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1~3题12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下面让我们跟随绝美的文字,一起参与班级举办的“感受四季之美”为主题的活动。
    1.活动中,小语选了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渐入仲秋,不像春的娇媚与绚丽,没了夏的热烈与粗广,整个大地似乎格外憔粹。唯独这一棵树,好像把整个夏天的活力毫不吝sè( )地拿了出来,在这片静谧而xiā( )瑟的土地上,显得绿茵茵的。或许它更像一位莅临的王者,用全部的力量在唤醒这昏沉的大地——来吧,让我们再造一个春夏!
    (1)有些字音字形小语拿不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吝sè( ) ②静谧( ) ③xiā( )瑟 ④莅( )临
    (2)语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1)①啬 ②mì ③萧 ④lì
    (2)①广 ②犷 ③粹 ④悴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吝啬,l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应该用的时候也舍不得用。
    静谧,jìng mì,安静。
    萧瑟,xiā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景色凄凉。
    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2)本题考查易错字。
    粗广——粗犷,意为:粗鲁而豪放。
    憔粹——憔悴,意为:形容人脸色差,瘦削。
    2.活动中,小语从《济南的冬天》中摘录了四个句子,并设计了重音(用着重号“.”标示)和停连(停顿用“∧”标示,连接用“⌒”标示),你认为重音和停连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A.有误,“一个”不应重读,只是单纯陈述事实,应重读“奇迹”,可以强调济南冬天没有大风的不寻常和难得,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冬天要是不刮大风”应该在“冬天”停顿,和后面是主谓关系,故选A。
    3.活动中,小语试着使用人工智能生成了下面这首《冬日》,请你运用学过的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修饰”它,选择两处进行修改。
    冬日
    冬日,寒风刺骨,
    白雪覆盖大地,
    飞鸟已无踪迹。
    炉火在角落里噼啪作响,
    热茶温暖了手指尖。
    这一刻,世界如此静好
    【答案】示例一:把“白雪覆盖大地”改为“白雪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的毛毯”
    示例二:把“飞鸟已无踪迹”改为“飞鸟是冬的隐士”。
    示例三:把“炉火在角落里噼啪作响”改为“炉火在角落里欢快歌唱”。
    示例四:把“热茶温暖了手指尖”改为“热茶隔着杯壁亲吻着手指尖”。(选择两处进行修改,运用修辞恰当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句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加以改写,使表达生动形象即可。
    “寒风刺骨”可改为:寒风如刀割般刺骨。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寒风比作刀割,形象地描绘出冬日寒风的凛冽。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还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冬日的严寒。
    “白雪覆盖大地”可改为:白雪如同柔软的棉被覆盖大地。同样使用比喻,将白雪比作棉被,不仅描绘出雪的柔软,还传达出一种保护和温暖的感觉。这样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想象出冬日雪景的美丽和温馨。
    “飞鸟已无踪迹”改为:飞鸟早已隐匿踪迹,仿佛怕冷似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飞鸟以人类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通过“怕冷”这一情感表达,读者能够感受到冬日的寒冷对自然界生物的影响,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热茶温暖了手指尖”改为:热茶温暖了指尖,如同母亲的手轻抚。将热茶的温暖比作母亲的手轻抚。这样的比喻不仅传达了热茶带来的舒适感受,还唤起了人们对亲情和温暖的回忆,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感人。
    第二部分(4~17题48分)
    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原句。
    (1)东临碣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答案】(1)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4) 遥怜故园菊 (5)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他生长着
    (二)古诗阅读(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暗含身在异乡的漂泊之情。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案】5.①客路 ②行舟
    6.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新的希望。(意思对即可)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客路”指旅途,暗示作者身在异乡,漂泊不定;“行舟”指乘船行进,象征着漂泊和流动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的漂泊之情。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深层哲理的理解。
    这首诗写了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揭示了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伴随着新的事物诞生的哲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 (2)太丘舍去 去:______
    (3)不亦说乎 说:______ (4)传不习乎 传:______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元 方 时 年 七 岁
    10.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文中“友人”的做法。
    【答案】7.(1)约定 (2)离开 (3)“说”同“悦”,愉快 (4)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8.(1)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
    (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9.元 方/ 时 年 七 岁
    10.示例:甲文中的“友人”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讲信用,但他有知错就改的优点。我们应该学习友人知错就改的优点,要摒弃他那种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讲信用的行为。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3)句意: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
    (4)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惭,感到惭愧;引,拉;之,他;
    (2)三人,几个人;必,一定;焉,兼词,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本句应在主语“元方”断开,要求只断一处;故断为:元方/时年七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可知,友人到约定的时间未到约定地点,未信守承诺;根据甲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友人得知陈太丘已经离开后便骂陈太丘,可见友人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
    “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守信用、不尊重他人都是不对的,我们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就要加以改正。
    根据甲文“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在元方据理力争指出友人的过错后,友人感到惭愧想去拉住元方,可见友人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想去道歉,可见其有知错就改的品质。
