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寒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复习课+预习课) 易错题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复习课)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05 数轴上的行程问题练习(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寒假(复习课)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05 数轴上的行程问题练习(解析版),共12页。
1.(2021·河北唐山市·七年级期末)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
(1)求点A、B所表示的数;
(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的解.
①求线段BC的长;
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3;(2)①9;②存在;﹣4或5.
【分析】
(1)由,可得:a+2=0且b﹣3=0,再解方程可得结论;
(2)①先解方程,再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答案;②设点P表示的数为m,所以,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时,(﹣2﹣m)+(3﹣m)=9,当时,,当m>3时,,通过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
解:(1)∵,
∴a+2=0且b﹣3=0,
解得a=﹣2,b=3,
即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3;
(2)① ,
解得x=﹣6,
∴点C表示的数为﹣6,
∵点B表示的数为3,
∴BC=3﹣(﹣6)=3+6=9,即线段BC的长为9;
② 存在点P,使PA+PB=BC,理由如下:
设点P表示的数为m,
当m<﹣2时,(﹣2﹣m)+(3﹣m)=9,
解得m=﹣4,
即当点P表示的数为﹣4时,使得PA+PB=BC;
当﹣2≤m≤3时,,
故当﹣2≤m≤3时,不存在点P使得PA+PB=BC;
当m>3时,,
解得m=5,
即当点P表示的数为5时,使得PA+PB=BC;
由上可得,点P表示的数为﹣4或5时,使得PA+PB=B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化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掌握利用分类讨论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训练】
解答题
1.(2021·北京平谷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AB.
(一)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
(二) 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
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
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
综上,数轴A,B两点的距离
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x,且点B与点A在原点的同侧, AB=3,则x=
(2)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1,点B表示的数绝对值是3,则AB=
(3)若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4、2,设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x,当时,直接写x的值
【答案】(1)4;(2)2或4;(3)3或-5
【分析】
(1)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列出绝对值方程求解即可;
(2)先求得A和B表示的数,再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分情况计算即可;
(3)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绝对值方程,分和和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
即或,
解得或,
又因为点B与点A在原点的同侧,
所以,
故答案为:4;
(2)根据题意点A表示的数为1或-1,点B表示的数为3或-3,
因为,
所以AB=2或AB=4,
故答案为:2或4;
(3),
,
即,
当时,
,
即,
解得;
当时,
,
即,
解得,
当时,
,
即,
无解,
x的值是3或-5.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方程,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读懂题意,掌握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
2.(2021·辽宁沈阳市·七年级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为表示的有理数为-8,点表示的有理数为12,点从点出发分别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沿由到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后立即返回,仍然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至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单位:秒).
(1)当时,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
(2)当点与点重合时,______;
(3)①在点由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点与点的距离是______,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在点由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点与点的距离是______(用含代数式表示);
(4)当______时,.
【答案】(1)-4;(2)5;(3)①;;②;(4)3或7.
【分析】
(1)先计算出当时点移动的距离,进一步即得答案;
(2)先求出点与点重合时点P移动的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解;
(3)①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即可得出点与点的距离,然后用﹣8加上这个距离即为点表示的有理数;
②用2AB的长减去点P移动的距离即为点与点的距离,据此解答即可;
(4)分两种情况:当点由点到点运动时与点由点到点运动时,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当时,点移动的距离是4×1=4个单位长度,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8+4=﹣4;
故答案为:﹣4;
(2)当点与点重合时,点P移动的距离是12-(﹣8)=20,20÷4=5秒,
故答案为:5;
(3)①在点由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点与点的距离是,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故答案为:;;
②由2AB的长减去点P移动的距离即为点与点的距离,AB=12-(﹣8)=20,
在点由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点与点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
(4)当点由点到点运动时,4t=12,解得t=3;
当点由点到点运动时,40-4t=12,解得t=7;
综上,当t=3或7时,AP=12.
【点睛】
本题以数轴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3.(2021·河北唐山市·七年级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从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由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后立即返回,仍然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至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单位:秒).
