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湘赣皖长郡中学十五校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展开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湘赣皖·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 第二次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长郡中学;街阳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九江市一中;
石门一中;澧县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麓山国际;南昌二中;合肥八中
由 联合命题
时量:150分钟 总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T~3 C~12 N~14 O~16 Na~23 P~31 Fe~56 Cu~64 Ce~140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都要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实现
B.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
C.盐析和高温都能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D.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能合成和储存大量的水解酶,可以水解衰老的细胞器和病原体
2.中耕松土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松土可促进根的细胞呼吸,促进农作物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B.现代农业生产应当提倡免耕法,大力推广比较环保的无土栽培技术
C.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松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对腐殖质的分解,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3.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细胞核中的Ghd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仅参与了开花的调节,而且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根据此项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Chd7基因的表达是边转录边翻译形成多肽,多肽还要轻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有关性状
C.该项研究表明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D.水稻植物的开花只受细胞核中Ghd7基因的控制
4.下图是某家族中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性一定是携带者
B.若Ⅳ—1号个体是携带者的几率为1/4,则该遗传病可能为红绿色盲病
C.若该遗传病为白化病,则Ⅲ—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1号个体
D.若Ⅲ—3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则可能是Ⅱ—1号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了异常
5.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 km、历时2 h以上的极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会呼吸加快,大量流汗,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 g糖类,但运动员体内血糖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B.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是为了使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C.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呼吸消耗的糖类来自于肝糖原的分解和肌糖原的转化
D.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大脑皮层也会参与体内的水盐平衡调节
6.取相同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厦虫,用同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观察并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单独培养时,这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都是呈“S”型增长
B.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是种群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从实验结果来看,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D.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在第14天后全部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
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对高三学子的复习备考造成了较大冲击,质量分数0.5%的过氧乙酸溶液能高效杀死该病毒,在重症隔离病房用过氧乙酸与苯酚溶液混合可以提高消杀效率
B.J—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不是合金材料
C.尽量使用含 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
D.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是由于石油炼制过程中未除去氮元素
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 C2H6O完全燃烧,有5NA个C—H键断裂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轻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2.6g NaT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含有中子数为0.1NA
D.56g Fe粉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9.BMO(Bi2MoO6)是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6H6O+ 7O26CO2+3H2O
B.该过程中BMO+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C.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等
10.化合物M(结构式如图所示)是常用的还原剂,由H·C·Brown和Schlesinger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发现。其中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Z与W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 A族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一元弱酸
C.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D.化合物M不能与Z2W2反应
1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Ⅰ
Ⅱ
Ⅲ
实验步骤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实验现象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铜粉有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A.实验Ⅰ、Ⅱ、Ⅲ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对比实验Ⅰ、Ⅱ、Ⅲ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的阴离子种类有关
C.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D.实验Ⅱ、Ⅲ中加入蒸溜水后c(Cu2+)相同
12.镁稀土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和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熔盐电解法是一种高效制备镁稀土合金的方法,实验室制取Mg-Gd合金(物质的量比为1:1)的电解槽示意图如下(相对原子质量Mg—24,Gd—1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添加LiF、BaF2的作用是催化剂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2e—== F2 ↑
C.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生成Mg- Gd合金的质量为3.62 g
D.电解结束后,铝、碳电极质量不变
13.磷酸(H3PO4)是一种中强酸,常温下,H3PO4水溶液中含磷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微粒的浓度占各含磷微粒总浓度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NaOH溶液至pH=7,溶液中c(Na+)>c(H2PO—4)+c(HPO2—4)+c(PO3—4)
