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
展开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科试卷命题学校:福清一中 命题教师:吴秀敏 审核教师:高二备课组考试时间:1月30日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u-64 Na-23 Zn-65 Fe-5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2、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铝热反应 B.金属钝化 C.燃放爆竹 D.干冰气化3、在碳酸钠稀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2c(CO32-) B.c(OH-)=c(H+) C.(HCO3-)>c(H2CO3) D.c(Na+)<c(CO32-)+c(HCO3-) 4、下列物质的溶液经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最终只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铵 B.氯化铜 C.碳酸氢钠 D.硫酸钾5、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的乘积为10-10,该溶液可能是( )A.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 B.一定浓度的氨水溶液C.一定浓度的NaHSO4溶液 D.pH等于5的醋酸溶液6、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3H2SO4 + 5H2C2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大的措施是( )A.增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B.增大草酸溶液的浓度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7、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s,单斜) + O2(g) = SO2 (g) △H1=-297.16kJ·mol-1②S(s,正交) + O2(g) = SO2 (g) △H2=-296.83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 = S(s,正交) △H3 = +0.33kJ·mol -1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①式表示断裂l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kJ8、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烧碱溶液和乙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pH( )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9、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A.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液体进行滴定B.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C.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D.滴定前,平视滴定管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读数10、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铜为阳极B.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了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C.该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OH--2e-== 2H2OD.该装置中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11、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了下列平衡:2NO2(g)N2O4(g),恒温下,再向容器通入一定量NO2,重新建立平衡后,容器中N2O4的体积分数(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变化情况12、密闭容器中,反应a M(g)+b N(g)c P(g)达到平衡时,M浓度为0.5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重新达到平衡时,M浓度为0.3mol·L-1。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a+b<c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N的转化率降低 D.P的体积分数增大1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O(g)+C(s)H2(g)+CO(g);△H>0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反应条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H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体系压强减小B.加入少量C,正反应速率增大C.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CO,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14、将标准状况下2.24LCO2缓慢通入100mL 1mol·L-1NaOH溶液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c()>c()B.c()+c()=c()+2c()+c()C.c()>c()>c()>c()D.c()+2c()+c()=1 mol·L-115、t℃时,水的离子积为 Kw,该温度下将amol·L-1,一元酸HA与 bmol·L-1一元碱 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H+]= C.a=b D.混合液中,c(B+)=c(A-)+c(OH-)16、工业上,一般不用电解法生产的物质是( )A.生铁 B.铝 C.烧碱 D.精铜17、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L-1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同C.醋酸中的c(CH3COO-)和硫酸中的c(SO42-)相等D.往等体积的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片,生成H2的体积相同18、等体积的pH=12碱甲溶液和pH=11碱乙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V甲=V乙。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乙一定是弱碱 B.甲一定是强碱 C.乙一定是二元碱 D.甲一定是一元碱19、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体积A和1体积B,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比起始时减少了20%。若开始时充入4体积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为( ) A.50% B.40% C.30% D.20%20、将0.1 mol/L的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至80℃,溶液pH不变的是( )A.NaCl B.NaOH C.H2SO4 D.NH4Cl21、已知:,则在相同温度下,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22、用水稀·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B. C.c(H+)和c(OH -)的乘积 D.OH -的物质的量2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24、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Z8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25、25 ℃,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Ka1Ka2H2A1.3×10-26.3×10-6H2B4.2×10-75.6×10-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2A的电离方程式:H2A===2H++A2-B.