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显然,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与西方比较,中国园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园林追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中国园林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
    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
    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因此,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
    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此时,欧洲所流行的园林,正像凡尔赛花园的建造者勒诺特所说的,却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黑格尔也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事物再现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都纳到园子里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它具有再现自然的性质,而不再是不再现任何东西,只抽象地表现出一种氛围的“建筑”。
    歌德则用诗一样的语言称赞中国人:“在他们那里,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他在这里谈的,很大程度上都指的是中国园林。
    (摘编自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片,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作“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扩大了境界)。园中凿池映景,亦是此意。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对中国园林外在形式进行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为主,而在欣赏时则触景生情,通过要素的选取、加工和组合寄寓外景以内蕴之情。
    B.坦伯尔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才能创造出来。
    C.中国园林对“有若自然”情趣的追求,受“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对自然美的重视甚至可以不加改变而保持其自然形态。
    D.中国园林通过布置、组织、创造和扩大空间来丰富空间美感,《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便是运用园门、假山等创造艺术意境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不仅在中、西方园林之间,还在二者的建筑群和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借中西方之间的对比,彰显中国建筑理念之优。
    B.材料二使用“分景”的概念,并以颐和园长廊的作用为例加以证明,意在强调中国园林建筑有善于处理空间的艺术。
    C.材料一中歌德所说的“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反映的是“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表明园林的自然美的特点。
    D.材料二中沈复所言的有关大小、虚实、藏露等关系的观点,从美感特点来说,与材料一所论中国园林追求“道法自然”的观点并非如出一辙。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风吹云彩花齐放,水泻山崖雪乱飞。
    D.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4.坦伯尔与黑格尔对中国园林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5.大观园中有座沁芳亭,“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红楼梦》第十七回),亭内的槛联这样写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沁芳亭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金井的山峦,就是大鲁二鲁的日历。
    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他们拉着爬犁去拾烧柴;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他们赶紧下田播种。山峦一层一层地由嫩绿变得翠绿、墨绿时,他们顶着炽热的太阳,在田间打垄、间苗、锄草和追肥;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染匠,给山峦罩上一件五彩的花衣时,他们就开始秋收了。
    金井是个小农庄,只有十来户人家。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从来没有事情能阻止得了秋收,但今年例外,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
    ①秋收刚刚开始,一辆天蓝色的卡车摇摇摆摆地开到了金井。
    车主是个中年汉子,高个,方脸,小眼睛,大嘴巴,面色红润,说起话来神采飞扬的,一看就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车主开出每种浆果的收购价格后,他从怀中掏出两摞钱来,夹在指间,把它们当竹板一样敲打着,以说书人的口吻说:“话说这秋菜要是晚收一天它呆在土里也飞不了,可是这浆果要是晚采一天,拿现钱的就是别的人了!”
    他这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
    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一排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
    金井的男人中,有个比女人采浆果还要灵巧的人,他就是王一五。看看他那双手吧,手形秀气不说,那十指修长柔韧得连女人的手都自愧弗如。王一五不爱种地,但他是个农民,不种也得去种,他下田时脸上就总是挂着霜。他有个儿子,十一岁了,可看上去只有七八岁那般大,瘦削枯黄得像棵秋天的狗尾巴草,人们都叫他“豆芽”。别的男孩拎一篮土豆能一路疾行,豆芽提着半篮就趔趔趄趄、气喘吁吁了。王一五爱做小衣服,豆芽则喜欢用铅笔画画。他爱画花鸟虫鱼、房屋河流,②他从来不画人,说是世上的人都是丑的,不能入画。
    不秋收了而去采浆果,王一五和豆芽开心极了,他们第一天就采了半瓦盆的牙各答和一大茶缸的都柿,所以他们家拿到的钱最多。
    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老鲁夫妇,是一对表兄妹,这使得他们生出的孩子言语木讷,思维迟钝,严重智障。
    老鲁夫妇几年前先后去世了。他们临终留给这对兄妹的遗言:春天播完种,别忘了秋天下了霜就秋收。大鲁二鲁牢牢记住了这点。他们不像其他人家喜欢用日历,③金井的山峦,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巨大的日历。翻动这日历的,就是风霜雨雪。当暖风让这日历透出隐隐的绿色时,他们就去播种了,而当秋霜将这日历点染得一派绚丽时,他们准时地去秋收了。
    金井有个老女人,她男人在她三十岁时就瘫倒在炕上了,苍苍婆不像别的女人遭了难后终日以泪洗面、唉声叹气,她的头发全白了之后,她的心也仿佛一下子跟着变得光明了,她爱说爱笑了,她的眼睛里,没有一点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采了三天浆果的苍苍婆终于想到该叫大鲁二鲁也去挣点现钱。这样的好事把他们落下了,叫她心里不忍。苍苍婆就在这天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
    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
    大鲁二鲁没有日历,所以他们常常错过一些节日。但春节是不会从他们眼皮底下溜掉的,他们过年不像别人家,他们永远都穿着旧衣裳,只不过晚上时包一顿饺子吃而已。当然,他们也会冻上两座冰灯,一左一右地摆在门口,让它们充当暗夜的一双眼睛。
    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黄昏时一本正经地将它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竟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
    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那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想着这个冬天只有他们家是殷实的,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东西。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④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迟子建《采浆果的人》,原载2004年第5期《收获》)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鲜活的生活图景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与思索。
    B.商人以高价收购浆果,使世代以种田为生的金井人误了秋收,只有大鲁二鲁觉得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
    C.遭过难的苍苍婆是位性情中人,她的眼睛湿润而明净,文中她拒收浆果人的钱财,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D.一场大雪改变了金井人的命运,小说巧设悬念,使故事情节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子运用叠词,语言生动形象,既写出了路途颠簸,也暗示着金井人的平静生活即将被打破。
    B.②句子中“人都是丑的,不能入画”借孩童的话语,隐晦地揭露出人性当中自私贪婪的一面。
