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新余四中2020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分)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2. Q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偏东风 D. 偏南风【答案】1. D 2. D【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及天气系统。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1题详解】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选D正确。【2题详解】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选D正确。 读我国华北某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3.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45米 B. 50米 C. 65米 D. 60米4.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由图看出图中等高距为5米,海拔最高的等高线是图中右上角处为80米,最高海拔为80米--85米,海拔最低的等高线位于图的右下角,海拔为25米,最低海拔为20米--25米,因此图示区域内高差为55--65米,故D正确。【4题详解】由图看出,①②③④附近,③附近的等高线最密集,地形坡度最大,因此河水流速最快,故C正确。【点睛】图中等高线数量较多,第一小题容易出错,解答时需仔细。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蒸发较弱 B. 地下水位高 C. 地形平坦 D. 降水丰富6. 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 2月—4月 B. 5月—7月 C. 8月一10月 D. 11月一次年1月【答案】5. C 6. A【解析】5题详解】由图可知,苏德沼泽所在区域等高线稀疏,说明苏德沼泽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容易积水;该地为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较强;地下水位高是积水的结果,不是原因;本区降水并不丰富,选C。【6题详解】苏德沼泽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2月—4月是干季快要结束时期,5月湿季将来临,水量增多,所以此时段面积最小,据此选A。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 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年均温低蒸发弱 B. 山地降水丰富C. 积雪融水丰富 D.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8. 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答案】7. C 8. A【解析】【7题详解】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所以此处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故C正确,A、B、D错误。【8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中,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A正确。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放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9.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 12月 B. 8月 C. 4月 D. 1月10.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地热收入 B. 大气保温、地热收入C. 太阳活动、地热释放 D. 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答案】9. C 10. D【解析】【9题详解】图示曲线中,正值表示能量收入大于支出,气温升高。负值表示能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流降低。4月份之前能量收入是负值,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到4月份,差额为0,该地气温最低,C对。12月、1月气温未到最低值,A、D错。8月气温达到最高值,B错。【10题详解】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分布,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使低纬度不会一直升温,高纬度不会一直降温。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大洋环流,D对。地热收入、太阳活动、地热释放、大气保温作用等,不是主要因素,A、B、C错。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12.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 8日15时左右 B. 8日22时左右C. 9日15时左右 D. 9日18时左右【答案】11. B 12. B【解析】【11题详解】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最高值晴天9日高于多云天的8日;从图中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从午后14时左右到午夜逐渐降低,最低值在凌晨左右;白天变化和夜间变化相差不大。所以选B。【12题详解】热岛效应最强说明城市中心与郊区气温相差最大,读图可知8日22时左右,市中心与郊区气温相差最大,所以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是8日22时左右。故选B。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下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是( )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湿,东部沿岸寒流减湿 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A. ①② B. ②③C. ①③ D. ③④14. 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拔C. 海陆位置 D. 地形15. 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 )A. 西北 B. 西南C. 东南 D. 东北【答案】13. B 14. A 15.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火地岛的位置,其西岸受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东岸有暖流流经,故①错;由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南部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其走向为南北走向;其纬度在53°S附近,地处西风带,所以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雨影区,降水较少,故②正确;结合材料该岛屿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且海岸线曲折,所以该岛冰川作用多,故③正确;根据板块分布,火地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故④错误,所以该题选B。【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降水和气温,气温越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影响一个地区整体雪线高度的因素是气温。