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上)10月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上)10月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2023年3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绘六号A/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时段中,天绘六号A/B星属于天体的是( )
A. 在发射架上等待发射时B. 发射升空穿行大气层时
C. 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时D. 任务完成返回地面时
2. 与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优点是( )
A. 土地成本最低,地势平坦B. 晴朗天气最多,昼长夜短
C. 所处纬度最低,节省燃料D. 靠近研发中心,交通便利
3. 在太空中,可能对天绘六号A/B星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
A. 地球运动B. 太阳辐射
C. 太阳活动D. 月球引力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人造卫星只有脱离地球,在太空正常运行时才可称为天体,C正确;在发射架上等待发射时、发射升空穿行大气层时、任务完成返回地面时都不是天体,ABD错误。所以选C。
【2题详解】
酒泉位于沙漠地带,土地成本最低,A错误;酒泉最靠近内陆,晴朗天气最多,且昼夜长度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B错误;西昌纬度最低,酒泉纬度最高,C错误;太原距离北京最近,北京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在地,太原与研发中心之间交通便利,联系便利,D正确。所以选D。
【3题详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黑子、耀斑增多时,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C正确;地球运动、太阳辐射、月球引力都不会干扰卫星通讯,ABD错误。所以选C。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系统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地质年代。下图为地球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给人类带来丰富煤炭资源的年代有( )
A. ①②B. ③④
C. ⑤⑥D. ④⑤
5. ⑥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横贯高耸B. 联合古陆解体,向现在位置漂移
C. 裸子植物繁盛,小型哺乳动物出现D. 第四纪冰期带来冷暖交替的气候
【答案】4. D 5.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冥古宙,②为太古宙,③为元古宙,④为古生代,⑤为中生代,⑥为新生代,其中重要的造煤时期在植被较为茂盛的古生代和中生代,D正确;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不是主要的成煤期,ABC错误。所以选D。
【5题详解】
⑥为新生代,该时期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已经形成,A正确;联合古陆解体,向现在位置漂移是中生代的现象,B错误;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C错误;第四纪冰期带来寒冷气候,D错误。所以选A。
大气对流层与上面的平流层被对流层顶部分开。对流层顶的海拔由赤道至极地逐渐下降。国外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海拔从1980年至2020年间逐渐上升,2001年至2020年上升速度加快。完成下面小题。
6. 该科研团队研究对流层顶海拔的上升,需要的对流层信息有( )
①气压数据②温度数据
③湿度数据④氧离子数据
A. ①②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③④
7. 对流层顶海拔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对流层温室气体的增多B. 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C. 海一气相互作用增强D. 高层大气的厚度变薄
8. 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变化比南半球大,可能由于(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绝对优势B. 北半球人口与经济规模较大
C. 南半球原始森林茂盛辽阔D. 南半球地震火山频繁发生
【答案】6. C 7. A 8. B
【解析】
【6题详解】
大气垂直分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其中大气运动状况与气压、气温关系密切空气湿度与密度相关性强,与氧离子关系不大。故选C。
【7题详解】
由于对流层温室气体的增多,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大气对流运动更为旺盛,使对流层顶海拔上升,A正确;厄尔尼诺、海气相互作用对对流层气温影响较小,BC错误;高层大气厚度对对流层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与南半球相比,北半球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较大,化石燃料的消耗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气温上升幅度大,使北半球对流运动更强烈,北半球对流层顶的变化比南半球大,B正确;北半球陆地面积、南半球原始森林对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大影响不大,AC错误;南半球火山地震频发不会导致北半球升温,D错误。故选B。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东南部,毗邻地中海,这一地区至少有300个葡萄园。前来旅游的游客发现,一株株葡萄树生长在鹅卵石中。当地人说,这些鹅卵石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葡萄园鹅卵石的铺设利于葡萄光合作用,使葡萄糖分高,品质优良。图为鹅卵石葡萄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铺设鹅卵石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主要是由于鹅卵石( )
