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500483/0-17338004990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500483/0-17338004990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500483/0-17338004990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L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10单选,每小题3分;11、12多选,每小题4分;共计38分)
1. 用物理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 水结成冰,单个水分子的内能为零
B. 原子是不可再分最小的粒子
C. 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
D. 加入糖的水变甜,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都具有内能,水结成冰后仍具有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大豆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加入糖的水变甜,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2.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详解】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四冲程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
B. 乙图冲程能获得动力
C. 丁图冲程有明显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 丙图冲程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图中两个气阀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此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乙图中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汽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丙图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汽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丁图中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丁甲丙,故A错误;
B.乙图为吸气冲程,内燃机在做功冲程能获得动力,故B错误;
C.丁图为压缩冲程,在该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
D.丙图为排气冲程,而在做功冲程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4. 以下关于热值、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量可以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B. 温度相同的物体含热量也相等
C. 酒精用去一半后,酒精的密度不变,热值减小D.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内能大的物体可能温度高,热量可以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故A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描述,故B错误;
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种类有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及温度有关,都和质量无关,酒精用去一半后,酒精的密度不变,热值不变,故C错误;
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5.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质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C. 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所以,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
B.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B正确;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100g水的比热容和50g水的比热容相等,故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所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6.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D. 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也不一定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变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内能变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变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内能变大,温度也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7. 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2kg的纯净水,并用不同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杯水中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 2.52
B. 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3:2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 2:3
D. 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 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 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丙的甲图线可知,加热 2min 时,甲容器中水升高的温度:△t=40℃-20℃=20℃;由图象还可知,水的温度变化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升高,所以,加热 1min 时,甲容器中水升高的温度:△t′==×20℃=10℃;此时甲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Q吸1=cm1△t=4.2×103J/(kg•℃)×3kg×10℃=1.26×105J,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乙的加热时间为3min;此时乙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Q吸=cm2△t=4.2×103J/(kg•℃)×2kg×(40℃-20℃)=1.68×105J,乙容器中的水每分钟吸收热量为:Q吸2=×Q吸=×1.68×105J=5.6×104J;由于忽略散热损失,所以两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与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Q甲放/min:Q放2/min=1.26×105J:5.6×104J=9:4,故B错误.
C、根据B可知相同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的热量之比为9:4,则相同时间内,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之比为9:4,根据△t=可得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故C错误.
D、根据Q吸=cm(t-t0)可得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从 20℃加热至沸腾所需热量之比:====;根据时间t=可得所用时间之比为:===;故D正确.
8.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赛在两位理工科才女之间展开,比赛中用到了抢答器,其原理是任意一位选手按下抢答键时显示屏亮灯,如图所示(红灯或绿灯)同时扬声器发出声音。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任意位选手按下抢答键时显示屏亮灯(红灯或绿灯)同时扬声器发出声音,因此可知两灯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两个开关控制相应的灯,故两灯并联,扬声器都能响,因此在干路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是3:2,吸收的热量之比是1:2,升高的温度相同,甲和乙的质量之比是( )
A. 1:3B. 3:4C. 4:3D. 3:1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乙比热容之比c甲:c乙=3:2,吸热之比Q甲:Q乙=1:2,升高温度之比:△t甲:△t乙=1:1,由Q=cm△t得,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 =:=1:3,故选A.
【点睛】已知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升温之比和吸收热量的关系,可利用吸热的变形公式计算物体质量之比.
10. 有甲乙丙丁四个用丝线悬挂着的小球,其中甲带负电,它们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带电的情况是( )
A. 乙可能不带电B. 丙带正电C. 丁可能不带电D. 丁带正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收轻小物体的性质。甲带负电,甲乙相互吸收,则乙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由乙和丙相互排斥可知,乙和丙带异种电荷,所以,乙和丙都一定带正电;丙和丁相互吸收,则丁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由丁和甲相互排斥可知,丁和甲带同种电荷,即丁带负电;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不同点是( )
A. 在构造上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有喷油嘴
B. 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柴油
C. 在压缩冲程末汽油机用点燃式点火,而柴油机采用的是压燃式点火
D. 在做功过程中汽油机里的燃气温度和压强比柴油机里的高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可知,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有喷油嘴,故A正确;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故B错误;
C.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空气,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柴油的着火点,柴油机气缸顶端有个喷油嘴,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柴油依靠压缩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柴油着火点而燃烧,点燃方式是压燃式;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引燃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为点燃式点火,故C正确;
D.汽油机中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与空气的燃料混合物,而柴油机则吸入的是空气,由于柴油机吸入的是不可燃的空气,所以在压缩冲程中,柴油机可以压缩的程度更大,从而造成了其在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压强更大,导致了其效率更高,故D错误。
故选AC。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S2、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L2、L1工作
B. S2闭合S1、S3均断开时,L1、L2串联
C. S1、S3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2工作
D. S1、S2、S3均闭合时,电路短路
【答案】BD
【解析】
【详解】A.S2、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L2被短路,只有L1工作,故A错误;
B.S2闭合S1、S3均断开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且经过两灯,L1、L2串联,故B正确;
C.S1、S3闭合S2断开时,两灯并联,电路中L2、L1都工作,故C错误;
D.S1、S2、S3均闭合时,电流可从电源正极出发,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流回负极,电路短路,故D正确。
故选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人体的内能;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到臀部发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人体的内能.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做功
【解析】
【详解】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第一空.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温度高于人体温度,热量从热水袋转移到人体,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第二空.从滑梯上端滑下来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的温度升高,所以感到臀部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人体内能的.