从图中可知,火地岛位于52°S到56°S之间,纬度高,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导致其雪线整体较低,答案选A;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某一地区整体雪线高度影响较小,故BCD错误;所以该题选A。【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岛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所以其树冠朝向背风面东南方向,故该题选C。 【点睛】影响雪线的因素: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温度越高雪线也越高;降水因素: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降水越少,雪线越高;地貌因素:从坡度来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潜在蒸散量)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当其等于0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下图为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7. 导致①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B. 降水呈减少趋势C. 降水呈增加趋势 D. 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答案】16. B 17.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中国的河流,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较难。【16题详解】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四大流域中,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最少,水分亏缺最严重,读图可知,曲线②亏缺最严重,所以②表示黄河流域。故选B。【17题详解】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多,全年多数时间水分有盈余;结合上题及读图可知,①流域应为松花江流域。读图可知,3-5月,①流域水分亏缺明显加大,是由于3-5月气温快速回升,蒸发力(潜在蒸散量)不断增大,而该时期雨季未到,降水量少。故选A。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列各题。18.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 图示区域为北半球C. 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 S地为地中海气候19. 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A地为河谷东岸 ④B地为河谷东岸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0. 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18. D 19. C 2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图示地区位于纬度为30°附近的大陆西岸,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侵蚀岸陡、堆积岸缓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18题详解】该区域位于纬度为30°附近的大陆西岸,因此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由题目可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因此湖泊所在地为地中海气候,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到南北纬40°,即S地为地中海气候,越向南去纬度越高,应为南半球,故D正确,B、C错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A错误。【19题详解】从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该河流地质岩层向上拱起,受张力侵蚀成谷地,所以地质构造属于背斜;图中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谷西岸为侵蚀岸,河谷东岸为堆积岸,由图可知A地为河谷东岸,故C正确。【20题详解】陆地等温线凸向低纬度说明此时陆地上气温较海洋低,为南半球冬季,所以为七月份等温线;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所以湖泊水位较高,结合图可知此时湖泊水位为b。故B正确。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本月均温累加值=本月均温+上月均温累加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 根据甲地的气候资料可推测甲地 ( )A. 位于南半球 B. 河流有冰期C. 年温差较大 D. 不适合谷物生长22. 甲、乙两地 ( )A. 河流夏汛显著 B. 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 旱涝灾害多发 D. 乳畜业发达【答案】21. D 22. B【解析】【21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降水各月较多且分配均匀,月均温变化不大,气温年较差较小,即甲地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谷物的生长,河流无结冰期,故D正确,B、C错误。根据甲地月均温累加值可知,1月份气温较低,该地位于北半球,故A错误。【22题详解】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平河流全年径流较稳定,无明显汛期,旱涝灾害不显著;乙地7、8月气温高且降水多,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业为种植业,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汛显著,旱涝灾害多发。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解答时需注意“月均温累加值” 曲线的含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26,27选做一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材料二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1)指出洞里萨河不同季节的流向,并说明其成因。(2)“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3)澜沧江水能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指出其水能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 雨季由东南流向西北;因为洞里萨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早季由西北流向东南;因为洞里萨湖水位高于洞里萨河水位。(2)洞里萨湖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雨季时期湖水上涨,湖面扩大,树干被淹没;早季时,湖泊水位回落,树洞中未及时随水退去的鱼存留下来。