A. 利于地表径流下渗B. 阻止风蚀和水蚀
C. 能够反射太阳光照D. 减少病虫害发生
10. 鹅卵石的铺设使葡萄糖分积累更多,其主要原因有鹅卵石( )
①比热容小,使白天地面辐射强,气温上升
②风化的矿物养分多,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③夜晚散热快,气温快速下降
④夜晚降温快,水汽凝结下渗,补给土壤水分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11. 在干旱地区建设鹅卵石葡萄园,鹅卵石的突出作用表现为( )
A. 物理风化强烈,土壤疏松深厚B. 巩固地表,利于葡萄根系发育
C. 透气性能好,二氧化碳储量大D. 减少水分蒸发,保存土壤水分
【答案】9. C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太阳光照。鹅卵石表面平滑,颜色较浅,具有一定的反射太阳光作用,使朝地面生长的葡萄能够得到较多的光照,利于葡萄光合作用,使其色泽美观,品质更好,更受市场欢迎,C正确;利于地表径流下渗、阻止风蚀和水蚀、减少病虫害发生对葡萄的光合作用没有影响,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葡萄糖分的积累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鹅卵石比热容小,使白天地面辐射强,气温上升;夜晚散热快,气温快速下降,受其影响,近地面层的气温日较差变大,利于葡萄糖分积累,①③正确;风化的矿物养分多,利于土壤肥力提高、夜晚降温快,水汽凝结下渗,补给土壤水分对葡萄糖分积累多少影响不大,②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虽然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烈,但坚硬的鹅卵石风化为碎屑物质且成为土壤组成部分,需要漫长时间,短期效果不佳,A错误;葡萄根系的发育与土壤的疏松程度密切相关,与鹅卵石关系不大,B错误;鹅卵石空隙大,透气性能好,但不一定储存大量二氧化碳,C错误;土壤有鹅卵石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蒸发,保存土壤水分,在干旱地区尤为重要,D正确。故选D。
新疆是我国冬季逆温现象十分明显的地区之一。逆温的存在给当地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2. 冬季,新疆气温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地方一般出现在( )
A. 盆地和谷地B. 陡峭的山坡
C. 平缓的台地D. 高耸的山顶
13. 冬季,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常常出现逆温带,其分布特点是( )
A. 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方向延伸B. 在山坡沿水平方向带状分布
C. 在半山腰层云状环绕D. 沿河流谷地带状拓展
14. 伊犁河谷地冬季逆温带存在的生产意义有( )
①抑制大气运动,增强太阳辐射
②延缓冻土融化,保护路基稳定
③减少寒潮和暴雪侵袭,防御气象灾害
④保障果树与牲畜的安全越冬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答案】12. A 13. B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冬季新疆气温很低,冷气团密度较大,往往沿着山谷中的山坡和盆地边缘向谷底或盆地底部地势较低的区域下沉,从而堆积在谷底或盆地底部,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越往上气温越高的温度倒置的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新疆伊犁河谷地的同海拔地带,往往气温相同,因而在一定高度内,形成在山坡沿水平方向带状分布的逆温带,B正确;谷地地区的逆温层未必会延伸到山顶,A错误;逆温带不仅仅分布在半山腰,C错误;不同河流段的谷地海拔不同,气温会出现差异,逆温带不会沿河流谷地带状拓展,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逆温带的存在,使空气垂直交换较差,易出现大雾天气,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错误;逆温层的存在使低洼处冻土温度比高处低,厚度比高处大,使季节冻结深度反比高处大,不利于路基稳定 ,②错误;逆温带会减少狂风暴雪天气的发生,进而减少气象灾害,③正确;因逆温带气温较高,比较“温暖”,利于果树与牲畜的安全越冬,④正确。故选D。
罗赖马山是南美洲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海拔2810米。有趣的是这里每天都在下雨。图为罗赖马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罗赖马山的成因类型为( )
A. 侵蚀山B. 褶皱山
C. 地垒山D. 向斜山
16. 罗赖马山顶部平坦的可能原因是( )
A. 山顶外力作用强度均衡B. 岩层水平沉积,质地坚硬
C. 长时期地壳缓慢隆起D. 垂直节理少,溶蚀作用弱
17. 罗赖马山易形成的自然景观有( )
①瀑布 ②冰斗 ③云海 ④天坑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答案】15. C 16. B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像可知,罗赖马山山坡陡峻,顶部平缓,相对高度较大,具有地垒构造特点,由此判断为地垒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罗赖马山作为桌状山似突立于地表的巨大石块,其原因可能是构成山体的岩石为水平沉积的沉积岩,且沉积岩岩性坚硬,受外力的侵蚀影响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7题详解】
罗赖马山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恰好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范围,降雨量非常丰富,水流不断积蓄并且冲击着悬崖峭壁,逐渐形成了众多瀑布,①正确;罗赖马山海拔不高,也无其它信息支撑有冰斗和天坑的结论,②④错误;雨多的地方云量大,罗赖马山往往被云海环绕,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自然植被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示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 )