    “择其善者而从之”意思是: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友人知错就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
    参考译文:
    【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越过法度。”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现代文阅读
    (一)(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刘湛秋《雨的四季》(节选)
    【乙】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节选)
    11.甲文从______觉、______觉、______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生动地描绘出春雨的美丽、娇媚。
    12.自选角度,任选一句,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2)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1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1.①视觉 ②听觉 ③嗅觉
    1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2)示例1: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雨后树枝、树叶的美丽与生机,突出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示例2:“起伏”描绘出树叶的动感,生动的表现了雨后树叶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从词语和修辞的角度任选,言之有理即可)
    13.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在甲文中,“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些语句通过对树木、叶子、水雾等景物的描写,从视觉角度展现了春雨后的清新美丽景色,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春雨后的画面;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通过描写水珠滴落的声音以及小草翻动的沙沙声,从听觉角度让读者感受到春雨后的生机与活力;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这里从呼吸中感觉到空气中似乎有甜美的果子的味道,从嗅觉角度描写出春雨后空气的清新与芬芳,给人美好的感受。
    综上所述,甲文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生动地描绘出春雨的美丽、娇媚,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与喜爱。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雨分别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牛毛”体现了春雨的细密,“花针”体现了春雨的闪亮,“细丝”体现了春雨的绵长。同时,三个比喻句连用,又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更加突出春雨的特点。从原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可以看出,通过比喻和排比,形象地展示了春雨的形态和姿态,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雨的美妙,表现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修辞角度:“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将树和树枝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树木在春雨滋润后焕发生机的样子。把“萌发的叶子”比作“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形象地写出了叶子的茂盛和充满生机的姿态。从原句中“睁开”“手臂”“柔软”“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等词句,生动展现了雨后树木和树叶的鲜活状态,表现出春雨给植物带来的变化,突出了春雨的滋润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用词角度:“起伏”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叶子在微风中上下波动的动态画面,从视觉角度让读者能够想象出叶子充满活力的生长状态,表现了叶子的生机盎然,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感。
    甲文中,“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等语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雨后的树、花苞、空气等景物,将春雨后的世界描绘得清新、美丽、充满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雨给世界带来变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乙文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通过细腻的比喻,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展现出春雨滋润后的植物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春雨滋润大地、带来蓬勃生机的喜爱与赞美。
    综上所述,甲乙两文都通过对春雨中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表达,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
    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哈。”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
    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⑭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⑮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14.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15.标题《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含义丰富,说说你的理解。
    1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母亲形象的相同点。
    【链接材料】“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答案】14.(1)暴怒无常 (3)失魂落魄,心灵空虚 (4)心酸,感动(意思对即可)
    15.表层含义是指母亲补种的荞麦开花了。深层含义是母亲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以及母亲让我明白的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以及”前后写出其中一点即可,“道理”的解释可有可无)
    16.两位母亲形象的相同点:都深爱孩子,展现出伟大无私的母爱;两位母亲都是在自己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走出人生的困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情感脉络。
    第(1)空,根据“名落孙山”的提示,定位到第②段“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可知,“我”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没有安慰和鼓励,在田里拼命劳作。“我”的心情是暴怒无常的;
    第(3)空,根据“秋季开学”的提示,可定位到第⑧段“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可知,落榜后和父母在田里劳作了一个暑假,心里始终在纠结去不去复读,“我”本不想再拖累父母,不想再复读,但是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我”还是心有不甘,不想就这么放弃。矛盾、纠结、焦虑交织在一起。故可概括“我”此时的心情是失魂落魄,心灵空虚;
