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语句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B. 横看成岭侧成峰
C. 草长莺飞二月天D. 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体现出生物生命活动的现象均属于生命现象。
【详解】A.描述了稻谷成熟时散发出的香气,以及人们谈论丰收年景的情景。稻谷的生长、开花和结果都是典型的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描述的是山岭在不同视角下的形态变化。这里主要描述的是地形地貌,而非生命现象。山岭本身虽然可能包含生物,但诗句本身并没有直接体现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描绘了春天里草木生长、黄莺飞舞的景象。草木的生长和黄莺的飞翔都是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描述了红杏从墙内生长出来,越过墙头向外伸展的情景。红杏的生长和伸展都是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
B. 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繁殖和遗传现象
D. 夏天人体会流汗——生物的新陈代谢,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春华秋实指春天开花,秋天结实,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故A正确。
B.“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光对生物的影响,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B正确。
C.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故C错误。
D.夏天人体会流汗,说明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会持续产生水分等代谢废物,故D正确。
故选C。
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B. 分类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实验研究的方法,区分理解观察、分类、调查、实验等各种方法。
【详解】A、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在自然状态下真实观察并记录,A不符合题意。
B、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B不符合题意。
C、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C不符合题意。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有关探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假设不是无端猜测
B. 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第一步
C. 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 实验结果与假设总是一致的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不是无端猜测。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5.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观察、探究实验等研究活动,获得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进行的是( )
A. 研究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B. 研究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C. 调查校园菜地中生物种类及分布
D.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答案】B
【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研究蚯蚓对环境的影响、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主要采用实验法;调查校园菜地中生物种类及分布主要采用调查法;研究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主要采用观察法。
【详解】A.研究蚯蚓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来进行对比实验,主要采用实验法,A错误。
B.研究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可以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进行直接观察,主要采用观察法,B正确。
C.调查校园菜地中生物种类及分布需要对校园菜地中的生物进行统计和分类,主要采用调查法,C错误。
D.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需要设置有光和无光的环境来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主要采用实验法,D错误。
故选B。
6. 有人说“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还要多”,真的是这样吗?小张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并决定进行探究。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小张的看法相当于( )
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
C. 制定计划D. 实验结论
【答案】B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为: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详解】有人说“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还要多”,真的是这样吗?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这是提出问题。小张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作出假设,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 视野较暗——改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B. 视野中右上方的气泡移出视野——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C.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D. 需要进一步放大物像的某一部分——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后,再换成高倍物镜
【答案】C
【分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能够使所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详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A错误。
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气泡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气泡将向右上方移出视野,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若物像太小,更换高倍物镜或高倍目镜,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自然变大,C正确。
D.需要进一步放大物像的某一部分,需要先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D错误。
故选C。
8.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A. ⑤→⑦→③→①B. ⑧→⑤→②→④
C. ⑦→⑥→①→③D. ⑥→⑧→④→②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为: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③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④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主要),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详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⑦→③→①。
故选A。
9. 如图是不同同学在实验室的同一台显微镜中操作观察同一水久装片时看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③放大倍数最大
B. 图像①的视野范围最大
C. 图像④的视野亮度最暗
D. 图像②的标本距物镜最远
【答案】A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观察时标本与物镜的距离越近;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标本与物镜越远的距离越远。
(3)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④中,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③,细胞数目最多的是④,因此③视野最暗,放大倍数最大,④视野最亮,放大倍数最小。
【详解】A.图像③视野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故A正确。
B.图像④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范围最大,故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会越暗;图像③的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应该最暗,故C错误。
D.图像②中的细胞大小适中,放大倍数也适中。但是,由于放大倍数并不是最小,所以标本与物镜的距离应该不是最远的。实际上,标本与物镜的距离最远应该对应放大倍数最小的图像,即图像④,故D错误。
故选A。
10. 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图1中的物镜甲、乙进行组合,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图1中的物镜由甲转换到乙后,视野变暗
B. 图2中a步骤滴加的液体是碘液
C. 图3口腔上皮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D. 图3中口腔上皮细胞叠加,主要是因为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
【答案】D
【分析】图1中物镜甲的放大倍数小于物镜乙。
图2中:a表示操作染色,b表示滴。
【详解】A.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由图1表示物镜和载玻片的距离可知:甲表示低倍物镜,乙表示高倍物镜,所以由甲换到乙,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A正确。
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可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吸。图2中a染色,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为了更好的观察到细胞的结构,B正确。
C.染色后会发现在图3视野中染色最深的部分是细胞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C正确。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消毒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防止细胞的重叠。图3中口腔上皮细胞叠加是因为没有把材料均匀涂抹,不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D错误。