14. 妈妈在厨房炖排骨汤,小雪还没进门就闻到了香味,这是一种_____现象,说明了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1][2]妈妈在厨房炖排骨汤,小雪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排骨汤香味,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____,比热容____,密度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减小 ②. 不变 ③. 增大
【解析】
【详解】[1][2][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越低,内能越小;因此一杯水变凉了,温度降低,故内能减小;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与温度变化无关,因此一杯水变凉了,水的比热容不变;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变凉后体积变小,根据可知,在水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密度越大,因此一杯水变凉了,水的密度增大。
16. 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在这一现象中瓶内气体的_____能转化为软木塞的_____能,该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_____冲程相同;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则1s对外做功_____次,完成了_____个冲程。
【答案】 ①. 内 ②. 机械 ③. 做功 ④. 25 ⑤. 100
【解析】
【详解】[1][2][3]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在这一现象中,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气体推动软塞对外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缸内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该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4][5]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含四个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飞轮转两周。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
3000r/min=50r/s
则1s对外做功25次,完成了100个冲程。
17.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时____(由大变小/由小变大)。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不变/变大/变小),水的内能变大。
【答案】 ① 由小变大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1][2]当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所以,水中气泡在上升时由小变大。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但是水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水的内能变大。
18. 小张驾驶一辆额定功率为千瓦、效率为的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额定功率下行驶1小时至少需要______汽油(汽油的热值为3.5×107 J/L); 若行驶的速度为,则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详解】[1]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需要汽油的体积至少为
[2],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因为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力平衡,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19. 家庭电路中,电视和电灯是_____联接入电路中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和电灯是_____联的。
【答案】 ① 并 ②. 串
【解析】
【详解】[1]家庭电路中,电视和电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接入电路中的。
[2]控制电灯的开关可以控制电灯所在电路的通断,开关和电灯是串联的。
20.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___;甲乙丙三个轻质通草小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_____电,丙球带_____。
【答案】 ①. 正 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③. 正 ④. 负电或不带电
【解析】
【详解】[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金属箔片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
[3][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收轻小物体的性质。甲球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则乙球带正电;乙、丙相互吸引,所以,丙球带负电或不带电。
21. 2018年12月2日,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顺利地送入了太空,圆满地完成了卫星发射任务。火箭之所以选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____高;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化为____能;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______大。
【答案】 ①. 热值 ②. 机械 ③. 比热容
【解析】
【详解】[1]火箭之所以选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和相同质量的其它燃料相比,完全燃烧时可以放出更多热量。
[2]火箭升空时,热机通过做功的方式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火箭升空。
[3]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比热容大,和相同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热量。
22.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一壶盛有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不计热损失),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J;如果这些热量由天然气燃烧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_____m3天然气【c水=4.2×103J/(kg•℃),q天然气=3.0×107J/m3】.
【答案】 ①. 6.72×105 ②. 2.24×10﹣2
【解析】
【详解】水吸收的热量: ;
由题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6.72×105J,根据 可得所需天然气的体积:.
三、作图题(共6分)
23. 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串联在L1支路,开关S2串联在L2支路,故作图如下:
24. 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串联在干路中,开关S2串联在L2所在支路中,故作图如下:
四.实验探究题实验题(每空1分,共11分)
25. 如图甲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初温、质量都相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按照________的顺序组装器材(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当燃料完全燃烧时,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大小。
(3)图乙是根据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若烧杯内的液体分别是水和食用油,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BC ③.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④. 2.1×103J/(kg•℃)
【解析】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 [3]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B和C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应。
(3) [4]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加热相等时间,即物质吸收相等热量时,a升高的温度高,a的比热容小,a是食用油;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设为m,由图线b可知,水在6min内吸收的热量
Q=c水m△t水=4.2×103J/(kg•℃)×m×(60℃﹣10℃)=2.1×105J/(kg•℃)×m
则水在3min内吸收的热量
Q吸=×2.1×105J/(kg•℃)×m=1.05×105J/(kg•℃)×m
由于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在相等时间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因为Q吸=c油mt油,所以
c油==2.1×103J/(kg•℃)
26.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____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异种电荷_____;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带正电。
【答案】 ①. B ②. 一定 ③. 互相排斥 ④. 互相吸引 ⑤. B
【解析】
【详解】(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质子不会转移,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不会是创造了负电荷。
故选B。
(2)[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正电,那么由上述可知,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丝绸会带负电。
(3)[3][4]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5]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会带上正电,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时,B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B带正电;靠近C时,C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C带负电;所以可知带正电的是B。
三.计算题(2小题,共20分)
27. 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逐渐在山东不少城市投放使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求:
(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400kg,温度为65℃的水吸收,则水温升高多少℃?
【答案】(1)
(2)35℃
【解析】
【小问1详解】
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小问2详解】
水的末温为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水的实际末温为100℃,水升高的温度为
Δt=t′-t0=100℃-65℃=35℃
28. 某工厂为了测试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让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44km,其中阻力恒为2000N,用去汽油20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热值为4.6×107J/kg。求:
(1)汽车行驶的时间;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发动机的效率(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汽车行驶时间为
【小问2详解】
汽油的质量为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小问3详解】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牵引力大小为
F=f=2000N
牵引力做的功为
发动机的效率为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关于热值,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