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2019—2020学年上期中考20届高三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卷上;将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1. 据图中信息可知A. 朝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 B. 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600米C. 该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 C 河段流速快于 D 河段2. 若仅考虑地形图中四个村镇光照条件最好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 D 2. C【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及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同幅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图中C处等高线较D处更为密集,即其地势更陡,由此可知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故D项正确。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甲城镇位于朝阳峰的正东方向,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200m,最高处为朝阳峰,高度在1300m-1500m之间;最低处为东部乙地附近,在100m-300m之间,可计算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400m,故B项错误;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地势为中部和东部低,南北和西部高,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题详解】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位于区域中间的甲地地势较低,光照条件较差;乙地和丁地的南部和西南地势都较高,会长时间遮挡两地光照;地势较高的丙地东部、南部和西部都无遮挡,具有较好的光照条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下图为极地投影图,图中MN为昏线,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日的日期可能是 ( )A. 1月8日 B. 6月8日C. 9月28日 D. 3月18日4. 下列关于K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K地可能在M地的西南方 B. K地自转角速度大于N地C. K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D. K地夜长约为10小时【答案】3. B 4. A【解析】本题组以极地光照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日期判断、地图方向、自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3题详解】图文中没有判断自转方向和极点的信息,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中心极点为南极或北极。当中心极点为南极时,顺时针自转,MN为昏线,则图中晨昏线右侧为黑夜,左侧为白昼,南极圈以内大部分为极夜,符合6月8日地球昼夜分布特征;当中心极点为北极时,逆时针自转,MN为昏线,则图中晨昏线左侧为黑夜,右侧为白昼,北极圈以内大部分为极昼,还是符合6月8日地球昼夜分布特征,由此判断该日期为6月8日。故选B。【4题详解】图中中心极点为北极时,则K地在M地东北方向,中心极点为南极时,则K地在M地西南方向,所以K地可能在M地的西南方,选项A正确。K地和N地自转角速度相同,选项B不正确。图中表明K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直射现象,选项C不正确。中心极点为南极时,K地夜长大于12小时,中心极点为北极时,根据估算K地夜长约11小时,选项D不正确。故选A。2017年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雾。下图为该日0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据图推测,北京出现大雾的原因有 ①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②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③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④受冷锋过境影响,污染加重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6. 如果甲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气压中心移动至 A 处时,台湾岛的风向为A. 偏北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东风【答案】5. B 6. B【解析】本题考查雾的形成和天气系统的判断【5题详解】本题考查雾的形成的相关知识。形成雾一般需要具备静风或微风天气且水汽较为充足等条件。根据图示,此时低压在海上,北京没有受低压控制。故①错误;北京附近等压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故②正确;北京上午8时,气温较低,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且凝结核多,易形成雾。故③正确;该区域的低压槽并不明显,也没有冷锋过境。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②③,正确答案为B。【6题详解】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甲天气系统属于强低压中心,而且系统中心附近等压线密集,若其向西北移动至A点,台湾岛将经位该低压系统南侧,吹东南风或西南风(偏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 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A. ①—东北信风 B. ②—盛行西风 C. ③—西南季风 D. ④—极地东风8. 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 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 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 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D. 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答案】7. C 8.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和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7题详解】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示为北半球,①是北大西洋暖流,是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故A项错误;②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是陆地阻挡形成的补偿流,故B项错误;③是北印度洋的夏季洋流,是西南季风影响形成,故C项正确;④是日本暖流,与极地东风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8题详解】读图,Q位于美国西北海域的阿拉斯加沿岸,有暖流流经,冬季气温较高,故A项错误;P位于在亚欧大陆的东岸,且靠近北极圈,千岛寒流流经此处,冬季气温较低,故B项错误;M位于加拿大的东部海域,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在此交汇,易产生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的影响,故C项正确;K位于日本附近,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D项错误。故选C。【点睛】驱动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各题。9. 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B. 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C. 图中地貌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D.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10. 图中( )A.