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上思县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上思县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读拼音,写词语, 查字典,填空, 照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理解古诗,回答问题, 按要求写句子, 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读拼音,写词语。
(1)天刚fú xiǎ( ),爸爸就挑着水给刚种下的sānɡ shù ( )苗和yīnɡ tá( )树苗浇水,我也拿着shuǐ piá( )去帮忙。
(2)武松看到bǎnɡ wén( )才知真的有虎。但这时不好再回去,于是他把xiōnɡ tánɡ( )前袒开,横tuō zhe( )梢棒,慢慢走上shān ɡānɡ( )。
【答案】 ①. 拂晓 ②. 桑树 ③. 樱桃 ④. 水瓢 ⑤. 榜文 ⑥. 胸膛 ⑦. 拖着 ⑧. 山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晓、樱、瓢、冈”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查字典,填空。
“承”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承”字组两个词( )、( )。
【答案】 ①. C ②. chéng ③. 乛 ④. 7##七 ⑤. 承认 ⑥. 承诺
【解析】
【详解】考查查字典。
“承”读chéng,音序是首字母大写C,部首是乛,笔顺为横撇/横钩, 竖钩, 横, 横, 横, 横撇/横钩, 撇, 捺,去掉部首还有7画,可以组词承包、承重。
3. 照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一(个 )花园 (钻出 )了地面 (阴凉 )的地方
一( )草帽 ( )了声响 ( )的太阳
一( )倭瓜花 ( )了军令状 ( )的外祖父
【答案】 ①. 顶 ②. 敲出 ③. 火红 ④. 朵 ⑤. 立下 ⑥. 慈爱
【解析】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顶,量词。用于某些带顶的东西。
朵,量词,用于花和云彩等。
动词加名词构成动宾结构,比如:发出了声响,立了军令状。
“的”前面的形容词 用于修饰名词。比如:温暖的太阳、慈祥的外祖父。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 )可胜数 半夜( )更 ( )齿排班
喜不自( ) 请( )自误 神机( )算
(1)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
(2)石猴( ),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 ),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答案】 ①. 不 ②. 三 ③. 序 ④. 胜 ⑤. 勿 ⑥. 妙 ⑦. 请勿自误 ⑧. 喜不自胜 ⑨. 序齿排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即可。
不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多。
半夜三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形容夜很深了。
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排成顺序。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也有不要自己耽误自己的意思。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1)“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选自《景阳冈》,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需要过往的客商。可于中午巳时九点到十一点。午时十一点到一点。下午一点到三点。这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小心谨慎,不要不听劝阻,损伤自己。
(2)“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选自《石猴出世》,这句话的意思是: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忽抽身往外便跑,再闭着眼蹲下身子跳出水帘洞。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选自《石猴出世》,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众猴子听了,都抱住拳头,弓下身子,按照年龄大小一个个向上朝拜,称呼“千岁大王”,体现了猴子对孙悟空的尊敬。
5. 判断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1)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2)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
(3)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
【答案】 ①. ④ ②. ① ③. 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
(1)结合“寻思”可知是心理描写,选④。
(2)结合“揪住”、“提起”和“打”可知是动作描写,选①。
(3)结合“宝玉道”可知是语言描写,选③。
6. 理解古诗,回答问题。
(1)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根据意思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写出诗句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②.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③.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1)“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这句话的意思对应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全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赏析: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南宋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表达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儿童的调皮与可爱。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全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7. 按要求写句子。
(1)武松用尽全身力气打死了那只大虫。(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停在一朵花上一动不动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句话。
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忙 静 辣 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武松用尽全身力气把那只大虫打死了。 ②. 蜜蜂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③. 辣:放入口中,细嚼慢咽,我立马感到有一股陌生的逼人的味道像一堆熊熊烈火,直逼喉咙,刺激着我的舌根。
【解析】
【详解】考查句子练习。
(1)考查陈述句改把字句。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这“把”字句的改写,在语法结构上对词语的限制严格,在语义上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发生所引起的变化或结果,这里的施者是“武松”,受动者是“那只大虫”,导致的结果是打死了。
(2)考查改写比喻句。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如:蜜蜂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绒球,停在一朵花上一动不动了。
(3)考查情景写话。
情景写话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忙:事情多,不得空。比如:一早起来,妈妈给我梳头、化妆。来不及好好地吃一顿早饭了,我只塞了一块面包,喝一点点牛奶,就匆匆出门了。
静:安静无声音。比如:晚上,大海非常平静。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嘈杂的汽车,只有柔和的风和美丽的海浪声。
快: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比如:于是,大伙跑得更快了,脚下像生了风似的,一溜烟儿地跑回家。
8. 口语交际。
钟南山是我国呼吸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如果让你去采访钟南山院士,你想了解他的童年生活,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请你把要提出的问题写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钟爷爷您好,请问您小时候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喜欢读? ②. 钟爷爷,您小时候就有当医生的理想吗? ③. 钟爷爷,您小时候出了喜欢读书外,还有什么兴趣爱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要注意审题,题干中有“了解他的童年生活”,应该围绕童年来进行提问。提问时要注意敬语的使用,要用“您”。例如:钟南山爷爷,您小时候都玩什么游戏?您都喜欢读什么课外书?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9. 《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______→擂鼓呐喊→曹军放箭→______________。
