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邵东创新学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P-31S-32 Cl-35.5Mn-55Fe-56Cu-64Ba-137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花生油中添加抗氧化剂(TBHQ)可延缓其酸败过程
    B. 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
    C. 生石灰、硅胶、无水CaCl2、P2O5 等均可作食品干燥剂
    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在花生油分子中,含有易被氧化的碳碳双键,添加抗氧化剂(TBHQ)可延缓其酸败过程,A正确;
    B.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将Cr2O72-还原为Cr3+,从而发生颜色变化,以此可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B正确;
    C. P2O5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且与水反应,但其与水生成的偏磷酸有剧毒,因此其不能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
    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
    B. “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
    D. 《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发生的反应为:CuSO4+Fe=FeSO4+Cu,是湿法冶金的先驱,古代文献有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已经掌握了反应原理,即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故A正确;
    B. 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的反应为HgSHg+S,是化合物分解生成单质的过程,“积变又还成丹砂”的反应为Hg+S=HgS,是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故C正确;
    D. 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将白酒中的水和酒精分离,为蒸馏操作,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活性炭或黄泥疏松多孔,可吸附颜色气味,吸附属于物理变化。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L含NA个Al3+的Al(NO3)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等于3 mol/L
    B. 31g白磷中含有1.5NA个P-P
    C. 标准状况下,22.4L HF含NA个分子
    D. 标准状况下,1 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未知浓度的1L含Al3+的Al(NO3)3溶液中,无法求出NO3-的物质的量浓度,A错误;
    B. 白磷的分子结构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每个P原子形成1.5个P-P键,则31g白磷中含有1.5NA个P-P,B正确;
    C. 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计算,C错误;
    D. Cl2溶于水后,只有一部分与水发生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目,D错误。
    故选B。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上述能说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A. 4 B. 6 C. 3 D. 5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等,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①符合题意;
    ②因为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密度不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②不合题意;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呈气态,混合气的总质量始终不变,所以当混合气的总质量不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③不合题意;
    ④因为混合气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④符合题意;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取决于c(NO2),c(NO2)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⑤符合题意;
    ⑥只有反应物的投入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反应物的转化率为50%时,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但此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⑥不合题意;
    ⑦只有当反应达平衡状态时,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才保持不变,⑦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共有4项符合题意。故选A。
    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工业上N2与H2合成NH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B. 密闭容器中2molCO与1molH2O(g)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CO的反应速率加快
    C. SO2与O2催化氧化成SO3是一个放热过程,45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SO3生成
    D. 向1.50mol/L的硝酸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至中性,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A不合题意;
    B. 密闭容器中2molCO与1molH2O(g)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后,增大压强CO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发生移动,B不合题意;
    C. SO2与O2催化氧化成SO3是一个放热过程,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考虑,应为降低温度有利于SO3生成,但从催化剂的活性考虑,45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SO3生成,所以不能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不合题意;
    D. 向1.50mol/L的硝酸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将抑制铵根离子水解,从而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 Na+的结构示意图:
    C. 次氯酸的电子式 D. 丁烷的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应为,A错误;
    B. Na+的结构示意图应为,B错误;
    C. 次氯酸的电子式应为,C错误;
    D. 从结构上看,丁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成链状,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单键,故丁烷的球棍模型可以表示为,D正确。
    故选D。
    7.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l0mol/L 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要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物质,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固体的溶解,A错误;
    B.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而CO不能反应,所以可利用NaOH收CO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除杂净化的实验目的,B正确;
    C.进行萃取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由于苯层在上层,所以应在分出水层后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该溶液,C错误;
    D.滴定管0刻度在上部,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液面读数是在11.80mL刻度处,D错误;