(1)求时,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
(2)当点与点重合时,______;
(3)在点沿数轴由点到点再回到点的运动过程中,求点与点的距离(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4)当点表示的有理数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值.
【答案】(1);(2);(3)当时,点与点的距离为4t,时,点与点的距离为;(4)1,2,4,5
【分析】
(1)根据P点的速度,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AB的长度,根据路程除以速度,可得时间;
(3)根据情况分类讨论:,,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可得答案;
(4)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得P点表示的数,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四种情况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
解:(1)当t=1时
P运动的距离为
故P表示的有理数是-2
(2)当点与点重合时
P运动的距离为
故
(3)点沿数轴由点到点再回到点的运动过程中,点与点的距离分为两种情况:
当点到达点前时,即时,
点与点的距离是;
当点到达点再回到点的运动过程中,即时,
点与点的距离是:;
由上可知:
当时,点与点的距离是
当时,点与点的距离是
(4)的值为1秒或2秒或4秒或5秒
当点表示的有理数与原点(设原点为)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时,点表示的数是-2或2,
则有以下四种情况:
当由点到点,点P在O点左侧时:,即:,;
当由点到点,点P在O点右侧时:,即:,;
当由点B到点,点P在O点右侧时:,即:,;
当由点B到点,点P在O点左侧时:,即:,
故的值为1秒或2秒或4秒或5秒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列代数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数轴的特征,根据题意结合数轴分情况求解
4.(2021·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海勃日戈镇中学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数轴的原点为是数轴上的三点,点B对应的数为1,,动点分别从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对应的数;
(2)求点对应的数(用含t的式了表示出来);
(3)当t何值时,?
【答案】(1)点A对应的数是−5,点C对应的数是3;(2)点P对应的数是−5+2t,点Q对应的数是3+t;(3)当t为或8时,OP=OQ.
【分析】
(1)根据点B对应的数为1,AB=6,BC=2,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可求解;
(2)根据动点P、Q分别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和1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表示出移动的距离,即可得出对应的数;
(3)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与点Q在原点两侧时和当点P与点Q在同侧时,根据OP=OQ,分别列出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详解】
解:(1)∵点B对应的数为1,AB=6,BC=2,
∴点A对应的数是1−6=−5,点C对应的数是1+2=3;
(2)∵动点P、Q分别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和1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
∴点P对应的数是−5+2t,点Q对应的数是3+t;
(3)①当点P与点Q在原点两侧时,若OP=OQ,则5−2t=3+t,
解得:t=;
②当点P与点Q在同侧时,若OP=OQ,则−5+2t=3+t,
解得:t=8;
当t为或8时,OP=OQ.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移动与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时(3)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5.(2021·中卫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末)数学冲浪,你能行!
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多项式2m2n-m3n2-m-2的次数,c是单项式-2xy2的系数,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1)a的值为 ,b的值为 ,c的值为 .
(2)若动点P、Q同时从A、B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求:
①运动多少秒后,点Q可以追上点P?
②运动多少秒后,点P、Q到点C的距离相等?
【答案】(1)-1;5;-2;(2)①4秒;②秒或秒.
【分析】
(1)理解多项式和单项式的相关概念,能够正确画出数轴,正确在数轴上找到所对应的点;
(2)①求出A、B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追及问题列式计算求解;
②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a是最大的负整数,
∴a=-1,
∵b是多项式2m2n-m3n2-m-2的次数,
∴b=3+2=5,
∵c是单项式-2xy2的系数,
∴c=-2,
如图所示:
故答案是:-1;5;-2;
(2)①∵动点P、Q同时从A、B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
∴AB=5-(-1)=6,两点速度差为:2-=,
∴6÷=4,
答:运动4秒后,点Q可以追上点P.
②设运动时间为秒,则P对应的数是-1-,Q对应的数是5-,
∴PC= ,QC= .
∵点P、Q到点C的距离相等,
∴=,
∴或,
∴或
∴运动秒或秒后,点P、Q到点C的距离相等.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有关计算以及单项式和多项式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期末难点特训(一)数轴上的行程问题(原卷版+解析),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轴上的行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数轴中的动点问题,共39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3 数轴同步测试题,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轴上的行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