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课件+教案
第5课快乐的阳光+演唱《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1)
展开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榕树爷爷》教案歌曲分析《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抒情优美,歌词借助了与榕树爷爷的对话,抒发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歌曲引子中的一个声部生动的模拟了孩子们的热情呼唤,另一声部则以下行二度的音调和衬词“呣”,模拟了榕树爷爷亲切的回应。尾声与引子是相同的,只是两个声部作了交换,在演唱时渐慢的速度、减弱的力度,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气氛,仿佛在向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告别。引子之后的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同头异尾)组成,音乐显得稚气而俏皮。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都以大跳进入,在节奏上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欢快的喜悦心情。教学目标1、能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唱好歌曲引子部分,能够进行二声部轮唱。2、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的情绪,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3、通过学唱歌曲抒发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爱。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的情绪,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2、能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唱好歌曲引子部分,能够进行二声部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沙锤、碰铃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二声部的发声练习。二、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大榕树图片。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与榕树有关的歌曲—《榕树爷爷》。三、歌曲学习1、初听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听的完以后告诉老师,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呢?歌曲是几拍子的?师:同学们,听完以后,你认为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呢?歌曲情绪:亲切地速度:中速E大调 四四拍2、再次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二声部轮唱、二声部合唱。3、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①了解音乐的符号:“0”在简谱中表示空拍,不发出声音mf:中强 表示声音唱得强一些②课件出示渐弱符号图片。渐弱符号:表示歌唱中声音从强到弱。③用“啦”模唱歌曲旋律。④再听一遍范唱,你能找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吗?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合唱: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根据一定的音程关系和声部组合,相互配合,共同演唱一首歌曲或乐曲的艺术形式。二声部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它涉及两个声部,各自按照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这种合唱形式要求两个声部听起来和谐,以至于它们的声音合起来就像一个人在演唱一样。⑤带歌词演唱引子部分和高声部。⑥歌曲引子部分要注意空拍和连音线部分的演唱。⑦完整演唱高声部。⑧歌曲中多次出现“啦” “呣”等衬词你认为怎样唱才能表达歌曲情感?a.“呣”模拟了榕树爷爷亲切的回应,这个部分应该用亲切的声音去演唱b.低声部在长音处唱“ 啦啦啦”作为呼应,使音乐显得稚气而俏皮。这个部分要用活泼、俏皮的声音去演唱。⑨学唱歌曲第二个声部。(轮唱部分注意歌曲的空拍)⑩尝试二声部合唱:边唱边为歌曲划拍,比一比谁划拍最准。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⑪完整演唱: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完整地演唱一遍《榕树爷爷》。四、课堂活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两组同学分声部演唱歌曲。五、课堂总结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这节课又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让我们唱着歌曲走出教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