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人教版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甲地最可能出现大雾天气的时间是,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小海潟湖北部盐度高的主要案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选必1+选必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桑树分布广泛,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广西一跃成为我国桑蚕养殖业第一大省级行政区,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缫丝织绸”的局面。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桑蚕养殖业空间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2.我国桑蚕养殖业空间转移会导致蚕茧( )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1.A 2.B
    【解析】1.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但是自20世纪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桑蚕用地减少,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A正确;劳动力价格迅速上涨,导致桑蚕养殖业成本增加,而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劳动力廉价,发展桑蚕养殖业的生产成本低,是桑蚕养殖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但不是该产业空间转移的主要原因,C错误;东部地区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变,不是影响其转移的主要因素,B错误;东部地区人口更密集,经济水平更高,消费市场更广阔,D错误。故选A。
    2.我国桑蚕养殖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转移,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缫丝织绸”的局面,使加工厂与原料地相距变远,导致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中西部交通相对不便,流通效率不会提高,C错误;对出口数量、储存难度影响不大,AD错误。故选B。
    在城市群中,通过借用邻近城市的人口,达到支持特定功能或经济绩效的临界人口规模,被称为城市的“借用规模”。在城市群发展初期,大城市从周边小城市吸纳资源,可能抑制小城市发展,产生集聚阴影;在发展后期,扩散机制起主要作用,小城市常因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而获得更强的增长动力。下图示意山东半岛和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借用规模”(数值越大借用规模越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城市中“借用规模”最显著的是( )
    A.菏泽B.烟台C.珠海D.东莞
    4.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 )
    A.大城市辐射力强B.处于发展后期
    C.集聚阴影显著 D.扩散机制显著
    【答案】3.D 4.C
    【解析】3.根据材料借用邻近城市的人口,达到支持特定功能或经济绩效的临界人口规模,被称为城市的“借用规模”。可知借用规模与经济绩效呈正相关,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菏泽、烟台、珠海、东莞四城市中,东莞的借用绩效最高,故“借用规模”最显著的是东莞,D正确;菏泽、烟台和珠海的借用绩效相对较低,ABC错误。故选D。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小城市呈现出借用功能、借用绩效为负的多,说明被大城市吸纳了大量资源,被抑制了发展,产生集聚阴影,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发展初期,B错误,C正确;在发展后期,扩散机制才起主要作用,小城市常因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而获得更强的增长动力,大城市辐射力强,AD与题意不符。故选C。
    下图示意2022年10月16日下午至17日上午不同时刻亚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6日08时给山东半岛带来大范围降水的风是( )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6.甲地最可能出现大雾天气的时间是( )
    A.16日08时B.16日20时
    C.17日02时D.17日08时
    【答案】5.D 6.C
    【解析】5.16日08时,山东半岛受气旋控制,且位于气旋中心的西部,受偏北和偏西风影响,AC错误;偏西风来自陆地,水汽可能不足,而偏北风来自渤海,带来的水汽较多,且受逆时针旋转的气流影响,山东半岛北侧吹偏北风给半岛带来降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16日08时,甲地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A不符合题意;16日20时冷锋过境,多阴雨、大风等天气,B不符合题意;17日02时,之前有冷锋过境形成的降水,水汽较为充足,且凌晨时分气温较低、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弱,使得出现大雾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17日08时等压线较密集,有风不利于大雾形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小海潟湖(如下图)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沿海,面积约49平方千米,呈腹大口小的葫芦状、其发育初期由一系列断续岛状沙堤环抱。有多条水道与外海联通。目前仅在东北角有一条水道与南海相通。小海潟湖属咸水湖,盐度北高内低,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
    8.小海潟湖北部盐度高的主要案因是( )
    A.淡水注入少B.海洋影响大C.湖水蒸发强D.大气降水少
    9.在冬季风作用下形成的沿岸寒流可使途经海区( )
    A.海洋航行受阻B.海区污染加剧C.雷暴天气增多D.海水温度降低
    【答案】7.C 8.B 9.D
    【解析】7.河流挟带泥沙入湖后,受海水的顶托作用和湖底沙堤阻挡泥沙,泥沙在沙堤附近堆积;涨潮时海水挟带泥沙向海岸运动,落潮时海水流速减缓,泥沙在湖底沙堤附近沉积,经过长期的河流和潮汐作用,泥沙堆积体逐渐增大最后形成沙坝,所以形成沙坝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沉积,C正确,与侵蚀、风化、固结成岩关联不大,ABD错误。故选C。
    8.图中所示湖泊与海洋的连接处位于小海潟湖的北部,是海水入湖的主要通道,受外界海水的影响,海水盐度较高,B正确;如图示湖泊北部汇入的淡水河流较多,A错误;小海潟湖北部与南部的蒸发量相差不大,C错误;影响湖区的气候相同,大气降水并无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B。