故选D。
11.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脸识别、人脸支付等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这是于人体面部存在差异,不易改变也不易被复制,下列与人体面部差异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细胞质
【答案】C
【分析】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详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人体细胞无细胞壁,A错误。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错误。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与人体面部差异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C正确。
D.细胞质位于细胞核的外面和细胞膜的里面,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是受精卵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B. ③过程形成的细胞,其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C. 图中受精卵所发育成的生物体,其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
D. ①过程首先是染色体复制后,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答案】C
【分析】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即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即④过程。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所以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④表示细胞分化,A选项正确。
B.细胞分裂和分化不会影响遗传物质的组成,所以①②③细胞分裂过程形成的细胞,其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B正确。
C.图中受精卵所发育成的生物体是动物体,其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四个结构层次,C选项错误。
D.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 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D选项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分裂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分裂为两个细胞
B. 刚分裂出来的子细胞比原细胞体积小
C.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亲代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D. 植物细胞分裂是在原有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分裂成两个细胞
【答案】C
【分析】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详解】AB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个。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ABD正确。
C.在细胞分裂的准备期间,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C错误。
故选C。
14. 壁虎断尾再生的原理主要涉及软骨横隔处的干细胞、特殊激素的分泌以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分裂时最先发生的是( )
A. 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 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
C. 细胞质分成两份
D. 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A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详解】细胞分裂的过程是:①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③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④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因此,细胞分裂时最先发生的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做样本,喜温耐热的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这标志着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土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是营养器官
C. 棉花和果蝇的细胞内共同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D. 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D
【分析】(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2)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但是动物体与人体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的。
【详解】A.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都是植物,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A正确。
B.土豆是茎,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是营养器官,B正确。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动植物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C正确。
D.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D。
16.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详解】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是颠倒的,右左也是颠倒的。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生物”二字的玻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生物”二字上下左右都颠倒后的图像,即将 “生物”在同一平面内旋转180°得到的B图像: 。故选B。
17. 作为“宇航食品”的理想食材——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利用阳光,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下面某同学对小球藻所做的四项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小球藻是生物 ②小球藻可以影响环境 ③小球藻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小球藻没有细胞结构
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
【答案】C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小球藻个体小、繁殖快、新陈代谢旺盛,能光合作用,小球藻具有生物特征,属于生物。
【详解】题干中“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利用阳光,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球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结构,且细胞中有叶绿体;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球藻能进行繁殖,生长和发育。所以小球藻属于生物。“小球藻可以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球藻可以影响环境 。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引起春天湖水泛绿的主要生物类群是( )
A. 藻类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
【答案】A
【分析】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大都不生活在水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海带是含碘比较丰富的食物,下列关于海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海带靠孢子繁殖后代B. 海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海带可食用的部分是海带的叶D. 海带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A
【分析】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C.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可食用部分不是它的叶,只是像叶一样的叶状体,海带产生孢子繁殖后代,A正确,C错误。
B.海带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自养 ,B错误。
D.海带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错误。
故选A。
20.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
D. 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
【答案】D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
苔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常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C正确。
只有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D错误
21.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带主要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假根固定植物体
B. 苔藓植物的茎和叶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因此长得特别矮小
C. 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且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
D. 卷柏、贯众、苏铁、云杉都长的比较高大,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木材
【答案】C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B错误。
C.满江红属于孢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一般长的高大,用孢子来繁殖后代,C正确。
