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对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 向恒容平衡体系中通入适量,体系颜色变浅
C. 使用铁触媒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
D. 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平衡体系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加压后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错误;
B.向恒容平衡体系中通入适量,平衡正向移动,体系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正确;
C.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限度,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错误;
D.工业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条件选择高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错误;
故选B。
2. 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
A. 缩小容器体积B. 加入一种反应物C. 升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A错误;
B.若可逆反应中加入的这种反应物为固体,平衡不移动,B错误;
C.一个化学反应肯定存在热效应,对于吸热反应,升温正向移动,对于放热反应,升温逆向移动,C正确;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限度,平衡不移动,D错误;
故选C。
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l-1
B. 甲烷燃烧热为890.3kJ⋅ml-1,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l-1
C. C(石墨,s)(金刚石,s) ,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500℃、30MPa下,将0.5ml和1.5ml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l-1,A错误;
B.甲烷燃烧热为890.3kJ⋅ml-1,产物水应为液态,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l-1,B错误;
C.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正确;
D.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反应为可逆反应,题给条件无法表示出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热,D错误;
故选C。
4. 在523.15K、7MPa的条件下,乙烯通过固体酸催化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原子利用率100%
B. 加入更多的固体酸催化剂,有利于提高乙醇的平衡产率
C. 由图像可知
D. 图中M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100%,A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平衡产率,B错误;
C.该反应的,由图可知,该反应在低温时,高温时,可知该反应低温自发,则,C错误;
D.当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M点为高温,相当于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则M点,D错误;
故选A。
5. 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在a极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以苯甲醛为例)转化为,b极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反应式为:
B. 若b极产生了4.48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的气体,则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室的数目为
C. 若用该电池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b极接极
D.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经负载流向a极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装置图为化学电源,根据装置图,b电极上NO转化为氮气,N化合价降低,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b电极为正极,则a电极为负极,据此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负极,电解质为酸性,其中苯甲醛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A正确;
B.b极产生气体为N2,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氮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l,数目为,则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室的H+数目为2NA,B错误;
C.充电电池充电时,电池正极接电源的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铅蓄电池中Pb为负极,PbO2为正极,因此用该电池对铅蓄电池充电时,b极接PbO2极,C正确;
D.电流方向是正电荷移动方向,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因此电流由b极经负载流向a极,D正确;
故选B。
6. ℃,压力为时,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l和3ml发生反应: 。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线a代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 min时,
C. 若该反应在℃,时进行,则虚线b可表示的变化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L⋅m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可知,达到平衡时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是消耗SO2的2倍,故实线a代表H2S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错误;
B.min时还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仍正向进行,故,B错误;
C.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少,若该反应在℃,时进行,加压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3ml,虚线b不能表示的变化,C错误;
D.根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L⋅ml-1,D正确;
故选D。
7.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有0.3m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标况下3.36L
B. 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C. 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 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右端装置A中的可以通过隔膜进入B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图示知左边装置是电解池,右边装置是原电池,a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阴极,b为阳极,本质是电解水,a极上氢离子得电子产生的气体X是氢气,b极上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产生的气体Y是氧气;c电极是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d是负极;
【详解】A.a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当有0.3 m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15ml氢气,标准状况下0.15ml×22.4L/ml=3.36L,故A正确;
B.右边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c电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故B错误;
C.电子由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阴极,电子不经过溶液,由离子的定向移动连通内电路,电子由阳极流入正极,故C错误;
D.c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则右端装置B中的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故D错误;
故选A。
8. 在一个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已知M的状态未知,则下列描述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当物质N、P、Q的体积分数比为2∶1∶1时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
③体系的温度不变时
④反应速率时
⑤体系的压强不变时
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
A 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③⑥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当物质N、P、Q的体积分数比为2∶1∶1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②当M为气态时,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在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恒容绝热容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是变量,故体系的温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④反应速率时同一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⑤当M呈气态时,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量、同时温度是变量,体系的压强是变量,体系的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M为非气态时,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但温度是变量,体系的压强是变量,体系的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当M呈气态时,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M呈非气态时,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质量是变量、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③⑤⑥,答案选B。
9. 电解法可以对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的污水进行处理(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电后,左极区产生浅绿色溶液,随后生成无色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阳极附近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该电解装置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D. 当阳极(铁电极)质量减轻112g时,理论上可处理含量4.6%的污水500g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装置,左侧铁电极为阳极,右侧铁电极为阴极。
【详解】A.阳极为活性电极,铁失电子生成Fe2+,阳极有氮气放出,故阳极附近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正确;
B.左侧生成铁离子,但是出去的没有铁离子,说明铁离子通过的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B正确;
C.阴极有氢气放出,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
D.当阳极(铁电极)质量减轻112g时,即2ml,据阳极附近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分析,理论上可处理ml NaNO2,其质量为,含量4.6%的污水的质量为,D错误;
故选D。
10. 某小组利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稀)=Na2SO4+S↓+SO2↑+H2O,探究反应条件对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
B. ①④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溶液混合后置于相应温度的水浴中
C. ①③两组实验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x=5,②③两组实验可探究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干反应方程式Na2S2O3+H2SO4(稀)=Na2SO4+S↓+SO2↑+H2O可知,能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但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不能通过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A错误;
B.①④只有温度不同,可以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但实验时,应先将量取的量取的Na2S2O3溶液置于相应温度的热水浴中后,然后迅速倒入H2SO4溶液,记录每组反应所需时间,而不能先混合后进行水浴加热,B错误;
C.①组实验硫酸浓度c(H2SO4)==0.05ml/L,③组实验硫酸浓度c(H2SO4)==0.05ml/L,①③两组实验硫酸浓度相同,无法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
D.根据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控制变量唯一的要求可知x=5,②③两组实验中混合后硫酸的浓度相同、Na2S2O3浓度不相同,因此可探究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 完成下列问题。
(1)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
据图分析___________ (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高二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高二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