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附解析)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附解析)第1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附解析)第2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附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附解析),共8页。

    1.环境承载力eq \b\lc\{\rc\ (\a\vs4\al\c1(实质: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谋求措施
    特别提示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考向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1—2题。
    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势高、气候寒冷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D.生物资源少
    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1.C 2.A
    【解析】1.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故选C。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③错。故选A。
    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图为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人口规模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自然资源B.乙—生活消费水平C.丙—社会生产力D.丁—人口迁入
    2.要提高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行的措施是
    A.扩大耕地面积B.加大住房建设C.人口大规模迁出D.加强科技应用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4.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
    5.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提高植被覆盖率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6—7题。
    6.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
    7.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8—9题。
    8.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A.311;345B.207;344C.227;338D.207;338
    9.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10.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
    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
    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11—12题。
    1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1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1.(2016•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2013•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2.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考点冲关
    【答案】1.A 2.D
    【答案】3.B 4.C 5.C
    【解析】3.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对;其他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C、D错。故选B。
    4.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对。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错;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错。故选C。
    5.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C对。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B、D错。故选C。
    【答案】6.B 7.D
    【解析】6.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靠近黄河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故选B。
    7.宁夏南部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小,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会导致人口过度膨胀,超出当地环境人口容量,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丰沛,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可以适当接纳南部的人口迁移;水资源是限制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当地水资源的利用较为粗放,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选D。
    【答案】8.D 9.C
    【解析】8.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故选D。
    9.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故选C。
    【答案】10.D
    【答案】11.C 12.B
    【解析】11.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故选C。
    12.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故选B。
    直通高考
    【答案】1.C
    【解析】1.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故选C。
    【答案】2.D 3.C
    【解析】2.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市熟制最高,人口容量最大。故选D。
    3.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城市,说明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结合图例信息,读图可知,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①④。故选C。世界
    各国、各地区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
    合理的人口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来源:X网ZXXK]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地区
    项目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
    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相关学案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附解析),共21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8人口的空间变化(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28人口的空间变化(附解析),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的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45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45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附解析),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