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 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 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目前世界上共有国家和地区( )
A. 100多个 B. 190多个 C. 300多个 D. 500多个
【答案】B
【解析】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故选:B。
2. 基督教进行宗教活动是在哪里进行( )
A. 教堂 B. 佛寺 C. 神庙 D. 清真寺
【答案】A
【解析】基督教堂是基督教徒活动的地方;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举行活动的地方;寺庙是佛教举行活动的地方。故选:A。
3. 世界上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大洲是( )
A. 非洲 B. 欧洲 C. 拉丁美洲 D. 亚洲
【答案】A
【解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世界上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大洲是非洲,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故选A。
4. 地球自转一周,世界上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可能出现在( )
A. 北温带 B. 南温带 C. 寒带 D. 热带
【答案】C
【解析】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和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在寒带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无论地球怎样自转,一天全是白天或者黑夜,因此寒带的部分地区昼夜更替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故本题选C。
5. 测量气温的仪器要用到( )
A. 温度计 B. 湿度计 C. 雨量器 D. 气压计
【答案】A
【解析】测量气温的仪器要用到的是温度计,测量降水的仪器是雨量器,故选A。
6. 某地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1.7%,死亡率为10.4%,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 0.3% B. 1.5% C. 22.1% D. 1.3%
【答案】D
【解析】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进行分析解答。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1.7%−10.4%=1.3%。故选:D。
7. 如果给地球做件衣服包裹全身,那么所需面料至少要( )
A. 6371平方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4万平方千米 D. 742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如果给地球做件衣服包裹全身,那么所需面料至少要5.1亿平方千米.故选B.
8.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
A. 僧人 B. 基督徒 C. 佛教徒 D. 穆斯林
【答案】D
【解析】根据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进行分析解答。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故选:D。
9. 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A. 古印度、佛教 B. 西亚、伊斯兰教
C. 阿拉伯半岛、基督教 D. 耶路撒冷、犹太教
【答案】A
【解析】我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提到的唐僧取经,“西天”是指南亚古印度,“经”是指佛教,发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A正确;故选A。
10.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 周的航行,这次事件证明了: ( )
A. 地球上都是海洋 B. 地球是一个球体
C. 地球是方的 D. 地球上海洋陆地各占一半
【答案】B
【解析】在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
11. 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C. 气候温和湿润 D. 地形崎岖
【答案】D
【解析】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如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的地方,A、B、C不符合题意;地形崎岖的地方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
12.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英语 C. 俄语 D. 法语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A错误;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主要分布地区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B正确;法语使用范围很广,主要在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俄语主要是俄罗斯使用,CD错误;故选B。
13. 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 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B.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D. 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答案】C
【解析】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适合人类居住;大陆内部气候干旱、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湿热、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气候寒冷,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表示( )
A. 地势越高 B. 风力越大 C. 海底越深 D. 云层越厚
【答案】D
【解析】根据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最关注的是白色的位置,因为它表示云雨区,进行分析解答。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降水概率越大。故选:D。
15.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四季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太阳东升西落 D. 昼夜现象
【答案】A
【解析】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A正确;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昼夜交替,BC错误;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D错误。故选A。
16. 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故选:C。
17.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 劳动力充足 B. 就业困难 C. 居住条件改善 D. 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B
【解析】根据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进行分析解答。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面临着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人口负增长,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B。
18.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乌拉尔河 B. 土耳其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答案】D
【解析】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所以根据题意选D。
19.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 )
A. 大洋中部 B.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C. 大陆内部 D. 两极地区
【答案】B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进行分析解答。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故选:B。
20. 以下情况使空气质量降低的是( )
A. 汽车增多,尾气的排放量增加 B. 公园扩大了绿化面积
C. 合理安排农贸市场 D. 城市道路拓宽
【答案】A
【解析】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进行分析解答。城市中汽车数量增加,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城市公园扩大绿化面积,会净化空气;合理安排农贸市场,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城市道路拓宽,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等活动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故选:A。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2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____次。
(2)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1)热 两
(2)B 自西向东
(3)甲 极昼
(4)秋 春
(5)长 增加
【解析】本大题以地球公转图、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五带的划分、时差、地球公转图的判读、四季的成因及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热带:23.5°S~23.5°N;北温带:23.5°N~66.5°N;南温带:23.5°S~66.5°S;北寒带:66.5°N~90°N;南寒带:66.5°S~90°S;由此可得知:C点位于地球上的热带;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是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由公转示意图可得知,位于赤道上的C点,一年可有两次直射。
【小问2详解】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比靠西的先见到日出,因此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B。
【小问3详解】
结合图示,当太阳直射A点时,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值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小问4详解】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北半球此时为秋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南半球此时为春季。
【小问5详解】
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冬至日向丁处春分日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的北京的白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22. 某中学七年级一班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下面是他们拟定的探究过程,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吧。
(1)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大板块拼合而成的;珠穆朗玛峰位于____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处。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____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
(2)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什么现象?
(3)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发生什么现象?
(4)解释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
【答案】(1)六 亚欧 印度洋 板块交界
(2)形成裂谷或海洋。
(3)板块碰撞挤压时,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4)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解析】本题以板块运动为材料,涉及到六大板块的组成、板块运动的影响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板块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小问2详解】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进一步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小问3详解】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小问4详解】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所以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也在不断升高。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5年1月7日上午,“‘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中拉关系新跨越”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中外学者和部分拉丁美洲驻华使节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和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共同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就如何加深中国和拉丁美洲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挖掘双方的合作潜力展开讨论。
(1)发达国家的数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展中国家。
(2)下列哪个地区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 )
A.亚洲东部 B. 欧洲西部 C. 大洋洲 D. 北美洲
(3)从南、北半球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及北半球的南部。
(4)根据上面的资料,你应该了解到“南北对话”中的“南”和“北”分别指( )
A. 南半球和北半球 B. 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C.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D. 发展中国家的南、北两个部分
【答案】(1)小于 (2)B
(3)北半球 南半球 (4)C
【解析】本题以中拉关系新跨越国际研讨会为材料,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分布,以及南北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世界上的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达国家的数量小于发展中国家。
【小问2详解】
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是欧洲西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问3详解】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南北半球来看,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小问4详解】
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而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北部,所以“南”代表发展中国家,“北”代表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谈判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 读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乡村和城市统称为____。
(2)乡村和城市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是由于____的差异造成的。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____业、____业。
(3)简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
【答案】(1)聚落
(2)劳动生产方式 工 服务
(3)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解析】本题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示意图,涉及聚落的类型、人口迁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聚落是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其规模有大有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小问2详解】
乡村和城市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是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乡村聚落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
【小问3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耕地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城市中生活条件好, 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的条件要好于乡村,造成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