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1月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1月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7页。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29题。第I卷为客观题,共15题,35分;第II卷为主观题,共14题,65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用湿抹布擦拭通电的用电器
B. 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 发生火灾时,先断电后救火
D. 为节省,使用磨损的导线连接电路
【答案】C
【解析】A.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抹布擦拭通电的用电器易引起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易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C符合题意;
D.破损的导线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连接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玻璃杯B. 银筷子C. 塑料勺子D. 陶瓷碗
【答案】B
【解析】玻璃杯、塑料勺子、陶瓷碗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银筷子是金属制品,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故选B。
3. 如图是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 图甲是物体在固态时的模型,分子间距较小
B. 图乙中分子间距离最近,且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C. 图丙对应的物体状态具有流动性,不容易被压缩
D. 图丙中的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CD.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图甲中分子间距较大,分子排列没有一定的顺序,是液态,具有流动性,较难压缩;图乙中分子间距较小,呈现一定的排列顺序,表示物体处于固态;图丙中分子间距很大,分子作用力十分微弱,是气态,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故A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塑料吸管A,用另一吸管B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如图所示现象。这一实验不能说明( )
A. 利用摩擦的方式可以让物体带电
B. A、B两吸管可能带同种电荷
C. A、B两吸管可能带异种电荷
D. B吸管可能不带电
【答案】B
【解析】AD.如图所示,吸管A、B相互吸引;餐巾纸摩擦一根塑料吸管A,使吸管A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微小物体的性质,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
BC.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如图所示,吸管A、B相互吸引,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如图所示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利用充电桩充电时,电动汽车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 电源B. 开关C. 用电器D. 导线
【答案】C
【解析】电动汽车的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并转化成了电池中的化学能,故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热水袋取暖B. 搓手取暖
C. 钻木取火D. 电热水壶烧水
【答案】A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克服摩擦做功,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电热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是学习内能时进行的一个实验,此实验与汽油机的工作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如图所示实验中压缩活塞,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A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为吸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吸进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
C.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燃料燃烧产生燃气膨胀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
D.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为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出废气,故D不符合题意。
8. 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选项中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磁异探测器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即机尾的“棍子”切割磁感线,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产生,所以其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
A.图示为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故 A不合题意;
B.图示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C符合题意。
D.图中有电源,研究的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 为了提醒驾驶员汽车后备箱的开、关情况,汽车上设置了“后备箱指示灯”以提醒驾驶员。当后备箱关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后备箱未关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当后备箱关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后备箱未关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这说明指示灯与S并联;但整个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电阻保护电路。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0. 某品牌额定功率7W的室内照明LED灯如图所示。此灯泡正常工作时,每小时消耗电能( )
A. 0.07JB. 7000J
C. D. 0.007kW·h
【答案】D
【解析】由知,此灯泡正常工作时,每小时消耗电能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满分15分,共5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 下列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荷移动就会形成电流
B.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C.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D.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答案】ABC
【解析】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桶水和一杯水相比,质量不同,但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W=Pt可知,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不一定越多,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2. 如图甲、乙所示装置,透明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且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则( )
A. 图甲装置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B. 图甲装置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 图乙中右边容器中电阻丝阻值为5Ω时,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 图甲实验结论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几乎不发热”的现象
【答案】BCD
【解析】A B.图甲装置中,左右两边电阻串联,电流大小相同,电阻大小不相同,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图乙中,右边两电阻并联,然后与左边电阻串联;当右边容器中电阻丝阻值为5Ω时,两边容器中电阻大小相同,电流不同,可以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几乎不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电热丝的电阻远远大于导线的电阻,图甲装置得出的结论是: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故可以用图甲实验结论能解释,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13. 如图所示,用红外加热器同时对质量为100g的两种液体加热,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试管内的两种液体良好接触,在计算机上得到相应的温度-时间图象。则( )
A. 加热相同时间,甲温度变化比乙大
B. 升高相同温度,乙吸收更多热量
C. 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28∶38
D. 如果乙液体是水,3min吸收热量
【答案】AB
【解析】A.由图可知,加热3min,甲的温度升高了20℃,乙的温度上升了10℃,甲的温度变化比乙大,故A符合题意;
B.由图知,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都升高10℃到28℃时,甲用的时间比乙短,用相同的加热器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升高相同温度,乙吸收的热量多,故B符合题意;
C.加热3min,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了20℃,乙的温度上升了10℃,由得
变形化简得
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的温度上升了10℃,如果乙液体是水,3min吸收热量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
14. 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V,电阻的阻值为2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 )
A. 电路中总电阻为5Ω
B. 电阻和是并联的
C. 通过电流大于0.3A
D. 电压表的示数为0.6V
【答案】AD
【解析】AB.读图可知,电阻和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总电阻为
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由串联电路电路规律知,通过和的电流相同都为0.3A,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阻的阻值为2Ω,电路中的电流为0.3A,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电压表的示数为0.6V,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20Ω,则( )
A. S1闭合,S2断开,滑片从a端移到b端,电压表示数逐渐减小
B. S1闭合,S2断开,滑片从a端移到b端,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2A
C. S1、S2都闭合,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9A,则
D. S1、S2都闭合,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
【答案】BD
【解析】A.S1闭合,S2断开,R1与R3串联,滑片从a端移到b端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3两端的电压,根据正比分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S1闭合,S2断开,R1与R3串联,滑片移到b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值为
故B符合题意;
C.S1、 S2都闭合,滑片位于a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零,电阻R1与R2并联接在电源上,R1中的电流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电阻R2的中通过的电流为
I2=I-I1=0.9A-0.6A=0.3A
则电阻R2的阻值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S1、S2都闭合,滑片在a端时,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由C选项的计算可知,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0.6A、0.3A,则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第II卷(共60分)
三、电与磁(满分10分,共3题)
16. 1820年,奥斯特在课堂上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有新发现。这个发现令奥斯特极为兴奋,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又继续做了许多实验,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请根据情境,回答下列小题。
(1)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在小磁针上方的导线___________瞬间,磁针会发生偏转。改变导线中电流的___________,小磁针的转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2)将奥斯特实验中的小磁针更换成蹄形磁铁,将导体放在磁场里,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导体ab向左运动;改变导体ab中的电流方向,同时将磁铁的N、S极上下对调,闭合开关后,导体ab向___________运动。实验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日常生活中的___________就是据此原理制成。
(3)实验学校生物实验小组想要研究鸡蛋的孵化,他们制作了恒温孵化箱,原理如图丙所示。热敏电阻R2安装在恒温箱内,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减小。
①闭合开关S1,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______极,箱内温度升高时,电磁铁磁性__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②R3和R4是加热电阻,R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0的频率为89, 如图所示,与组成串联电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1月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A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