    9.寒流是冷海水流经,会使途经海区海水温度降低,D正确;洋流不会导致海运受阻,A错误;洋流会加快污染物扩散,有利于本地区海域的净化,B错误;雷暴天气是强对流天气,需要近地面大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寒流有减温的影响,不利于大气对流运动,C错误。故选D。
    “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曾经是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的写照。近些年,村民通过山上缓坡修梯田,荒坡陡处搞绿化,沟谷建坝淤地,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取得良好效果,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下图为水平梯田及田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自然原因是( )
    ①由高原向平原过渡性的地理位置②滥砍乱伐森林③地质灾害频发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⑤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A.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1.水平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与( )
    A.山脊走向大致平行B.山谷走向平行
    C.坡面倾斜方向平行D.等高线大致平行
    【答案】10.C 11.D
    【解析】10.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遭受影响,水土流失严重,①正确;滥砍乱伐森林,属于人为原因,②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气候类型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地质灾害多发,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③④⑤正确。所以选C。
    11.修筑梯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D正确;与坡面倾斜方向一致、与山谷走向基本一致、与山脊走向基本平行都会加剧水土流失,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ABC错误。所以选D。
    武夷山国家公园随海拔的递增,植被垂直带谱(下图)差异明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武夷山国家公园垂直带谱上的各植被群落迁移,面积随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武夷山国家公园垂直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地形D.土壤
    13.图中甲地植被可能是( )
    A.落叶阔叶林B.高山草原
    C.山地针叶林D.高寒荒漠
    1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草甸面积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蒸发旺盛B.林线上移C.降水减少D.光照不足
    【答案】12.A 13.C 14.B
    【解析】12.读图可知,武夷山国家公园垂直带谱差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十分类似,因此导致武夷山国家公园垂直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温(热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甲位于针阔混交林和苔藓矮曲林之间,说明水热条件还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不会出现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但热量条件较针阔混交林差,因此最有可能分布的是山地针叶林,C正确,BD错误;落叶阔叶林位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A错误。故选C。
    1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量变得更加充足,使更低海拔的自然带分布位置上移,林线也随之上移。由于林线上移,压缩了草甸的分布空间,导致草甸面积减小,B正确;草甸分布的海拔较高,蒸发较弱,A错误;降水减少会导致林下下移,草甸分布面积可能增大,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光照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某中学生于某地观测太阳,发现当地冬至与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42°(△H=H冬至-H夏至,且H夏至≠0),冬至日该中学生在海边面朝太阳拍照(下图),查询得知太阳位于西偏南20°方位。完成下面小题。
    15.随后太阳即将位于(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6.五天后继续观测,发现( )
    A.地方时18时前日落B.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C.日出方位向南移动D.昼长增加,夜长减小
    【答案】15.D 16.B
    【解析】15.材料信息表明,△H=H冬至-H夏至=42°,且H夏至≠0,由此可推算出当地纬度为21°S。21°S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应向北倾斜。材料信息表明,图中太阳位于西偏南20°方位,则拍摄方向为偏西方向,由此可知,图中南边应在左侧,北边应在右侧,图中太阳与图中④位置构成的太阳轨迹向北倾斜,与当地太阳视运动轨迹所在平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因此随后太阳即将位于④处,D符合题意;图中① 、②、③位置与图中太阳位置构成的太阳轨迹与当地太阳视运动轨迹所在平面的倾斜方向不一致,随后太阳不可能位于①处、②处、③处,排除ABC。故选D。
    冬至日五天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北移至不到22°S,当地(21°S)位于南半球,应昼长于夜,应在地方时18时以后日落,A错误;冬至日五天后,太阳直射纬线向当地(21°S)纬线靠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应增大,B正确;冬至日五天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日出方位向北移动,C错误;太阳直射点北移,当地位于南半球,昼长应缩短,夜长应增加,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石嘴山市位于宁夏最北端,该城因煤而建、依煤而兴,是宁夏第二大城市,也是宁夏工业的摇篮,煤炭工业是其主导产业,曾产出过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涉煤产业比重一度高达90%。
    材料二:作为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市曾经采用过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造成地表塌陷、污水横流、经济效益低下的结果。之后,石嘴山市对严重污染的所有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开始进行产业转型。
