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题,3分/个;11、12为多选题,4分/个;共38分)
1.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天,柳絮纷飞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漫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春天,柳絮飞舞,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茉莉花飘香,是花香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
C.秋天,黄沙扑面,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雪花飘飘,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固体大颗粒变成小颗粒,与分子无关,故A错误;
B.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B正确;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之间的空隙,而不是分子间的间隙,故C错误;
D.扫地时尘土飞扬,而尘土不是分子,故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在阳光下晒被子
B. 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放在额头上
C. 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 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改变内能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发生了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发生了内能的转移。
A.在阳光下晒被子,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放在额头上,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符合题意;
D.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属于扩散现象
B. 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
C.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
D. 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本质属性,与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的热量等均无关,故B错误;
C.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C正确;
D.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利用水比热容大,同条件下能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5.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 )
A 温度从铁块传给水B. 热量从水传给铁块
C. 热量从铁块传给水D. 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的比热容比铁大,根据可知,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较小,铁块和水的初温相同,所以,水的末温较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热量从铁块传给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亮,电铃响
B. 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C. 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D. 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闭合开关S1和S2后,灯泡被开关S2短路,电路为电铃的基本电路,电铃响,小灯泡被短路,因此小灯泡不发光,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作为燃料,除了环保属性外,还利用了氢具有( )
A. 较小的密度B. 较大的比热容
C. 较低的沸点D. 较大的热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采用氢作为燃料,原因是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故选D。
8. 下列四个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压缩点燃棉花B. 蒸汽顶起壶盖
C. 冬天哈气取暖D. 燃气推动活塞
【答案】A
【解析】
【详解】A.压缩点燃棉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棉花燃烧,故A符合题意;
B.蒸汽顶起壶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哈气取暖,是热传递的过程,发生了内能的转移,不是能量的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燃气推动活塞,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河南传统美食,如图所示。下面时,将面拉成薄条放入装有原汁肉汤的锅内煮熟即可。则( )
A. 面汤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 面条被煮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
C. 刚端出来的面条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汤沸腾后锅盖被顶起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描述,故A不符合题意;
B.煮面过程中,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面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面条的香气扑鼻,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水烧开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结果,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热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使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该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二者的能量转化情况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甲、乙、丙是三个轻质泡沫小球,它们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小球( )
A. 甲可能不带电B. 乙一定带正电
C. 乙可能不带电D. 丙一定带正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根据图示可知,乙与橡胶棒相互排斥,所以乙带负电;甲与丙相互排斥,则甲、丙都是带电的;橡胶棒与甲吸引,则甲带正电,丙带正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对下列图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甲图: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B. 乙图:A中正电荷可以通过金属棒流向B,使B中的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
C. 丙图: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 丁图:用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排斥,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甲图: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根据摩擦起电的实质可知,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A正确;
B.乙图应为B中的自由电子可以通过金属棒流向A,B中金属箔带正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知,B中的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故B错误;
C.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丙图,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正确;
D.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知,丁图中用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排斥,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故D正确。
故选ACD。
12. 关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
B. 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只有一个冲程在对外做功
D. 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他们的点火方式是相同的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故A错误;
B.在做功冲程中,缸内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只有做功冲程一个冲程在对外做功,其它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故C正确;
D.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他们的点火方式是不同的,故D错误。
故选B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煮熟后,糯米粒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煮粽子是用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 ①. 无规则热运动 ②. 引力 ③. 热传递
【解析】
【详解】[1]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2]煮熟后,糯米粒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糯米粒不分开。
[3]煮粽子时,粽子从水中吸收热量,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4. 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液态氢___________大的特点;在飞船和空间站对接过程中,飞船不断靠近空间站径向对接口,这一过程中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___________。汽车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大的特点。
【答案】 ①. 热值 ②. 运动的 ③. 比热容
【解析】
【详解】[1]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液态氢热值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它燃料相比,完全燃烧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2]飞船不断靠近空间站径向对接口,这一过程中飞船相对于空间站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3]汽车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热量,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15. 使用天然气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用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2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7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若烧水的效率为42%,此过程中完全燃烧天然气______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热值为4.4×107J/kg]
【答案】 ①. 内 ②. 4.62×105 ③. 0.025
【解析】
【详解】[1]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由知道,水吸收的热量是
[3]由知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由知道,此过程中完全燃烧天然气
