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B.流水C.海浪D.冰川
2.(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3.(2分)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4.(2分)小明同学从图中发现了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高处的海拔高度不可能超过1000m
B.图中①②两点的实地距离为1000m
C.③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从山脚爬到山顶,沿BC线路较AC线路省力
5.(2分)下列各经纬网示意图中的M点所代表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B.
C.D.
6.(2分)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AB.BC.CD.D
7.(2分)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8.(2分)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一样大
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9.(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10.(2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B.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C.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D.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
11.(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将水果切片时,发现水果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A.液泡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壁
12.(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利用干果机原理并采用上述方法制作干果,此过程利用了哪些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3.(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认为适当升高温度能加快水果中水分的蒸发,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每块玻璃板上各放1张相同的圆滤纸片
②在a玻璃板的圆滤纸片上滴2滴水,其余每张圆滤纸片都滴1滴水
③c玻璃板下方用酒精灯加热,d玻璃板上方用纸板来回扇动,其他不做处理
④用秒表测出各圆滤纸片上水变干所需的时间
下列实验组合能验证小明观点的是( )
A.abB.acC.bcD.cd
14.(2分)如图是特色菜“纸锅烧豆腐”。将盛有豆腐、水和调味品的纸锅直接放在固体酒精上烧,发现纸锅不会被烧坏;小明认为是纸锅里的水在沸腾时到达沸点后温度不变,达不到使纸燃烧的温度。下列操作能证明小明观点的是( )
A.把空纸锅放在酒精上烧
B.把纸锅换成铁锅
C.把固体酒精换成煤气灶
D.用扇子加大火力
15.(2分)为测量几种液体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关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ρa>ρb>ρcB.ρa<ρb<ρcC.ρa>ρc>ρbD.ρc>ρa>ρ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6.(3分)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将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 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 m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选填“大”或“小”)。
17.(4分)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了3D打印心脏。这颗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细胞,还有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1)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如图属于心肌组织的是 。
(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来自多能干细胞,下图①过程是 ,该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先复制再平均分配,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均相同,生长后的细胞再经过过程② 形成心肌细胞。
18.(3分)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新疆棉属于被子植物,小滨利用以下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新疆棉进行分类,它对应检索表中字母是 。
(2)新疆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这一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结构中。
(3)新疆棉是很多知名服饰的原材料,我们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了棉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19.(4分)2021年12月1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地震是由地球 (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 大板块组成,而四川位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所以地震多发。
(3)如图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20.(3分)长江白鲟在自然界进化了两亿年之久,曾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属于鱼类,用 呼吸,体温 ,它的灭绝可能与过度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请你写出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措施 。
21.(3分)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2.(1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5日,国内油价年内首次大幅下调,其中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已知某小车油箱容积为56升,汽油密度0.8×103kg/m3。请你回答:
(1)汽油密度0.8×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 。
(2)车主给该小车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 元。(保留一位小数)
23.(3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当此物质温度为80℃时,它的状态 (填“一定是固态”“一定是液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或“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都有可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24分)
24.(8分)如图所示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序号将图Ⅰ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
(2)步骤②所用的试剂是 。
(3)在图2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 移动,并换用图3中的 (选填“a”或者“b”)物镜。
25.(10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 (ii)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湿解释其原因。
26.(6分)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四、解答题(本题共有3小题,第27题8分,第28题8,第29题6分,共22分)
27.(8分)如图是人体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形成②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细胞核中出现 ,并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2)②形成③的过程称为细胞 。
(3)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 (填名称)→人体。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的是上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
28.(8分)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 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9.(6分)将一个装满干冰(温度远低于0℃的固态二氧化碳)的铁罐置于室温为25℃的桌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罐的外壁出现什么现象?打开铁罐盖子,可观察到什么现象?描述以上两个现象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产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2分)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风力B.流水C.海浪D.冰川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2.(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物质组成的理解和分子的物理性质。
3.(2分)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4.(2分)小明同学从图中发现了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高处的海拔高度不可能超过1000m
B.图中①②两点的实地距离为1000m
C.③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从山脚爬到山顶,沿BC线路较AC线路省力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后读图解答即可。
5.(2分)下列各经纬网示意图中的M点所代表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B.
