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题01密度的测量试题

    山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题01密度的测量试题第1页
    山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题01密度的测量试题第2页
    山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题01密度的测量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题01密度的测量试题

    展开

    专题(一) 密度的测量 方法类型原理解析图示步骤及表达式测固体的密度 质量:m1; 转换法求体积: V=V=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1; 将小石块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表达式ρ=ρ 质量:m1; 转换法求体积: V=V= 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1;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用细线系好石块,手提石块浸没在水中(不接触杯底),读出此时天平的示数m3; 表达式ρ=ρ 质量:m1; 转换法求体积: V=V= 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1; 用天平称出空小烧杯质量m2; 将大烧杯倾斜放置,向大烧杯中倒水至水面刚好与大烧杯口相平,将石块放入水中,用小烧杯承接溢出水,称量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m3; 表达式ρ=ρ测液体的密度 质量:m3-m1; 转换法求体积: V=V 用天平称出小空瓶(包括盖子)的质量m1; 往空瓶中倒满水并用盖子盖紧,用天平称出瓶(包括盖子)和水的总质量m2; 倒出水并擦干瓶子,往空瓶中倒满液体并用盖子盖紧,用天平称出瓶(包括盖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3; 表达式ρ=ρ测固体的密度 质量:m=;浮力:F=G-F,FgV; 体积:V=V==;  密度:ρ=一提解决质量;二提解决体积 用细线系好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G; 向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表达式:ρ=ρ测液体的密度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  F=G-F1gV; 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F'=G-F2gV; =(V相等) 用细线系好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G; 向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向烧杯中装适量的待测液体,把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表达式:ρ=ρ测固体密度ρ 漂浮时,浮力:F=G; 质量:m=m(V2-V1); 浸没时,体积:V=V3-V1; 密度:ρ= (针压法让物体浸没) 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将物体放入量筒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 用长细针将物体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3; 表达式:ρ=ρ测固体密度ρ 漂浮时,浮力:F=G; 质量:m=m(V2-V1); 体积:V=V3-V1; 密度:ρ= (辅助法让物体漂浮) 将一小空筒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V1; 将物体放入小空筒中,使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 把物体从小空筒中拿出后放入水中浸没,读出体积V3; 表达式:ρ=ρ 漂浮时,浮力:F=G; 质量:m=m(V2-V1); 体积:V=V3-V1; 密度:ρ= (可令物体空心漂浮) 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将物体制成空心的,让它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 把该物体再制成实心的,让它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3; 表达式:ρ=ρ方法类型原理解析图示步骤及表达式测形状规则的固体的密度(ρ) 漂浮时,浮力:F=G; ρVg=ρVg; ρS物底(h1-h2)g=ρS物底h1 g; ρ(h1-h2)h1 用刻度尺测出物块的高度h1; 把物块放入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2; 表达式:ρ=ρ测液体的密度 F=F'; ρgV排水gV排液; ρgSh1gSh2; ρh1h2 在粗细均匀的木棒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能够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木棒浸入水中的深度h1; 在另一相同烧杯中装适量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在待测液体中,测出木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2;表达式:ρ=ρ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ρ) 漂浮时,浮力:FgV; 质量:m=m= ρ(h2-h1)S; 体积:V=(h3-h1)S; 密度ρ= 把木块放入烧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深度h1; 把待测物体放在木块上,测得水面的高度h2; 把待测物体直接放入烧杯中,测出水面高度h3; 表达式:ρ=ρ等压法测液体的密度 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p=p; ρgh2gh1; ρh2h1 把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 向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 分别测出薄膜到水面和到待测液面的距离为h1h2; 表达式:ρ=ρ杠杆平衡法测固体的密度(ρA) 杠杆第一次平衡时GAl1=GBl2;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GA-F)l1=GBl'2;  可得=; 所以=; = 调节杠杆平衡,用细线将AB拴好,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使杠杆再次平衡;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到支点的距离l1l2; 在容器中盛水,将A浸没在水中,保持A不变,改变B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测出B到支点的距离l'2; 表达式:ρA=ρ1.塑钢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小梦学习小组想测量塑钢材料的密度,从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量它的密度。甲         乙图ZT1-1(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偏左,要使天平平衡,下一步的做法是           (2)将一小块塑钢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如图ZT1-1甲所示,为    g。 (3)他们没有用量筒,同样测出了塑钢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其方法是: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针将塑钢压入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取出塑钢,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 g;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 塑钢的体积为    cm3 (4)塑钢的密度为    kg/m3 2.[2019·泰安]物理学习小组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们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有砝码和镊子),玻璃杯,细线和一个体积为10 cm3、密度为7.9 g/cm3的实心铁块。请完成下列问题。图ZT1-2(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ZT1-2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   水平平衡。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放在天平左盘中,用    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测量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02.4 g。 (3)用细线拴住铁块使其浸没在液体中,铁块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进行再次测量,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测量值m2=    g。 (4)计算该种液体的密度ρ=    kg/m3 3.[2019·黄冈]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为此,小利同学进行了实验。图ZT1-3(1)以下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为     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往量筒中放鸡蛋时,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54 g。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ZT1-3所示)。