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河南省高三3月联合检测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0届河南省高三3月联合检测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B【解析】解对数不等式求得集合,由此求得两个集合的交集.【详解】由得,所以.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交集的概念和运算,考查指数不等式的解法.2.若等差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1,3,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A.81 B.90 C.100 D.121【答案】C【解析】先求得公差,然后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得前项的和.【详解】因为公差,所以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考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3.设复数,定义.若,则( )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计算出,再根据定义求出.【详解】解:因为,所以,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属于基础题.4.书架上有两套我国四大名著,现从中取出两本.设事件表示“两本都是《红楼梦》”;事件表示“一本是《西游记》,一本是《水浒传》”;事件表示“取出的两本中至少有一本《红楼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与是互斥事件 B.与是互斥事件C.与是对立事件 D.,,两两互斥【答案】B【解析】根据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对三个事件进行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详解】由于事件包含于事件,与是既不是对立也不是互斥事件,与是互斥事件,与是互斥事件.所以A,C,D三个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的辨析,属于基础题.5.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的值.【详解】由题意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可化为,则,解得.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属于基础题.6.已知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P-ABC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的两个小三角形全等,则( )A.PA,PB,PC两两垂直 B.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C. D.三棱锥P-ABC的侧面积为【答案】C【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三棱锥P-ABC的直观图,然后再计算可得.【详解】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三棱锥P-ABC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D为AB的中点,底面ABC.所以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不可能垂直,即不可能两两垂直,,.三棱锥P-ABC的侧面积为.故正确的为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还原直观图,以及三棱锥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属于中档题.7.如图,在等腰直角中,,分别为斜边的三等分点(靠近点),过作的垂线,垂足为,则( )A. B.C. D.【答案】D【解析】设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由此结合余弦定理求得各边长,并求得,由此得到,进而利用平面向量加法和减法的线性运算,将表示为以为基底来表示的形式.【详解】设,则,,,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故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利用基底表示向量,属于中档题.8.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C. D.【答案】A【解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排除错误选项,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详解】因为,所以是偶函数,排除C和D.当时,,,令,得,即在上递减;令,得,即在上递增.所以在处取得极小值,排除B.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图像的识别,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属于中档题.9.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若从圆:的内部随机选取一点,则取自的概率为( )A. B. C. D.【答案】B【解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求得阴影部分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概率.【详解】作出中在圆内部的区域,如图所示,因为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所以由图可得取自的概率为.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计算,考查线性可行域的画法,属于基础题.10.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曾经得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十六等于八分之五.已知三棱锥的每个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底面,,且,,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球的表面积为( )A.30 B. C.33 D.【答案】B【解析】由判断出球心的位置,由此求得求的直径.利用张恒的结论求得的值,进而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计算出球的表面积.【详解】因为,所以,又底面,所以球的球心为侧棱的中点,从而球的直径为.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则,所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体外接球表面积的计算,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1.已知函数,则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 B. C. D.【答案】A【解析】首先求得时,的取值范围.然后求得时,的单调性和零点,令,根据“时,的取值范围”得到,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求得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详解】当时,.当时,为增函数,且,则是唯一零点.由于“当时,.”,所以令,得,因为,,所以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性质,考查符合函数零点,考查零点存在性定理,考查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12.已知直线y=k(x﹣1)与抛物线C:y2=4x交于A,B两点,直线y=2k(x﹣2)与抛物线D:y2=8x交于M,N两点,设λ=|AB|﹣2|MN|,则( )A.λ<﹣16 B.λ=﹣16 C.﹣12<λ<0 D.λ=﹣12【答案】D【解析】分别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得,,然后计算,可得结果.【详解】设, 联立则,因为直线经过C的焦点, 所以.同理可得,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运用抛物线的焦点弦求参数,属基础题。 二、填空题13.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答案】9【解析】结合的定义域,判断出的单调性,由此求得的最小值.【详解】∵的定义域为,且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故答案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属于基础题.14.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______.【答案】【解析】根据含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的对称轴.【详解】依题意,令,得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含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的对称轴的求法,属于基础题.15.在正方体中,设,与底面所成角分别为,,则______.【答案】.【解析】根据线面角的概念判断出线面角,由此求得线面角的正切值,再结合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得的值.【详解】因为,都与底面垂直,所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角的求法,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属于基础题.16.