D.卷柏、贯众属于蕨类植物,植物比较矮小,不能提供优质的木材,苏铁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其种子俗称“凤凰蛋”,可以少量入药,有消炎止血、镇咳祛痰的功效,但不可直接食用,云杉都长的比较高大,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木材,D错误。
故选C。
22.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所属类群与其他类群有明显差别的是( )
A.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B.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囊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答案】D
【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详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描写的是“苔”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通过孢子繁殖。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描写的“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通过孢子繁殖。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的是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孢子繁殖。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描写的“松”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四个器官,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所以诗句中描写的植物所属类群与其他类群有明显差别的是D。
故选D。
23. 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某同学对银杏、水稻、葫芦藓、满江红、衣藻五种植物进行了研究。下面是他做的4条记录,正确的是( )
A. 五种植物都具有输导组织
B. 衣藻和葫芦藓有茎、叶分化,无真正的根
C. 满江红属蕨类植物,能靠孢子进行繁殖
D. 银杏和水稻属种子植物,能结出种子和果实
【答案】C
【分析】(1)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
(2)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水稻属于被子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衣藻属于藻类植物。
【详解】A.银杏、水稻、葫芦藓、满江红、衣藻五种植物都是绿色植物,其中银杏、水稻、满江红有输导组织,葫芦藓和衣藻没有输导组织,A错误。
B.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没有真正的根,B错误。
C.满江红属于孢子植物中的蕨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来繁殖后代,C正确。
D.银杏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有种子,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水稻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有种子和果实,D错误。
故选C。
24.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修改假设B. 重新进行实验
C.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D. 修改实验数据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修改实验数据的说法是错误的,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这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B.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C.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
D.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答案】C
【分析】此题以“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的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科学探究能力。解答从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详解】A.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是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都相同,A正确。
B.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如蚕卵数、培养湿度等,因此这个实验的方案中蚕卵数应该一样,B正确。
C.表格中温度是20℃时家蚕卵孵化率最高98%,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16℃时孵化的时间为10天,20℃时孵化的时间为9天,30℃时孵化的时间为8天,所以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资料阅读:某学习小组开展“稻田养虾”综合实践活动,让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小龙虾活动时能松土通气,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有时青蛙会以虾苗为食,维持生态平衡,从而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
(1)“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
(2)小龙虾活动时会产生“排泄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3)“稻田养虾”过程中,播种下水稻苗、放养小龙虾苗,到最终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
(4)当学习小组成员到稻田欲捕捉小龙虾时,小龙虾会四散逃避,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
【答案】(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因此“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害虫和杂草等食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因此小龙虾活动时会产生“排泄物”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生物能生长是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到大,生物能繁殖是指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繁衍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维持种族的延续和发展的现象,因此“稻田养虾”过程中,播种下水稻苗、放养小龙虾苗,到最终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当学习小组成员到稻田欲捕捉小龙虾时,小龙虾会四散逃避,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7. 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开花植物,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某同学选这两种材料观察细胞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观察洋葱细胞中的叶绿体,可选择图一中的_____叶制成临时装片。图中两种叶片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过程中,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而影响观察。
(3)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应选用_____物镜,观察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_____,图二所示的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_____。
(4)图三是某同学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该模式图中存在诸多错误,其中少画了_____(填细胞结构),多画了_____(填细胞结构)。切洋葱时辣眼睛的物质来自图三中的[ ]_____。
【答案】(1)①. 管状 ②. 相同
(2)气泡 (3)①. 低倍 ②. 物镜 ③. 200X##200倍
(4)①. 细胞壁 ②. 叶绿体 ③. ⑤液泡
【分析】图二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载物台;④反光镜。
图三中:⑤液泡;⑥细胞核。
【详解】(1)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含有叶绿体,呈绿色,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不含叶绿体。因此,要观察洋葱细胞中的叶绿体,可选择图一中的管状叶制成临时装片。洋葱的管状叶和鳞片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相同,因为它们属于同一植物个体。
(2)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3)显微镜的对光步骤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图二所示显微镜,目镜为5×,物镜为10×、40×,因此,最大的放大倍数是5×40=200(倍)。
(4)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由图三可知,该同学少画了细胞壁,多画了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切洋葱时辣眼睛的物质就来自图三中的⑤液泡。
28. 春天,油菜花海中,金黄色的花朵仿佛一团团阳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它们鼓动着翅膀,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在阳光下,油菜花与蜜蜂共同演绎着生命的欢歌,一片繁荣与生机。图一为摄影师镜头下的油菜花和蜜蜂,图二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花呈现出金黄色,构成花瓣的细胞可能是图二中的细胞_____(填“甲”或“乙”).油菜的花瓣金黄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二的[ ]_____中,(注:[ ]中填序号,横线填结构名称,下同)
(2)蜜蜂和油菜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在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会不断增多,这是通过细胞_____过程实现的,此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_____,它会先经过_____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油菜花属于结构层次中的_____层次。组成油菜花、叶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细胞_____的结果。
(4)蜜蜂帮助油菜花完成了传粉,油菜花依靠花粉将精子输送到卵细胞附近,使受精过程脱离了_____的限制。
(5)春天,油菜花海中,金黄色的花朵仿佛一团团阳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由此可以判断油菜属于_____植物。
【答案】(1)①. 甲 ②. ④细胞核