16. 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 _____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这与汽油机图 _____(选填“乙”或“丙”)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同。若汽油机的转速为1800r/min,则每秒钟做功 _______次。
【答案】 ①. 内 ②. 丙 ③. 15
【解析】
【详解】[1]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2]图乙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图丙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的能量转化相同。
[3]汽油机完成1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飞轮转2转,对外做功1次,1800r/min=30r/s,即每秒完成15个工作循环,完成60个冲程,对外做功15次。
17. 春天的油菜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伴着轻柔的春风,沁人心脾的花香扑界而来,这是属于______现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______。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_(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答案】 ①. 扩散 ②. 吸引轻小物体 ③. 得到
【解析】
【详解】[1]春天的油菜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伴着轻柔的春风,沁人心脾的花香扑界而来,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18.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____(选“正”或“负”)电荷。用此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如下图所示,金属箔片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金属球到玻璃棒”或“玻璃棒到金属球”)。
【答案】 ①. 正 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③. 玻璃棒到金属球
【解析】
【详解】[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为失去电子而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用此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玻璃棒所带的部分正电荷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到了两金属箔上,使两片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金属箔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所以,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玻璃棒到金属球。
19. 如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状态。
【答案】 ①. 开路 ②. 通路 ③. 短路
【解析】
【详解】[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3]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两端,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20. 汽车上常见的车载插座,通过该插座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_,此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存在在手机电池内部。汽车在转弯前,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转向杆位于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用电器 ②. 化学 ③. 开关
【解析】
【详解】[1]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要消耗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2]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获得化学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在在手机电池内部。
[3]转向杆可以控制转向灯的亮灭,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21. 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_____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即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______;
(2)图b和图_____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3)图c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______(选填“斥力”或“空隙”)。
【答案】 ①. d ②. 做无规则运动 ③. e ④. 引力 ⑤. 空隙
【解析】
【详解】图a是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b是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是因为玻璃板和水之间还有一个力,分子间的引力,图c是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图d是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e是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原因是两个铅块底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1)[1][2]图a产生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根据上述解析可知和它相同的图d符合,即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3][4]图b产生的原因是玻璃板和水之间存在分子引力,根据上述解析可知和它相同的图e符合,即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5]根据上述解析,可知图c产生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即图c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2. 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实验时,选取______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时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来增大内能的。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分析可知,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3)实验完成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______的末温高。
【答案】 ① 质量 ②. 热传递 ③. 乙 ④. 不变 ⑤. 乙液体
【解析】
【详解】(1)[1][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时,选取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时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增大内能的。
(2)[3]根据图(b)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乙升温慢,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3)[4]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大小无关,实验完成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不变。
(4)[5]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放出热量相同,根据有
因乙的比热容大,故乙温度降低得少,故乙液体的末温高。
23. 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电路进行实验。
(1)按照电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则,连接电路前,小明应该将开关__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S,灯泡L1和L2均发光,此时电流方向从L1流到L2,则电源的正极在__________(选填“A”或“B”)端,此时的电路叫__________(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3)小明将开关S断开,然后把灯泡L2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小明再次闭合开关S,灯泡L1将____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答案】 ①. 断开 ②. A ③. 通路 ④. 发光
【解析】
【详解】(1)[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前,小明应该将开关断开。
(2)[2]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导线、用电器流回负极。电流方向从L1流到L2,则电源的正极在A端。
[3]此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此时的电路叫通路。
(3)[4]小明将开关S断开,然后把灯泡L2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小明再次闭合开关S,此时灯泡L2被短路,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灯泡L1将仍能发光。
四、计算题(24题9分,25题10分,共19分。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过程。)
24. 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的水烧到70℃,消耗了10g煤气。则
(1)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耳?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
【答案】(1)2.1×105J;(2)4.2×105J;(3)50%
【解析】
【详解】解:(1)水吸收的热量为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25. 小军同学周末和家人驾驶越野汽车去郊游,车和人的总质量为2.4t,他们先在一段可近似看成水平直线的柏油路上匀速行驶60km,用时50min,消耗汽油5kg。假设此过程汽车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1倍。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
(1)汽车在柏油路上匀速行驶时速度的大小;
(2)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
(3)汽车在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4)5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5)汽车在匀速行驶时的热机效率。
【答案】(1);(2);(3);(4);(5)
【解析】
【详解】解:(1)汽车在柏油路上匀速行驶时速度的大小为
(2)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牵引力的大小为
(3)汽车在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
(4)5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5)汽车在匀速行驶时的热机效率为
答:(1)汽车在柏油路上匀速行驶时速度的大小为;
(2)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为;
(3)汽车在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
(4)5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少岷初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与作图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少岷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作图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