在数列中,,,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经过点,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④数列是等比数列;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______.【答案】①③④【解析】先利用导数求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由此求得与的递推关系式,进而证得数列是等比数列,由此判断出四个结论中正确的结论编号.【详解】∵,∴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则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从而,,.故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求法,考查根据递推关系式证明等比数列,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17.为了解某中学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的了解情况,调查部门在该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12道题),从该校学生中随机抽取40人,统计了每人答对的题数,将统计结果分成,,,,,六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若答对一题得10分,未答对不得分,估计这40人的成绩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若从答对题数在内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恰有1人答对题数在内的概率.【答案】(1)79;(2)【解析】(1)首先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出答对题数的平均数,由此求得成绩的平均分的估计值.(2)利用列举法,结合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概率.【详解】(1)因为答对题数的平均数约为.所以这40人的成绩的平均分约为.(2)答对题数在内的学生有人,记为,;答对题数在内的学生有人,记为,,.从答对题数在内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的情况有,,,,,,,,,,共10种,恰有1人答对题数在内的情况有,,,,,,共6种,故所求概率.【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平均数,考查计算古典概型概率问题,属于基础题.18.a,b,c分别为△ABC内角A,B,C的对边.已知a=3,,且B=60°.(1)求△ABC的面积; (2)若D,E是BC边上的三等分点,求.【答案】(1);(2)【解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可计算b,可得结果.(2)计算,然后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利用平方关系,可得结果.【详解】(1)△ABC中,由csinC=asinA+bsinB,利用正弦定理得c2=a2+b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又a=3,B=60°,所以;所以△ABC的面积为.(2)设D靠近点B,则BD=DE=EC=1.,所以所以.【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19.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为的中点,与相交于点.(1)证明:平面.(2)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首项通过证明,证得,然后通过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证得,由此证得平面,所以.通过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得,由此证得平面.(2)利用等体积法,由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详解】(1)证明:∵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且为的中点,∴四边形为正方形,∴.又,∴平面,则.∵平面,∴,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斜边上的中点,∴且,∴平面.(2)解:∵,∴.设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解得.【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点面距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0.已知函数.(1)若在上存在极大值,求的取值范围;(2)若轴是曲线的一条切线,证明:当时,.【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1)求得的导函数,对分成三种情况,结合在上存在极大值,求得的取值范围.(2)首先根据轴是曲线的一条切线求得的值,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求得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由此证得,从而证得不等式成立.【详解】(1)解:,令,得,.当时,,单调递增,无极值,不合题意;当时,在处取得极小值,在处取得极大值,则,又,所以;当时,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则,又,所以.综上,的取值范围为.(2)证明:由题意得,或,即(不成立),或,解得.设函数,,当或时,;当时,.所以在处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又,所以当时,,故当时,.【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考查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21.已知椭圆:过点,过坐标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分别交于,两点.(1)证明:当取得最小值时,椭圆的离心率为.(2)若椭圆的焦距为2,是否存在定圆与直线总相切?若存在,求定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解析】(1)将点代入椭圆方程得到,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取得最小值时,进而证得椭圆的离心率为.(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根据椭圆的对称性,求得到直线的距离.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联立直线的方程和椭圆方程,写出韦达定理,利用,则列方程,求得的关系式,进而求得到直线的距离.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所求的圆存在,进而求得定圆的方程.【详解】(1)证明:∵椭圆经过点,∴,∴,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此时椭圆的离心率.(2)解:∵椭圆的焦距为2,∴,又,∴,.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由对称性,设,.∵,在椭圆上,∴,∴,∴到直线的距离.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的方程为.由,得,.设,,则,.∵,∴,∴,∴,即,∴到直线的距离.综上,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且定值为,故存在定圆:,使得圆与直线总相切.【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点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2.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的直角坐标为,过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1)若的斜率为2,求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的普通方程;(2)求的值.【答案】(1):,:;(2)【解析】(1)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转化为极坐标方程,利用,将曲线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普通方程,结合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以及根与系数关系,求得的值.【详解】(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则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的普通方程为.(2)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为的倾斜角),代入曲线的普通方程,得. 设,对应的参数分别为,,所以,在的两侧.则.【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考查直线参数方程,考查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23.已知函数,记不等式的解集为.(1)求;(2)设,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1)利用零点分段法将表示为分段函数的形式,由此解不等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2)将不等式坐标因式分解,结合(1)的结论证得不等式成立.【详解】(1)解:,由,解得,故.(2)证明:因为,所以,,所以,所以.【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不等式的证明,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