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学生版+解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3课化学元素和周期表(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3课化学元素和周期表(学生版+解析),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3课 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定义及其简单分类,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认识自然界中的常见元素,了解元素摄入量多少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4、初步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概念。
【重点】
1、知道元素的定义、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简单分类。
2、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元素与人体健康。
【难点】
1、掌握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
2、掌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思想。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
元素 非金属元素:“石”旁、“氵”旁、“气”字头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
注:有的教材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4、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加碘食盐”中的碘、“加铁酱油”中的铁、“钙片”中的钙,指的都是元素。
含量:(1)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
(2)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
(3)在生物体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写法
= 1 \* GB3 ①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N、O、C等。
= 2 \* GB3 ②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简称“一大二小”,如Ca、Mg、Cl、Ag等。
2、常见元素符号
三、元素周期表
①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的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出了区分。
②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③每一纵行(族):周期表在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共有16个族。
四、单质与化合物
1、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2)、铜(Cu)、氮气(N2)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化镁(MgO)、碳酸钙(CaCO3)等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氧化镁(MgO)、
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碳(CO2)等。
五、元素与人体健康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50多种: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碳、氢、氮,其质量分数大约分别为O—65%、C—18%、H—10%、N—3%,它们主要以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这4种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6%。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主要有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人体内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Fe、Mn、Zn、C、Se、I、Cu
元素缺乏后果:(1)缺Ca:骨质疏松,佝偻病
缺Zn:智力低,发育停滞,侏儒
缺I:甲状腺疾病
缺Fe、C:贫血
(5)缺F:龋齿
1.(2023·安徽宿州·统考三模)中国电科所成功制备氧化镓单晶新型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氧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的原子序数是8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D.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2023·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考二模)锰在炼钢中的主要作用是脱氧、脱硫和作为合金元素。在高炉冶炼时,加入少量的锰不但能够改善冶炼的操作和加工,还能改善生铁的性能。如图为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锰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5
B.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锰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锰离子
D.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3.(2023·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考二模)人体缺碘或过量的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时期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这里的“碘”指的是
A.离子B.分子C.原子D.元素
4.(2023·江苏南京·统考二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钬是稀土的一种,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67B.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g
C.属于金属元素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7
5.(2022秋·内蒙古呼伦贝尔·九年级校考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氟原子、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6.(2023春·陕西西安·九年级西安益新中学校联考学业考试)中科院金属所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Al)成功应用于空间站太阳翼伸展机构关键部件。如图为碳、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角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硅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4
C.铝原子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碳、硅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7.(2023·江苏连云港·校考三模)2023全球6G技术大会3月22日在南京召开。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B.硅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D.由图④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8.(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
B.原子序数:乙>丙>甲
C.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9.(2023春·四川成都·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部分信息被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66
C.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0.(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实验室中,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
A.都含氧原子B.都含氧分子C.都含氧元素D.都是氧化物
11.(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 基于分子、原子和元素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CO2中碳和氧属于两种不同元素,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原子质量不同
13.(2023·重庆·模拟预测)甲、乙、丙、丁四种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核外电子数为2B.乙、丙属于同种元素
C.乙、丁化学性质相似D.丙、丁可以化合形成Na2O
14.(2023·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个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B.图2中A和C的化学性质相似
C.图1、图2中金属元素有2种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16.(2023·江苏无锡·校联考模拟预测)“Si”既可以表示一种化学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它是制造芯片、计算机CPU、半导体等的原材料。结合图1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i属于金属元素
B.S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 )”中应填写元素的名称为硅
D.该Si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
17.(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如图是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属于金属元素
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①③属于原子,②属于阴离子
D.①③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18.(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中图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图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图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_____。图C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图D中甲元素的原子序数 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元素。乙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结构(填“不稳定”或“相对稳定”)。
(4)氟原子和氯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
19.(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三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1)A~D的粒子中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2)B~D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D原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
(4)汞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20.(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若A、E两种粒于属于同种元素, 则X=______,C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2)A~D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B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1.(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E共有______种元素。
22.(2023·湖南湘西·统考二模)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根据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子的元素在分类中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变成离子(填“得到”或“失去”),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一模)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元素⑤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2023年陕西省中考)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下列物质只含碳元素的是
A.石灰石B.金刚石C.碳酸D.石蜡
2.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元素的核电荷数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2023年天津市中考)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B.CaC.NaD.H
4.(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5.(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W属于同一周期
B.Z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D.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6.(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元素主要来自吸入的空气B.磷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C.缺钙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D.硫和钾在人体中各占
