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19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19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广东省化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化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C. 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D. 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杂种优势是指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解】大肠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由于生物具有杂种优势,所以实际生产中往往用的是杂合子,C错误;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杂交得到三倍体草莓,三倍体草莓高度不育。所以,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在学习遗传定律在育种工作的应用时,通常要进行杂交,将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然后进行自交,获得纯合子。但是实际生产中往往用的是杂交的杂种种植。2.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B. 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C. 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D. 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⑤是肽键,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是酶,属于蛋白质,因而A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A正确;B、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mRNA、核糖体和tRNA,而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分别是多肽和R基,B正确;C、丙图中的虚线表示碱基对形成的氢键,在乙图的③tRNA中也会出现,C错误;D、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又S可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团中,所以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D正确.故选:C.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 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甲图中生物基因型为AaDd,乙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丙图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家系,丁图中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详解】甲图中生物基因型为AaDd,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若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其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所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正确;由丙图可知,父母亲均有病,他们所生的女儿不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由丁图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D错误。故选B。【点睛】遗传方式的判别:先判断系谱图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然后,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已知显性从男性患者切入,若男病,其母或其女不患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已知隐性从女性患者切入,若女病,其父或其子不患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用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诱发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花叶病基因。抗花叶病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说明该植株是杂合子,其中抗花叶病基因为显性基因。【详解】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其具有全能性,A正确;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B错误;植株X是杂合子,连续自交,显性纯合子(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C正确;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含有40条染色体。因此,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题干明确植株X是杂合子和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结合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突变的特点等基础知识判断各个选项。5.对下列四幅坐标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不相等B. 若图乙表示在密闭容器内某植物生长一昼夜的O2含量变化,则该植物积累了有机物C. 植物在晴朗夏天时,图丙bc和de对应时段细胞内C3含量都会下降D. 图丁表示适量的放牧也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答案】A【解析】【分析】图甲中,O2浓度较低时,二氧化碳释放速率随着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小;O2浓度较高时,二氧化碳释放速率随着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由图乙的曲线图可知,经过一昼夜后,密闭容器内O2的相对含量减少。图丙中,bc和de对应时段,光合作用减弱;ab和cd对应时段,光合作用增强。图丁中,草原载畜量在AC之间时,生产者净生产量高于放牧前的;载畜量超过C点后,生产者净生产量低于放牧前的,载畜量超过D点后,生产者净生产量小于0。【详解】分析题图甲可知,a点氧气浓度低,释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b点氧气浓度较高,释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因此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a点消耗的葡萄糖多,A正确;若图乙表示在密闭容器内某植物生长一昼夜的O2含量变化,D点密闭容器内O2的相对含量低于A点,即该植物消耗的氧气大于产生的氧气,说明该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该植物没有积累有机物,B错误; 图中bc段光合作用减弱是因为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生成的C3减少,使细胞内C3含量下降。图中de段光合作用减弱是由于光照强度下降,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减少,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减少,C3的还原受阻,使细胞内C3含量上升,C错误;由图丁可知,草原载畜量在AC之间时,生产者净生产量高于放牧前的;载畜量超过C点后,生产者净生产量低于放牧前的,载畜量超过D点后,生产者净生产量甚至小于0。所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题图分析影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不能选择H2O2作为底物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 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B液D.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中不会出现放射性32P【答案】D【解析】【分析】1、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若选择H2O2作为底物,则酶为过氧化氢酶,温度是自变量,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由于温度越高,H2O2的分解速率越快,同时温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因此,选择H2O2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科学的。2、用显微镜观察,若标本的颜色较深时,应在较亮的视野下观察;若标本的颜色较浅时,应在较暗的视野下观察。3、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先加A液,再滴加B液。4、32P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①保温时间合理,全部噬菌体侵染细菌且未释放,上清液为噬菌体外壳,无放射性,沉淀为含有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具有放射性;②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具有较低的放射性;③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并被释放出来,上清液具有较低的放射性。【详解】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易受温度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择H2O2作为底物,A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应在较亮的视野下进行观察,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来使视野变亮,B正确;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C正确;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若保温时间合理,上清液中不会出现放射性32P。若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上清液中含有少量的噬菌体,上清液中也会出现放射性32P, D错误。故选D。【点睛】识记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图中囊泡X最初是由[     ] ___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4)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答案】    (1). 脂质和蛋白质    (2). ③内质网    (3). 溶酶体    (4).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者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    (5). 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解析】【分析】甲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是溶酶体。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表示囊泡精确地将细胞内的物质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机制。【详解】(1)囊泡是由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其化学成分与其他生物膜的成分相似,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2)由甲图可知,囊泡X最初是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的。囊泡Y包裹着水解酶向结构⑤移动并最后与之融合,结构⑤有水解酶。细胞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囊泡,囊泡与结构⑤融合,结构⑤中的水解酶分解进入细胞的物质。由此可推测,结构⑤是溶酶体。(3)由乙图可知,囊泡膜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相互识别后,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 “货物”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4)由于酵母菌S基因突变,导致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说明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不能与高尔基体融合。