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2023年3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绘六号A/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时段中,天绘六号A/B星属于天体的是
A.在发射架上等待发射时 B.发射升空穿行大气层时
C.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时 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时
2.与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优点是
A.土地成本最低,地势平坦 B.晴朗天气最多,昼长夜短
C.所处纬度最低,节省燃料 D.靠近研发中心,交通便利
3.在太空中,可能对天绘六号A/B星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A.地球运动 B.太阳辐射
C.太阳活动 D.月球引力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系统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图1为地球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给人类带来丰富煤炭资
源的年代有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⑤
5.⑥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横贯高耸 B.联合古陆解体,向现在位置漂移
C.裸子植物繁盛,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D.第四纪冰期带来冷暖交替的气候
大气对流层与上面的平流层被对流层顶部分开。对流层顶的海拔由赤道至极地逐渐下降。国外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海拔从1980年至2020年间逐渐上升,2001年至2020年上升速度加快。据此完成6~8题。
6.该科研团队研究对流层顶海拔的上升,需要的对流层信息有
①气压数据 ②温度数据 ③湿度数据 ④氧离子数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对流层顶海拔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对流层温室气体的增多 B.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C.海—气相互作用增强 D.高层大气的厚度变薄
8.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变化比南半球大,可能由于
A.北半球陆地面积占绝对优势 B.北半球人口与经济规模较大
C.南半球原始森林茂盛辽阔 D.南半球地震火山频繁发生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东南部,毗邻地中海,这一地区至少有300个葡萄园。前来旅游的游客发现,一株株葡萄树生长在鹅卵石中。当地人说,这些鹅卵石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葡萄园鹅卵石的铺设利于葡萄光合作用,使葡萄糖分高,品质优良。图2为鹅卵石葡萄园景观图。据此完成9~11题。
9.铺设鹅卵石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主要是由
于鹅卵石
A.利于地表径流下渗
B.阻止风蚀和水蚀
C.能够反射太阳光照
D.减少病虫害发生
10.鹅卵石的铺设使葡萄糖分积累更多,其主要
原因有鹅卵石
①比热容小,使白天地面辐射强,气温上升
②风化的矿物养分多,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③夜晚散热快,气温快速下降
④夜晚降温快,水汽凝结下渗,补给土壤水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在干旱地区建设鹅卵石葡萄园,鹅卵石的突出作用表现为
A.物理风化强烈,土壤疏松深厚 B.巩固地表,利于葡萄根系发育
C.透气性能好,二氧化碳储量大 D.减少水分蒸发,保存土壤水分
新疆是我国冬季逆温现象十分明显的地区之一。逆温的存在给当地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据此完成12~14题。
12.冬季,新疆气温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地方一般出现在
A.盆地和谷地 B.陡峭的山坡 C.平缓的台地 D.高耸的山顶
13.冬季,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常常出现逆温带,其分布特点是
A.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方向延伸 B.在山坡沿水平方向带状分布
C.在半山腰层云状环绕 D.沿河流谷地带状拓展
14.伊犁河谷地冬季逆温带存在的生产意义有
①抑制大气运动,增强太阳辐射 ②延缓冻土融化,保护路基稳定
③减少寒潮和暴雪侵袭,防御气象灾害 ④保障果树与牲畜的安全越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罗赖马山是南美洲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海拔2810米。有趣的是这里每天都在下雨。图3为罗赖马山景观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罗赖马山的成因类型为
A.侵蚀山 B.褶皱山 C.地垒山 D.向斜山
16.罗赖马山顶部平坦的可能原因是
A.山顶外力作用强度均衡 B.岩层水平沉积,质地坚硬
C.长时期地壳缓慢隆起 D.垂直节理少,溶蚀作用弱
17.罗赖马山易形成的自然景观有
①瀑布 ②冰斗 ③云海 ④天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自然植被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4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图示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 D.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19.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垫状植物,说明山顶的生境条件有
①海拔较高,风力强劲 ②冬季漫长,无霜期短
③降水少,积雪冰川多 ④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该自然保护区植被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文
乌伦古湖的主要水源源于乌伦古河,最早乌伦古河为额尔齐斯河的支流,第四纪晚期这里断陷成湖,北岸断崖与额尔齐斯河仅距2.1千米。自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大规模垦荒以来,乌伦古湖注入水量减少,湖面面积缩小,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缓解湖面缩小造成的影响,当地在1969年修通了引额济乌工程。图5为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简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引额济乌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地表径流 ②大气输送 ③地下径流 ④蒸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为缓解乌伦古湖面积缩小趋势,有效的对策还有
A.发展节水农业 B.扩大畜牧业规模 C.迁移当地居民 D.大面积植树造林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我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肥力最高的土壤,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长期的开垦,黑土厚度由最初的80~10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黑土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养护黑土成为东北商品粮基地的重中之重,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梨树模式”应运而生。“梨树模式”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图6示意我国黑土分布及梨树县位置。
(1)分析大规模开垦以来黑土厚度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4分)
(2)阐释四平市梨树县适宜秸秆全部还田的气候条件。(8分)
(3)分析秸秆还田对提高黑土肥力的重要意义。(6分)
(4)从土壤发育角度,说明少耕、免耕对黑土的养护作用。(6分)
(5)实践中发现,秸秆还田也会带来一些弊端。请结合自己的认识推测其带来的主要弊端。(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海水密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之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图7为不同纬度海域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1)指出图中甲、乙、丙海域所处的纬度带。归纳海水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9分)
(2)分析海水密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8分)
(3)推测丙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测的依据。(6分)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发展铁路廊道空间的合理措施有, 罗赖马山山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为优化肯尼亚城市体系格局,亟须,随着退化沙地的恢复,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下列能正确表示厦门市该日21,智利第五种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