7.(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FeB.AlC.OD.Si
8.(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
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9.(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A.x的数值为4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0.(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罗列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标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由8个16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__(填化学符号)。
(5)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上册预学精品课程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3课 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定义及其简单分类,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认识自然界中的常见元素,了解元素摄入量多少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4、初步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概念。
【重点】
1、知道元素的定义、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简单分类。
2、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元素与人体健康。
【难点】
1、掌握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
2、掌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思想。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
元素 非金属元素:“石”旁、“氵”旁、“气”字头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
注:有的教材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4、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加碘食盐”中的碘、“加铁酱油”中的铁、“钙片”中的钙,指的都是元素。
含量:(1)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
(2)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
(3)在生物体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写法
= 1 \* GB3 ①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N、O、C等。
= 2 \* GB3 ②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简称“一大二小”,如Ca、Mg、Cl、Ag等。
2、常见元素符号
三、元素周期表
①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的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出了区分。
②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③每一纵行(族):周期表在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共有16个族。
四、单质与化合物
1、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2)、铜(Cu)、氮气(N2)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化镁(MgO)、碳酸钙(CaCO3)等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氧化镁(MgO)、
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碳(CO2)等。
五、元素与人体健康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50多种: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碳、氢、氮,其质量分数大约分别为O—65%、C—18%、H—10%、N—3%,它们主要以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这4种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6%。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主要有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人体内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Fe、Mn、Zn、C、Se、I、Cu
元素缺乏后果:(1)缺Ca:骨质疏松,佝偻病
缺Zn:智力低,发育停滞,侏儒
缺I:甲状腺疾病
缺Fe、C:贫血
(5)缺F:龋齿
1.(2023·安徽宿州·统考三模)中国电科所成功制备氧化镓单晶新型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氧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的原子序数是8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D.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左上角的数值表示原子序数,所以氧的原子序数是8,故A正确;
B、镓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文字下方的数值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C正确;
D、镓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甲
C.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特征可知甲为He,He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信息可以推断出甲为2号元素He,乙为8号元素O,丙为9号元素F,则原子序数丙>乙>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单位为“1”,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Ne的核外电子数为10,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2023春·四川成都·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部分信息被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66
C.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该元素名称的偏旁为“钅”,则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相对原子质量用于计算时取整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中子数=163-66=97,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单位为“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其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实验室中,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
A.都含氧原子B.都含氧分子C.都含氧元素D.都是氧化物
【答案】C
【详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含有氧原子,而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都不含氧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三种物质不含氧气,因此不含氧分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都有氧元素,但它们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 基于分子、原子和元素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CO2中碳和氧属于两种不同元素,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详解】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13.(2023·重庆·模拟预测)甲、乙、丙、丁四种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核外电子数为2B.乙、丙属于同种元素
C.乙、丁化学性质相似D.丙、丁可以化合形成Na2O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甲的核外电子数为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乙、丙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1个电子,故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丙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6,可知丙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原子序数为8,故丙原子为氧原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丁原子是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氧离子与钠离子结合可形成的化合物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3·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个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B.图2中A和C的化学性质相似
C.图1、图2中金属元素有2种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答案】C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1中两个微粒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A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氦原子,且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达到了满电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C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故图2中A和C的化学性质相似,故B说法正确;
C、图1中左边为质子数为1的氢元素,右边为质子数为2的氦元素,图2中A质子数为2,是氦元素,B质子数为6,是碳元素,C质子数为10,是氖元素,D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故图1、图2中只有镁一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C说法不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6.(2023·江苏无锡·校联考模拟预测)“Si”既可以表示一种化学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它是制造芯片、计算机CPU、半导体等的原材料。结合图1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i属于金属元素
B.S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 )”中应填写元素的名称为硅
D.该Si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
【答案】A
【详解】A、硅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图中可知,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正确;
C、Si是硅元素,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为14,正确。
故选:A。
17.(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如图是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属于金属元素
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①③属于原子,②属于阴离子
D.①③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答案】C
【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②核内质子数为11,第11号元素是钠,钠是金属元素,故A正确;
B、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②③中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B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②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属于阳离子,故C错误;
D、①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③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①③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金属元素在左边,非金属元素在右边,故D正确;
故选C。
18.(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中图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图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图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_____。图C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图D中甲元素的原子序数 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元素。乙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结构(填“不稳定”或“相对稳定”)。
(4)氟原子和氯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
