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其代号,涂于答题卷中。
1. 风吹麦浪,稻花飘香,夏蝉低吟,鸟儿浅唱……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
A. 春日和煦B. 夏荷绽放
C. 秋风送爽D. 冬雪飞舞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这个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点。
【详解】A.春日和煦是自然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夏荷绽放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B符合题意。
C.秋风送爽是自然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冬雪飞舞是自然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 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 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 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水稻的茎中空,便于根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与水稻水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可见,水稻的茎中空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
B.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可见,水稻季末落叶,体现了植物能排出代谢废物,B正确。
C.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草盛稻苗稀”描述的是稻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体现“生物有应激性”,C错误。
D.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芽分为花芽、枝芽和混合芽。可见,腋芽来年再生,体现了植物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选C。
3. 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夏至种豆,重阳种麦”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温度B. 水分C. 阳光D. 空气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详解】夏至种豆,重阳种麦指的是夏至是种豆的好时节,重阳是种麦的好时节,主要原因是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不一样。
故选A。
4.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 煮菠菜时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破坏了细胞壁
D. 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细胞质
【答案】A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A正确。
B.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是植物体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就不含叶绿体,B错误。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所以将菠菜等新鲜绿叶蔬菜煮沸后,水变成绿色是由于细胞中的细胞膜遭到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错误。
D.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液泡,D错误。
故选A。
5. 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垂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 松树比垂柳更高等
C. 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D. 垂柳和松树存在着竞争关系
【答案】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可见,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 2023年2月24日,《科学》杂志发表题为《鹿角再生中关键干细胞类群的发现》的论文。文中介绍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 细胞的癌变B. 细胞的生长
C. 细胞的分化D. 细胞的衰老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详解】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但是,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的癌变,A错误。
B.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B错误。
C.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文中介绍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细胞的分化,C正确。
D.细胞衰老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D错误。
故选C。
7.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正确的是( )
①调查并如实记录 ②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③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④设计调查路线 ⑤选择调查范围
A. ①②④⑤③B. ②⑤④①③
C. ⑤③④①②D. ②③④⑤①
【答案】B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详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调查法。调查时首先②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⑤选择调查范围并④设计调查路线,然后去①调查并如实做好记录,最后再③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 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使用的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 )
A. 600毫米B. 60毫米
C. 0.6毫米D. 0.06毫米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小华使用的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则放大倍数=10X×10X=100。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6÷100=0.06毫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 实验室有一张细胞临时装片,小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后,判断其为植物细胞。他观察到的下列结构中,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核C. 叶绿体D. 大液泡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结构,可以作为植物细胞判断依据,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不可以作为植物细胞判断依据,B符合题意。
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具有结构,可以作为植物细胞判断依据,C不符合题意。
D.大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结构,可以作为植物细胞判断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同学欲利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污点出现的地方,下列哪种方法达不到目的( )
A. 移动装片B.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转动目镜D. 更换物镜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难度适中。
【详解】A.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污点,可通过移动装片的方法来判断污点的存在,当移动装片时,若污点移动证明污点在装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升降镜筒,使物象更为清晰,B错误。
C.当转动目镜时,若污点移动则证明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物镜或装片上,C正确。
D.当更换物镜时,若污点消失,则证明污点在物镜上,反之在目镜或装片上,D正确。
故选B。
11.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下图表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其中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图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
图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使机体产生运动。
图C: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图D: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等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故选C。
12. 莲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材。藕折断后出现“藕断丝连”的现象,其中每一根藕丝都由3~8根导管构成。这些“丝”属于( )
A. 输导组织B. 营养组织
C. 机械组织D. 保护组织
【答案】A
【分析】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①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②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③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④机械组织,分布较广,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⑤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详解】A.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所以藕折断后出现“藕断丝连”现象,其中的每一根藕丝通常都含有3~8根导管。这些“丝”属于输导组织,A符合题意。
B.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分布较广,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增厚,常木质化。因细胞形状和细胞加厚情况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如叶脉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机械组织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B. 植物所有细胞都含有合成有机物的叶绿体
C. 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D. 细胞所需要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答案】C
【分析】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详解】A.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
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B错误。
C.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D.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是水和无机盐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法自己合成,D错误。
故选C。
14. 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由于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各种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题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 草、鹰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和系统
D. 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差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
B.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错误。
C.动物和植物都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没有系统层次,C错误。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正确。
故选D。
1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湖泊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是生产者,青蛙是消费者。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不是森林生态系统,A错误。
B.湖泊生态系统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B错误。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C正确。