由此可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点睛】理解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生物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准确判断题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答案】    (1). 类囊体膜    (2). 蓝紫光和红光    (3). 增加    (4). 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    (5). 低【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据题意可知,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即为净光合速率;据题中曲线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及呼吸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a,小于b时,群体光合速率上升、干物质积累速率基本不变、呼吸速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群体光合速率不变、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上升。【详解】(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叶绿素和类胡萝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上的色素主要捕获红光和蓝紫光;(2)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由于群体光合速率不变,而群体呼吸速率仍在上升,导致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3)由于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阳生植物,即阴生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比阳生植物少,因此阴生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阳生植物低。【点睛】关键要理解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即为净光合速率,因此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速率=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9.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表现为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FP)缺乏,使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1)图1是某蚕豆病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1初步判断此病遗传方式_________。(2)随后研究表明,控制合成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不能控制合成G6PD,对该家族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2所示。①人类基因组中GA、GB、g互为等位基因,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2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发病是因为__________基因未正常表达。Ⅱ-7与Ⅱ-8婚配所生子女有g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等位    (3). 基因与环境    (4). XGBXg    (5). XGB    (6). 1/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由于Ⅰ-1正常,且蚕豆病是一种伴X单基因遗传病,根据图2基因电泳图,可以判断Ⅱ-7的基因型为XGBXg由于GB基因均能控制合成功能正常的G6PD,但Ⅱ-7患蚕豆病,说明在其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的两个X染色体中XGB失活,导致其上的基因无法表达。【详解】(1)系谱图中Ⅰ-1、Ⅰ-2均无病,生出女儿Ⅱ-7有病,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则女儿有病的话,父亲也必然有病,不满足题意
    (2)①GA、GB、g是与控制合成G6PD相关的位于X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三个等位基因。②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发病是在食用了新鲜蚕豆后,否则并不会发病,因此说明发病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③根据图2基因电泳图,可以判断Ⅱ-7的基因型为XGBXgⅡ-7患蚕豆病,说明在其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的两个X染色体中XGB失活,导致其上的基因无法表达由电泳图谱可知Ⅰ-3基因型为XGAXg、Ⅰ-4基因型为XGAY,则Ⅰ-3和Ⅰ-4的后代Ⅱ-8的基因型为(1/2XGAY或1/2XgY),但是系谱图中显示Ⅱ-8不患病,所以Ⅱ-8的基因型确定为XGAY,Ⅱ-7与Ⅱ-8婚配:XGBXg×XGAY,子代个体有Xg基因的为:1/4XGAXg、1/4XgY, 故Ⅱ-7与Ⅱ-8婚配所生子女中有g基因的概率为1/2。【点睛】本题以蚕豆病为素材,结合电泳结果图,考查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的表达、减数分裂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明确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10.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注:有丝分裂指数分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鬼针草是田间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1·Lˉ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____。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答案】    (1). 可可碱溶液浓度    (2).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盐酸和酒精)    (3). 减少    (4).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5). 降低    (6).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增大,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均逐渐降低,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详解】(1) 由表格可知,本实验探究不同浓度可可碱溶液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故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可可碱溶液浓度。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1·Lˉ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设计思路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点睛】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结合题中表格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解答本题。11.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3)泡菜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___________和食盐用量等。(4)从开始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杀灭杂菌    (2). 增加乳酸菌数量    (3). 无氧呼吸    (4). 细胞质    (5). 腌制时间    (6). 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7).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解析】【分析】1、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详解】(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为了杀灭杂菌。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可增加乳酸菌的数量,缩短制作时间。(2)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因此乳酸发酵过程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中。(3)泡菜的制作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等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4)由于杂菌比乳酸菌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差,所以在泡菜液逐渐变酸的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点睛】识记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结合泡菜制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本题即可。12.阅读如下材料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枰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材料丙: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几丁质水解。通过基因工程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可增强其抗真菌病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___________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___________进入植物细胞。(2)材料乙属于___________工程范畴。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___________序列发生了改变。(3)材料丙中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若要从植物体中提取几丁质酶的mRNA,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提取RMA时,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几丁质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    (1). 显微注射法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 目的基因    (4). 蛋白质    (5). 氨基酸    (6). 防止RNA降解    (7). 目的基因的转录或翻译异常【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2)DNA连接酶:可将两个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载体: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 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DNA,使目的基因和载体DNA的两端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形成表达载体。迄今为止,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所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2)由题意可知,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范畴。在该实例中,组成该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进而改变了T4溶菌酶的空间结构。(3)在提取RNA时,为了防止RNA降解,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由题意可知,几丁质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但转基因植株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说明转基因植株没有合成几丁质酶。可能的原因是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异常。【点睛】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概念,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