    (1)据图文资料分析石嘴山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的条件。(4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石嘴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的意义。(4分)
    (3)结合材料,推测石嘴山市产业转型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1)距离东部地区较近,煤炭的消费市场广阔;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利于输出煤炭资源;政策扶持。(4分,两点即可)
    (2)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如煤化工、火力发电等工业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4分,两点即可)
    (3)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传统产业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4分,两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石嘴山市煤炭开发和转型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开发对当地的影响、产业转型的主要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主要从资源票赋、交通、市场、配套资源、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该城因煤而建、依煤而兴”可知,石嘴山市的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石嘴山市毗邻黄河,淡水资源充足;根据材料信息“宁夏第二大城市,也是宁夏工业的摇篮,煤炭工业是其主导产业”可知,当地政府对于煤炭工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市场广阔;石嘴山市的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利于煤炭的外运等。
    (2)煤炭资源的开发,可以将当地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煤化工、火力发电等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煤炭工业的发展,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工业化发展能够加速当地的城市化进程等。
    (3)根据材料信息“石嘴山市曾经采用过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造成地表塌陷、污水横流、经济效益低下的结果”可知,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传统重化工业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促进能源工业转型发展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3年10月初,位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示范地里,迎来了新一年“旱地水稻”的丰收季。该“旱地水稻”直接播种,不用泡田插秧,生长过程中主要靠天然雨水,适种于云南中低海拔山区,最高亩产788公斤。云南省大力推广“旱地水稻”,全省“旱地水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下图示意蒿枝坝村“旱地水稻”景观。
    (1)与水田水稻种植相比,说明“旱地水稻”种植所具有的优势。(6分)
    (2)分析“旱地水稻”在云南得以大力推广的自然原因。(4分)
    (3)简述“旱地水稻”若要在我国其他山区推广需要注意的问题。(4分)
    18.【答案】(1)需水量少,可节约水资源;(直接播种,不用泡田插秧,)可节省劳动力;水利设施少,可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机械化种植,可提高生产效率。(6分,3点即可)
    (2)山地多(水田少),旱地面积广;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4分,两点即可)
    (3)因地制宜,如结合当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避免盲目耕种;生态保护,如避免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现象。(4分)
    【分析】本题以旱地水稻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该‘旱地水稻’直接播种,不用泡田插秧,生长过程中主要靠天然雨水”可知,“旱地水稻”直接播种,不需要泡田插秧,能够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节省劳动成本;能够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节约水资源;能够减少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能够提高种植的效率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地势起伏较大,山区面积广阔,山地多,以旱地为主,水田面积少,适宜种植“旱地水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旱地水稻”生长过程主要依靠天然雨水,云南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降水量较多,能够满足“旱地水稻”对降水的需求;云南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多裂隙,地表水难于贮存,不适宜发展水田。
    (3)要因地制宜的发展“旱地水稻”,应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分析,避免盲目种植;在推广“旱地水稻”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保护,避免因为开垦耕地导致的生态破坏,要注意保护植被,避免水土流失等的发生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影响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简要分析。(6分)
    (2)根据图文材料,指出1961—2020年各时期湖泊与湖滨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4分)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绿洲面积有所增加,简述其带来的生态意义。(4分)
    19.【答案】(1)主要因素:地表径流。(1分)理由: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小;(2分)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对水量变化影响小;(2分)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明显(变幅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大,因此地表径流量是主要影响因素。(1分)