    合理选项是B。
    8.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以只作氧化剂,又可以只作还原剂,还可以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特殊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B. 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硝酸盐,当还原产物只有NO时,参加反应的金属在反应后无论化合价怎样,参加反应的硝酸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4∶1
    C. Fe与Cl2和Fe与S反应,生成物为1 mol时,电子转移数都是2NA
    D. 某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共有六种物质:HCl(浓)、H2O、Cl2、KMnO4、MnCl2、KCl,则反应方程式中各自的系数(对应前面顺序)为16、8、5、2、2、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只能显正价,不能显负价,所以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如C+O2=CO2,O2只作氧化剂,C只作还原剂;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氯气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中,石墨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A正确;
    B.设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硝酸盐为R(NO3)x,当还原产物只有NO时,根据电离转移守恒可得3R(NO3)x ~ xNO,则当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x mol时,还原产物NO物质的量为x mol,故其比值为4∶1,B正确;
    C. Fe与Cl2和Fe与S反应,若生成物均为1 mol时,前者电子转移数为3NA,后者为2NA,C错误;
    D. 此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0=1:5,D正确。
    本题选捆不正确的,故选C。
    9.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存在和转化的表达合理的是( )
    A. n[NH4Al(SO4)2]:n[Ba(OH)2] =2 : 5 时发生的反应为:NH4++Al3++2SO42-+2Ba2++5OH-=NH3·H2O+AlO2-+2H2O+2BaSO4↓
    B.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C. 离子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可以表示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I-、Mg2+、N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设n[NH4Al(SO4)2]=2mol,n[Ba(OH)2] =5mol,则NH4+为2mol,Al3+为2mol,SO42-为4mol,Ba2+为5mol,OH-为10mol。2mol NH4+、2mol Al3+分别消耗OH-为2mol、8mol,生成2mol NH3·H2O、2molAlO2-,4mol SO42-消耗4molBa2+,则发生反应为:NH4++Al3++2SO42-+2Ba2++5OH-=NH3·H2O+AlO2-+2H2O+2BaSO4↓,A表达合理;
    B. 中性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B表达不合理;
    C. NH4HCO3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时,NH4+将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C表达不合理;
    D.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溶液可能是酸溶液,可能是碱溶液;在酸溶液中,I-、NO3-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溶液中,Mg2+不能大量存在,D表达不合理。
    故选A。
    【点睛】在酸性条件下,NO3-能表现出强氧化性,与Fe2+、S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MnO4-具有强氧化性,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氧化Fe2+、S2-、SO32-等,所以与Fe2+、S2-、SO32-不能大量共存。在中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如果水的电离受到促进,那是离子水解造成的;如果水的电离受到抑制,那是电解质直接电离出H+或OH-造成的。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双氧水滴定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达到滴定终点
    B
    向食用加碘盐中加入食醋和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呈紫红色
    该食用加碘盐中含有KIO3
    C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溴蒸气
    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溴蒸气
    D

    最后试管有浅黄色沉淀
    有机物中含有溴原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KI-淀粉溶液一般作为指示剂,设计用双氧水滴定淀粉-KI溶液无法判定终点,因为只要加很少的双氧水溶液就变蓝了,选项A错误;
    B、在酸性环境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选项B正确;
    C、NO2溶于水变为硝酸,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也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选项C错误;
    D、加入AgNO3溶液之前要用硝酸中和溶液中的碱,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1.鲜花保鲜剂S-诱抗素制剂,可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其分子式为C15H20O4
    B. 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C. 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要消耗403.2L氧气
    D. 既能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先数出C原子为15个,O原子为4个,然后进行计算C15H2×15+2-12O4,A正确;
    B. S-诱抗素含有碳碳双键和羰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的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
    C. 没有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C错误;
    D. 羧基能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碳碳双键、羟基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
    故选C。
    12.X、Y、Z、M、G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G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弱
    B. ZX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化合物Z2M、MY2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M<G
    【答案】B
    【解析】
    【详解】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则X为H、Z为Na;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则Y为O、M为S;从而得出G为Cl,臭氧、氯气和二氧化氯均可作饮用水的消毒剂。
    A. 若元素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G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则前者酸性强,A错误;
    B. NaH与水的反应,生成NaOH和H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 化合物Na2S中只含离子键,SO2中只含共价键,二者的化学键类型不同,C错误;
    D.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Y(O2-)>Z(Na+),D错误。
    故选B。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反应原理不相同
    B. 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浸制动物标本
