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三课《要下雨了》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85570/0-17389099832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关于天气观测的智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语言运用]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分角色读好对话。
[思维能力]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审美创造]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内容:《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最终明白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的变化。
关注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文插图,联系文中的相关词语,想象动物们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朗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学生朗读时就容易理解下雨前动物们的不同表现。
朗读的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关注语气词,读好问句和感叹句;二是创设情境,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文中的相关词语,想象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
【教学目标】
1.认识“要、腰”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这、看”等6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重点)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要、腰”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鱼、面、问、加”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看到这种天气,你们会想到什么?(出示课件3)
2.教师过渡: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要下雨了》。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要下雨了。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
(2)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段落序号。
(3)教师出示课件,标注自然段,并相机引导:这篇课文段落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数,标注准确。(出示课件5)
2.学认字。(出示课件6)
(1)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偏旁归类识字、字理识字、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学生集体读、开火车读。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阴、沉、面、闷”是前鼻音,“忙、空”是后鼻音。
三、整体感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2)结合插图理解词语:阴沉沉。(出示课件7)
教师引导:谁来说说“天阴沉沉的”是什么样的?
预设1:天空中有很多乌云。
预设2:天很黑,乌云密布。
(3)教师过渡:是的,下雨前天色昏暗,云层很低,好像要塌下来似的。你还能说出几个ABB类型的词语吗?(出示课件8)
预设1:乐呵呵 笑眯眯 金灿灿 甜津津
预设2:胖乎乎 白茫茫 绿油油 亮晶晶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教师引导:小白兔在山坡上遇到了谁?请两位同学读读第2、3自然段。
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
预设:遇到了小燕子。
(2)教师启发:通过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燕子低飞说明要下雨啦!
(板书:燕子低飞捉虫)
(3)教师引导:下雨前,空气会变得潮湿,“潮湿”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想一想,你见过哪些“潮湿”的现象。(出示课件9)
预设1:“潮湿”的意思是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预设2:玻璃上的水汽、地面湿滑。
3.学习第4~6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4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5、6自然段。
(2)学习多音字“空”。(出示课件10)
(3)理解“闷”字的意思。
教师过渡:平时在水里的小鱼为什么都到水面上来了?读一读第6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闷得很”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11)
预设1:夏天天气特别闷热的时候,我觉得很闷得慌。
预设2:我在水里游泳喘不上来气的时候,特别憋得慌。
教师追问:小鱼“闷得很”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要下雨了,小鱼在水里感到很憋闷,喘不过来气。
教师点拨:是啊,当我们看到小鱼游出水面透气时,就知道要下雨啦!
(板书:小鱼游出水面)
4.学习第7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燕子低飞和小鱼游出水面,让小白兔明白要下雨了,他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又遇到了谁呢?同桌一起读这一段。
教师过渡:读读“消息”这个词,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12)
学生读文中对话,教师正音。
教师启发: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看到蚂蚁搬家说明就要下雨啦!
(板书:蚂蚁搬家运东西)
5.课堂演练。
教师过渡: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出示课件13)
四、学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鱼、面、问、加”。(出示课件14~17)
2.教师讲解:“问”“加”的生字里都有“口”,但“口”在不同的位置,书写时也有所不同,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区分。“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最后的一笔长横就是“鱼尾巴”。
3.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
4.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这、看”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指导完成课后第三题,看图片说一说小兔子在回家路上的经过。(出示课件18)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说明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又是怎么预测天气情况的呢?让我们在文中寻找答案。(出示课件19)
二、互动课堂
1.学习第8、9自然段。(出示课件20)
教师过渡:小白兔现在非常确定是真的要下雨了,所以他加快步子往家跑。
2.小动物们都说要下雨了,他们的判断是对的吗?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大雨下起来了。
预设1: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真的”一词,而且还用了叹号。
预设2:我觉得第一句的语气更加强烈。
预设3:第一句话说明小动物们都说对了,现在真的下起了雨。
教师小结:“真的”说明和前面的小动物们预测的一样,“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现象的确是下雨前的征兆。
3.教师引导:对,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小动物们的预测太准了!
4.教师继续引导:通过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能体会到小白兔十分着急的心情。
5.教师引导:除了文中提到的燕子、小鱼、蚂蚁,还有一些小动物也能预测下雨,请你猜一猜,哪些小动物做什么就是要下雨了?(出示课件22)
学生发言,教师出示示例:蜗牛爬上墙,蛇过道,蚯蚓爬到地面上。
6.结合课文插图,联系文中的相关词语,想象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7.教师总结并过渡: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刚才,我们知道了一些会预报下雨的小动物,现在我们来学习写新字。
(板书:勤观察 多思考)
三、学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看”。(出示课件23、24)
2.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
3.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咕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操场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古对今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