    (2)1961—1969年,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上升;(2分)1970—1989年,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2分)
    (3)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沙尘天气变少,提高了环境质量;调节湖泊区域气候、涵养水源。(4分,两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中亚某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湖泊水文特征变化、陆地水体补给关系、湿地的功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该湖泊位于中亚,该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地表径流汇入。降水量与蒸发量受气候因素影响,而一段时间里气候相对稳定,从图表数据也能反映出湖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小;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对湖泊水量变化影响小;据图表信息可知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明显(变幅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大,因此地表径流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2)1961—1969年湖水水位上升,说明湖泊水分的收入大于支出,湖泊水分的收入是入湖径流量和降水量,支出主要是蒸发量,这表明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由于湖泊水位高,所以湖泊水补给地下水;1970—1989年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湖泊水分收入小于支出,这段时间里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由于湖泊水位低,所以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
    (3)绿洲面积增加代表湿地面积增加,湿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会使沙尘天气变少,昼夜温差减少,气候趋于湿润,提高了环境质量。同时绿洲也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涟源凹陷位于湖南中部,发育有众多区域性褶皱地貌,泥页岩是含煤碎屑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涟源凹陷泥页岩在向斜区埋深厚度大,而在背斜区埋深很浅甚至被剥蚀。下图为涟源凹陷地质示意图。
    (1)说出形成涟源凹陷的主要内力作用,并简述其形成过程。(4分)
    (2)判断从甲地至乙地之间依次经过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分析涟源凹陷背斜区泥页岩埋深很浅甚至被剥蚀的原因。(4分)
    20.【答案】(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1分)形成过程: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下,区域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褶皱,(1分)而后岩层发生断裂,(1分)涟源位于断裂凹陷下降一侧,最终形成低地,(1分)即涟源凹陷。
    (2)地质构造:向斜—背斜—向斜。(1分)判断依据:向斜区泥页岩埋深大,埋深最大区域为向斜槽部,由甲至乙中部泥页岩埋深先增大后减小,为向斜构造;(1分)中部出现埋深最小值,故为背斜构造;(1分)由中部至乙方向,埋深先增大后减小,是向斜构造。(1分)
    (3)背斜地势由顶部向两侧倾斜,泥页岩组成物质易流失;(2分)背斜因受张力产生裂隙,表层岩层易被侵蚀,导致泥页岩易出露被剥蚀。(2分)
    【分析】本题以涟源凹陷地质示意图为背景,涉及地质构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涟源凹陷的主要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这些内力作用共同主导了大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地形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地壳运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则为地形变化提供了能量释放的途径。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下,区域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褶皱,而后岩层发生断裂,涟源位于断裂凹陷下降一侧,最终形成低地,即涟源凹陷。
    (2)读图可知,从甲地至乙地泥页岩埋深线经历了从低到高又到低的变化趋势,根据“泥页岩是含煤碎屑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涟源凹陷泥页岩在向斜区埋深厚度大,而在背斜区埋深很浅甚至被剥蚀。”可知向斜区泥页岩埋深大,埋深最大区域为向斜槽部,由甲至乙中部泥页岩埋深先增大后减小,为向斜构造;中部出现埋深最小值,故为背斜构造;由中部至乙方向,埋深先增大后减小,是向斜构造。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斜地势由顶部向两侧倾斜,存在一定坡度,在外力作用下泥页岩组成物质易流失;同时背斜因受张力产生裂隙,表层岩层易被侵蚀,导致泥页岩易出露被剥蚀。

    相关试卷

    [地理]2024年新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02(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4年新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02(新高考通用)(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2024年新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黑吉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4年新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黑吉辽通用)(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摸底考】高二地理(全国通用,选必1+选必2)-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高二地理(全国通用,选必1+选必2)-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考试版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A3版答题卡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A3版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