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37 农业覆盖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37 农业覆盖,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覆盖,沙石类,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表面粗糙,减轻地表侵蚀
沙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
减小比热容,增大昼夜温差
沙石类覆盖主要在夏季使用比较明显,可以明显增加昼夜温差,在水果种植中较多使用。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A. 光照强B. 温差大C. 土壤肥沃D. 水源充足
2.该地区的白兰瓜在砂田(如图所示,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种植,砂田的优势主要在于①蓄水保墒 ②提高昼夜温差 ③增加降水 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覆草类(包括秸秆覆盖)
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
秸秆覆盖前期土壤温度低,从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延迟,因此不宜全生育期覆盖。由于有机质积累量大,耕层土壤不翻耕,故导致某些病虫害加重,同时也有潜在的火灾风险。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完成4~6题。
4.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
5.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6.有专家认为,对于土质粘重的土壤不宜直接在表层覆草,需深翻后再覆草,其主要作用是A.防止水土流失B.减轻土壤盐碱化 C.减少土壤水分下渗D.减少土壤含水量
增强光效,果实着色更均匀
白/银朝上,黑朝下,白/银反射强,黑膜透光率低
保湿、抑制杂草生长,降温
危害:地膜覆盖容易被大风掀起或撕裂;难以自然降解,造成环境污染;进入到土壤中会阻碍土壤的水肥运动;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
使用的时间差异:比如华北地区主要在春季,西北地区在夏季,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具体分析。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7~9题。7.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A.春季B. 夏季C.秋季D.冬季8.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东南沿海地区B. 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9.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 D.④
(2017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11.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2.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包头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北菜南薯”战略。固阳县是主要种植区,通过高垄侧播技术,固阳县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000多斤。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A.垄更高,更有利于马铃薯充分吸收热量B.侧播可使每株结的马铃薯量增多C.侧播可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D.垄高后,会使马铃薯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减弱
14.增产更要增效,固阳县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黑白膜,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关于黑白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垄顶覆盖黑膜,阻断光照,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B.垄侧覆盖白膜,可以保墒保水,促进农作物生长C.垄顶覆盖黑膜,可以降低地温,增强地力D.黑膜能避免滴灌带受阳光照射而灼烧损坏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 15~17题。
15.宁夏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的生长期约五个月,其播种时间是 A.2月B.4月 C.6月 D.8月 16.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17.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18. 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在再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分析播种中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地膜上覆土的原因。
该地区为我过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多晴朗天气,用塑料膜覆盖是为了保持土壤水分膜上覆土可以有效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
太阳短波辐射能穿过覆膜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过覆膜
温室大棚主要在冬季使用较多,可以生产反季节农作物。但温室大棚导致通风条件变差,棚内昼夜温差减小,农作物积累糖分较少,品质下降。
19. (2017·课标全国)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下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下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削弱太阳辐射(高架覆盖)
黑色吸热(近地面覆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01 地理微专题位置,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判读,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绝对位置,相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巩固训练,地理位置特征的意义,海陆位置,相邻地区的位置,交通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23 工程建设与地理微专题环境,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工程建设与地理环境,前期论证,可行性,施工成本,对点训练,点的对比,打隧道等,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国家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38 农业灌溉,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灌溉,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