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第1页
    2019届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第2页
    2019届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

    展开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 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顶: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超卡上。

    2.回答选择遐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遐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阋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表面看来,它的作用就是诗文唱和、书札往来。但是,由于它一产生就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因此就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从古代的竹简、木牍到缣帛、纸张,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糜的文化载体。最后,纸张成了传播信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最为理想的媒介。因此,人们对纸张情有独钟。爱美是人的天性。由于素纸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便有了染色、砑花、描绘花纹图案等完全出于审美追求的举措。之后,便以雕版、饾版、拱花的形式赋予笺纸更多的艺术含量。可以说,笺纸的发展史不仅是印刷技术的发展史,更是历代知识分子对美的自觉追求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根基。比如,博古题材的笺纸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遗迹,大凡钟鼎、器物、钱币,都是秩序、权成、社会交往的象征;再比如,大量的佛像笺、罗汉笺的印行,无疑是在向人们传播、普及佛教精神;再比如,将山水林泉、高人隐逸作为笺画的题材,也正是在传递一种遗世独立、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大量蔬果笺、花卉笺的流行,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比如,鱼藻笺、花鸟笺、生肖笺的出现,也在向人们传递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导人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顺应自然,等等。

     

        笺纸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古代,许多作家的作品通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形式传播四方。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乃过图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形式进行侍播,而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进行传播。作为文房清玩的笺纸,由于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如前所述,笺纸中不仅有图画,而且有书法、篆刻、诗词、掌故,通过笺纸,人们可以重温诗、词、歌、赋的名句,可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神。比如,林纾的宋词意笺,陈师曾的杜甫诗意笺,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诗宋词。应该说,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笺纸功德无量。

       中国的笺纸内涵丰富,琳琅满目,给人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世界上还没冇第二个国家将笺纸印制成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赋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使其承载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关注笺纸的人愈来愈少。随着电脑的普及,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除了极少数人,已经很少有人再写信了,更遑论用毛笔在笺纸上书写信件和诗文了。如何把笺纸及其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摘编自刘运峰《中国笺纸:微型国画的人文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廉的文化载体,最终纸张成了最为理想的媒介。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根基。

    C.笺纸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笺纸功德无量。

    D.中国笺纸作为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与其它国家的笺纸一样承载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笺纸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地位入手,引出论题,并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论证,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笺纸所带有的精神印记。

    D.文章联系现实,引出坚持传承难的问题开放式结尾,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笺纸只要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就会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B.染色、砑花等举措和雕版、饾版、拱花等形式说明笺纸的出现是印刷技术使然。

    C.笺纸因为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所以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

    D.随着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如何传承笺纸及其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遐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材料一:

       媒改电工程收官。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79个村庄、85.81万户的媒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等兼顾,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20.6 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螌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袖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帐,禁止销售不符合 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现经营户清零,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017年天津已突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度,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河北廊坊市香河喜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去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来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在家发展改革委1115日举行的新发布会上,新发言人孟纬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够保障民生用气需求气。同时,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清洁取暖再加力》,201811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因此,中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符合六个合适原则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他认为当前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艮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亦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燃料适配炉具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盘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枝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法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73%,但我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84%,这样的能源结构芾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我国总碳排故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破排放量为7.5吨,高于世界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故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中国炉具网,20181122日,)

    材料三: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艮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据督察组通报,迎泽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内的康乐片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社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家具等方式进行采暖。督察组认为,群众面临挨冻局面,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良群众温暖过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11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201810月底,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B.从河北廊坊农村百姓的反映来看,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 既暧和、干净、方便,又便宜。

    C.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了六个合适原则

    D.推行清洁取暖小能搞一刀切,若釆用强制方式禁煤,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百姓冬季取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被督察组通报,并被要求整改。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有必要在农村清洁取暖中优先选择。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D.如果不能保降无然气供应,请洁取暖就不能实现,因此,京津冀都将无然气保供摆在 突出位置,同时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6.在农村地区请洁取暖应该怎样施政才会得民心,顺民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上面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它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50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15,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他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我的那两个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地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下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地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财这徉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没有人答应,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的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我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

