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乙景观属于, 玉带滩是由, 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2019年的最后一次日食在天空上演。日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恰好或几乎成一直线,太阳光被月球遮住,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来,在月影区域内就看不见或看不全太阳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中的天体属于的天体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 星云、恒星、行星 B. 恒星、行星、流星体
C. 恒星、行星、卫星 D. 恒星、行星、彗星
2. 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中的天体的包括太阳、地球和月球,它们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成一直线,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两者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单位:千米)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面 D. 软流层中部
4. 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海平面的海拔高度是0千米,但地壳厚度的0千米应从莫霍面开始算起,莫霍面在海平面之下,A错误;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上地幔顶部位于地幔层,不属于地壳,B错误;从莫霍面到地表是地壳,地壳厚度的0千米位于莫霍面,C正确;软流层位于地幔层,不属于地壳,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此题可先判断a、b两地地壳厚度,根据等值线判读的规律“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原则可知,40千米<a地地壳厚度<42千米,38千米<b地地壳厚度<40千米。由此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图中a、b两地地壳厚度及从a到b的起伏状况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相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以下各题。
5. 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 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 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 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6. 乙景观属于( )
A. 冰川地貌 B. 河流地貌 C. 海岸地貌 D. 风积地貌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依据图文资料,甲地山高谷深,垂直植被差异显著,植被丰富,A正确;乙地依据河流弯曲程度,可以判断为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可能雨林茂密,但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排除B;丙地是山前冲积扇,地形坡度较大,并且依据图中显示,该地植被稀疏,应该是内陆干旱气候区,排除C;丁地属于海蚀崖/柱景观,位于沿海地区,一般不存在雪山,排除D。故选A。
【6题详解】
乙地景观主要是长时间河流不断泛滥及受地转偏向力和土壤质地影响下的河流弯曲和冲积/洪积平原,属于典型的河流地貌,排除ACD,故选B。
海南博鳌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狭长形沙滩半岛,如下图。玉带滩以“分隔海、河最狭窄的沙滩半岛”而被列入为“吉尼斯之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玉带滩是由( )
A. 地壳下陷导致与陆地分离而形成的
B. 热带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
C. 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D. 海浪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8. 玉带滩的形成使得其西侧水域趋向( )
A. 变宽 B. 变浅 C. 变深 D. 稳定
9. 近年来万泉河等河流上游修建了许多水库,这最有可能造成玉带滩( )
A. 远离大陆 B. 连接北岸 C. 向东推进 D. 向西后退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沙滩地貌是外力沉积形成的,图中玉带滩呈狭长形状,沿海一侧较平直,应是河流带来泥沙受海浪的顶托在此堆积而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玉带滩为流水沉积地貌,它的形成会使其西侧水域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变浅,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水库可拦水拦沙,上游水库的修建会使下游水量减少,泥沙沉积量减少,西部河流的沉积作用减弱,东部海浪的侵蚀作用增强,使玉带滩向西后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从地面开始的逆温称为接地逆温,从离地面一定高度处开始的逆温称为悬浮逆温。逆温厚度是指出现逆温现象上、下限的高度差。下图反映甘肃省酒泉市多年8时和20时平均逆温厚度的年内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0. 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 )
A. 8时悬浮逆温 B. 8时接地逆温
C. 20时悬浮逆温 D. 20时接地逆温
11. 8时接地逆温厚度比20时接地逆温厚度大,原因是8时( )
A. 地面温度较低 B. 大气的对流较强
C. 太阳辐射较弱 D. 大气逆辐射较强
12. 影响夏季与冬季逆温厚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风速 B. 降水 C. 昼夜长短 D. 气温日较差
【答案】10. C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反映甘肃省酒泉市多年8时和20时平均逆温厚度的年内变化图,8时悬浮逆温与8时接地逆温厚度年内变化均大于200,A错误;B错误;判断出20时悬浮逆温逆温厚度年内变化小于200,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20时悬浮逆温。C正确;20时接地逆温大约200,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由干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所以逆温层下冷上热,近地面的温度低,会导致近地面大气温度低,有利于接地逆温层的形成,会导致接地逆温层较厚,因此8时地面温度较低会导致8时接地逆温厚度比20时接地逆温厚度大,A正确;逆温形成时,大气较为稳定,大气对流强会导致逆温厚度较低,B错误;8时是白天,有太阳光照,太阳辐射较强,20时是夜晚,太阳辐射较弱,C错误;大气逆辐射较强会导致地面温度较高,不利于逆温的形成,所以会导致逆温厚度降低,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由于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所以逆温层下冷上热,近地面的温度低,会导致近地面大气温度低,有利于接地逆温层的形成,主要是由季节的温度差异造成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长,接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白昼时间短,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C正确;与风速、降水、气温日较差关系较小,故选C。
农业生产中,冬季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减少霜冻带来的危害。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为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 )
A. 减少大气逆辐射
B. 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
C. 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要吸收地面辐射而获得热量,因此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地膜覆盖,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的热量被保留在薄膜内,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正确;由于地膜直接覆盖在地表上,地面与地膜之间的空间很小,里面的空气不足以形成大气逆辐射,A错误;地膜表面会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应该是减少了太阳辐射,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D错误。故选B。
冬季,山谷风的输送和汇聚作用使大气污染物以日为周期不断循环和累积,对太行山东麓地区石家庄的大气重污染形成起重要作用。下图为12月份石家庄监测站局地风u′和v′分量的日变化图,u′正值为西风、负值为东风,v′正值为南风、负值为北风。完成下面小题。