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不是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C。
16.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下列所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 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 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 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答案】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详解】A.改造后群落中植物的优势种为菖蒲、芦苇、睡莲,而这三种植物均水生植物,所以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A不符合题意。
B.从表中可知,改造前植物种类20中,改造后植物种类30种,生物种类增加了10种,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B不符合题意。
C.由B可知,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植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从而增加该区域内的氧含量,植物还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增加该区域的湿度,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改造后生物种类增多,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被子植物的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下列常食用的植物器官不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 红薯B. 苹果C. 马铃薯D. 莲藕
【答案】B
【分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详解】A.红薯食用部分属于块根,是营养器官,A不符合题意。
B.苹果食用部分属于果实,是生殖器官,B符合题意。
C.马铃薯食用部分属于块茎,是营养器官,C不符合题意。
D.莲藕食用部分属于茎,是营养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于是一些牧民大量饲养山羊,但山羊连草根都啃食,导致草场逐渐退化。这属于( )
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D. 山羊与草场竞争
【答案】C
【分析】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利用生物影响环境进行解答。
【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退化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C。
19. 自克隆羊“多莉”问世以来,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相关领域。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培育优良的家畜品种,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B. 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降低基因工程药物的成本
C. 人体克隆涉及技术、伦理、道德和社会等复杂问题,还会导致遗传上的退化
D. 人们可以从濒危动物身上选取适当的体细胞进行克隆,达到有效保护物种的目的
【答案】A
【分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详解】A.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完全保留母本的性状,不会快速改良某些动物的性状,繁殖速度快,故A错误。
B.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许多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科学家们为了让细菌等微生物“生产”出名贵的药品(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希望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扰素等),分别将一些相应的人体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再设法使这些微生物细胞大量繁殖。与此同时,人体基因数目也随着微生物的繁殖而增加。在人体基因被大量“克隆”时,微生物大量地“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名贵药品,降低药物生产的成本,故B正确。
C.克隆技术成熟后,理论上、技术上克隆人是可以成功的,但是法律和伦理道德上是有一定问题的,如克隆人一旦成功,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打破原有的人际关系;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克隆会引起人类退化,故C正确。
D.克隆技术也可以从濒危动物身上选取适当的体细胞进行克隆,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物种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A。
20.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也需要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来维持生活
B. 单细胞生物都具有相同的细胞结构
C. 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都生活在水中,有些单细胞生物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D. 在单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
【答案】A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详解】A.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所以单细胞生物也需要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来维持生活,A正确。
B.单细胞生物有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细菌等,结构并不相同,B错误。
C.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但也有例外,例如有些细菌可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有些单细胞生物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如草履虫,C错误。
D.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的分化现象,D错误。
故选A。
21.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B. 细胞分裂直接形成组织
C. 植物细胞分裂时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D.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一样
【答案】B
【分析】细胞的分裂过程:①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③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④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可见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A正确。
B.细胞分裂会形成新的细胞,使细胞的数量增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B错误。
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C正确。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自我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
故选B
22. 如果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 )
A. 空气B. 植物
C. 湿度D. 空气的湿度
【答案】B
【分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1个。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性实验变量的控制。
【详解】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变量是植物(植物的多少).如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三处环境能形成对照.可以得出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故选B。
2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电子显微镜发挥了重要作用
D.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正确。
B.植物学家施莱登与动物学家施旺通过对动、植物体的研究,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
C.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光学显微镜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细胞较小肉眼不可见,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植物体(病毒除外)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C
24. 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演化而来的
B. 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能不断分裂
C. 癌细胞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
D. 癌细胞分裂若干代后即停止分裂
【答案】D
【分析】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癌细胞的分裂不受限制,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
【详解】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有一天可能征服它,故A、B、C都属于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分裂是癌细胞的特点,所以癌细胞不会停止分裂,D错误。
故选D。
2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 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
【答案】D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详解】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比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草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二、简答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在答题卷中作答,术语中的关键字写错该空不得分。
26. 芹菜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
(1)如图1所示结构为芹菜的叶,它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
(2)小明帮妈妈切芹菜时,感觉芹菜叶柄的肉质部分比较脆,老芹菜比嫩芹菜的“筋”多且硬,他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这可能与芹菜叶柄的结构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取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用镊子撕取“筋”中的组织置于液滴中,盖上________,然后将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的结果。据图推测,这部分属于_______组织,这种组织具有_______的功能。
【答案】(1)器官 (2)①. 清水 ②. 盖玻片 ③. 输导 ④. 物质运输
【分析】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详解】(1)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1所示结构为芹菜的叶,它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2)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取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用镊子撕取“筋”中的组织材料置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然后将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的结果,据图推测,这部分具有输导组织的特点,属于输导组织,这种组织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27. 如图是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的是________组织。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________组织。
(4)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__________。
【答案】(1)①. 分裂 ②. 分化
(2)上皮 (3)肌肉
(4)系统##B