(3)开发水电需淹地,加剧人地矛盾;移民、建站,投入巨大;工程建设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分析】本题以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澜沧江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水文以及区域水能资源开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5-10月为雨季,河流处于丰水期,因此洞里萨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此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11月到次年4月为旱季,河流处于枯水期,洞里萨湖水位高于洞里萨河水位,因此此时湖水补给河流水,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2)洞里萨湖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时期湖水上涨,湖面扩大,树干被淹没;旱季时,湖泊水位回落,树洞中未及时随水退去的鱼存留下来,所以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3)水电的开发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例如水库的建立蓄水后会淹没沿岸土地,加剧人地矛盾;水电站的建设和移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水库及电站的建设会诱发地震、塌方等地质灾害,施工过程中还会破坏大量的地表植被。【点睛】第1题分析河流和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后,确定旱季和雨季河流的流向即可;第2题主要从鱼的来源和出现的时间方面去分析,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气候进行分析。 24.如图为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示区域此时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判读此时O和P两地的风力大小,请分析其主要原因。(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分别从降水、气温、风向三个方面简析其变化过程。【答案】(1)冬季。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亚欧大陆气压高于海洋,西伯利亚地区气压中心大于1040,推断为亚洲高压强盛期,故为北半球冬季。(2)P点的气压梯度大于O点(等压线疏密判断);P点为海洋表面,O点为陆地表面,P地摩擦力小于O点。(3)降雨:晴→雨→晴→雨→晴 气温:冷→暖→冷 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偏南风)【解析】【详解】(1)读图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因此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冬季降温快,形成高压;夏季升温快,形成低压。(2)影响风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水平气压差,此外下垫面性质、海拔高度、地形、植被覆盖状况等对风力影响也很大。图中P点等压线较O点密集,气压梯度大于O点,水平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从下垫面性质来看,P点位于海洋,O点为陆地表面,P点摩擦力小于O点,故P点风力大于O点。(3)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依次经历了冷锋后-冷锋前(暖锋后)-暖锋前,从降水角度来看,经历了晴-雨-晴-雨-晴的过程;从气温角度来看,经历了冷-暖-冷的过程;从风向角度来看,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偏南风)的过程。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屿组成,面积近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其最热月(1月)平均气温为0.53℃,最冷月(9月)平均气温为-16.4℃。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风积地貌。图a为拉斯曼丘陵位置示意图,图b为拉斯曼丘陵多年气温统计图。 (1)描述拉斯曼丘陵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2)分析该地多大风却没有形成风积地貌的原因。(3)推测拉斯曼丘陵上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答案】(1)全年气温较低(长冬无夏);各月均温夏半年变化幅度大,冬半年变化幅度小;极端最高温变化幅度小,极端最低温变化幅度大。 (2)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冰川覆盖,岩石风化物很少;部分风化物冻结在冰川中,难以被风吹起;该地位于沿海,风力大,侵蚀、搬运作用强;大风吹向海洋,搬运物多落入海中。(6分,其中3点) (3)苔原植被(苔藓、地衣等)。夏(暖)季气温在0~10℃之间,持续时间短,只能满足苔藓、地衣等生物的生长。【解析】【详解】(1)结合图例,可知图b给出的与气温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温和月平均温度,因此描述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应从气温高低和变化幅度等方面考虑。图中月平均气温基本位于0℃以下,说明全年气温较低;图中曲线陡说明变幅大,曲线缓说明变幅小。读图可知各月均温夏半年(10月—次年3月)变化幅度大,冬半年(4—9月)变化幅度小;极端最高温变化幅度小,极端最低温变化幅度大。(2)风积地貌指被风搬运的物质,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中所搬运的物质便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地貌。因此形成风积地貌应有松散的地表碎屑物质,风力减弱的动力条件以及利于沉积的地形条件。结合南极大陆的特点即可。(3)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冰原带,只能满足苔藓、地衣等生物的生长,主要为苔原植被。 26.【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塞罕坝以丘陵、曼甸(熔岩地貌)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既有高原的一般特征,沙丘起伏、地势开阔、山体浑圆,又有湖、淖、谷、甸较多,梁、峁、丘、滩齐全的特点。这里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历史上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严重沙化。塞罕坝人克服困难,摸索出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经验,使塞罕坝变成了“放眼皆绿色,禽兽怡其间”的百万亩林海。林区现有植物659种、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珍稀动物十几种。下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分布示意图。列举塞罕坝草原夏季开展的旅游项目。【答案】认识多种地貌形态;观赏独特的森林草原景观和珍稀动物;享受凉爽宜人的气候;体验浓郁的满蒙风情;参观清朝的历史遗迹;参观、学习植树造林的经验。【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详解】从材料中可分析出地貌、森林、草原、珍稀动物等自然景观,再从历史角度分析出历史景观,根据这些特点列举塞罕坝草原夏季开展的旅游项目。 27.【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位于青海同德县的世界最大的百年古柽柳林,生长在黄河滩地上,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片存在了几百年的柽柳林生态系统,树高、树粗、树龄,还有分布高度都是世界第一。然而,到2018年底,建设中的羊曲水电站大坝落成后,这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将全部被淹没在水库中。工程投资方提出了移植保护方案,遭到专家们的明确反对。请你推测工程投资方与专家方各自的理由。【答案】工程方:水后水库周边环境改善,会形成更好的柽柳林;将大树移植到更优越的环境中,柽柳生长的会更好。专家方:可以移植大树,但无法移植整个生态系统;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百年古柽柳林是世界唯一的高原柽柳林生态系统,科研价值高。【解析】可以推测工程方简单地从单个特种考虑,没有考虑大的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专家会从整个生态系统进行考虑,联系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