常温下,在水中Na2B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b1= C.等浓度的Na2A和Na2B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大小关系为前者大于后者D.向NaHB溶液中加入少量H2A溶液,可发生反应:2HB-+H2A===A2-+2H2B 二、填空题(共50分)26、(共14分)(1)恒温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2.3g金属钠,充分反应后,再加蒸馏水稀释到1L,所得溶液的pH= 。(2)向pH=6的蒸馏水和c(H+)=10-6mol·L-1的稀盐酸中分别投入大小、质量相同的金属钠,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前者与后者相比是 (填选项序号)。 A.一样快 B.前者快 C.后者快 D.无法比较 (3)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与NaHCO3混合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① 在0→t时间内,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 ;阴极 。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明0→t时间内,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 。(4)常温下,相同体积的0.2mol·L—1 NaCl溶液与0.1mol·L—1 Na2CO3溶液中,阳离子数目较多的是 溶液。(填化学式)(5)已知:298K时,金属钠与O2气体反应,生成1 mol Na2O固体时,放出热量414 kJ;生成1 mol Na2O2固体时,放出热量511 kJ。由Na2O固体与O2气体反应生成Na2O2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7、(共12分)已知:0.1 mol/L H2A溶液中c(H+)=0.11 mol/L。(1)写出H2A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 mol/L 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H+)________(填“>”“=”或“<”)0.01 mol/L。(3)写出Na2A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酸电离常数(Ka)酸电离常数(Ka)CH3COOH1.8×10-5HCN5×10-10H2CO3Ka1=4.2×10-7HClO3×10-8Ka2=5.6×10-11①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浓度均为 0.01 mol/L 的CH3COONa、NaClO、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盐酸,则体系中最先反应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8、(共12分)硫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高温时,等物质的量甲烷与硫酸钠在催化剂作用下恰好完全反应,制得硫化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往某Na2S样品(含Na2CO3、Na2SO4杂质)溶液中加入少量BaS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完全溶解。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相同温度下,。①沉淀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仅由上述实验无法判断与的大小关系,理由是______。(3) 利用Na2S为沉淀剂由锌灰可制得ZnS。锌灰经稀硫酸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含Zn2+、 Cd2+、Fe2+ , Fe3+等,由该浸取液制备ZnS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i)所加H2O2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步骤(i)所加ZnO的作用为____________。③步骤(ii)中得到Cd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9、(共12分)为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xH2O]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 5.000 g 硫酸亚铁铵晶体,配制成 250 mL 溶液。步骤二:取所配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 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Fe2+ 恰好全部氧化成Fe3+,同时,MnO被还原成Mn2+。再重复步骤二两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___、摇匀。(2)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放KMnO4溶液。(3) 滴定实验中,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到达滴定终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25.001.0521.04225.001.5024.50325.000.2020.21实验测得该晶体中Fe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 化学科试卷考试时间:1月30日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共50分)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题号2122232425 答案 第Ⅱ卷(共50分)二、填空题(共4题,共50分)26.(14分)(1) (2) (3)①阳极 阴极 ② (4) (5) 27.(12分)(1) (2) (3) (4)① ② 28.(12分) (1) (2)① ② (3) ① ② ③ 29、(12分)(1) (2) (3) (4)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 化学科试卷二、 选择题(各项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CDACBB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BBAAABC题号2122232425 答案CBCDD 二.填空题(共50分)26.(共14分)(1) 11(2分)(2) B(2分)(3) ①2Cl--2e-=Cl2↑(2分) 2H++2e-=H2↑ 或 2H2O+2e-=H2↑+2OH-(2分)②HCO3-+OH-=CO32-+H2O(2分)(4)NaCl (2分)(5)Na2O(s)+1/2 O2(g)=Na2O2(s);△H=-97 kJ/mol (2分)27.(共12分)(1) H2A=H++HA-(2分)(2) c(Na+)>c(HA-)>c(H+)>c(A2-)>c(OH-) (2分) >(2分)(3)A2-+H2OHA-+OH-(2分)(4) ①CH3COOH(2分) ②CO(2分)28、(共12分)(1)CH4+Na2SO4Na2S+CO2+2H2O(2分)(2)BaCO3+2H+=Ba2++CO2↑+H2O(2分)沉淀的形成除了与Ksp有关外,还与溶液中沉淀组分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3)①2Fe2++H2O2+2H+=2Fe3++2H2O(2分)②调节溶液的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2分)③Cd2++Zn=Cd+Zn2+(2分)29、(共12分)(1) 溶解(1分) 定容(1分)(2) 酸式(2分)(3)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2分) 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MnO+5Fe2++8H+===Mn2++5Fe3++4H2O(2分)(4)11.2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