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化学在材料、城建、资源、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与能解决的问题不一致的是( )
A.分子破裂,原子重组
B.回收雨水,再利用
C.合成新药物
D.将不同类别的材料优化组合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液体的量取
B.往试管里送入块状固体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通电
B.用粮食酿酒
C.比较硬度
D.紫花插入白醋中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B.焦炭用于净水
C.石灰浆用于粉刷墙壁
D.钛合金制人造骨
5.“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鸡蛋、瘦肉能为我们提供蛋白质
B.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钙药品
C.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烹调食物会引起中毒
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贫血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埋藏于海底的可燃冰可再生、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
D.用塑料代替钢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7.下列参与家务劳动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时,调大炉具进风口
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餐具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油污
D.将发酵粉(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先与水混合,再加入面粉中制作发面食品
8.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4P+3O22P2O5 化合反应
B.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C.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3CO+Fe2O32Fe+3CO2 置换反应
D.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 复分解反应
9.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氢氧化钠溶液如果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稀硫酸
C.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适量施用钾肥
D.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C2H4,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AB.BC.CD.D
12.依据所学知识和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HCl由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
B.宏微结合:相同质量的Ne、Ar两种稀有气体,所含原子的数目相等
C.模型认知: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成Cl-
D.证据推理:氟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13.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含有氯化镁等杂质),氯化钠和氯化镁(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粗盐
B.氯化镁溶液从t℃降温到20℃一定会析出氯化镁晶体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t℃时,不可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氯化钠、氯化镁的饱和溶液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添加碘元素(通常添加碘酸钾)制成的,用于防治碘缺乏症。如图是某加碘食盐的商品标签,生产100kg该加碘食盐,需碘酸钾(KIO3)的质量为( )
A.2.14gB.2.54gC.3.64gD.4.28g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题,共40分)
16.“废弃物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化学为科学利用废弃物(垃圾)贡献智慧与思路。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回收和利用等实现可持续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废弃的塑料瓶、饮料罐、包装纸盒等是可回收物。链状结构的聚乙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加热熔化,冷却凝固,具有____(填字母)。
A.热固性B.热塑性
(2)这种材料可以回收加工,多次使用。制造碳酸饮料罐的铝属于 材料,从化学性质的角度解释铝罐可用于包装碳酸饮料的原因是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腐蚀。工业上以铝土矿为原料用电解法冶炼铝,冶炼4t铝土矿约可得到1t铝。据此,你认为回收废旧铝制品的意义是 。分类后的垃圾经焚烧可发电,变废为能,此过程中 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避免和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取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据此信息,请你为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
17.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我们担当使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因含有 元素,燃烧后会成CO。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排放。氢气作为燃料和化学电源暂时还未能广泛应用是由于 。
(2)“碳中和”的另一种思想是加强二氧化碳的固定(转化或封存)。我国科研团队潜心研究、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其中一步反应如图乙所示,甲醇属于化合物中的 (填物质类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生活中,为践行“碳中和”,你的一种做法是 ,这种做法体现图甲中“碳中和”的思想是 。
(4)“碳”见未来—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与应用
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关键技术。我国CCUS技术应用处于工业示范阶段,其中一种是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我国有些油田中的石油“沉睡”在细密的岩石当中,采用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已很难把岩石孔隙中的石油“顶”出来。将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中,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二氧化碳易达到超临界(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渗透到岩石孔隙的油层中,迅速溶解石油,驱动难以开采的石油流出,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则留在孔隙中。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气态二氧化碳相比,分子间的间隔 (填“大”或“小”)。你认为资料中CCUS技术应用的价值是 (写两点)。
