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题01 走进社会生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走进社会生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全国通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血缘关系
B.“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地缘关系
C.“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业缘关系
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业缘关系
2.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下列做法属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是( )
①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多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
③参加志愿服务,共建文明武冈④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学修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中国乡村数字经济标杆拼多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助农兴商,通过直播分享推荐好物,带动农产品销量。截至2021年12月,拼多多平台上单品销量超10万单的农产品达到6000余款,同比增长43%,单品销量超100万单的农产品多达50余款。这反映了( )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平台
D.网络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4.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D.和同学们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5.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②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网络是法外之地,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④法不可违,散布网络谣言构成犯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下边漫画中的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下列能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有( )
①彻底远离网络 ②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2022年国庆假期,小韩观看了电影《万里归途》,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外交官在北非撒侨、救援侨胞的故事。小韩了解社会的方式是( )
A.通过社会调查B.通过课堂学习C.通过新闻媒介D.通过自我观察
8.下列诗句不能正确反映社会关系建立依据的是( )
A.“僻巷邻家少,茅喜并居”一一地缘关系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一血缘关系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一血缘关系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一地缘关系
9.下列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参加社会实践B.保障生命健康C.净化网络环境D.平等对待他人
10.网络主播李子柒曾经自导自演古风美食视频,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作品受到新华社、央视的点赞,这是因为( )
A.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C.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中吸引粉丝无数D.传播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正能量
11.2022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作为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应做到( )
①抵制诱惑,拒交网友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图是小明假期生活的一天。下列观点是同学小亮给小明的劝告,你认为合适的( )
①必须远离网络,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②合理使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不要沉溺网络,学会科学安排时间 ④网络资源无限,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某市个别网民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扰乱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2年9月10日,该市公安局对相关人员依法予以查处。这警示我们( )
①要拒绝上网,抵制不良信息 ②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守法公民 ④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同学们利用腾讯会议上网课,用钉钉APP交作业,通过强基四川APP进行体育打卡锻炼,通过百度查找有用的资料……由此可见( )
①为我们学习知识提供了方便②扩大了人际交往圈
③线上教学可以取代在校教育④拓宽了求知的途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2022年10月12日,航天员刘祥、陈冬、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这体现了(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范围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D.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16.某校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活动探究时,为了证实“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列举了一些事例,你认为能作为论据的是( )
A.近日,行政执法人员对违规黑网吧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B.面对重庆山火,众多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募捐、公益众筹等慈善活动
C.某市公安机关加大了对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D.某市政府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鼓励市民反映意见和建议
17.材料一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玩游戏、抢红包、学习、问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材料二
(1)通过材料一,谈谈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作用?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漫画中的青少年提出几条建议,帮助他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8.信息社会时代,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得益于直播带货的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直播带货打通了线上线下众多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购物体验……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材料二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政治生活。
材料三 武昌一中学生小强(化名),小学时成绩很好,进入中学后成绩出现波动,心情不好的小强从此迷上网游,每天上网10个小时以上,成绩迅速下滑,他无视老师和父母的劝说,选择了自暴自弃。
(1)依据材料一、二说说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2)写出材料三中小强与父母,小强与老师的社会关系类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19.时政点评。
由于疫情的原因,考虑到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福州的各所学校于2022年10月和12月两次开展线上教学。网课期间,同学们在线学习,在钉钉、智学网等平台上上交作业,在线解答问题,线上批改作业。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0.(2023上·陕西榆林·八年级统考期末)走进社会生活
【浅谈认识】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在平衡中和谐共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绘美好未来。
(1)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你有怎样的认识?
