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含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核舟记(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核舟记(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多髯( ) 袒胸( ) 衣褶( ) 楫( )
椎髻( ) 壬戌( ) 篆章( ) 罔( )
贻余( ) 糁之( )
【答案】 rán tǎn zhě jí jì xū zhuàn wǎng yí sǎn
【解析】本题考查注音。
髯:读音为 rán,两颊上的长须或下垂的头发,是胡须、头发的统称。
袒:读音为 tǎn,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衣褶:读音为 yī zhě,意思是衣服的褶裥。
楫:读音为 jí,桨。
髻:读音为 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戌:读音为 xū,地支的第十一位。
篆章:读音为 zhuàn zhāng,意思是指篆字图章,用篆字所刻的印章。
罔:读音为 wǎng,无;没有。
贻:读音为 yí,赠送。
糁:读音为 sǎn,涂。
2.下列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余数
B.为宫室 为:成为
中蛾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是
C.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可以
D.东坡右手执卷端 端:东西的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
【答案】B
【解析】B.“为宫室”翻译为“雕刻宫室”,“为”意思是做,这里是雕刻。故选B。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D项的停顿不正确,正确的停顿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答案】D
【解析】A.“有”同“又”;
B.“衡”同“横”;
C.“诎”同 “屈”;
故选D。
5.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答案】C
【解析】A.而:连词表承接,不译/副词,不译;
B.绝:副词,极/动词,消失;
C.为:都是动词,是;
D.可:副词,大约/动词,可以;
故选C。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糁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答案】D
【解析】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冠”是名词作动词,带着高高的帽子;
B.“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C.“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故选D。
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B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项中的“为”和例句中的“为”意思一样,都是“雕刻”的意思。A:是;C:是;D:对,向。故选B。
8.下列关于《核舟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
B.作者用“奇巧”“灵怪”两个词语首尾呼应,赞叹王叔远微雕技艺的高超。
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从全舟到局部、从中间到两边、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来介绍核舟,层次分明,丝毫不乱。
D.窗子左右刻写的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出自黄庭坚的作品。
【答案】D
【解析】D.有误,窗子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故选D。
9.央视特别节目《大国工匠》播出之后,引起热议。一中学打算举行“寻觅‘工匠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字以内)
(2)胡双钱折射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工匠精神”。大家在网上纷纷发帖点赞胡双钱的事迹,请你发一条帖子表达看法,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
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整整35年。35个春夏岁月里,他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但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答案】(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35年来,您坚守了自己的梦想,唱响了时代的敬业之歌,谱写了人生完美的篇章!向您致敬,可爱的航空手艺人!
【解析】(1)先观察图画,左边是一个刻着“中国品牌”的大石碑,右边是一个工匠在打造这个石碑,并有“工匠精神”四个小字表现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可见漫画寓意为:打造中国品牌靠的是工匠精神。据此可拟写宣传语如:秉承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品牌。
(2)就材料中的胡双钱事例,对他的这种“工匠精神”表示赞美,并用上一种修辞即可。如:您坚守了35年梦想,用“工匠精神”唱响了敬业之歌,谱写了人生优美的篇章!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为你点个赞!
【点评】(1)本题考查漫画的理解与宣传语的拟写。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标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2)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解答时要结合不同内容进行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0.“盖大苏泛赤壁云”句中“大苏”是指(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B.约八分有奇 奇:奇怪。
C.石青糁之 糁:一种颜料。D.中峨冠而多髯者 髯:头发。
1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卧 右 膝 诎 右 臂 支 船
1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4.选文第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说明“三人”形象的?请简要回答。
【答案】10.苏轼 11.A 12.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13.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4.先中间后两边,写两边时又从左到右。
【解析】10.考查对文章人物的熟记。阅读文章,由文中“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这里的“大苏”指的是苏东坡,即苏轼。
1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B.奇:在这里读jī,意思是零数;
C.糁:涂;
D.髯(rán):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故选A。
12.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默读句子时,要在新路划分出词语的意义单位,及主谓成分,不要把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划开。该句翻译为: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再结合题干要求只划一处可知,应该划在“卧右膝”之后,即: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1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该句中关键词语的翻译:比:靠近。
14.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阅读文章,第3段主要介绍了舟上游览者——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由第3段中“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可知,三个人的位置为:苏轼在中间,黄庭坚(鲁直)在左,佛印在右;由“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可知,在具体描写人物时,先写中间的苏轼,然后写两边的鲁直和佛印,而在描写两边的人物时,又先写了鲁直,后写了佛印。由此可知,第3段在人物描写时,先写中间人物—苏轼,然后写两边人物又先写左边的鲁直,后写右边的佛印。
【点睛】参考译文: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二)阅读《核舟记》和《黄履庄传》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③吠(fèi):狗叫。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两处)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1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诎右臂支船( ) ②其两膝相比者( )
