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翡翠(fēi) 蜿蜒(wàn) 海鸥(ū) 飞翔(xiāng)
B.倦怠(dài) 无垠(yīng) 婆娑(suō) 旁逸斜出(yì)
C.煦暖(xù) 秀颀(qí) 甬路(yǒng) 嫣花(yān)
D.迸溅(bìng) 伫立(zhù) 臭味(cù) 绝徼(jià)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A 翡翠fěi 、蜿蜒:wān、飞翔 xiáng B 无垠 yín C正确 D迸溅bèng、臭味chòu。
故答案为:C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找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峰峦 弥漫 凌纱 葱宠
B.征兆 骸骨 潜行 裹藏
C.轻盈 鱼鳞 连绵 绸带
D.崩塌 谚语 畅谈 海域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葱宠——葱茏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B.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C.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D.我看到一个幽默笑话,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答案】D
【解析】【分析】有些成语在运用时易犯语义重复的错误,即自身具有的某种意思和语句中已有的意思重复。如,“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不能用作“一览无余地看到”。“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接踵而至”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闻名遐迩”指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如芒在背”的意思是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自惭形秽”指自己因为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故答案为:D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有多种结构形式,下列各组中的成语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
A.兴高采烈 心平气和B.百废俱兴 万紫千红
C.归心似箭 守口如瓶D.扬长避短 温故知新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都是并列结构;B项“百废俱兴”是主谓结构,“万紫千红”是并列结构;C项都是主谓结构;D项都是并列结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性及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5.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方法。B项为比喻,其他三项皆为拟人。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C“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是“我”当时的想法,不是引用,所以不需要加引号。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7.下列句子中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
A.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B.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C.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D.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答案】B
【解析】【分析】A句只点明了当时情景,B 正确 C句、D句虽含有作者的感悟,但只是针对某个方面,不能算是全文主旨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的能力、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六月里一个黄昏西湖的美丽景色。
B.送别诗一般都是抒发诗人送别之情的,这首诗却以写景代替送人,构思别致。
C.诗中的“莲”“荷”指的是同一事物,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
D.这首诗从大处着笔,着力渲染,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画面。
【答案】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理解古诗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项是对此诗所写内容的概括,从题目和全诗的品析中,很难找到能印证表示“黄昏”的词眼,故此项应排除。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内容的理解能力。
二、综合题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摘自《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答案】(1)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爸爸上学
(2)热爱生活:示例:为了父亲的生活,你背负压力;为了家庭的未来,你勤奋读书;为了人生的梦想,你自强不息。你的行动温暖了亲人,感动了世人!——叶富源,没有困难能难倒你!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标题的能力。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因此我们阅读材料时,就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抓住文段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句子,概括回答。如: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父亲上学 。
(2)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跟帖内容要紧密联系叶富源的事迹,要赞美他高尚的品质,还要根据所写内容,用上恰当修辞。围绕主题,赞颂叶富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也可以做到散句和整句相结合。使句式错落有致,总之要做到用词准确,富有文采。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⑩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写出藤萝花的什么特点?
(2)第⑦段“我只是伫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3)第⑨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寓意?
