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氯气在氯化铁催化下连续反应,生成以氯苯、氯化氢为主要产物,邻二氯苯、对二氯苯为次要产物的粗氯代苯混合物.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沸点/132.2180.5174熔点/-45.6-155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反应放出的氯化氢可以用水吸收
    C. 用蒸馏的方法可将邻二氯苯从有机混合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 从上述两种二氯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氯苯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解:A.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苯混合物,苯环上H被取代,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
    BHCl极易溶于水,卤代烃不溶于水,则反应放出的氯化氢可以用水吸收,故B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沸点低的先被蒸馏出,则氯苯从有机混合物中首先分离出来,故C错误;
    D.邻二氯苯、对二氯苯的沸点接近,但熔点差异大,则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氯苯分离出来,故D正确;
    故选:C
    A.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苯混合物,苯环上H被取代;
    BHCl极易溶于水;
    C.由表格数据可知,沸点低的先被蒸馏出;
    D.邻二氯苯、对二氯苯的沸点接近,但熔点差异大.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表格数据、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化合物(a、(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 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C. 只有a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D. 上述只有c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答案】B【解析】解:A.三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8H8,结构不同,abc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b2H,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固定1Cl在顶点,移动另一个Cl3种,或2Cl分别在双键上有1种,则b的二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
    Ca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c均可,故C正确;
    Dab均含四面体结构的Cc中苯环、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则只有c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
    故选:B
    A.三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8H8,结构不同;
    Bb2H,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固定1Cl,移动另一个Cl
    Ca不含碳碳双键;
    Dab均含四面体结构的Cc中苯环、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与性质、原子共面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 B. 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
    C. 装置b比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 D. 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答案】B【解析】解:A.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化学反应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该制备乙酸乙酯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蒸出酯,减少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会提高其产率,故B错误;
    C.乙醇、乙酸易挥发,甲装置则采取直接加热的方法,温度升高快,温度不易于控制,装置b采用水浴受热均匀,相对于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故C正确;
    D.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B
    A.制取乙酸乙酯时,需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B.可逆反应,减少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
    C.装置b采用水浴受热均匀,比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
    D.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操作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解答时须注意酯化反应的原理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mol乙烯分子中,电子总数为2.8NA
    B. 1mol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电子转移数目为6NA
    C. 室温下,26.0g乙炔和苯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甲酸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0NA【答案】C【解析】解:A0.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电子数为0.1×6×2+4×1×NA=1.6NA,故A错误;
    B、乙醇中碳由-2价升高到+4价,1mol乙醇中含有2个碳,所以1mol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12NA,故B错误;
    C、乙炔与苯乙烯的最简式为CH26.0g乙炔和苯乙烯的混合物,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26/13=2mol,故含有碳原子数目为2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甲酸为液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碳原子核电荷数为6、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可以计算出乙烯分子中电子数;
    B.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1mol乙醇中含有2个碳,所以1mol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12NA
    C.乙炔与苯乙烯的最简式为CH,计算最简式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 计算碳原子数目;
    D.标准状况下,甲酸是液体。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判断,较简单。
    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A. 苯与乙炔的实验式均是C2H2
    B. 溴乙烷的比例模型是
    C. 羟基的电子式:
    D.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NH3H2O=NH4++OH-【答案】B【解析】解:A.实验式为分子组成的最简比,即最简式,苯的分子式为C6H6,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二者的实验式均为CH,故A错误;
    B.比例模型主要体现的是组成分子的原子间的大小关系,溴乙烷是由乙基和溴原子构成,溴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半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溴乙烷的比例模型为,故B正确;
    C.羟基为中性原子团,氧原子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NH3H2O为弱碱,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D错误;
    故选:B
    A.实验式为分子组成的最简比,苯与乙炔的实验式均为CH
    B.比例模型体现的是组成分子的原子间的大小关系;
    C.氢原子与氧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DNH3H2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比例模型、电离方程式、最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烯与HCl加成而得
    B. 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
    C. 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HClCOC6H6
    D. 在火灾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尽快远离现场【答案】A【解析】解:A.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炔与HCl加成而得,故A错误;
    B.上述反应中①脱去HCl,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故B正确;
    C.由题中信息可知,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HClCOC6H6等,故C正确;
    D.在火灾现场,生成的HCl应最多,苯和CO不溶于水,可用湿毛巾捂口鼻,减少苯和CO的吸收量,并弯下腰尽快远离现场,故D正确。
    故选:A
    A.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乙烯与HCl加成生成氯乙烷;
    B.脱去HCl发生消去反应,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C.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不完全燃烧反应,则产生的有害气体为HClCO
    D.生成的HCl应最多,苯和CO不溶于水,可用湿毛巾捂口鼻,减少苯和CO的吸收量。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官能团性质,为高频考点,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迁移运用、思维分析等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青蒿酸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可以由香草醛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香草醛的分子式是C8H10O3
    B. 香草醛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 两种物质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D. 可用FeCl3溶液检验青蒿酸中是否含香草醛【答案】D【解析】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香草醛的分子式是C8H8O3,故A错误;
    B.香草醛不含羧基,与NaHCO3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香草醛不含碳碳双键,与溴不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香草醛含有酚羟基,可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香草醛含有醛基,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颜色反应,青蒿素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醛、羧酸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萃取 B. 蒸馏 C. 干馏 D. 升华【答案】D【解析】解:“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涉及用到加热的方法,将被提纯物质气化、冷凝为固体的过程,为升华操作,没有隔绝空气强热,不是干馏,萃取无需加热。
    故选:D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涉及用到加热的方法,将被提纯物质气化、冷凝的过程,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以及常见分离方法,难度不大。
    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B.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
    C. 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 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D【解析】解:A.生成物只有一种,则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故A正确;
    B.对羟基扁桃酸中含6H,则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故B正确;
    C.对羟基扁桃酸含酚-OH-COOH,可发生取代反应、缩聚反应,含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酚羟基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由合成反应可知,为-CHO的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对羟基扁桃酸中含酚-OH、醇-OH-COOH,并结合结构的对称性及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CHO的加成反应及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消去反应及结构对称性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 用水鉴别乙醇和溴苯
    B. 用红外光谱鉴别丙醛和1-丙醇
    C. 用溴水鉴别苯和环己烷
    D. 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答案】C【解析】解:A.乙醇与水互溶,溴苯与水分层,现象不同,可利用水鉴别,故A正确;
    B.丙醛和1-丙醇中化学键不同、官能团不同,则红外光谱可鉴别丙醛和1-丙醇,故B正确;
    C.苯和环己烷与溴水的萃取现象相同,均在上层,不能鉴别,故C错误;
    D.1-溴丙烷和2-溴丙烷中H的种类分别为32,则用核磁共振氢谱可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故D正确;
    故选:C
    A.乙醇易溶于水,溴苯与水互不相溶;
    B.丙醛和1-丙醇中化学键不同、官能团不同;
    C.苯和正庚烷与溴水的萃取现象相同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D.1-溴丙烷和2-溴丙烷中H的种类分别为32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不同现象鉴别物质,熟悉物质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药物利喘贝(结构如下)主要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的治疗,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是C18H17O5N B. 一定存在顺反异构体
    C. 一定能发生聚合反应 D. 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D【解析】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是C18H17O5N,故A正确;
    B.碳碳双键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顺反异构,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聚合反应,故C正确;
    D.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有机物含有羰基、碳碳双键、肽键以及羧基,可按照酮、烯烃、羧酸以及多肽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CHO+CH3CHORCH=CHCHO+H2O