A.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B.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 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D. 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19. 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垫状植物,说明山顶的生境条件有( )
①海拔较高,风力强劲②冬季漫长,无霜期短
③降水少,积雪冰川多④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 该自然保护区植被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B. 土壤
C. 地形D. 水文
【答案】18. A 19. B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图中自然保护区最南部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海拔高的地带和北部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由此判断其为秦岭山脉的一部分,秦岭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故A正确;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植被一般为草原或荒漠草原,不会出现阔叶林,B错误;若是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其基带应有一侧为草原,C错误;若是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其中一侧靠近青藏高原,基带应有高原高山植被,不会出现阔叶林,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耐旱、耐贫瘠且较为低矮的垫状植物,说明这里气候寒冷、风力较大、无霜期短,①②正确;虽然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但图中未显示有积雪冰川的存在,③错误;因山顶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利于高大植物的生长,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最为密切,气候条件会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故A正确;而土壤、地形和水文对于植被出现垂直分异现象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肥力最高的土壤,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长期的开垦,黑土厚度由最初的80~10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黑土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养护黑土成为东北商品粮基地的重中之重,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梨树模式”应运而生。“梨树模式”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图示意我国黑土分布及梨树县位置。
(1)分析大规模开垦以来黑土厚度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阐释四平市梨树县适宜秸秆全部还田的气候条件。
(3)分析秸秆还田对提高黑土肥力的重要意义。
(4)从土壤发育角度,说明少耕、免耕对黑土的养护作用。
(5)实践中发现,秸秆还田也会带来一些弊端。请结合自己的认识推测其带来的主要弊端。
【答案】(1)原生态的黑土被草甸草原植被覆盖,开垦以来,黑土季节性裸露于地表,流水、风力带走土壤颗粒,黑土厚度变薄;长期开垦,农作物大量吸收土壤养分,且忽略养分补给,黑土肥力下降。
(2)梨树县位于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适宜种植玉米作物;玉米秸秆粗大,来源丰富,覆盖度高,秸秆还田效果好;梨树县冬季寒冷漫长,不适宜种植作物,农田裸露地表;冬季风势力较大,多扬沙天气,秸秆还田,可以保护农田免遭风力的吹蚀。
(3)秸秆还田为黑土补给大量有机质;秸秆还田提高了黑土温度,激发微生物活性,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为腐殖质,增加有机养分积累;秸秆还田使黑土保水通气性能得到改善,肥力提高。
(4)少耕、免耕可以减少黑土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黑土蓄水和保墒能力;少耕、免耕可少翻动和不翻动土层,降低黑土透气条件和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减缓有机质分解速度,实现有机质积累;少耕、免耕可以减少对黑土结构破坏,提高黑土肥力。
(5)秸秆腐烂后才能够成为土壤养分,而秸秆腐烂需要漫长的过程,对土壤肥力的提高不可能在短期显现;秸秆中可能含有幼虫卵和带菌体,存在出现病虫害的隐患;秸秆还田后,会被翻到土壤下面,造成土壤中出现很大的空隙,使下一茬种子出现接触不到土壤的情况,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
【解析】
【小问1详解】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在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草甸、草原茂盛的植被剥落腐蚀,逐渐积累成一层厚厚的腐殖质,从而形成肥沃的黑土层。由材料“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长期的开垦…”可知,由于人类过度垦殖,黑土季节性裸露于地表,流水、风力带走土壤颗粒,黑土厚度变薄。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作物大量吸收土壤养分,且忽略养分补给,黑土肥力下降。
【小问2详解】