1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I中补充1个 (填“A”或“B”)。
A. B.
②氨气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填“A”或“B”)。
A.N3H B.NH3
(2)图乙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微观示意图,Ⅳ→V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3)根据对图甲、图乙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化学变化中 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9.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产生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调控化学反应,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进而说明反应物浓度影响化学反应,B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进而说明 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D实验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从而说明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3)C实验说明反应物相互接触化学反应才能发生。C与上述实验中的 (填字母)均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方法。
(4)生产、生活中有许多调控化学反应的措施或事例.如:I.汽车车身(主要考虑钢板)喷漆能防锈;II.鲜牛奶冷藏于冰箱比置于室温中能保存更久。请在I、II中选择一个,说明其是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调控化学反应的? 。
20.实验室现有氯酸钾、大理石、二氧化锰、盐酸、硝酸银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以及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I.制取氧气时:
写出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收集装置 (填字母),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
(3)Ⅱ.制取二氧化碳时:
为检验二氧化碳,将B与E连接,观察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装置B中发生反应,使其中的气体增多,压强 , ,在压强差作用下,二氧化碳从B中逸出进入E中。试剂均未失效,但却未观察到E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经反思,同学们认为可能与 (填药品名称)有关,连接B与F,观察到F(Ⅰ)和F(Ⅱ)中都出现白色沉淀。请结合图像分析,t1~t2期间,F(Ⅱ)的溶液中减少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1.图甲中A~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A是单质,E是胃液中含有的酸,D是湿法炼铜的一种原料,B、C是图乙侯氏制碱法得到的产物,C是制得的“碱”。(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物质能转化或能相互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与E反应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2)图乙中依次通入两种气体充分反应后的操作是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 ;F 。
22.石建发现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样品,根据所学知识,他质疑该样品标示的浓度。为确定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并利用其配制5%的稀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为 。
(3)该过氧化氢溶液的真实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配制150g5%的稀过氧化氢溶液,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g。
23.秦思发现含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碱的药物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据此,预测酸与碱能反应。为证明猜想,他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依据及问题】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离子,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理,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与碱若能发生反应,又是如何反应呢?
【实验与结论】
(1)小组同学分别选了不同的酸、碱进行实验A、B。A中现象,证明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为获得证据,继续探究.进行实验C,通过 的现象,证明 (填一种离子的变化情况),进而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2)【证据与解释】
为使实验B过程“可视化”,小组同学进行实验D,测定反应中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得到曲线图E和F。E中y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证据是 。根据实验分析F中m→n温度变化的原因有 。
(3)【归纳与总结】
观察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发现酸与碱反应互相 ,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实验A、C与D,从明显现象到变化实质,从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证据,证明了酸与碱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
【解析】【解答】A、石墨中的碳原子是分层排列,从石墨结构中取出任意一层就叫做石墨烯,原子的排列方式没有发生改变,故不一致,符合题意;
B、回收雨水进行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来爱护水之源,作用与描述一致,不符合题意;
C、合成新药物来抑制细菌,保障人体健康,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材料有无机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石墨由原子构成,石墨烯是石墨的微信晶体,结构一样来解答;
B、根据雨水回收再利用,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来解答;
C、根据合成药物对人体的健康起之关的作用来解答;
D、根据不同材料优化组成发挥最大作用来解答。
【解析】【解答】A、 液体药品的取用时,瓶塞倒放于桌面,细口瓶与试管口紧挨且标签面向手心,防止药品腐蚀标签 ,液体的量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最低处平行读取,故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粉末状的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是用钥匙或纸槽取用,首先将试管横放后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后抽出钥匙或纸槽,该图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 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杯搅拌加快蒸发速度,使其受热均匀,待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待余温蒸干,故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的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来加快散热速度,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时,瓶塞倒放于桌面,细口瓶与试管口紧挨且标签面向手心,液体的量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最低处平行读取来解答;
B、根据粉末状的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是用钥匙或纸槽取用,先将试管横放后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后抽出钥匙或纸槽来解答;