    第(4)空,根据“看见母亲在月下劳作”的提示,可定位到第⑩段“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第⑫段“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可知,月光下母亲还在辛勤的劳作,为的是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母亲兴奋于荞麦不仅开花还结了籽,就等着收荞麦,母亲的辛苦让“我”心酸,母亲的自信乐观让“我”感动,故可概括“我”的心情是心酸,感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具体作答时,可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常见的标题的作用有揭示主题、贯穿线索、设置悬念等。
    表层含义:结合第④段母亲的话“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第⑨段“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第⑪段母亲的话“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可知,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指母亲补种的荞麦开花了;
    深层含义:结合第⑫段句子“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第⑭段句子“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第⑮段“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等语句可知,荞麦花象征着母亲在困境中播种希望、坚定信念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荞麦花一样在作者心灵深处扎根,每当作者遇到挫折时,这种精神就像盛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一样,激励着他重新燃起希望,奋发向前,用信念和努力让生命绽放光彩。故“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象征着母亲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品质,也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爱,含蓄点明了“我”对母亲赞美、感激的文章主旨。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对比阅读。
    结合本文第①段“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第⑤段“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第⑦段“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可知,本来就贫穷的年代,又因春旱大片田地缺苗荒芜,供一个学生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大的压力。结合第⑥段“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可知,但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母亲还是劝“我”去上学,去复读,她知道农村生活的艰辛,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苦;结合第⑪段“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第⑫段“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第⑬段“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她用自己的方式劝导、安慰孩子,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困境;
    《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可是母亲还在为“我”着想,她隐患自己的病情,面对儿子双腿瘫痪的状况,想以带儿子看菊花的方法帮儿子重树生活的信心。“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等内容表现出伟大无私的母爱;
    故两位母亲的相同点是,她们都是在自己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史铁生的母亲肝病已经很严重了,本文母亲面临生活艰难,田地荒芜等),用自己的方式(史铁生的母亲想带儿子看菊花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本文的母亲鼓励孩子复读,种下荞麦种下希望,辛勤劳动等)帮助孩子走出人生的困境。两位母亲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体现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整本书阅读
    学校文学社准备拍摄一部关于《朝花夕拾》的宣传片,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7.下列不适合放在“鲁迅童年生活”专辑中的一项是( )
    A.《无常》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藤野先生》D.《阿长与山海经》
    18.编辑部拟把“温情的感动,犀利的批判”作为宣传片的标题,你觉得合适吗?请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7.C
    18.示例1:我觉得合适。淳朴善良的长妈妈为小鲁迅买来了他最为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让鲁迅倍感温暖)“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的故事,引发了鲁迅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示例2:我觉得合适。百草园——其乐无穷的儿童乐园,给小鲁迅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讲义事件”“幻灯事件”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虚伪的丑陋面目。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A.《无常》描述了鲁迅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恶得不到惩罚,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C.《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仙台学医期间的生活,特别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污蔑、歧视中国人的愤懑之情。这篇文章更多地涉及到鲁迅的青年时期在日本的学习经历,而不是他的童年生活。
    D.《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温情的感动”指的是温馨的场景,一些体现童真的地方。《朝花夕拾》充满了童趣与温情。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长妈妈;寻购赠送“我”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我”对长妈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在百草园里,有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这些看似平淡的景物,却充满了童年的无尽乐趣。
    “犀利的批判”是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在《朝花夕拾》中,批判与思考通常是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描写和探讨来实现的。《朝花夕拾》有作者的批判与思考。《五猖会》通过描述儿时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二十四孝图》通过对孝道故事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人格;《无常》通过对无常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不公和黑暗的批判,同时也呼唤人们要有正义和勇气。
    所以把“温情的感动,犀利的批判”作为宣传片的标题是合适的。
    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第三部分(18题40分)
    19.作文。
    回想一下,与家里人,与同学一起吃饭时,大家在餐桌前都会谈论些什么?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选择这个内容作文,你想表现什么?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信息。
    【答案】略。

    相关试卷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三模语文试题pdf、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三模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