    C. 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与金属Na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 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不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乙烯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烯还原酸性KMnO4溶液使之褪色,其反应原理不相同,A正确;
    B. 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可用福尔马林浸制动物标本,B正确;
    C. 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与金属Na反应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CH3)2CHCH2OH、(CH3)3COH,共4种,C正确;
    D. 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也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CO(NH2)2与NH4CNO,D错误。
    故选D。
    14.酸性:H2CO3>HClO>HCO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
    ②向KI和KBr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少许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③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④卫生间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因为HClO>HCO3-,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①错误;
    ②向KI和KBr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2I-=2Fe2++I2,而Br-与Fe3+不反应,用CCl4萃取后,上层液体含Br-和Cl-,加入AgNO3溶液,有AgBr淡黄色沉淀生成,②正确;
    ③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③错误;
    ④卫生间洁厕灵(主要成分HCl)不能跟“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④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②④正确。故选A。
    15.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0.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
    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
    C.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 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电解硝酸钾和硝酸铜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0.1mol;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0.4mol电子,每生成0.1mol氢气转移0.2mol电子,每生成1mol铜转移2mol电子,所以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铜的物质的量=(0.4-0.2)/2mol=0.1mol,则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0.5L=0.2mol/L,根据电荷守恒得钾离子浓度=0.6mol•L-1-0.2 mol•L-1×2=0.2mol/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知,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mol•L-1,正确;
    B、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1mol×4=0.4mol,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错误;
    D、当电解硝酸铜时溶液中生成氢离子,当电解硝酸钾溶液时,实际上是电解水,所以电解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氧气的4倍,为0.1mol×4=0.4mol,则氢离子浓度为0.8mol/L,错误;
    答案选A。
    16.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2H2O(g) CO2(g)+2H2(g) ΔH>0,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容积/L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平衡常数
    C(s)
    H2O(g)
    H2(g)

    2
    T1
    2
    4
    3.2
    3.5
    K1

    1
    T2
    1
    2
    1.2
    3
    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H+>Ni2+(低浓度)
    A. 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
    B. 电解过程中,B室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
    C. 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知,碳棒与电源正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4OH- -4e-=2H2O+O2↑,镀镍铁棒与电源负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Ni2++2e-= Ni。电解过程中为平衡A、C中的电荷,A中的Na+和C中的Cl-分别通过阳离子膜和阴离子膜移向B中,这使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增大。又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由于放电顺序Cl-> OH-,则Cl-移向阳极放电:2Cl-- -2e-= Cl2↑,电解反应总方程式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选B。
    19.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1 CO2、0.1 mol·L-1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测得CH4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 B. 上述反应的ΔH>0
    C. 压强:p4>p3>p2>p1 D. 1 1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约为1.64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压强为p4时,在Y点,反应将向X点移动,即向CH4的转化率增大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v正>v逆,A不正确;
    B.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升高,CH4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的ΔH>0,B正确;
    C. 从p1到p4,CH4的转化率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应为增大压强,所以p4>p3>p2>p1,C正确;
    D. 1 100 ℃时,三段式关系如下:

    该反应平衡常数K==1.64,D正确。
    故选A。
    20.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NaF
    Na2CO3
    NaClO
    NaHCO3
    pH
    8.1
    11.6
    9.7
    8.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
    B.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与NaF溶液中离子总数大小:N前 =N后
    C. 若将CO2通入0.1 mol·L-1 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2c(CO32—)+c(HCO3—)=0.2 mol·L-1
    D.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F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F=CO2+H2O+2NaF
    【答案】C
    【解析】
    【详解】A.比较NaHCO3、NaClO、NaF三者的pH,可得出酸性HClO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