C、根据蒸发结晶时,玻璃棒搅拌加快蒸发速度,防止液体飞溅来解答;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的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速度来解答。
【解析】【解答】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用粮食酿酒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通过刻画来比较铜和黄铜的硬度,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醋酸是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故紫花插入白醋中变红色,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为霓虹灯,该用途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的吸附性强,常用于净水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焦炭的吸附性较弱,一般用作冶炼金属,故该用途错误,符合题意;
C、石灰浆是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且价格便宜,吸收二氧化碳变成坚硬的碳酸钙,故用途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钛合金具有和人体骨骼的相容性,可以制造人造骨,该用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解答;
B、焦炭一般用来冶炼金属来解答;
C、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价格便宜常用作建筑材料来解答;
D、钛合金和人体骨骼具有很强的相容性来解答。
【解析】【解答】A、人体的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糖类,鸡蛋、瘦肉是蛋白质食物,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钙元素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亚硝酸钠是工业盐,有毒,误食会产生腹痛呕吐等症状,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缺维生素A会产生夜盲症,缺铁性贫血,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糖类来解答;
B、根据人体缺钙会骨质疏松,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来解答;
C、根据亚硝酸钠有毒来解答;
D、根据缺维生素A会产生夜盲症,缺铁性贫血来解答。
【解析】【解答】A、空气是的氮气和的氧气组成的混合物,故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有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埋藏于海底的可燃冰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用塑料代替钢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的说法正确,原因是塑料可以生产,地壳中金属资源有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空气是由的氮气和的氧气组成的混合物来解答;
B、根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来解答;
C、根据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
D、根据塑料可生产,金属有限来解答。
【解析】【解答】A、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时,是因为氧气不足时,燃气燃烧不完全,故调大炉具进风口来增大氧气浓度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醋是酸,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醋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具有乳化油污的作用,故用餐具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油污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酵粉、水、和面粉直接混合,用于发酵,故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来解答;
B、根据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醋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来解答;
C、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油污的作用来解答;
D、根据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解答。
【解析】【解答】A、由两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方程式属于化合反应,但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反应就是分解反应;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正确,反应类型正确,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而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中的条件错误,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配制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配制原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来解答;
B、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一种物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反应就是分解反应来解答;
C、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是一种单质与一种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来解答;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来解答。
【解析】【解答】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闻到酒精的特殊气味,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酒精溶液不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酒精溶液是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混合物,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酒精具有挥发性,酒精分子在无规则的运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分子在运动来解答;
B、根据酒精分子在水中不会分离出离子,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自由运动来解答;
C、根据酒精溶液是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混合物来解答;
D、根据酒精具有挥发性,酒精分子在运动来解答。
【解析】【解答】A、水具有导电性,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会产生危害人体生命安全,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在涂上弱酸,不能涂强酸,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磷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寒和抗旱的作用,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是 -2价 ,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水具有导电性来解答;
B、根据酸碱中和来解答;
C、根据磷肥的作用是增强植物的抗寒和抗旱来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解析】【解答】A、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少,故二者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观看燃着的木条是否熄灭,熄灭的是呼出气体,反之为空气,故该方案错误,符合题意;
