁路)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优良,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材料,分析成渝经济群发展的位置优势。
(2)根据材料二、三,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沟通我国南北和东西;水运和铁路的交汇处;是我国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西部龙头,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基地。
(2)劳动力丰富;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交通便利,具有水运和铁路交通的优势;工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政策扶持。
(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查看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关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成渝城市群的位置优势,可以结合材料从位置、交通及经济区位等方面分析。由材料,“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水运)横轴和包昆通道(铁路)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位置优势明显。
(2)由材料二“成渝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交通便利,具有水运和铁路交通的优势。从材料三可知,成都和重庆的GDP较高,体量大,经济实力强,劳动力充足。
(3)由材料三可知,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庆外,其他城市发展水平低,速度慢,说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占比较小,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要结合目前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针对城市发展不合理,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应当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等。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7时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奈瓦沙湖畔(如下图)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
(4)有人建议在奈瓦沙湖畔继续扩大玫瑰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土地面积广,地价低;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交通便利。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
(3)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或基本可以自给自足);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
(4)赞成奈瓦沙湖畔玫瑰生产条件好,市场需求大;扩大玫瑰种植,可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或不赞成。花卉种植需水量大,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或水资源紧张);扩大玫瑰种植规模,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利于玫瑰生长。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灌溉水源充足。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利于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增加产量,产量是露天种植童的两倍。使用计算机拉制其生长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收益高。
(3)从市场需求分析,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进口量少。从生产条件分析,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
(4)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奈瓦沙湖畔玫瑰生产条件好,玫瑰的市场需求大,效益高。扩大玫瑰种植,可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所以赞成。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花卉种植需水量大,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区域内水资源紧张。扩大玫瑰种植规模,种植业发展容易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不赞成。
14.【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西部。近年来,经大规模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西柏坡等著名景区。每年3月20日校庆前后,我校组织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赴西柏坡革命圣地进行寻根活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八一红军小学,天桂山等。读“平山县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问题。
简述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及其发展红色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
【答案】位置优势:距离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较近;有通往京津、太原等方向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带动作用: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旅游条件评价,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位置优势主要结合图示从交通及距离大城市(市场距离)方面分析,从图中看平山县位于石家庄西部,距离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较近,且有高速公路通往京津、济南、郑州、太原等方向,交通便利。发展红色旅游对经济方面作用可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文化的作用:积极作用主要有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促进城市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1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某特大城市九大垃圾处理场和市区内大型垃圾中转站位置。
指出该市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方式,并分析该市改垃圾填埋为发展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原因。
【答案】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置与垃圾填埋相比,焚烧处理占地小;对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小;可利用垃圾燃烧发电。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方式是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置。该市改垃圾填埋为发展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原因要从垃圾填埋的缺点和焚烧处理的优点两方面去回答,垃圾填埋对地下水和土壤有污染,垃圾焚烧可以减少污染,同时也可以用来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