C.D.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6.(2分)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动物以及人体的构成。
7.(2分)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答案】C
【点评】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8.(2分)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一样大
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答案】C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玻璃的长度为参照物,依据钢制刻度尺的热胀冷缩特性,判断测量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微小变化。
9.(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答案】A
【点评】此题考查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10.(2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B.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C.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D.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
【答案】B
【点评】科学探究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11.(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将水果切片时,发现水果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A.液泡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壁
【答案】A
【点评】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利用干果机原理并采用上述方法制作干果,此过程利用了哪些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属于热学中的重要内容,要熟练掌握。
13.(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认为适当升高温度能加快水果中水分的蒸发,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每块玻璃板上各放1张相同的圆滤纸片
②在a玻璃板的圆滤纸片上滴2滴水,其余每张圆滤纸片都滴1滴水
③c玻璃板下方用酒精灯加热,d玻璃板上方用纸板来回扇动,其他不做处理
④用秒表测出各圆滤纸片上水变干所需的时间
下列实验组合能验证小明观点的是( )
A.abB.acC.bcD.cd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应用,注意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4.(2分)如图是特色菜“纸锅烧豆腐”。将盛有豆腐、水和调味品的纸锅直接放在固体酒精上烧,发现纸锅不会被烧坏;小明认为是纸锅里的水在沸腾时到达沸点后温度不变,达不到使纸燃烧的温度。下列操作能证明小明观点的是( )
A.把空纸锅放在酒精上烧
B.把纸锅换成铁锅
C.把固体酒精换成煤气灶
D.用扇子加大火力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沸腾的条件以及燃烧的条件,难度不大。
15.(2分)为测量几种液体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关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ρa>ρb>ρcB.ρa<ρb<ρcC.ρa>ρc>ρbD.ρc>ρa>ρb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我们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6.(3分)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将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 2.50 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 1.4 m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大 (选填“大”或“小”)。
【答案】2.50;1.4;大。
【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利用累积法测量细丝的直径是一道基础题。
17.(4分)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了3D打印心脏。这颗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细胞,还有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1)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如图属于心肌组织的是 D 。
(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来自多能干细胞,下图①过程是 细胞分裂 ,该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染色体 先复制再平均分配,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均相同,生长后的细胞再经过过程② 细胞分化 形成心肌细胞。
【答案】(1)D
(2)细胞分裂;染色体;细胞分化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干细胞的特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等知识。
18.(3分)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新疆棉属于被子植物,小滨利用以下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新疆棉进行分类,它对应检索表中字母是 p 。
(2)新疆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这一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细胞核 结构中。
(3)新疆棉是很多知名服饰的原材料,我们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了棉的 化学性质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答案】(1)p。
(2)细胞核。
(3)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可以从分类单位以及分类等级方面来切入。
19.(4分)2021年12月1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地震是由地球 内力 (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 六 大板块组成,而四川位于 亚欧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所以地震多发。
(3)如图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 地壳 (填地层结构名称)。
【答案】(1)内力
(2)六;亚欧
(3)地壳
【点评】本大题资源勘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和相关知识点,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20.(3分)长江白鲟在自然界进化了两亿年之久,曾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属于鱼类,用 鳃 呼吸,体温 不恒定 ,它的灭绝可能与过度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请你写出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
【答案】鳃;不恒定;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评】本题考查白鱀豚的特征。
21.(3分)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汽化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熔化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汽化、熔化的定义和汽化发生的条件、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等知识点,但不是很难。
22.(1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5日,国内油价年内首次大幅下调,其中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已知某小车油箱容积为56升,汽油密度0.8×103kg/m3。请你回答:
(1)汽油密度0.8×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汽油的质量是800千克 。
(2)车主给该小车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 18.8 元。(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每立方米汽油的质量是800千克;(2)18.8。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3.(3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2)当此物质温度为80℃时,它的状态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都有可能 (填“一定是固态”“一定是液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或“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都有可能”)。
【答案】(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2)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都有可能。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是热学中的重要实验,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24分)
24.(8分)如图所示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序号将图Ⅰ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②⑥⑤④③① 。
(2)步骤②所用的试剂是 生理盐水 。
(3)在图2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 左上方 移动,并换用图3中的 a (选填“a”或者“b”)物镜。
【答案】(1)②⑥⑤④③①。
(2)生理盐水。
(3)左上方。
(4)b。
【点评】有关实验步骤的看图填空题是生物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要注意熟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规范,这就要求平时在实验课中要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在实验中培养学习兴趣并注意实验的严谨。
25.(10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C 。(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答出一点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 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风速有关,空气相对湿度一定时,风速越大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 (ii) 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相对湿度有关,风速一定时,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湿解释其原因。
【答案】(1)A、C;
(2)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3)①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风速有关,空气相对湿度一定时,风速越大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
②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相对湿度有关,风速一定时,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
(4)湿砂层中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蒸发更快,沙子的比热容较小,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6.(6分)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BAC (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50 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答案】(1)平衡螺母;(2)BAC;(3)50。
【点评】(1)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液体的密度,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方法,重点应掌握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实验步骤的合理安排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2)测量液体的密度时,为了减小误差,不能采取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的方法。
四、解答题(本题共有3小题,第27题8分,第28题8,第29题6分,共22分)
27.(8分)如图是人体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形成②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细胞核中出现 染色体复制 ,并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2)②形成③的过程称为细胞 分化 。
(3)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 (填名称)→人体。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的是上图中的 ⑤ (填图中序号)。
【答案】(1)染色体复制。
(2)分化。
(3)组织→器官→系统。
(4)⑤。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人体的结构层次及构成,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28.(8分)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 20 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答案】(1)20;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一辆载重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知道桶的容积不变,即平平地装满一桶沙石和装满一桶水的体积相等。
29.(6分)将一个装满干冰(温度远低于0℃的固态二氧化碳)的铁罐置于室温为25℃的桌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罐的外壁出现什么现象?打开铁罐盖子,可观察到什么现象?描述以上两个现象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产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观察到铁罐的外壁出现白霜,这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铁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铁罐凝华为小冰晶。打开铁罐盖子,可观察到有白雾产生,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9 7:33:07;用户:秦子政;邮箱:13669037329;学号:41037197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夏天,柳絮飞扬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橘树
B
植物
营养系统
生殖器官
果实和种子
C
动物
鱼类
草鱼
青蛙
D
人体
消化系统
胃
肌肉组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B
C
C
A
D
C
C
A
B
A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A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夏天,柳絮飞扬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橘树
B
植物
营养系统
生殖器官
果实和种子
C
动物
鱼类
草鱼
青蛙
D
人体
消化系统
胃
肌肉组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科学模拟练习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3小题,本卷中g取10Nkg,对于复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模拟练习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八年级(上)质检科学试卷(12月份),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共4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