B、等量的硬水和软水的鉴别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该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蚕丝纤维燃烧有燃烧羽毛的气味,产生黑色粉末状物质;涤纶纤维燃烧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产生黑色块状固体,故该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和碱混合研磨有刺激性的氨气味产生,尿素与碱混合研磨无现象,故该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来解答;
B、根据肥皂水鉴别硬度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来解答;
C、根据蚕丝纤维燃烧有燃烧羽毛的气味,涤纶纤维燃烧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二者的产物不一来解答;
D、根据硝酸铵和碱混合研磨有刺激性的氨气味产生来解答。
【解析】【解答】A、HCl由非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Ne、Ar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20、40,故相同质量的Ne、Ar两种稀有气体,所含原子的数目是元素质量除以一个原子的相对质量,得出氖比氩多,故不相等,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变成Cl- ,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氟的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9,电子分2个电子层排布,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氯化氢由氢氯元素组成,氢、氯是非金属元素来解答;
B、根据元素质量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来解答;
C、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决定得失电子来解答;
D、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电子的排布来解答。
【解析】【解答】解:相同温度下的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氯化钠明显。
A、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粗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镁的不饱和溶液从t℃降温到20℃不会析出氯化镁晶体,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理解为该温度下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该温度下二者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不等,则不可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氯化钠、氯化镁的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常通过蒸发结晶来解答;
B、根据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来解答;
C、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那么溶质是36克,溶剂是100克来解答;
D、根据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来解答。
【解析】【解答】A、水中的悬浮物采用明矾吸附沉降后过滤来除去,该方案缺少过滤步骤,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均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不能用盐酸来除去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以加入足量的水来分离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汽,可以通过浓硫酸来干燥,该方案正确,符合题意;
D、除去氯化钠中的不溶的泥沙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明矾沉降悬浮于水中微小的不溶于来解答;
B、根据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均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来解答;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来解答;
D、根据溶和不溶的物质通过过滤分离,滤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来解答。
【解析】【解答】解:100kg该加碘的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那么需要碘酸钾(KIO3)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加碘食盐的配料成分以及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来解答。
【解析】【解答】(1)塑料有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不易修复,热塑性塑料可以修复。故链状结构的聚乙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加热熔化,冷却凝固,具有热塑性。
故答案为:B.
(2)碳酸饮料罐的铝属于金属材料,铝在常温下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与氧的进一步反应,故常用铝制品来包装碳酸饮料。回收废旧铝制品的意义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分类后的垃圾经焚烧可发电,变废为能,此过程中是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减少垃圾,爱好环境的措施有:尽量购买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不买一次性用品,尽量使用塑料袋代替纸袋和金属制品。
【分析】(1)根据热固性塑料不易修复,热塑性塑料可以修复来解答;
(2)根据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爱护环境的措施是减少矿物质的燃烧,减少白色污染,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等来解答。
【解析】【解答】(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均含有碳元素,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氢气是人类理想的能源,燃烧放出热量高,无污染,来源广,但是制取成本高并储存困难,故至今没有广泛使用。
(2)甲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图乙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3)生活中为践行“碳中和”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做法是随时关灯、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等,该做法体现图甲“碳中和”的思想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根据题意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气态二氧化碳相比,分子间的间隔比气态的小。CCUS技术应用的价值是减少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量、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再利用。
【分析】(1)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均含有碳元素,燃烧产物均是二氧化碳;氢气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来解答;
(2)根据含碳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来解答;
(3)根据碳中和的思想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活中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碗筷的使用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解答;
(4)根据CCUS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量、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同种分子气态间的间隔最大来解答。
【解析】【解答】(1)图甲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方程式为:,故应在反应物中补充1个氮气分子,
故答案为:A.