【分析】(1)分析图可知:①②③是细胞分裂,④细胞分化,A是器官、B是系统、C是人体。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3)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详解】(1)图中①②③过程,细胞数目不断增多,是细胞分裂的过程;过程④形成了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构成了组织,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2)人体中的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类似于植物体的保护组织。
(3)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其中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能牵动骨完成某一个动作。如心肌、平滑肌等。
(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由图可知,A是器官、B是系统、C是人体;植物体直接由器官构成,不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8. 湿地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面是“湿地修复”,某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游玩。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春天,樱花、海棠、美人梅、玉兰等争奇斗艳,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中;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叶肉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2)湿地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上图一是调查后绘制的该湿地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鲫鱼和白鹭的关系是_______,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组成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湿地附近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
【答案】(1)①. 液泡 ②. 叶绿体 ③. 温度
(2)①. 捕食和竞争 ②. 乙 ③. 丙
(3)①. 太阳能 ②.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图二中,甲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丙是非生物部分、丁是生产者。
【详解】(1)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深秋,温度降低,因此,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2)图中白鹭捕食鲫鱼,二者又都捕食河虾,所以二者是捕食和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乙分解者和丙非生物部分。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所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岸边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
29. 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珊瑚礁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自养生物(可以依靠自身产生有机物)——单细胞虫黄藻。虫黄藻可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必需的氧气和有机物,同时虫黄藻可从珊瑚虫排出的代谢废物中获得所需的胺、磷酸盐等。珊瑚礁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珊瑚礁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礁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1)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_________作用的原料。
(2)珊瑚礁会由小变大,它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合 (2)①. 不属于 ②.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而珊瑚礁只是由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
(3)当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
(4)浅水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更多的氧气和有机物,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分析】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1)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
(2)珊瑚礁虽然会由小长大,它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
(3)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
(4)因为珊瑚虫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浅水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更多的氧气和有机物,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30. 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填序号,__填文字)
(1)图中能表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______。
(3)[__]是动植物所共有的,它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______供细胞利用,因此也称该结构为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甲 ②.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①. ①细胞壁 ②. ⑤液泡
(3)①. ⑦ ②. 化学能 ③. 能量转换器
【分析】题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
【详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图中能表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图甲。你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含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①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⑤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液泡具有一定的浓度,能产生一定的渗透压,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的环境。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3)⑦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
31. 下图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的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对实验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___。
(2)图C中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图D中用滴管向盖玻片边缘滴的是________,目的是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_________结构进行染色,便于观察;若观察到的物像模糊应调节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4)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可避免产生__________。
A. B. C. D.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有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如图2箭头方向所示,则实际细胞质环流方向应该为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答案】(1)C→B→A→E→D
(2)①. 生理盐水 ②. 使细胞保持正常形态
(3)①. 稀碘液 ②. 细胞核 ③. 细准焦螺旋
(4)①. B ②. 气泡
(5)顺时针
【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详解】(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是:擦→C滴→漱→B刮→A涂→E盖→D染。故顺序为C→B→A→E→D。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
(3)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像清晰,在染色时用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常用碘液给细胞染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其中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4)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如图B。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5)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倒像,若视野中的箭头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则实际上箭头环流方向也为顺时针。
32.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某同学想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在使用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时,如果用胶头滴管吸取草履虫,应在图1中的____部位吸取,原因是__________。
(2)草履虫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如通过___进行呼吸,还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依靠其细胞的精致和复杂结构完成各种生理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____。
(3)草履虫细胞较大,几乎肉眼可见,为较好的观察其完整的运动轨迹,图2是目镜和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间的距离,其中最为合适的组合是________(用序号作答)。
(4)设置如图3的实验装置,如果D处有草履虫,想要让草履虫向E处移动,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草履虫靠______摆动而运动,有研究者对草履虫的回避做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当草履虫前端遇到棉花纤维的阻碍时,会采取后退方式,避开障碍,改变方向,继续前进。研究者进一步实验发现草履虫纤毛摆动的方向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高低有密切关系,结果如图4。分析以上结果,可知当草履虫遇到障碍,先后退,后前进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为_______(填“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或“始终升高”或“始终降低”)。
【答案】(1)①. A ②. 氧气充足,草履虫较多
(2)①. 表膜 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①④ (4)D处撒食盐粒(或E处放牛肉汁)
(5)① 纤毛 ②. 先升高后降低
【分析】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草履虫虽是单细胞生物,但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1)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草履虫是靠表膜来获得水中溶解的氧气,故草履虫都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所以A表层的草履虫密度最大,吸取培养液会发现许多草履虫。
(2)草履虫的身体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它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个细胞内完成,如通过表膜进行呼吸,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显微镜放大倍数低,数量多;显微镜放大倍数高,数量少;所以实验中若想较好的观察其完整的运动轨迹,应更换低倍的目镜和物镜即①④。
(4)如果A处有草履虫,想要让草履虫向B处移动,根据草履虫具有躲避不利刺激,趋向有利刺激的特性,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方法一:在D处撒盐(有害刺激)方法二:在E处滴加牛肉汁(有利刺激)。
(5)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而运动,草履虫前端的表膜同后端的表膜中离子通道的特性是不一样的。触碰刺激作用到草履虫的前端,打开了位于前端表膜上的钙通道。穿过了膜的钙离子使得纤毛内微管滑动的活动顺序发生改变,于是,纤毛的摆动方向逆转,草履虫倒退着游,表现出回避反应。如果触碰刺激作用到草履虫的后端,打开了位于后端表膜上的钾通道,穿过了膜的钾离子促使纤毛加快正向划动,使草履虫快速向前游动,表现出逃避反应。因此当草履虫遇到障碍,先后退,后前进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