(2)实验中,托盘天平应放在    桌面上。 (3)测得鸡蛋的密度为    g/cm3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中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4.小江同学为了测量大豆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ZT1-4甲所示。使用前,他应进行的操作是:首先      ,然后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图ZT1-4(2)为了测量大豆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g。 (3)把48 g大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大豆的总质量为111 g。根据溢出水的质量可求出大豆的体积为   cm3 (4)算出这种大豆的密度为   g/cm3 (5)由于大豆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大豆体积不变),用这种方法测出大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5.[2018·太原模拟]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时,做了如下实验: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ZT1-5甲所示,接着他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图ZT1-5(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g/cm3 (3)他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     (4)小华组的量筒有些破损,他们想只用天平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将其中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 再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同学们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6)要使小华组设计的操作更科学,应将烧杯换成                                                                                                                                                6.[2017·河南] 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ZT1-6所示,橙子的质量为    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量橙子的体积为150 cm3,则橙子的密度是    kg/m3 图ZT1-6(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最后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1;                                                                                          ; 橙子密度的表达式:ρ=        。(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7.山西大红枣,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享誉中外,是现代人的方便食品。宇飞同学在一次洗枣时,发现一部分枣处于漂浮状态,有个别枣沉到容器底部,于是他想测沉到底部的一个枣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ZT1-7所示。图ZT1-7(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选择一粒沉底的枣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枣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所示,此时枣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枣   ,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所示。 取出枣,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天平的读数为    g。 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所示,量筒的读数为    mL。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枣的密度。(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8.[2019·苏州]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小石块和小瓷杯的密度。图ZT1-8(1)测小石块的密度。天平放置于    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用此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ZT1-8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绑好小石块,缓慢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2)测小瓷杯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1;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最后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损失),液面刻度为V3。小瓷杯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V1V2V3ρ表示)。实验完毕后发现小瓷杯内的水未倒干净,则所测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1)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18.4 (3)水面与标记相平 20 (4)0.92×1032.(1)左 横梁 (2)镊子 (3)111.2 (4)0.88×103[解析] (1)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即横梁处于水平平衡。(2)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均需要使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3)由图乙可知该天平的分度值为0.2 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为1.2 g,则测量值为m2=100 g+10 g+1.2 g=111.2 g。(4)根据称重法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m2-m1)g,由FgV可得液体密度ρ=====0.88×103 kg/m33.(1)③②①④ (2)水平 (3)1.08 (4)大4.(1)将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 (2)103 (3)40 (4)1.2 (5)大5.(1)左 (2)45 1.125 (3)大 (4)装满水 ρ(5)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6)带瓶盖的矿泉水瓶(答案只要不溢出水合理即可)6.(1)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2)162 1.08×103 (3)偏大(4)将橙子浸没在水中,稳定后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G2(或F)ρ7.(1)小于 悬浮 121 55(2)向盐水中加水,直至枣在盐水中恰好悬浮(3)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出空杯子的质量[解析] (1)枣下沉,说明此时枣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枣悬浮;由图丙知,天平的读数为m=100 g+20 g+1 g=121 g。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量筒的读数为55 mL。(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再向盐水中加水。(3)要测量盐水的密度,需测出其质量和体积,而要测其质量,除了测出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还需测出倒出盐水后空杯子的质量。8.(1)水平 零刻度线 17.4 3.48×103(2) 不变[解析] (1)天平使用时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然后去调平。小石块的质量m=10 g+5 g+2.4 g=17.4 g;由图可知小石块的体积V=35 mL-30 mL=5 mL=5 cm3,则密度ρ===3.48 g/cm3=3.48×103 kg/m3(2)初始液面刻度为V1;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由此可以算出小瓷杯的体积V=V2-V1;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损失),液面刻度为V3;小瓷杯将水倒回后,水的体积仍是V1,放入空杯后漂浮于水面,F=G=m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G排水Vg;而此时V=V3-V1,则m(V3-V1),因此根据ρ=求得,ρ=。如果瓷杯内水未倒干净,假如剩余ΔV,则V=V2-V1;V'=V3'-(V1-ΔV)=V3'-V1+ΔV;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ρgV'=G+ρgΔV=ρgVgΔV=ρg(V3-V1+ΔV),即V'=V3-V1+ΔV,①②两式联立可得,V3'-V1+ΔV=V3-V1+ΔV,则V3'=V3,因此所测结果不受影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