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 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 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D.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答案】9. B 10. C【解析】【9题详解】甲山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两山脉成因不同,A错误。丙河流发育于断层处,因为断层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B正确。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结果,如向斜山,先内力作用再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地,C错误;不是所有地貌都与板块张裂有关,D错误。【10题详解】图中①处是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密度较小的油、气储存在这;向斜是储水的构造,A错误;图中②处为石灰岩,在湿润地区沉积形成,B错误;图中②处岩层位于①处岩层下面,说明②岩层更早,③处岩层侵入①岩层,说明③岩层较晚形成,C正确。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D错误。【点睛】内、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地表(1)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2)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也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 该河段水文特征A. 无明显的夏汛B. 越往下游,径流量小C. 没有凌汛D.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12. 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11. B 12. A【解析】【11题详解】该河段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属于季风区,夏季降水最多,有明显夏汛,A错误。该河段经过农业发展区,大量引水灌溉,下游径流量越少,B正确。该河段纬度较高,有结冰期,且由低纬向高纬流,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C错误。该河段河道较平直,水流平缓,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该河段的沙源,根据图示分析,来自流水侵蚀黄土和风力搬运沙漠区沙子,①②正确;流经区域主要由黄土和沙漠构成,地质不稳定,河岸有可能崩坍形成沙源,③对。由于地上河,地势较高,河水由黄河流向较低的农业灌溉区,不可能出现灌溉区泥沙进入河床,④错。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点睛】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水文特征要素特征描述影响因素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流量流量大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凌汛有或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 2010年以来,我国的A. 总人口数不断减少 B. 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 结婚人数大幅减少 D. 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14. 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 劳动力数量减少 B. 人口死亡率上升C. 孤儿的数量增加 D. 加快老龄化进程【答案】13. B 14. D【解析】【13题详解】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AD排除;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C错误;离婚率上升,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正确。故选B。【14题详解】结婚率偏低,会影响出生率,新出生人口减少,相对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即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出生人口减少,对现阶段的劳动力影响较小,A错误;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死亡率没有影响,B错误;离婚后其子女并不是孤儿,C错误。故选D。开封东大寺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紧邻开封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被誉为“河南首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该寺周边分布着类型多样、规模不等的众多回族商户,形成了典型的“依寺而商”现象。这些回族商户大多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家庭式小作坊,主要从事民族特色商品或普通商品经营及服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开封东大寺周边出现“依寺而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便于商家进行宗教活动 B. 便于众多商铺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C. 共享因寺而来的众多消费者 D. 便于商家沟通与交流,提高商品竞争力16. 开封东大寺周边众多销售同类商品商铺的集聚,会直接导致A. 商业信息收集成本增加 B. 交流协作增多,产品质量提高C. 地租升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D. 众多商铺整体服务范围扩大17. 该地集聚的商铺大多规模比较小,其原因可能为①地租昂贵,降低租金②竞争激烈,降低风险③市场准入门槛低,方便进驻④人口少,客流量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5. C 16. D 17. C【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区位。【15题详解】开封东大寺为河南 著名清真寺,前来进行宗教活动人数众多,大量回族商户集中在东大寺周边,主要是为了共享来此地进行宗教活动的潜在消费者,C正确。多数商家与宗教活动 无关,A错误。便于众多商铺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商家协作关系少,互相竞争,沟通少,D错误。故选 C。【16题详解】开封东大寺周边众多销售同类商品商铺的集聚,可以提高本地商铺的知名度,扩大其整体服务范围,D 正确,销售同类商品的商铺的集聚会增加不同商铺员工之间信息分享渠道,增加员工与消费者之间交流的机会,从而降低商业信息收集成本,A 错误:该地商户多是家庭式小作坊,几乎无租金,利润大,C 错误:多为普通商品,家庭式小作坊经营,销售同类商品商铺交流协作少,B 错误。故选D。【17题详解】该地商铺大多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家庭式小作坊,说明多是居民个人依托家庭住宅从事的商业活动,几乎无租金,① 错误;商户众多且类型相似,竞争激烈,风险大,②正确;尚铺大多从事民族特色商品或普通商品经营及服 务,说明该地市场准入门槛较低,③正确:该地紧邻升封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并依托于东太寺,客流量大,④错误。故在 C。2018年8月,荷兰建造了世界首个“漂浮农场”,它漂浮在鹿特丹港海面上,吃水深度约1.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如图)。“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 LED 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建造“漂浮农场”的最基本条件是当地拥有A. 便捷的交通运输 B. 宽阔的较深水域C. 充足的光照条件 D. 先进的技术水平19. 荷兰政府鼓励发展“漂浮农场”首要目的是A. 节省劳动力 B. 促进生态循环C. 缓解土地紧缺 D. 应对全球变暖20. 与荷兰的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 对环境没有污染 B. 投入成本更低C. 产品质量更优 D. 受季节变化较小【答案】18. B 19. C 20. D【解析】【18题详解】根据材料,“ 漂浮农场”吃水深度约 1.5 米,且“ 漂浮农场”分两层,承重较大,故建造的最基本条件是宽阔的较深水域,要求水域的浮力足以支撑农场,据此选B正确。