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3课 错了就要改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3课 错了就要改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声 “对不起”,这样来改错,在改错中成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错了就要改
单元
我有新面貌
课时
1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各种规则,但对于规则的理解和遵守还处于初步阶段,容易犯错。由于年龄较小,部分学生对错误的认知较为模糊,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有的学生即使意识到犯错,也可能因为害怕批评而不敢承认;还有些学生知道要改正错误,但缺乏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坚持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错误,培养勇于承认错误和积极改正错误的意识与习惯。祖国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
教材分析
《错了就要改》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有新面貌” 中的第 3 课。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在新学期树立新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犯错场景,如弄脏书本、在小区踢球破坏物品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人都会犯错,关键是要学会正确面对错误。教材不仅强调了承认错误和说 “对不起” 的重要性,还指导学生掌握改正错误的方法,如及时改正、想想犯错原因、请人监督提醒等,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培养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祖国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分辨生活中的常见错误行为,理解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掌握至少两种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分享经历、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学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错误观,鼓励学生勇于承认错误,不逃避、不推诿;培养学生积极改正错误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重点
1. 让学生明白承认错误和说 “对不起” 的意义,克服害怕犯错和不敢承认错误的心理。
2. 帮助学生掌握改正错误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改正错误的习惯。
难点
引导学生将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与犯错、认错、改错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制作教学课件;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如不同场景的卡片(图书馆、教室、小区等)、相关角色的头饰(小朋友、图书管理员、老师、邻居等);设计 “改错小明星” 评比栏和相应的小贴纸。
2.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及当时是如何处理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内容为小动物们在森林图书馆里看书,小猴子一边吃香蕉一边看书,还把香蕉皮随手扔在地上,结果小兔子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滑倒了。小猴子看到后,一开始有些害怕,不敢承认是自己的错,但在大象管理员的耐心引导下,小猴子最终向小兔子道歉,并捡起了香蕉皮。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小猴子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后来它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视频内容的理解。
1. 全神贯注地观看动画视频,被有趣的画面吸引,部分学生还会随着情节发展发出笑声或惊讶声。
2. 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描述小猴子的错误行为,如 “小猴子乱扔香蕉皮,让小兔子滑倒了”,以及小猴子后来的做法,如 “小猴子向小兔子道歉,还捡起了香蕉皮”。
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导入新课,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呈现常见的犯错场景和正确处理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感知本节课的主题,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 展示教材中 “说声‘对不起’” 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提问:“图片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错事?他是怎么做的呢?” 鼓励学生结合图片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犯错的经历,提问:“小朋友们,大家在生活中也一定犯过错,能和小伙伴们说一说你犯过什么错,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分享,给予鼓励和肯定。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强调人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接着讲解承认错误和说 “对不起” 的重要性,通过举例说明,如 “当你不小心撞到别人,说声‘对不起’,对方可能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如果你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及时道歉,别人也会更容易原谅你”,让学生明白道歉可以化解矛盾,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
4. 展示教材中 “这样来改错” 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改正错误的方法,如及时改正、想想犯错原因、请人监督提醒等。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详细讲解,例如:“有个小朋友总是忘记写作业,他可以在每天放学回家后,先把作业写在小本子上,一项一项完成,这就是及时改正;他还可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忘记写作业,是因为回家后先玩了还是其他原因,这就是找犯错原因;他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监督自己,每天提醒自己写作业,这就是请人监督提醒。”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开展 “对错判断大比拼” 活动,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系列生活场景图片,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公园里践踏草坪、主动帮助同学捡起掉落的书本等,让学生快速判断这些行为的对错。如果是错误行为,要说出应该如何改正。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小贴纸奖励。
1. 仔细观察教材图片,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描述图片中小朋友弄脏书并道歉的行为,如 “小朋友把书弄脏了,他对阿姨说了‘对不起’”。
2. 在小组内积极分享自己犯错的经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我在教室里跑,不小心撞到了同学”“我把妈妈的口红弄断了” 等,分享当时的内心感受,如 “我很害怕妈妈会骂我”“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在小组代表分享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3.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和讲解,理解人人都会犯错以及承认错误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师所举的例子表示认同,如有的学生会点头表示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4. 认真倾听教师对改正错误方法的介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自己也可以用小本子记录作业来避免忘记。
5. 积极参与 “对错判断大比拼” 活动,认真观察图片,快速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对于错误行为能说出合理的改正方法,如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是不对的,应该小声说话,向其他读者道歉”。获得小贴纸奖励的学生非常开心,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
通过观察图片、分享经历,让学生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中认识错误,增强自我反思意识。讲解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及方法,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错判断大比拼” 活动,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错误行为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取一张场景卡片和相应的角色头饰,如 “在教室里不小心碰倒同学的桌椅”“在小区里踢球踢坏邻居的花盆” 等场景。每个小组根据抽到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犯错、认错、改错的过程。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2. 角色扮演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展示结束后,组织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提问:“你觉得他们组表演得怎么样?在这个场景中,他们有没有正确地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呢?如果是你,你还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和思考。
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热情高涨,认真选择角色头饰,根据场景卡片的要求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生动地展现犯错时的慌张、承认错误时的诚恳以及改正错误的行动,如有的学生扮演碰倒桌椅的同学,会低着头向对方说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马上把桌椅扶起来”。
2. 认真观看其他小组的展示,积极参与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 “他们表演得很好,道歉的时候很有礼貌”“他们忘记说为什么会碰倒桌椅了,应该先找找原因” 等,同时也会思考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亲身体验犯错、认错、改错的过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评价环节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从他人的表演中学习正确的做法,进一步强化对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认识。
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以及有哪些改正错误的方法?” 邀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
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错了就要改的道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承认并努力改正。同时,在 “改错小明星” 评比栏中,为在本节课中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学生贴上小贴纸,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
1. 认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收获,如 “我们知道了犯错不可怕,要勇敢承认错误,说‘对不起’”“改正错误的方法有及时改正、找原因、请人监督” 等。
2.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和鼓励,看着 “改错小明星” 评比栏上的小贴纸,受到鼓舞,在心中树立起勇于承认错误和积极改正错误的信念,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错了就改。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认识。“改错小明星” 评比栏和小贴纸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正确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板书
错了就要改
一、说声 “对不起”
承认错误,化解矛盾
二、这样来改错
及时改正、想想原因、请人监督
三、在改错中成长
养成习惯、吸取教训、发现不足、懂得道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动画视频导入、分享经历、角色扮演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注重表演的趣味性,而对认错和改错的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分享犯错经历时,个别学生因为害羞或害怕被批评,不愿意分享。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角色扮演前明确要求,强调重点;对于不愿意分享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营造更宽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在课后加强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观察和指导,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面对错误时的处理方式,及时给予肯定和帮助,不断强化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和积极改正错误的意识与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这是我的家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成员关系,我爱我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我有新面貌第3课 错了就要改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我有新面貌第3课 错了就要改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