(2)①. 分裂 ②. 染色体 ③. 复制
(3)①. 器官 ②. 分化
(4)水环境 (5)被子
【分析】(1)观图可知:①叶绿体、②液泡、③细胞壁、④细胞核、⑤细胞质、⑥细胞膜、⑦线粒体。
(2)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构成花瓣的细胞可能是图二中的细胞甲;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图二的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二的④细胞核中。
(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蜜蜂和油菜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在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会不断增多,这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实现的,此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它会先精确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油菜花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组成油菜花、叶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4)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所以,飞舞的蜜蜂将花粉带到柱头上,花粉将精子输送到卵细胞附近,帮助油菜花完成了传粉,使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5)油菜具有果实和种子,因此可判断油菜属于被子植物。
29. 刚升入七年级的晨晨同学对细胞很感兴趣,请跟随他的视野,回答问题。
资料一:小学时,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中,航天员叶光富给大家展示了失重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发育研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跳动的心肌细胞,一闪一闪很神奇。
资料二:来到初中的生物实验室,晨晨同学通过“擦、滴、刮、涂、盖、染、吸”的步骤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结果如图1。
资料三:晨晨通过网络还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利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血管支架上打印完整的内皮层,并且生长出新血管和毛细血管网络:打印的心肌细胞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间隙连接,恢复并长时间维持规律性搏动。相信,在未来,人工心脏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
(1)资料一中,在失重条件下,成片的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有节律地一动一动,说明该组织在太空中仍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心肌细胞跳动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_。
(2)资料二制作临时装片时,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观察时,由图1的视野甲到乙,应先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为了使图像更清晰,可稍微转动图2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3)资料三中,3D打印出来的血管内皮层,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组织。心肌细胞相互连接能持续性搏动,构成了_________组织。它们和神经、血液等一起构成的、能将血液泵向全身的心脏,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
【答案】(1)①. 收缩 ②. 舒张 ③. 线粒体
(2)①. 生理盐水 ②.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吸水涨破)③. 左 ④. ⑥
(3)①. 上皮 ②. 肌肉 ③. 器官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图2中,①目镜,②物镜,③遮光器,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详解】(1)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有节律地一动一动,说明该组织在太空中仍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肌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显微镜成的倒立的像,即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移动玻片与物像移动的方向也是相反的。图1中甲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甲到乙,应先向左移动装片。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为了使图像更清晰,可稍微转动图2中的⑥细准焦螺旋。
(3)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唾液腺等。3D打印出来的血管内皮层,相当于人体的上皮组织。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心肌细胞构成了肌肉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心脏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30.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___,可以用孢子植物繁殖后代且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_____,这种植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油松与向日葵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但向日葵的种子有_____包被着。油松的种子是_____的,没有_____包被。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陋室铭》中的佳句,它描写了上述_____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4)以上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_____,其细胞内的叶绿体的形状是_____。
【答案】(1)①. 油松、向日葵、玉米 ②. 肾蕨 ③. 水
(2)①. 种子 ②. 果皮 ③. 裸露 ④. 果皮
(3)葫芦藓 (4)①. 水绵 ②. 带状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1)油松是裸子植物,向日葵和玉米是被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但由于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利用孢子繁殖后代,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由于油松的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称为裸子植物。而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称为被子植物。油松与向日葵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
(3)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密集的生长着苔藓植物,所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它描写了上述葫芦藓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4)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水绵。水绵具有带状的叶绿体。
31. 新鲜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新鲜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猪小肠黏膜开展了探究实验,以下是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将其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新鲜菠萝汁会破坏口腔黏膜。
(3)制定计划:
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②向A培养皿中滴加20mL生理盐水,同时向B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____mL新鲜菠萝汁。
③把A、B培养皿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
(4)实验结果预测:若A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完好,而B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出现明显的破损,则说明___________。
表达交流:略
(5)实验分析: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设置A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制定计划第③步中,把A、B培养皿放在相同条件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多次重复了该探究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答案】(1)新鲜菠萝汁会破坏口腔黏膜吗
(2)作出假设 (3)20
(4)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5)①. 新鲜菠萝汁 ②. 对照 ③. 控制单一变量 ④. 减少实验误差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提出的问题是:新鲜菠萝汁会破坏口腔黏膜吗?
(2)探究过程探究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因此,作出假设:新鲜菠萝汁会破坏口腔黏膜。
(3)②除变量有无新鲜菠萝汁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分别向A、B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上滴加20mL生理盐水和等量20毫升新鲜菠萝汁。
(4)若A组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完好,而B组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出现明显的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5)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的实验变量是新鲜菠萝汁。A组和B组形成了一组对照。把A、B培养皿放在相同条件下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重复几次并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因此,“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组别
A
B
C
蚕卵数
1000
800
10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蚕蚁所需时间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