【19题详解】“漂浮农场”不能节省劳动力,材料中也没体现生态循环,建在海上,不用占用土地,荷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故荷兰建设“漂浮农场”的首要目的是缓解土地紧缺,据此分析选C正确。【20题详解】与荷兰的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牧草通过无土栽培及 LED 照明控温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小,故其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受季节变化较小,D正确。“漂浮农场”对海洋环境可能会有污染,相比天然牧场而言,“漂浮农场”投入成本更高,由于漂浮农场内的温差较小,故该农场内的产品质量相比天然牧场而言并没有明显优势。据此分析ABC错,选D。【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城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A. 耐干热 B. 喜温凉 C. 耐低温 D. 喜湿热22. 关于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判断正确的是A. 1月南坡大于北坡 B. 7月北坡大于南坡C. 南坡和北坡都是7月大于1月 D. 相等【答案】21. A 22.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图的判断等相关知识【2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山麓地带无论南坡或北坡,1月气温小于7月气温,且1月山麓地带气温大于0℃,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山麓地区降水,无论南坡北坡,1月降水多雨7月,且1月降水量在100mm左右,为冬雨型气候,故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自然植被具有耐干热的特征,A正确。喜温凉属于寒温带地区的植被特征;耐低温属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植被的特征;喜湿热属于水热搭配条件好的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下的植被特征,BCD错误。【22题详解】在图中分别作1月、7月山顶和南坡山麓关于气温的垂线,如下图:读图可知,无论1月还是7月,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A正确,BD错误;且南坡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7月,C错误,故选A。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图甲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图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3. 关于火地岛叙述正确的是①东部沿岸寒流减湿,西部沿岸暖流增湿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由于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4. 造成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 B. 海拔 C. 海陆位置 D. 地形25. 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答案】23. C 24. A 25. D【解析】【23题详解】依据火地岛的位置与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其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东岸有巴西暖流流经,故①错;由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南部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其走向为南北走向;其纬度在53°S附近,地处西风带,所以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雨影区,降水较少,故②正确;结合材料该岛屿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且海岸线曲折,所以该岛冰川作。用多,故③正确;根据板块分布,火地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故④错误,C正确。【24题详解】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降水和气温,气温越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影响一个地区整体雪线高度的因素是气温。从图中可知,火地岛位于52°S到56°S之间,纬度高,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导致其雪线整体较低,A正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某一地区整体雪线高度影响较小,B、C、D都错。故选A。【2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岛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所以其树冠朝向背风面东南方向,D正确。【点睛】学生需熟悉世界洋流分布、板块分布及影响雪线的因素,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降水和气温,气温越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钦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与大陆相隔50多公里。每年大钦岛风力≥6级的大风日数有200多天。该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每年的6-8月,岛上渔民将从海里收获的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1)解释大钦岛每年大风日数多的自然原因。(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3)与平坦沙滩相比,分析该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答案】(1)大钦岛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大钦岛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风口),东西两侧为开阔的海面,无陆地或岛屿阻挡季风;渤海海峡被南、北两侧半岛扼住,形成喇叭口装海峡,加剧风速。(2)大钦岛多基岩海岸,海岸出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崩解破碎(砾石)在海浪侵蚀或搬运中不断磨蚀成鹅卵石;在海湾地区随着波浪、潮流搬运作用减弱,鹅卵石在海边堆积,形成鹅卵石滩。(3)与平坦沙滩相比,鹅卵石滩孔隙度更大,空气流动性好,便于水分蒸发;坡度较陡,利于海带携带水分迅速排走;白天,鹅卵石升温更快,更利于快速晾干海带;鹅卵石颗粒更大且表面光洁,使晒干的海带更干净(少沙子、泥土等杂质),品质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岛屿的自然特征、外力作用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详解】(1)大钦岛每年大风日数多的自然原因可从季风、海面阻力和峡管效应角度说明。大钦岛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冬季和夏季受季风影响大,风力强;同时,大钦岛位于海上,摩擦力小,风的阻力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弱;且位于两个半岛之间,峡管效应加大了风力,故大钦岛每年大风日数多。(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是风化--侵蚀--沉积的过程。结合材料该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基岩在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容易被风化作用而破碎,而碎石又会受到海浪的侵蚀作用被磨蚀成为鹅卵石,最后在海浪的搬运作用下,堆积在海边,形成鹅卵石滩。(3)结合材料可知,鹅卵石砾石光滑、干净、颗粒大,海带晒在上面,它透光;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便于渗水,干得比较快。同时由于鹅卵石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高,温度高,可以节省时间,还带干得快。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肉桂是生态经济树种,生长不耐积水、喜疏松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当空气湿度大于80%,温度为26-30 ℃时生长旺盛,较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树皮的增厚。