③凿木人长寸许( ) ④予不能悉记 ( )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18.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_________”一词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9.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15.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为 东 坡 16. ①“诎”同屈,弯曲 ②靠近 ③表约数,上下,左右 ④全,都。 17.①(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舟,(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景。
②木狗的叫声和真狗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 18. 奇巧; 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行走的木头人。 19.王叔远的作品特点是“奇巧”。如他能用很小的桃核雕刻人物、器皿,还能做到各具情态(三人不同的动作和表情),令人赞叹。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鸡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解析】15.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划分出词语的意义单位,及主谓成分,不要把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划开。此句句意: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峨冠而多髯者”句意完整,据此按照题干限断两处的要求,可划分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6.考查翻译文言文字词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平时注重积累,特别注意重点篇目的熟记;再者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另外重要的文言实词必须翻译出来,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①句意为: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诎:“诎”同屈,弯曲;
②句意为: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比:靠近;
③句意为:做出长有大约一寸的木人。许:表约数,上下,左右;
④句意为:我也不能全部把它记录下来。悉:全,都。
17.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翻译:(1)尝:曾经。贻:赠送。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2)之:结构助词,的。虽:即使。黠:聪明。辨:分辨。为:是。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时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结合甲文中“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内容来分析,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可用原文中“奇巧”一词概括,主要体现在“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结合乙文中“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的内容分析,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事件是他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行走的木头人。据此作答即可。
1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两人的作品的特点,语言要简洁通顺。通过甲文中“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内容可知,王叔远能用很小的桃核雕刻人物器皿,还能做到细致刻画人物的不同动作和表情,体现了他作品小巧精致,惟妙惟肖的特点。令人赞叹。通过乙文中“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的内容可知,黄履庄做的木狗更够发出以假乱真的叫声、木鸟也能叫能飞,难以辨别真伪,体现了他作品逼真、灵活的特点。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的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乙】
黄子履庄年少时聪慧明敏。读书往往不过一二次,就能够背诵。特别是在技巧(古代有一意指工艺机械)方面,特别创新的意识。七八岁时,曾经偷偷背着教垫里的老师,暗地里偷取匠者(工人,技匠)的刀锥之物,做出长有大约一寸的木人,放在桌子上能够自己行走,手和脚都能够自己行动,周围观看的人都认为是神奇之物。
他做的东西很多,我不能全部记下来。……他用木头做的狗,放在门旁边,卷卧如同平常家养的狗一样,只要有人进到房内屋旁,触动机关就立刻叫个不停,叫的声音和真狗的声音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是很聪慧的人也不能分辨声音的真假。他做出来的木鸟,放在竹笼中,会自己跳舞飞鸣,叫的声音如同画眉,凄越清脆,闻之悦耳。……此人所做东西,大都奇妙如此,可惜我也不能全部把它记录下来。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核工记
【清】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有删改)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五分许(左右)B.如延纳状(邀请)
C.维一小舟(栓系)D.计人凡七(凡是)
2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最小的弟弟所雕刻的一件精美的桃核微雕工艺品。
B.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由上至下、由中心至边缘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C.在这个“长五分许,横广四分”的桃核上雕刻着人、建筑、器物和风景。
D.这件微雕作品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歌意境的形象再现。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2)俱一一肖之。
23.有同学读了《核舟记》后,觉得文末一句“嘻,技亦灵怪矣哉!”用在本文结尾也非常恰当,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20.D 21.A 22.(1)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
(2)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23.同意,这句话直抒胸臆,用“灵怪”一词表达对核雕技艺精妙的高度赞叹,以此收束全文,点明中心。
【解析】20.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D.句意:计算整个桃坠,人总共有七个。凡:总共;
故选D。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由“季弟获桃坠一枚”可知,文章描写的桃核微雕工艺品不是弟弟雕刻的,所以本项不正确;
故选A。
2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本题重点词:
(1)松下:松树下;凿:开;阖:关闭。
(2)俱:都;肖:模仿。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观点:同意。因为“嘻,技亦灵怪矣哉!”这句话的含义是: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这句话中的“灵怪”一词是对精妙核雕技艺的高度赞叹,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核雕技艺的赞美之情。由“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和“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可知,本文介绍的也是核雕工艺,所以用这句话作为结尾非常恰当,以此来收束全文,更能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点睛】参考译文: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核桃做的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目,城上有高楼,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内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大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敲钟的阁楼蹲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星星有几点。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计算整个桃坠,人总共有七个:分别是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兵士。宫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个:分别是:一座城,一座楼,一座寺院,一个宝塔,一条小舟,一个阁楼,一个炉灶,钟和鼓各一个。景致共有七处,分别是:山、水、林木、四块河滩石头,星星、月亮、三盏灯火。而人的活动例如传递更次,报知天亮,候门等人,夜晚归来,靠着茶几,烧制茶水,总共有六样,各自神情态度都不相同,并且具有其愁眉苦脸、畏惧严寒、凝聚神思各种神态,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4 小石潭记(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 社戏(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三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