四平市梨树县适宜秸秆全部还田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水热组合、风力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梨树县位于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种植玉米,玉米秸秆粗大,秸秆来源丰富;粗大的玉米秸秆,覆盖地表面积较大,秸秆还田的效果相对较好。梨树县冬季寒冷漫长,农田裸露地表,冬季风势力较大,多扬沙天气,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可以保护农田免遭风力的吹蚀。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知,本题应主要以秸秆还田的好处和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意义角度进行分析。东北平原黑土肥力高的原因是有机质来源丰富,冬季漫长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故秸秆还田为黑土补给大量有机质;通过秸秆覆盖土壤表层,减少了冬季风对土壤的侵袭,提高了黑土温度,激发微生物活性,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为腐殖质,增加有机养分积累。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秸秆还田使黑土保水通气性能得到改善,肥力提高。
【小问4详解】
少耕、免耕指少翻动和不翻动土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黑土的蓄水和保墒能力;由于土壤未被翻动,其结构较为稳固,不易被外力侵蚀,可减缓水土流失;少耕、免耕可少翻动和不翻动土层,可减少空气进入土壤,有利于降低黑土透气条件和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减缓有机质分解速度,实现有机质积累,提高黑土肥力。免耕、少耕能够减少对黑土结构破坏,减少对土壤养分的流失,有利于提高黑土肥力。
【小问5详解】
由于秸秆腐烂后其有机质才能进入土壤中,成为土壤养分,而秸秆腐烂需要漫长的过程,对土壤肥力的提高不可能在短期显现。秸秆中可能含有幼虫卵和带菌体,存在出现病虫害的隐患,导致下一年种植农作物时,病虫害可能会增加;秸秆还田后,在耕地时秸秆会被翻到土壤下面,造成秸秆与土壤之间出现很大的空隙,使下一茬农作物在播种时,种子出现接触不到土壤的情况,影响发芽率,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密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之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图为不同纬度海域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1)指出图中甲、乙、丙海域所处的纬度带。归纳海水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海水密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推测丙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测的依据。
(4)阐释在深度500米内,甲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答案】(1)甲为低纬度、乙为中纬度、丙为高纬度。分布特点:水平方向:纬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纬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垂直方向: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率先快后慢至基本无变化。
(2)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高,反之越低;随海水深度增加,海水压力增大,密度增大;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集中于海洋表层,致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减率先大后小至无变化,造成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增率先大后小,直至无变化。
(3)丙海域纬度偏高,冬季海洋表层结冰,冰下海水盐度增大,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夏季,冰川融化,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下降,密度下降。
(4)特点:甲海域在海水深度500米以内,海水密度迅速下降。原因:甲海域纬度偏低,海域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迅速上升。
【解析】
【小问1详解】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在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读图可知,在图示区域海洋表层甲海域盐度偏低,乙海域次之,丙海域盐度较高,因此甲海域位于低纬度,乙海域位于中纬度,丙海域位于高纬度。在副热带海区,虽然盐度偏大,但因温度下降幅度不大,尽管密度增大,却没有出现极值。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因此水平方向上纬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纬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由图示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率先快后慢至基本无变化。
【小问2详解】
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高;纬度越低,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直差异很大。随海水深度增加,海水压力增大,密度增大;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集中于海洋表层,致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减率先大后小至无变化,由此造成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增,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小问3详解】
根据丙海域表层海水的密度可知其位于纬度较高的海域。在较高纬度海域,冬季海洋表层结冰,导致冰下海水盐度增大,温度降低,因此海水密度会增大;夏季,冰川融化,同时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下降,因此海水密度会降低。
【小问4详解】
由图示可知,甲海域在海水深度500米以内,海水密度迅速下降。结合图中甲海域表层海水的密度可知甲海域纬度偏低。在低纬度海区,由于海域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迅速上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