【答案】(1)50
(2) 6 得到
(3) 小于 相对稳定
(4)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
【详解】(1)根据题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锡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0,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锡元素的核电荷数是50。
(2)图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2+4=6。图C表示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
(3)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图D中甲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乙元素。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乙元素是氩,氩原子是相对稳定结构。
(4)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所以氟原子和氯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19.(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三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1)A~D的粒子中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2)B~D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D原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
(4)汞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答案】(1)三/3
(2)C
(3)三/3
(4)金属
【详解】(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D的粒子中,质子数有2、12、10三种,故共表示三种元素;
(2)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且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结构,故A、C化学性质相似,A、D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相同,但是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
(3)D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D原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
(4)汞属于金属,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0.(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若A、E两种粒于属于同种元素, 则X=______,C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2)A~D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B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答案】(1) 24.31 8 Mg2+
(2) AD/DA 3/三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若A、E两种粒于属于同种元素, 则X=8;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C中质子数为12,核外有10个电子,C表示镁离子,该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化学符号为:Mg2+;
(2)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A~D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D;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电子层数在数值上相等,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21.(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E共有______种元素。
【答案】(1)离子
(2)不一定
(3)4/四
【详解】(1)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图中①表示的是离子;
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可分为原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②表示的是分子;
(2)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3)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示A-E中共有8、11、12、16四种质子数,故A-E中共有四种元素。
22.(2023·湖南湘西·统考二模)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根据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子的元素在分类中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变成离子(填“得到”或“失去”),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答案】(1)金属
(2) 失去
【详解】(1)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为镁原子,故该原子的元素在分类中属于金属元素。
(2)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变成离子,故填:失去;
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一模)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元素⑤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1)金属
(2) O ⑥
(3)得到
【详解】(1)如图元素③位于第三周期的第Ⅲ主族,故是13号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如图元素②位于第二周期第Ⅵ主族,是第8号元素即氧元素,故填元素符号是: O ;
根据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列的是稀有气体的元素,而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图可知⑥元素符合,其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3)元素⑤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第Ⅶ主族,是第17号元素氯元素,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2023年陕西省中考)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下列物质只含碳元素的是
A.石灰石B.金刚石C.碳酸D.石蜡
【答案】B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只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
C、碳酸是由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石蜡是含有多种元素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元素的核电荷数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及核电荷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并不密切。
故选D。
3.(2023年天津市中考)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B.CaC.NaD.H
【答案】A
【详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前五位为:氧、碳、氢、氮,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A。
4.(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答案】B
【详解】这里的“铁、钙、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5.(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W属于同一周期
B.Z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D.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示:X、Y、Z、W的质子数分别是1、8、6、11,则对应的元素是H、O、C、Na。
A、X是氢元素,在第一周期,W是钠元素,在第三周期,不属于同一周期,说法错误;
B、Z是碳元素、Y是氧元素,它们能形成化合物:CO、CO2,说法正确;
C、Y是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W是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说法正确;
D、X、Y、W三种元素是H、O、Na,形成的化合物是NaOH,属于碱,常温下,NaOH的水溶液pH大于7,说法正确。
故选A。
6.(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元素主要来自吸入的空气B.磷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C.缺钙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D.硫和钾在人体中各占
【答案】C
【详解】A、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由H、O元素组成,故氧元素主要来自水,不是来自吸入的空气,不符合题意;
B、磷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硫和钾等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是1.5%,但是硫和钾各自的含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FeB.AlC.OD.Si
【答案】B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
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铜的元素符号是Cu,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铜的原子序数是29,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铜为“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A.x的数值为4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答案】C
【详解】A、由于硅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结合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得14=2+8+,解得=4。A正确;
B、硅是石字旁,所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C错误;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由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3层电子,所以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0.(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罗列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标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由8个16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__(填化学符号)。
(5)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Na+
(2)N2
(3)
(4)S8
(5)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6
【详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所含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Na+;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3)NaClO中钠元素显示+1价,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的原则,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解得x=+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故标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由上图可知,16号元素的原子是硫原子,故由8个16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即为S8;
(5)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6。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氢
H
硫
S
氦
He
氯
Cl
锂
Li
氩
Ar
铍
Be
钾
K
硼
B
钙
Ca
碳
C
锰
Mn
氮
N
铁
Fe
氧
O
铜
Cu
氟
F
锌
Zn
氖
Ne
银
Ag
钠
Na
溴
Br
镁
Mg
碘
I
铝
Al
钡
Ba
硅
Si
金
Au
磷
P
汞
Hg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氢
H
硫
S
氦
He
氯
Cl
锂
Li
氩
Ar
铍
Be
钾
K
硼
B
钙
Ca
碳
C
锰
Mn
氮
N
铁
Fe
氧
O
铜
Cu
氟
F
锌
Zn
氖
Ne
银
Ag
钠
Na
溴
Br
镁
Mg
碘
I
铝
Al
钡
Ba
硅
Si
金
Au
磷
P
汞
Hg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08自然界的水(学生版+解析),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07二氧化碳的制法(学生版+解析),共3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暑假预学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06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版+解析),共2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反思交流,拓展延伸,暑假预学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