        虚土村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张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事,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10年、50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了一辈子。

     (节选自 虚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墟空”“虚幻词语。

    B.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C.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

    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8.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9.有人称《虚土》为文化小说' 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4个小题。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顼是(3分)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相同。

    B.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拫据语堍,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賜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堍,文中意为国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税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宮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尔以吾为歎邪?今不迗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现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个小题。

    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谱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注释:

       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曾几度官居台辅,几度削职,历经海沉浮。此词为其六十五岁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所作。

    狐嗥兔舞:吴潜作此词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率十万军队扑向川,连败宋末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刻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杭,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一度受挫。

    锦古江头:指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这首词写词人袞暮之年赏海棠,由此联想到当时香海棠国的战局

    B.一饷” “写海棠花开,表现出淸明天气和暖,节物风光变化之迅速

    C.下阕回忆羽书万里传捷报,狐啤兔舞之流露出对入侵者的蔑视》

    D.结尾两句直抒胸膀,濯锦二字,呼应开头,点出雨后海棠的鲜话冶艳

    15.这首词刻画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根据拫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       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2)《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两句话是: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         ,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村庄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在一条阴沟里该是最后一坨尚未融化的残雪下,有三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长高了就是ɡāo)草,或卑称臭蒿子。嫩黄淡绿的茵陈,不在乎那一坨既残又脏经年未化的雪,宣传了春天的气象。

        桃花开了,原坡上和河川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泡桐花开了,无论大村小庄都被zhòu)然冒出的紫红色的花帐笼罩起来了。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椿树的花儿在庞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里,只能看到绣成一团一串的粉黄,毫不起眼,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然而香味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中国槐大约是乡村树族中最晚开花的一家,时令已进入伏天,躁热难耐的热浪里,闻一缕中国槐花的香气,顿时会使急燥的心)沉静下来。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河川里的花儿和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接连开放。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和野花,以及秋天整个原坡都)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

    (节选自陈忠实《原下的乡村》,有改动)

    17.文中下列句子,投有镨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句是(3分)

    A. B. C. D.

    18. 文中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B. C. D.
    19.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洋槐花开了。
    B. 洋槐花开了,首先闻到的是一种香味,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脂粉似的白雪。
    C. 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
    D. 首先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脂粉似的白雪,然后闻到的是一种香味,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这是洋槐花开的时候。

    20.王先生想邀请自己热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自己家参加父亲的八十寿赛。下面是 王先生写的趙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多处措辞不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5分)

        兹定于20191225(I期二)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家慈是个京剧迷, 他有一京剧问题向您垂询,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京剧《九移宫》,迅请您不吝赐教。请届时务必光临!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21.阅读李商隐的《赠苘花》,按照要求完成翅目。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全盆叶作尖。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注释:诗歌首二句写世的花和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花被供人金盆,叶却归于尘土。这两句总写花的幸和叶的不幸,以花叶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可贵的品质。

        请你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把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富有理趣的话。要求写出荷叶与苘花的相映成趣,100字左右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十九大报去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承载着家的昨天和明天,只有让文化的传承和共享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地释放出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二

        兰州拉面2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自河南有着厨艺高手的中医世家《熬一锅牛肉汤需要20多种草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养生之道,也触合在一碗面汤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碗拉面帮助甘肃、青海的许多百姓走出大山,摆脱贫困,融入城市,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着到兰州拉面”“青海拉面之类的招牌拉面成了老百姓改变命运的聚宝盆

       改革开放40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下馆子更加讲究,哪怕一碗面也要吃得有情怀、有情调。可多数拉面馆仍为家庭作坊。个炉子,几张桌子,简易的招牌,卫生条件急需改善,这种状况,显然难以适应人们对餐饮品质提升的需求。这碗脱贫面还能吃多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改革开放40年,你周围的生活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改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就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