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卷(无答案)
展开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 如图所示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 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 B. 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清晰
C. 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弱 D. 近视眼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不能看到像 B. 乙不能看到像
C. 甲、乙都不能看到像 D. 甲、乙都能看到像如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 如图是关于透镜几种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 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鹦鹉和杯子之间的距离,他所看到的像不可能是
A. B.
C. D.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立于凸透镜的一侧,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光屏上A. 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 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C. 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 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会聚光束
B. 一定是发散光束
C. 可能是会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不可能是发散光束
D. 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平行光束或发散光束要使眼睛看清一个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这物体不一定是光源 B. 物体和眼睛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 物体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秋游时,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用甲拍摄的照片是
A. B.
C. D. 下图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远视眼矫正的是A. B.
C. D. 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 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 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 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 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B.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任何物质都可以传播声音
D. 声音的响度不只与物体振幅有关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体大
B.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所成的实像
C. 景物在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实像
D. 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不一定比物体大如图1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放在50cm刻线上并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处于25cm刻度处时,则
A. 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刻度范围内移动
B. 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大于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
C. 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图2中的甲图
D.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当烛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烛焰所成的像A.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磨刀后切菜更容易--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 刀柄上刻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 用筷子夹菜--省力杠杆
D. 塑料挂钩的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吸盘因大气压而产生吸力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如图所示,这是______ 眼的成像原理图,应该配戴______ 镜.
某人在眼镜店所陪的眼睛是度,它是___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____。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______ ,应该配戴______ 透镜,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而远视眼正好相反.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利用回声法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如果声音恰好从海面向下发出,经过10s后,反射回海面,求海底的深度。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了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_____ .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 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 .
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 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不同凸透镜对光的会聚程度是不同的,即每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
小宇和小铭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探究一:他们先用两个凸面程度、材料都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凸透镜会聚太阳光,测量得到会聚点到光心的距离都是10cm,根据这个情况可得出结论: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横截面积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探究二:他们用两个凸面程度、横截面积都相同,材料不同的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分别由玻璃、水晶制成。现在他们想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在这次探究活动中,小宇和小铭共需准备哪些主要器材?简单说出实验步骤和需测量哪些物理量。
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出相应的结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小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2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卷(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05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测试 (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