15. 12月份,石家庄山风开始转向谷风的时间是( )
A. 14点左右 B. 12点左右 C. 10点左右 D. 8点左右
16. 下列四地近地面风向与12月份的石家庄山风风向相同的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其西侧为山地,根据所学,山前山谷风风向变化特点是:白天刮谷风,为东风,夜间吹山风,为西风,根据图示信息,上午十点左右u′由正值转为负值,代表风向由西风转为东风,即山风开始转向谷风,故选C。
【1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其西侧为山地,根据所学,山前山谷风风向变化特点是:白天刮谷风,为东风,夜间吹山风,为西风,因此12月份的石家庄山风风向为西风,在等压线图上,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作出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在梯度力右侧,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分析总结,甲为偏东风,乙为东南风,丙为偏南风,丁为偏西风,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地球生物演化历史。
(1)填出上图中的四个阶段分别代表的地质年代单元。
阶段一:____纪,阶段二:____代,阶段三:____代,阶段四:____代。
(2)将以下数字序号分别填入下表相应位置,以符合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
①鸟类出现②联合古陆形成③多细胞生物出现④鱼类出现⑤裸子植物出现⑥被子植物繁盛⑦人类出现
(3)一般而言,同一个地点的沉积岩层越往下。岩石年龄越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____。
【答案】(1)前寒武 古生 中生 新生
(2)③ ②④ ①⑤ ⑥⑦
(3)古老 低级(简单)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片,阶段一是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是前寒武纪时期;阶段二出现爬行动物,是古生代时期;阶段三恐龙繁盛,是中生代时期;阶段四出现人类,是新生代时期。
【小问2详解】
阶段一是前寒武纪时期,该时期③多细胞生物出现;阶段二是古生代时期,该时期后期②联合古陆形成,④鱼类在该时期的志留纪出现;阶段三是中生代时期,该时代⑤裸子植物出现,①鸟类出现在白垩纪末期;阶段四是新生代,该时期⑥被子植物繁盛,⑦人类出现在该时期的第四纪。
【小问3详解】
对沉积岩来说,一般规律是位置越靠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岩石的年龄越老,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出现的时间越早,越低级,越简单。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渭干河流域(如图)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阿克苏地区东部,地理范围为80°40′E~84°10′E,41°06′N~42°42′N,全长约452km,流域总面积约72420km2(其中克孜尔水库以下流域面积为37900km2)。渭干河,又称龟兹川水,是新疆11条大河之一,也是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由木扎尔特河(发源于木扎尔特冰川)、克孜尔河(发源于汗腾格里峰)等六条支流汇合而成,含沙量较大。渭干河流域的各条河流发源地是南天山的汗腾格里峰等及其分支。渭干河河水为多种补给型,水源结构是冰川融水、积雪融水、降水、地下水。下图为渭干河流域及周边区域简图。
(1)指出图中虚线内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图中虚线内区域河流分汊较多的原因。
【答案】(1)冲积扇;河流在山区流速快,挟带大量泥沙和碎石,流出山口,地势落差变小,河道宽阔,流速减缓,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
(2)地形较平坦,河流含沙量大;流速缓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较多沙岛;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多个沙岛存在,促使河道摆动不定,易导致河流分汊。
【解析】
【小问1详解】
注意图中虚线内区域,结合图示信息,从形状看,呈扇形,应该为冲积扇地貌。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与流水作用有关。首先,河流在山区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挟带了大量的泥沙和碎石;然后流到山谷口地区,河道展宽,地势变平缓,流水的搬运作用减弱,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便形成冲积扇地貌。
【小问2详解】
图中虚线内区域河流分汊较多的原因可以从地形、泥沙沉积、流量季节变化等角度进行解答。从地形看,图中虚线内区域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地形较平坦,河流在山区流动时含沙量大。从泥沙沉积看,由于地形平缓,流速减慢,流水搬运作用减弱,泥沙大量堆积,形成较多沙岛。从流量季节变化看,该河流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加上沙岛较多,使河道摆动不定,容易导致河流分汊,因此,河流分汊较多。
19. 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
(1)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则他起跳的位置属于大气的____层。简述该大气层的主要特点____。
(2)鲍姆加特纳自39千米高空跳下至落地的过程中,气温的变化过程是____。
(3)鲍姆加特纳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说出特制宇航服特点的主要作用,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答案】(1)平流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上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2)随着高度的下降,气温先降低;进入对流层后,气温逐渐升高,但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0℃以下。
(3)①鲍姆加特纳在平流层跳下,那里氧气稀薄,头盔内的液氧系统可以为他提供氧气。 ②鲍姆加特纳下降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气温低,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可以调节气温,保护眼睛。
【解析】
【小问1详解】
平流层的范围是从对流层顶部(高纬度地区为8-9千米,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至50-55千米的高空。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则他起跳的位置属于大气的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的上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不易形成对流;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鲍姆加特纳是从39千米高空向下跳。起跳时,在平流层,随着高度的下降,气温降低;进入对流层后,随着高度的下降,气温逐渐升高;根据所学知识,从39千米高空向下,垂直方向上大部分区域气温都低于0℃,故该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0℃以下。
【小问3详解】
平流层氧气稀薄,鲍姆加特纳头盔里的液氧系统可以为他提供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温较低,且气温变化大,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0℃以下,对流层顶部气温降至-60℃,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可以调节气温,保护眼睛。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 ℃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答案】(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 m),40°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 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解析】第(1)题,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生成答案。
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反映了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曲线分段对比等不同,据图从这几方面描述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阶段一
____
阶段二
____
阶段三
____
阶段四
____
宇航服的主要特点
主要作用
头盔内有液氧系统
①____
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
②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文件包含高一地理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