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615363/0-17365028244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济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615363/0-17365028245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济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615363/0-17365028245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济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济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共11页。
探究奇妙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生物具有基本的生命特征
1.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繁殖:遗传和变异;应激性;适应并影响环境;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 探究实践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途径
1.科学探究的过程
发现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
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①A是普通烧瓶,瓶口竖直向上,其目的是进空气和微生物,B是瓶口拉成”s”形。其目的是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②把两烧瓶内的肉汤进行煮沸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
③三天后观察的现象是:A瓶内的肉汤出现变质,B瓶内的肉汤直到四年后依然新鲜如初。
④打断B瓶的长颈后出现变质。
得出结论: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交流讨论
2.归纳:从许多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总结出规律或原理的思维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3.演绎:从已知规律或原理出发,分析出现的情况,进而得出新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
第三节 研究生物学需要特定的器具
1.显微镜结构
各结构的作用
. 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
. 具有放大物像作用的部件有目镜和物镜。它们分别安装在哪里?镜筒、转换器
. 具有升降镜筒作用的部件有粗、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大。
.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
.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一面是凹面。凹面镜有聚光作用
. 调焦的部件有:粗、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安放
取镜:一手(右)握住镜臂,一手(左)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反光镜和目镜很容易因滑落而损坏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
②对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安放装片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中心,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④观察
①从侧面注视镜筒,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先下降至镜头接近装片约2毫米
处停止,为了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②左眼观察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找到大致的像后,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补充知识点
①外界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我们眼睛的?
反光镜 光圈 通光孔 玻片 物镜 镜筒 目镜
②物像在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③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装片(载玻片)
④放大倍数=目镜倍数 X 物镜倍数
⑤当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临时装片
2.细胞结构
液泡: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极薄
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线粒体:提供能量,与呼吸作用有关
3.补充知识点
.对植物细胞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壁。
.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的结构是细胞壁。
.使外界有害物质不易进入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细胞中的细胞核有关。
.切西瓜流出的汁液是细胞液,来自植物细胞液泡。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
.细胞的细胞质不停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结构是细胞膜、线粒体
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分裂
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其次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植物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一致。
生长
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比较小,它们会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收营养。
细胞的分化
经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植物的几种组织:营养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动物的几种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细胞分裂的结果: 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的结果: 使细胞的体积变大
细胞分化的结果: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第三节---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
1.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2.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3.由多个器官按一定功能组合 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藻类和植物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能用孢子繁殖后代
第二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1.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无花果)和被子植物
2.二者的共同点“子”指的是种子。最大差异在于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此结构的作用是保护,利于传播种子。据此判断被子植物适应性更强,更高等。
第二章 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第二节---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第三章 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第二节---细菌是原核生物
第三节---真菌是真核生物
第四章 科学分类有助于认识和研究生物
第一节---依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一般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繁殖方式等作为依据花、果实、种子的特征成为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界是最大一级分类单位,种是物种的简称,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
4.生物学的名称=属+种加词+(人名)
5.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制出了分类检索表。
易错字整理
鳃、鳍、臀、气囊、翼、鳞、梭、骨骼、膈肌、纲、孢子、焦、螺旋、碘、结缔、蕨、粘液、噬菌体、牛肉膏蛋白胨、纤毛、荚膜、鞭毛
思维导图
部位
镜头
距离
范围
物象
细胞数
视野
变化
长
短
小
大
少
暗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清水
0.9%的生理盐水
取
用镊子取鳞片叶内表皮
用消毒牙签刮口腔内侧壁
放
展平
涂抹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动物类群
形态结构
生活环境
代表种类
线形动物
细线型,两头尖,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生活在土壤和水域中,部分寄生生活
线虫、蛔虫
环节动物
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生活在淡水和潮湿的陆地上。
蚯蚓、水蛭
沙蚕
节肢动物
陆地上。
蝗虫
种类
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呼吸
运动
体温
鱼类
鲫鱼
身体大多呈梭形,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
鳃
鳍
变温
两栖类
青蛙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幼体用鳃,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
幼体用尾,成体四肢
爬行类
蛇
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肺
四肢
鸟类
家鸽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
肺
四肢(翼)
恒温
哺乳类
家兔
体表被毛,体内有膈,用肺呼吸;胎生哺乳
肺
四肢
病毒(无细胞结构)
形态
杆状、球状、蝌蚪状
结构
无细胞结构 外壳:蛋白质 内部:遗传物质
营养方式
病毒只能进行寄生生活。原因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
种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休眠状态
结晶体
常见病毒
甲流病毒、狂犬病毒
大小
极其微小,需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
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荚膜,纤毛,鞭毛
生活方式
多数异养;少数自养(硫细菌,硝化菌)
繁殖方式
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休眠状态
芽孢
常见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大肠杆菌——抵御病菌,合成维生素(共生)
两歧双歧杆菌——抵御细菌,预防便秘(共生)
甲烷菌——生产沼气(腐生)
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寄生)
肺炎链球菌——肺炎
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
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
材料
细菌菌悬液、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方法步骤
做标记
接种环蘸取菌悬液(接种环要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接种或重复接种(打开一条缝隙防止杂菌污染)
倒置,恒温箱培养(防止水分散失)
观察
真菌(有成形细胞核,真核生物)
酵母菌
青霉菌 根霉菌
蘑菇、木耳、灵芝
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种类
单细胞真菌
丝状真菌
大型真菌
营养方式
吸收外界环境中的葡萄糖等营腐生(兼性厌氧菌)
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有机物等营腐生生活(好氧菌)
大型真菌依靠延伸到土壤的菌丝,吸收有机物等营腐生生活
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孢子、菌丝体的断裂
孢子
与人类关系
食品、食用、清洁工、抗生素(不能治疗病毒性疾病)
常见真菌
棉花枯萎病(由蚀脉镰孢菌引起)、水稻稻瘟病(由稻梨孢菌引起)、黄曲霉毒素
小麦叶锈病(由隐匿柄锈菌引起)、玉 米 瘤 黑 粉 病(由黑粉菌引起)、真菌病:手癣、足癣(脚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提纲 学案,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观察,低倍镜转高倍镜的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济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 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植物叶的排列方式,、知识点提示,、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