B.该温度下,H3PO4的三级电离常数Ka3>10-12
C.H3PO4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4 ⇌ 3H+ + PO3—4
D.滴加少量Na2CO3溶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 Na2CO3 + 2H3PO4==2Na2PO4+3H2O+3CO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a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之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当用这些辐射出的光子去照射如图b所示光电管阴极K时,光电管发生了光电效应,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遏止电压最大值为8V。则
A.该光电管阴极K的逸出功为7.06 eV
B.吸收的光子能量为2.86 eV
C.跃迁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是连续的
D.辐射出来的10种光子中只有3种能使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
15.某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立定跳远项目比赛,起跳直至着地过程如图,测量得到比赛成绩是2.4 m,目测空中脚离地最大高度约0.8 m,假设该同学的质量为60 kg。忽略空气阻力,则起跳过程该同学所做功为(g=10m/s2)
A.750J
B.480J
C.270J
D.1470J,
16.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勾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 (a的轨道半径小于b的轨道半径),则
A.b星公转的周期为 B.a星公转的线速度大小为
C.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D.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17.一电流表的原理如图所示。质量为m=20g的均质细金属棒MN的中点处通过一绝缘挂钩与一竖直悬挂的弹簧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2.0N/m。在矩形区域abcd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0.20 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与MN的右端N连接的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标尺上的读数,MN的长度大于且=0.20m,当MN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平衡状态时,MN与矩形区域的cd边重合,当MN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强度,不计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g=10 m/s2 )
A.若要电流表正常工作,N端应接电源正极
B.若将量程扩大2倍,磁感应强度应变为B'=0.40 T
C.若m,此电流表的量程为Im=2.0A
D.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弹簧伸长10 cm
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A端用外力F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匀速向上拉动,已知在小球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拴在小球上的绳子与水平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从45°变为90°,斜面体与水平地面之间是粗糙的,并且斜面体一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则在小球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始终为零
B.外力下一直增大
C.绳子对水平杆上的滑轮的合力一定大于绳子的拉力
D.绳子A端移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小球沿斜面运动的速度大小
19.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方向做直线运 动,两车速度的平方v2随x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甲停止前,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时,甲车的位移为6m
B.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汽车甲、乙在t=4 s时相遇
D.汽车甲、乙在x=6 m处的速度大小为 m/s
20.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空中某点A无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方向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2t秒小球又回到A点。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未落地,则
A.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减少了
B.匀强电场的大小为
C.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
D.从A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
21.如图所示,固定轨道由倾角为的斜导轨与水平导轨用极短的圆弧导轨平滑连接而成,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两导轨间距为L,上端用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在沿斜导轨向下的拉力(图中未画出)作用下,一质量为m、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为R的金属杆MN从斜导轨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t=0)沿斜导轨匀加速下滑,经过时间t0杆MN滑至斜轨道的最底端P2Q2处,此时速度大小为v并撤去拉力,杆MN在水平导轨上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杆MN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的电阻以及一切摩擦均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MN中通过的最大感应电流
B.杆MN沿斜导轨下滑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C.撤去拉力后,杆MN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路程
D.撤去拉力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用图示装置测量重锤的质量,在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锤和n块质量均为m0的铁片,重锤下端贴一遮光片,铁架台上安装有光电门。调整重锤的高度,使其从适当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读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0;从定滑轮左侧依次取下1块铁片放到右侧重锤上,让重锤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计时器记录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计算处
(1)挡光时间为t0时,重锤的加速度为a0。从左侧取下i块铁片置于右侧重锤上时,对应的挡光时间为,重锤的加速度为。则= (结果用和表示)。(2)作出的图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锤的质量M= (结果用n、k、表示)。
(3)若重锤的质量约为300 g,为使实验测量数据合理,铁片质量比较恰当的取值是 。
A.1g B.5g C.40g D.100g
23.(9分)用DIS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电路如图a所示,R0为定值电阻。
(1)调节电阻箱R.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相应的电压值U,通过变换坐标,经计算机拟合得到图线b,则该图线选取了 为纵坐标,由该图线可得该电源电动势为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现有三个标有“2.5V 0.6 A”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I—U特性曲线如图c所示,将它们与图a中电源按图d所示电路相连,A灯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内阻r=______,图a中定值电阻R0=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将图a中定值电阻R0换成图d中小灯泡A,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阻箱R消耗的电功率是小灯泡A的两倍,则此时电阻箱阻值应调到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2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第I象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MNP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