    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
    2)由C生成D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芳香化合物X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答案】苯甲醛;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解析】解:(1AA的名称为苯甲醛,故答案为:苯甲醛;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C生成D的反应为加成反应,由E生成F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3)由上述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G的结构简式为,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芳香化合物X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含有羧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最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则分子中应含有2个甲基,且为对称结构,可能结构有
    故答案为:
    芳香族化合物A与乙醛发生信息①中的反应生成B,则A含有醛基,反应中脱去1分子水,由原子守恒可知A的分子式为:C9H8O+H2O-C2H4O=C7H6O,故A,则BB发生氧化反应、酸化得到CC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DD发生消去反应、酸化得到EE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信息②中的加成反应、H的结构简式,可推知G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关键是确定A的结构,结合反应条件顺推各物质,熟练掌握官能团及其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题给信息:和醛基相连的第一个碳上的氢与另外一个醛基上碳氧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双酚A的分子式______

    2)乙酸具有酸性______
    3)用系统命名法给如图所示的有机物命名______

    42-甲基-13-丁二烯与Br2CCl4溶液发生14-加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如图所示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C15H16O2CH3COOHCH3COO-+H+23-二甲基-1-戊烯;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解析】解:(1)根据双酚A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C15H16O2
    故答案为:C15H16O2
    2)乙酸属于弱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CH3COOHCH3COO-+H+,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CH3COOHCH3COO-+H+
    3)该有机物属于烯烃,主碳链为5,从左向右编号,甲基位于23位,正确名称为23-二甲基-1-戊烯,
    故答案为:23-二甲基-1-戊烯;
    4)两个溴原子分别与14号碳发生加成反应,两个双键变为1个,位于中间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CH3-CH=CH2+Br2→BrCH2CCH3=CH-CH2Br
    故答案为:CH2=CCH3-CH=CH2+Br2→BrCH2CCH3=CH-CH2Br
    5)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乙酸铵、银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
    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
    6)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相互加成,形成高分子,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根据结构简式找出碳、氢、氧原子个数,即可写出分子式;
    2)乙酸属于弱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
    3)该有机物属于烯烃,主碳链为5,按命名原则进行命名;
    4)共轭二烯与溴发生14加成;
    5)醛基被氧化为羧基,氢氧化二氨合银被还原为银;
    6)双键相互加成形成高分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