【答案】(1)开得很密,充满着活力。(意思对即可。)
(2)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着,形容看得出神。“观望”是张望的意思。用观望不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
(3)略
(4)表意上蕴涵着作者将以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中去。
【解析】【分析】(1)画线句子抓住“挨、挤”写出了花开的密这一特点,通过“推”等拟人化的词语写出了花充满活力这一特点。
(2)“凝望”一词指的“看的很出神”,而“观望”只是一般的张望,不足以表达作者由花产生感悟这一心情。
(3)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4)“停住了脚步”与“加快了脚步”形成对应,使文章在结构上浑然一体;“不由的加快脚步”也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表明作者将以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中去。
【点评】(1)分析“花”的特点,结合作者运用的一些词语以及一些修辞手法来分析,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对一些词语以及修辞手法进行仔细分析。
(2)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如果问的是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就要从上下文中去寻找;如果是词句的特殊含义、言外之意或深层含义,就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性特点、句子形式、修辞手法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3)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4)分析文章结尾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表达作者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竹笋印象
仇士鹏
①我对竹笋的印象,一直是励志和积极的。
②在黑暗中积累了一季的力量,竹笋用根握紧了大地的脉动。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春雨洒落,它便猛地抬头,捅破大地,一跃而上。或许从蚂蚁的视角来看,那就如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③高中时一位同学很喜欢竹笋,不仅在课桌、墙边贴满了竹笋的卡通照片,还写下座右铭“像竹笋一样,一鸣惊人”。他也是这么做的。
④在高一,他算是班里的“拖油瓶”,时常挂在成绩单的最后一名。那应当是他生命里的冬天。他学习基础很薄弱,听课时经常掉线,但他并没有自甘堕落,和顽劣者沆瀣一气,而是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般,牢牢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无论我什么时候看他,他都在低头刷题。终于,在高二摸底考的时候,他冲入了班里的前二十;在高三,更是直接迈入了年级前十。那时候,他已经从一根不起眼的竹笋,长成了翠色欲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欢吃竹笋,尤其 喜欢吃竹笋炒肉,素雅和荤腥相遇,鲜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悠久的余韵。《诗经》有言:“其蔌(蔬)维何?维筍(笋)及蒲。”竹笋虽是幼年期的竹子,却有极佳的口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只有亲口品尝了竹笋的滋味,才能真正明白苏东坡流连忘返的原因,才会理解陆游“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感叹。竹笋炒肉和酸辣土豆丝作为当年我们食堂里的常客,也成了我们青春回忆里一枚盘子大小的印章。想来,竹笋确实很像那时候的我们,青涩而又灰头土脸,未来的光芒都还在体内深藏,我们自以为的伶俐,在如今看来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⑥"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笋着实其貌不扬。母亲时常对我开玩笑说:“你以后要像竹笋一样,做事有冲劲,但又不招摇。”她说,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样,个子长不高,心思全都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笋,不妖不艳,踏踏实实,长大后还十分虚心。当然,还要有足够厚的.脸皮。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它们只会把谦逊留给大地和阳光,却绝不会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早一点破土,多长高一点,就能吸收到更多雨露。
⑦母亲说她以前因为害羞,错失了某次上台的机会,单位领导因此便没能发现她这匹“千里马”。她经常对我念叨,不管心里多么不好意思,也要像竹笋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知道竹笋听到母亲的评价会是如何表情?或许在那满是泥泞的外皮下,也有一张因害羞、紧张而红扑扑的脸吧。
⑧我最喜欢的,却是看父亲挖竹笋。
⑨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来走去也发现不了被泥土抱在怀里的竹笋。而父亲不一样,在乡野中土生土长的他,目光一扫,便能找到笋的痕迹,锄头一刨,就把竹笋挖了出来。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的魔术。所以每次和父亲上山,都像是一场邂逅惊喜的旅程。我虽然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能分到一点竹林的恩泽当母亲用山泉水把父亲挖到的竹笋做成汤,我一口口地饮,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因为这时,春天好像也从我体内,破土而出了。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1.选文围绕竹笋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补全。
我们当年在食堂吃竹笋。
我饮竹笋汤,又与自然达成了默契。
1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春雨洒落,它便猛地抬头,捅破大地,一跃而上。(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来一它们只会把谦逊留给大地和阳光,却绝不会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从修辞的角度)
13.第⑨段先说“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后面又说“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14.当前,一些青少年衣食富足,未经风雨,也没有了“竹笋印象”。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当代青年应如何重拾“竹笋”精神。
