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1.小伟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B. 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25m
    C. 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 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cm
    2.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 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 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丁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B. 甲、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C. 甲、乙的音色相同、音调不同D. 丙、丁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4.声波在生产、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关于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超是利用次声波检查身体B. 声纹锁是通过响度进行识别
    C. 在月球上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D. 超声波可用来探测鱼群的位置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关于下列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B.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6.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9min
    C. 在EF段,该物质不放热
    D. 在CE段,该物质处于液态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拉二胡时手指不断在弦上移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 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的
    D. 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8.如图所示,实验小组利用水浴法探究晶体冰熔化时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丙图可知,冰的熔点是0℃
    B.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4℃
    C. 由丙图可知,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
    D. 冰完全熔化成水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9.如图1所示,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cm,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0.“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
    11.2024年1月17日,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携带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在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由于高速运动,飞船的外壳温度会比较高,为了给外壳降温,在飞船外壳上有特殊的涂层,该涂层可以瞬间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达到______温度的目的。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故里有一爱莲湖,湖中种有莲花多种,成片绽放,蔚为壮观。映在平静湖水的莲花“倒影”是莲花_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______(“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3.李强同学身高1.76m,站在镜子前1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他______m,像的高度是______m,当他远离镜子时,镜中的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4.甲图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与时间(v−t)图像。
    15.在室温20℃的房间内,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面包着少量的酒精棉,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大致图像。
    16.如图所示,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17.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19.小昕看到妈妈为她炖汤时,先用大火加热,汤沸腾后调为小火,她想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了解其中原因。

    (1)小昕观察到如图1中______(选填“丙”或“丁”)图所示的现象时,说明此时水向未沸腾。
    (2)小昕同学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在表格内记录温度计示数。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用光滑曲线将点连起来。
    (3)从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小洋发现他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比小昕长,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合理原因即可)
    (4)妈妈在汤沸腾后调为小火,汤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沸腾。
    (5)小昕在家为妈妈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铰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少了,于是小昕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冷水(质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将水再次烧开,图3中能正确反映小昕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__。

    (6)如图4,细心的小昕发现家里烧开水的水壶是铝材料做的,查阅资料发现铝的导热性能好,在同等体积下更轻一些,但铝的熔点只有660℃,而燃气火焰的温度可高达1000℃,那水壶为什么还能用铝做呢?小昕分析后发现:水沸腾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铝的温度_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铝的熔点。
    20.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且玻璃板最好选择______(选填“无色”或“茶色”);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1.“走进21℃的城市⋅体验360°的人生”已然是对安顺上榜中国年度“十大秀美之城”“全域旅游目的地”“避暑旅游优选地”的最好诠释。要打造全国旅游文明城市,假如你现在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至少提出两条措施,并说明两措施分别属于减弱噪声三种途径中的哪一种)
    22.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现在就请你放下手中的笔,双手靠近嘴巴,用嘴向手掌上“哈气”,手掌会感到暖和;将手掌移开一些,再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掌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请用学过的知识分别解释这两种现象。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ℎ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实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4.小刚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去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看到标志牌到贵阳需行驶多长时间?
    (2)若汽车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5ℎ,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5.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ℎ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D
    6.D
    7.ACD
    8.ACD
    337.5
    10.音调 空气 声源处
    11.运动 升华 降低
    12.正立 虚像 反射
    13.2 1.76 不变
    14.解:在s−t图中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st=6m3s=2m/s,在v−t图像中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

    15.解: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如图:

    16.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所以反射角为90°−50°=4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17.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8.乒乓球被弹开来 物体的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空气 不能 变小 不能
    19.丁 99 不变 小洋所用水的质量大于小昕的 会 A 吸收 低于
    20.位置 茶色 未点燃 等于 不变 虚
    21.答:减弱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措施:
    (1)植树,种草、设置隔音板或墙等,途径: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娱乐场所远离居民区、司机在城区内禁止鸣笛等,途径:属于在声源处减弱。
    22.答:当用嘴向手掌哈气,口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掌马上放热液化成小水珠,热量被手掌吸收,所以手掌会感到暖和;当用劲向手掌吹气,加快手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从而加快手掌水分蒸发,蒸发要吸热,所以手掌会感觉更冷。
    23.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ℎ。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st=900km9ℎ=100km/ℎ,
    (2)火车行驶速度v′=144km/ℎ=40m/s,
    由v=st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m/s×35s=1400m,
    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400m−1000m=4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400米。
    24.解:
    (1)由交通标志牌可知,该路段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km/ℎ,
    根据v=st可得,从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
    t=120km100km/ℎ=1.2ℎ;
    (2)图乙所示的速度为90km/ℎ,
    则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90km/ℎ×5ℎ=450km。
    答:(1)从标志牌到贵阳需要1.2ℎ;
    (2)汽车行驶的路程为450km。
    25.解:(1)由v=st可得,鸣笛声从发出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2=v2t2=340m/s×3s=1020m;
    (2)已知汽车速度v1=72km/ℎ=20m/s,由v=st可得,3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1=v1t1=20m/s×3s=60m;
    (3)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距离为:
    s=s2−s12=1020m−60m2=480m。
    答:(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1020m;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60m;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为480m。 t/min
    0
    1
    2
    3
    4
    5
    6
    7
    t温/℃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联考试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联考试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