②氨气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故答案为:B。
(2)图乙表示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结合成汞,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氧分子再聚集成氧气。故答案为: Ⅳ→V变化的微观实质是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3)根据对图甲、图乙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析】(1)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的方程式来解答;
(2)根据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来解答;
(3)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原子概念来解答。
【解析】【解答】(1)A实验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故硫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实验没有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慢,有二氧化锰分解速度快,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来说明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2)D实验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白磷与氧气接触的同时达到着火点,而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红磷没有燃烧;该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3)C实验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该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法,故说明反应物相互接触化学反应才能发生。C与上述实验中的D均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方法。
(4) I.汽车车身(主要考虑钢板)喷漆能防锈;II.鲜牛奶冷藏于冰箱比置于室温中能保存更久。
这两个实验均要控制单一变量法,来控制反应条件,达到爱护金属和节约资源的理由是:汽车车身(主要考虑钢板)喷漆能防锈是通过隔绝氧气、水来减缓铁生锈速度;鲜牛奶冷藏于冰箱比置于室温中能保存更久是通过温度降低来控制鲜牛奶变质的速度。
【分析】(1)根据物质燃烧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反应速度还与催化剂有关来解答;
(2)根据对比实验证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来解答;
(3)根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与探究燃烧条件时,实验均要控制单一变量法来解答;
(4)根据改变反应条件或破坏反应条件来爱护金属和保存食物来解答。
【解析】【解答】(1)A装置固体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没有棉花则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2)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收集装置D来收集,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3)检验制取的是否是二氧化碳,将该气体通入E装置的澄清石灰水,观看变浑浊;那么B装置中的气体不断产生,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作用下,二氧化碳从B中逸出进入E中。试剂均未失效,但却未观察到E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经反思可能是二氧化碳中含有盐酸。连接到 F,观察到F(Ⅰ)和F(Ⅱ)中都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盐酸。 结合图像分析t1~t2期间,F(Ⅱ)的溶液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减少的阳离子是 Ca2+ 。
【分析】(1)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来解答;
(2)根据排水法收集可以收集纯净的气体,以及排水法收集时的注意事项来解答;
(3)根据B装置中不断有气体产生,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压强;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来解答。
【解析】【解答】解:A是单质,E是胃液中含有的酸,则E是HCl;D是湿法炼铜的一种原料,且DA互相转换,DE反应,故D是铁,EA互相转换,故A是单质H2。B、C是图乙侯氏制碱法得到的产物,那么图乙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C是制得的“碱”是碳酸钠,B是水。F能与碳酸钠、盐酸、铁反应,则F是硝酸银。
(1)D与E反应就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盐酸无色,故反应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图乙中依次通入两种气体充分反应后的操作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是过滤操作,反应 II 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3)根据以上推理得出A是H2 ,F是AgNO3 。
【分析】根据A是单质,E是胃液中含有的酸,则E是HCl;D是湿法炼铜的一种原料,且DA互相转换,DE反应,故D是铁,EA互相转换,故A是单质H2。B、C是图乙侯氏制碱法得到的产物,那么图乙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C是制得的“碱”是碳酸钠,B是水。F能与碳酸钠、盐酸、铁反应,则F是硝酸银。根据此分析来解答。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硫酸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为:
故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为:
解得x=6.8g,
那么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故该过氧化氢溶液的真实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4)根据浓溶液添加水变成稀溶液,稀释前后溶质不变来解:配制150g5%的稀过氧化氢溶液,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硫酸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
(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方程式中的已知氧气的质量、式量、过氧化氢的式量来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来解答;
(3)根据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解答;
(4)根据改变溶剂的质量来稀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不变来解答。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方程式为:。B中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无现象;现在验证B中是否发生反应的操作C,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向红色的氢氧化钡中滴加盐酸观看到红色溶液变成无色,说明二者发生反应,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完全被盐酸反应掉。
(2)酸的pH值小于7,碱的pH值大于7,向一定质量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当二者刚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则溶质全是氯化钠( NaCl )。 根据实验分析F中m→n温度变化的原因有酸碱中和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3)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缘故。
【分析】(1)根据A中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中反应无现象,酚酞遇碱变红色,遇中性或酸性呈无色来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刚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溶质是氯化钠来解答;
(3)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来解答。选项
事实
解释
A
闻到酒精有特殊气味
酒精分子有特殊气味
B
酒精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溶液中含有两种分子
D
酒精要密封保存
酒精分子不断运动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空气和呼出气体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B
等量的硬水和软水
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
C
蚕丝纤维和涤纶纤维
灼烧,观察
D
硝酸铵和尿素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水
悬浮物
加入明矾,吸附沉降
B
Ca(OH)2
CaCO3
加适量稀盐酸
C
CO2
水蒸气
通过盛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D
NaCl
泥沙
加入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加碘食盐
【配料】
氯化钠:>985g/kg
碘元素:25.4mg/kg
【储存】密封、避光、防潮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考生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