【答案】11.高中同学贴竹笋照片,写座右铭激励自己。;母亲教育“我'要像竹笋一样有冲劲,不招摇。;“我”看父亲挖竹笋。
12.①“猛地”“捅破”“跃”等,形象、准确地写出了竹笋破土而出的果敢与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竹笋的赞美之情。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赶着一个”“拱手”等赋予竹笋以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雨后生机勃勃的特点,赞扬了竹笋不甘人后的精神。
13.说“没有了默契”是因为“我”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不能发现土里的竹笋;说“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是因为“我”看到父亲能很快找到竹笋,并在品尝竹笋汤的时候,唤起了“我”一直以来对竹笋励志和积极的印象,又重新和竹笋达成了默契。
14.面对学习,要不断积蓄,厚积薄发;面对困难,要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面对目标,要坚定不移,不改初心;做人既要踏实、谦逊,又要抓住机会,敢为人先。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第一空对应③④自然段,写高中的一位同学在课桌、墙边贴竹笋照片,写关于竹笋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第二空对应⑥⑦自然段,写母亲结合自己的经历教育我要像竹笋一样有冲劲,不招摇。第三空对应⑧⑨自然段,写我看父亲挖竹笋。
故答案为:1、高中同学贴竹笋照片,写座右铭激励自己。
2、母亲教育“我'要像竹笋一样有冲劲,不招摇。
3、“我”看父 亲挖竹笋。
12. 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①从语句中重要词语分析。 动词“抬头”“捅破” “跃” 生动地写出竹笋破土而出的果敢与力量,“猛地” 准确表现出竹笋生长的力量,这些词语都表现了作者对竹笋的赞美之情。 ②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一 个赶着一个”“拱手让人” 把竹笋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竹笋雨后生机勃勃、不甘人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竹笋的喜爱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①“猛地”“捅破”“跃”等,形象、准确地写出了竹笋破土而出的果敢与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竹笋的赞美之情。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赶着一个”“拱手”等赋予竹笋以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雨后生机勃勃的特点,赞扬了竹笋不甘人后的精神。
1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依据 “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来走去也发现不了被泥土抱在怀里的竹笋”可知,“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是因为我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不能发现土里的竹笋;
依据 “所以每次和父亲上山,都像是一场邂逅惊.喜的旅程。我虽然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能分到一点竹林的恩泽一当 母亲用山泉水把父亲挖到的竹笋做成汤,我一口口地饮,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因为这时,春天好像也从我体内,破土而出了”可知,说“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是因为我看到父亲能很快找到竹笋,并在品尝竹笋汤的时候,唤起了我一直 以来对竹笋励志和积极的印象,又重新和竹笋达成了默契。
故答案为: 说“没有了默契”是因为“我”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不能发现土里的竹笋;说“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是因为“我”看到父亲能很快找到竹笋,并在品尝竹笋汤的时候,唤起了“我”一直以来对竹笋励志和积极的印象,又重新和竹笋达成了默契。
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通过记叙和竹笋相关的几件事,赞颂了竹笋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踏实、谦逊的美好品质,这些就是“竹笋”精神,当代青年应该在学习、生活、做人等各个方面发扬这些精神。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面对学习,要不断积蓄,厚积薄发;面对困难,要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面对目标,要坚定不移,不改初心;做人既要踏实、谦逊,又要抓住机会,敢为人先。
四、语言表达
15.观察画作《无人亦自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并揭示画中“花”的精神品质。
【答案】示例:此画作是由一处外倾山崖、一簇花草、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无人亦自芳”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崖顶一簇茂盛的花草,叶子四处伸展,数朵花儿鲜艳盛开。虽身处悬崖绝壁之上,连鸟儿也难以企及,但花儿依然兀自开放,突出表现了花儿自甘寂寞、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解答本题时,注意抓住图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悬崖、花草、小鸟,以及画题“无人亦自芳”,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此画作是由一处外倾山崖、一簇花草、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无人亦自芳”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崖顶一簇茂盛的花草,叶子四处伸展,数朵花儿鲜艳盛开。虽身处悬崖绝壁之上,连鸟儿也难以企及,但花儿依然兀自开放,突出表现了花儿自甘寂寞、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 填空题, 翻译,文言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选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