【发表观点】
2022年7月9日,首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大会发布了《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平均得分为3.56分(满分5分),略高于及格线。
看到上述材料,小秦不禁感慨: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高。
(2)对此,同学们围绕“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展开讨论,请发表你的观点。
【释疑解惑】
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小秦产生疑问:治理网络直播打赏乱象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为此,小秦搜集了以下资料:
(3)结合上述资料,请你为小秦释疑解惑。(写出两点)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2022年“清朗”专项行动将重点开展打击网络谣言、规范网络直播等十方面任务。
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牟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内容的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多因忙于生计而疏于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关系。
C:“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体现的是地缘关系,故C错误;
A:“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体现了母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故A正确;
B:“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体现了地缘关系,故B正确;
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体现的是业缘关系,故D正确;
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C。
2.D
【解析】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
②③: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参加志愿服务,共建文明武冈,均属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做法,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孝敬父母、阅读经典名著,均不属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做法,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对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B:中国乡村数字经济标杆拼多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助农兴商,通过直播分享推荐好物,带动农产品销量,题文描述体现了网络的积极作用,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B说法正确;
ACD:此三项在题干中均未能体现,故A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是破坏历史古迹的违法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故C说法错误;
AB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题干表述: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和同学们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均属于亲社会行为,故ABD说法正确;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①②:漫画中公安机关抓捕散播谣言的人,这说明我们要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故①②正确;
③:网络不是非法之地,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故③错误;
④:散布网络谣言不一定会构成犯罪,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①:彻底远离网络,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依据教材知识,中学生沉迷网络不利于身心健康,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等,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是解决沉迷网络的办法,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感受社会生活。
C:小韩观看了电影《万里归途》,说明小韩了解社会的方式是通过新闻媒介,C正确;
ABD:也是了解社会的方式,但题干没有体现,ABD错误;
故本题选C。
8.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关系建立的依据。
ABC:“僻巷邻家少,茅喜并居”中邻家体现的是地缘关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孝敬父母,这是血缘关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的同根生体现的是血缘关系,ABC说法正确;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的是无私奉献的老师,与地缘关系无关,D说法错误;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故本题选D。
9.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C: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展“清朗”专项行动,都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C正确;
ABD:题干没有体现参加社会实践、保障生命健康、平等对待他人,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
D:网络主播李子柒曾经自导自演古风美食视频,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作品受到新华社、央视的点赞,这是因为她传播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正能量,D符合题意;
A:夸大了李子柒传播正能量文化的作用,A错误;
B:题干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B不符合题意;
C:不是新华社、央视点赞的原因,C错误;
故本题选D。
11.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参与网络生活。
②③④:分析可知,作为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应做到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拒交网友”说法错误,应该慎重结交网友,故①错误;
故本题选C。
12.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②③: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小明假期是沉迷网络的表现,小亮应该告诉他合理使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不要沉溺网络,学会科学安排时间,②③正确;
①:要合理利用网络,不是远离网络,①错误;
④: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合理利用网络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D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②③④:某市个别网民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扰乱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依法予以查处,警示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守法公民,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②③④正确;
①:要合理利用网络,①错误;
故本题选D。
14.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知识。
①②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网络为我们学习知识提供了方便,拓宽了求知的途径,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线上教学不可以取代在校教育,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5.D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
D:航天员刘祥、陈冬、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体现了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D正确;
ABC: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D
【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认识和理解。
D: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某市政府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鼓励市民反映意见和建议,符合“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有利于市民积极参与网络民主生活,故D说法符合题意;
A:行政执法人员对违规黑网吧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体现的是政府部门严格执法,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面对重庆山火,众多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募捐、公益众筹等慈善活动体现的是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公安机关加大了对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体现的是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1)①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解析】考点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合理利用网络。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网络的积极影响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玩游戏、抢红包、学习、问医、购物→可链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8.(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2)小强与妈妈是血缘关系,与老师是业缘关系。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等。
【解析】考点考查:网络的作用、合理利用网络、社会关系类型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网络,需要运用网络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作用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直播带货的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模式、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可链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可链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社会关系类型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强迷上网游,每天上网10个小时以上,成绩迅速下滑,他无视老师和父母的劝说→可链接小强与妈妈是血缘关系,与老师是业缘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19.进行线上教学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师生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解析】考点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网络改变世界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网课期间,同学们在线学习,在钉钉、智学网等平台上上交作业,在线解答问题,线上批改作业→可链接有利于师生的生命健康;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让日常生活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0.(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3)①国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严厉查处编造和传播谣言的网站。③家长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
【解析】考点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网络。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1)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2)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国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
关键词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家长应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2 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全国通用),共12页。
这是一份专题05 我们共同的世界-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全国通用),共13页。
这是一份专题04 和谐与梦想-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全国通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属于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