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 学生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683/0-17380194317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 学生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683/0-17380194318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683/1-17380194325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683/1-17380194326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学案练习(原卷+答案版)
初中物理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优秀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十二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学生版docx、第十二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分子的运动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C)
2.(2024·无锡月考)长沙臭豆腐,别名长沙臭干子,是中国传统手工臭豆腐之一。街上的小摊炸臭豆腐时,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扩散 现象,同时也说明温度越 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考点二 分子间的作用力
3.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用小勺子将熔化的糖汁以60°的倾角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如图所示),待糖汁凝固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糖汁连绵不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 。
4.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考点三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5.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A)
6.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其中甲图是 固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是 液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是 气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B层 能力提升】
7.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8.(2024·泉州期末)小明同学为大家表演魔术“铁树开花”,装置如图。利用了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的特性,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细铁丝上的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下列对该实验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B)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
9.(2024·成都中考)成都别称芙蓉城、蓉城,这座以花为名的城市自古与花结缘,大诗人陆游魂萦梦牵的诗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依旧是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诗人闻到花香属于 扩散 现象。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所蕴藏的物理知识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温度 有关。
10.亲爱的同学,请利用你所掌握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容器中先后注入25 mL的水和25 mL的酒精,两种液体完全混合之后的总体积小于50 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间隙 ;该实验选择图甲中的 a (选填“a”或“b”)容器现象更明显。
(2)两瓶内分别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和空气,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来探究扩散现象。其中装二氧化氮的瓶子是 B (选填“A”或“B”),这样做是为了避免 重力 对实验的影响。
【C层 素养培优】
11.(科学思维)如图所示,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以斥力为正值,以引力为负值,图中实线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并紧紧地压在一起,再在它们下面吊一个重物且重物不掉落时,接触面处铅原子间的距离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0。
点思路:(1)斥力和引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大而减小;
(2)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表现为斥力,大于r0时表现为引力,等于r0时斥力与引力的合力为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沪科版(2024)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精品练习,文件包含第十二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学生版docx、第十二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节 走进微观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十二章第一节走进微观-学生版docx、第十二章第一节走进微观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二节 力的合成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学生版docx、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