一般在栽种5-6年后可砍树剥皮。树龄越长,皮越厚,质越好。肉桂全身是宝,其叶经蒸馏可得桂油,桂油是初级香料原料,国际市场普遍使用桂油深加工生产苯甲醛;树皮称桂皮,也是重要的天然香料、饮料配料和化工原料,桂皮初加工包括剥皮、晒软、搓卷成筒、晒干、包装等环节。20世纪90年代,广西把肉桂列为重点发展项目,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西南的低山丘陵地区。目前涌现出了大批肉桂种植千亩村、万亩乡镇、10万亩县市,肉桂初加工厂遍布各地,生产的桂皮、桂油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与广西北部相比,说明南部地区有利于肉桂生长的气候条件。(2)分析广西肉桂选择在低山丘陵栽种的原因。(3)为广西通过肉桂产业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广西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且海拔较北部低;冬春季节受冷空气、寒潮影响小,热量更充足;距海更近,湿度更高(2)山地丘陵种植肉桂可减少水土流失,生态效益好;山地丘陵种植肉桂可减少占用耕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山地丘陵排水良好,不易积水。(3)延长肉桂树龄后砍剥,保障品质;推进肉桂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大科研投入,确保肉桂的品种优势和开发肉桂新产品;建设肉桂种植和加工产业园,拓展以肉桂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解析】【分析】该题以广西肉桂生长习性、发展状况为材料,考查有利于肉桂生长气候条件、肉桂选择在低山丘陵栽种的原因、肉桂产业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详解】(1)肉桂生长不耐积水、喜疏松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当空气湿度大于80%,温度为26~30 ℃时,生长旺盛。广西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海拔较北部低,气温高,热量更充足。广西靠近海洋,距海更近,空气湿度更高。广西离北方地区远,冬春季节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土壤呈酸性,所以比北部更适宜。(2)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对地表侵蚀作用强,山地丘陵种植肉桂可减少水土流失,生态效益好。肉桂属于经济林,山地丘陵种植肉桂可减少占用耕地,增加经济收益。肉桂生长不耐积水,山地丘陵坡度大,排水良好,不易积水。(3)本题考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肉桂一般在栽种5~6年后可砍树剥皮。树龄越长,皮越厚,质越好。发展肉桂产业主要从品质、科技、产业链、多元化等方面考虑。可以延长肉桂树龄,6年后砍剥(树龄越长,皮越厚,质越好),保障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推进肉桂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科研投入,确保肉桂的品种优势、开发肉桂新产品。建设肉桂种植和加工产业园,拓展以肉桂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排除老丰满水电站大坝存在垮塌的隐患,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在老电站下游120 / 米处重建一座新丰满水电站。新电站将新建6台2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力争在2019年6月实现首台新电站机组发电),库容量与老电站几乎相同,并部分保留了原有发电机组。往年,冬季老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工作使下泄江水水温升高至 4℃以上,大坝下游附近暖水河段水汽大量蒸发,遇冷凝华的雾气形成小冰晶挂在树上,从而形成了我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2018年10月至次年4月,为了拆除老电站部分大坝,老电站降低了库区水位、部分发电机组停工,导致当年冬季“吉林雾凇”景观面积锐减。左图示意丰满新、老水电站大坝的位置及“吉林雾凇”景区范围,右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 (1)说明老电站在新电站工程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2)分析2018年冬季“吉林雾凇”景观面积锐减原因。【答案】(1)老电站大坝拦蓄河水,减小河流对工程建设的干扰;老电站部分发电机组合附属设施得到继续利用,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工期;提供电力保障。(2)大坝拆除期间正值雾凇形成时段,库区水位下降,运行的发电机组减少,下泄水温降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蒸发作用减弱,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不利于雾凇景观的形成。【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不大。【详解】(1)由材料“2018年10月至次年 4月,为了拆除老电站部分大坝,老电站降低了库区水位”,部分发电机组停工,说明老电站大坝存在,可以拦蓄河水,减小河流对工程建设的干扰,有利于大坝的建设。部分老旧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可以减少新机组建设数量,建设成本降低,且新坝建设期间,旧大坝可以为工程提供电能。(2)由材料“往年,冬季老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工作使下泄江水水温升高至 4℃以上,大坝下游附近暖水河段水汽大量蒸发,遇冷凝华的雾气形成小冰晶挂在树上,从而形成了我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而大坝建设期间,正值雾凇发生时间段内,此时库区水位下降,下泄水温降低,且水汽含量减少,不利于雾凇形成。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阿勒泰水文站3-8月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原因。(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答案】(1)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时间较迟。原因: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2)先变大,后变小;5、6月份最高。3—5月,随着气温升高,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变大;6—8月融雪补给锐减,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径流量减小。(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的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解析】【详解】(1)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900米),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米)。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带来,海拔高地区拾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出现时间较晚。(2)根据图中河流径流量曲线变化进行判断,阿勒泰水文站地区3-8月期间河流径流量变化如下:先增大,后减少。结合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进行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积雪大量融化,河流径流量不断增大;6-8月积雪融化量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5-8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3)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高,蒸发旺盛;同时,上游地区河流带来大量盐分,加上排泄不畅,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点睛】规律总结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问题,一般要从水循环环节入手,即从降水、径流、蒸发、水汽输送等方面分析,针对湖泊咸淡变化,一般不需要分析水汽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