10. “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
11. 选段中画线部分属于________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多选)
A. 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B. 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 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D. 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13. 诸葛亮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①. 事情发展 ②. 改变船只方向,一字摆开 ③. 成功“借箭”
10. ①. 比喻 ②. 箭射得特别多
11. ①. 环境 ②. 为下文故事的叙述作铺垫。 12. AC
13. 诸葛亮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们“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射箭,也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和内容概括能力。
阅读短文可知,《草船借箭》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草船借筋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
故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改变船只方向,一字摆开→播鼓呐喊→曹军放箭→成功“借箭”。
【10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
阅读句子“箭好像下雨一样”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箭”比作”雨”,突出表现了曹军射的箭又多又密。
【11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方法与句子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中画线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可知,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为草船顺利借箭做了铺垫。
【12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通读语段可知,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零大与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不敢派兵出战。可从文中的“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和“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警手朝他们射箭便是’”这些内容体现出来。
故选A、C。
【13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句子“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可以看出,船的一面受箭,另一面还要受箭,故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受箭;结合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与“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可以看出在大雾漫天的时候,曹操谨慎多疑,只会放箭,这样做既虚张声势,吓唬曹军,引曹军放箭,又让曹军明确射箭的方向。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画眉鸟
画眉鸟,顾名思义,它脸部的眉毛特别明显。一只好的画眉鸟的眉毛应该是长而细的,中间不能间断,看上去好像人们故意画上去的浓眉。它的嘴如钉,身如葫芦,尾如尺,削竹头,牛筋腿,眼圈大而蓝,目光深沉。
人们喜爱画眉鸟,除了画眉鸟长得有趣以外,还因为它羽毛漂亮,啼鸣动听。说起画眉鸟羽毛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各不相同,有常见的青色、黄色、棕色等,还有少见的全白、全黑、全红以及银灰等。
最令人喜爱的还是它那婉转悦耳的鸣叫声,听起来像歌唱家在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像演奏家在吹悠扬悦耳的曲子。如果你仔细分辨,还可以从画眉鸟的鸣叫中听出好似喜鹊、麻雀、山雀、白头翁、布谷鸟的啼鸣。更使人惊叹的是,它还能模仿家禽的叫声,如公鸡、母鸡、鹅;还能学蝈蝈、小猫、狗的叫声,真是神奇极了。
14. 人们判断画眉鸟好坏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人们喜爱画眉鸟有哪三方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画“ ”的句子介绍了画眉鸟( )的特点。
17. 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18. 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什么问题?请你动脑筋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眉毛长而细的,中间不能间断。
15. 长得有趣,羽毛漂亮,啼鸣动听 16. 外形
17. 承上启下
18. ①. 文中“顾名思义”的意思是什么? ②. 顾名思义的意思是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含义。
【解析】
【14题详解】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一只好的画眉鸟的眉毛应该是长而细的,中间不能间断,看上去好像人们故意画上去的浓眉。”可得出答案。
【15题详解】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人们喜爱画眉鸟,除了画眉鸟长得有趣以外,还因为它羽毛漂亮,啼鸣动听。”可知人们喜爱画眉鸟的原因是长得有趣,羽毛漂亮,啼鸣动听。
16题详解】
考查句子的理解。
结合“它的嘴如钉,身如葫芦,尾如尺,削竹头,牛筋腿,眼圈大而蓝,目光深沉。”可知主要描写了嘴、身子、尾巴、眼睛,这是介绍了画眉鸟的外形特点。
【17题详解】
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画眉鸟的鸣叫声,文章前面介绍了人们喜爱画眉鸟的其他两个原因,“最令人喜爱的还是它那婉转悦耳的鸣叫声”是本文的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8题详解】
考查开放性题。
可从文章的字词、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文章内容等角度进行提问并回答,答案不唯一。
比如:问题:文章在描写画眉鸟的外形特点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回答:比喻。
19. 习作。
题目:读《×××》有感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内容,再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具体谈谈自己的感受,要有真情实感。
【答案】参考范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一个时代烽火连天,战事不断,诸多英雄豪杰因时而生,演绎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时代就是三国。
《三国演义》这本书作者是罗贯中,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群雄割据混战,魏蜀吴三国鼎立,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读完《三国演义》我已经被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所折服,他如此智慧,不仅因为他天资聪颖,更因为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他知天文、识地理,神机妙算。是刘备的左右手,实力不容小觑。曾经三气周瑜把周瑜气死了,七擒孟获把孟获收服了。还帮助刘备“借”了荆州,有了安身的地方。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用空城计吓退了十万大军。
生活中要多读书,遇上困难不退缩。看了《三国演义》以后,我变得沉着冷静了。考试认真的答题,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要从容淡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滚滚长江东似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的每一位英雄豪杰,每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都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解析】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读后感。
读后感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获得的教育、启迪写下来。
一、格式。
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七、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开头:点明篇名,抒发感情。
正文:紧扣原文,概括内容;寻找感点,叙议结合;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结尾:总结全文,提升中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