    C.③句子运用借喻的手法,表现出四季交替给大鲁二鲁的提示作用,也表现了他们按农时劳作的一贯传统。
    D.④句子中的“最美的镶嵌”,表面是指对浆果的镶嵌,实则饱含了对兄妹二人不忘本心、踏实能干等品格的赞美。
    8.文章第二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迟子建曾点评大鲁、二鲁:“他们也许是生活中的局外人,但在大自然面前,他们却是真正的主角”,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B.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C.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D.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车白马,古代凶、丧之事所用,与《窦娥冤》“要甚么素车白马”含义相同。
    B.或,无定指代词,指有人、有的人,与《马说》“一食或尽粟一石”表意不同。
    C.“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中“苦”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用法相同。
    D.“不为秦王”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国以礼”“为”词性相同。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善于听取意见。刘邦听从樊哙、张良劝阻,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
    B.刘邦胸怀大局,深谋远虑。他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表白心意,并与百姓约定,杀人者处死刑,深得人心。
    C.刘邦善于笼络人心。他派遣秦吏到县乡邑巡视,向民众宣传政策,讲明巡视情况,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
    D.刘邦头脑灵活,能随机应变。他自知兵力不如项羽,适逢项伯夜晚相见张良,刘邦趁机奉承项羽,以大义劝阻项羽,项羽于是停止攻打刘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2)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1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根据文章第一段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金陵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
    B.“澄江”“翠峰”“归帆”“残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等典型意象勾勒出涵盖水、陆、空的立体画面,气势雄浑,境界苍凉。
    C.“叹门外楼头”,由登临金陵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词情景水乳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奇伟壮丽景色和深沉历史感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咏史怀古的名篇。
    16.请从虚实相生的角度赏析该词。
    四、默写题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贴身穿的衣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秉贵老人曾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劳模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尊重,最难能可贵的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________。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________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________,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企业家们认为,在________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贪大求全生产规模的崇拜。没有人坚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设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目一新推崇投机取巧粗放式
    B.焕然一新推崇投机倒把开放式
    C.耳目一新崇拜投机倒把粗放式
    D.焕然一新崇拜投机取巧开放式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造成的。
    B.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C.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D.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所以说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提升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
    B.这一“短板”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
    C.是必须补齐的全社会的“短板”
    D.这一全社会的“短板”是必须补齐的
    21.分析下面文字,指出其逻辑错误,并说明理由。
    某位酒厂老板对自己厂出的酒赞不绝口,因为每一百位消费者中只有三位投诉该酒有质量问题。他说:“这就是说,有97%的消费者对我厂的产品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我厂的酒是多么好。建议你们也经常买我们厂的酒喝。”
    22.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的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守住了为人的根本。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4.根据要求作文。
    叙事记叙文的写作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故事的艺术。“故事人人会讲,各自戏法不同。”生活中许多事都很平凡,不见得曲折复杂,可作家把时序打乱,重新组合,化“平凡”为“神奇”,往往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请你根据上面内容,记述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或发挥合理想象创作一个虚构的故事,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力求引人入胜;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为主”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可知,对中国园林外在形式进行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入景。
    B.“坦伯尔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说法错误,原文相关内容是“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所以“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于文无据,“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不能单指中国花园。
    C.“对自然美的重视甚至可以不加改变而保持其自然形态”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彰显中国建筑理念之优”说法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没有比较谁更优。
    故选A。
    3.答案:A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A.这两句诗能准确证明材料二关于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论点。
    BCD中的诗句都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关。
    故选A。
    4.答案:①坦伯尔主要强调中国园林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工修饰方面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二者缺一不可。
    ②黑格尔则认为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优秀元素的合成,是一种再现自然的绘画。
    解析:结合“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可知,坦伯尔主要强调中国园林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工修饰方面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二者缺一不可。
    结合“黑格尔也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事物再现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可知,黑格尔则认为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优秀元素的合成,是一种再现自然的绘画。
    5.答案:①“自然”角度:沁芳亭傍山临溪,压水而成,体现“有若自然”的情趣。
    ②“借景”角度:沁芳亭居桥而建,应属园中至高点,可“俯而视之”满园春光之景;此亭下临清溪,可“镜借”天光云影。
    ③从“分景”的角度看,沁芳亭一边是自然景观,一边是人工的楼台亭阁,丰富了美的印象。
    ④从文化角度,沁芳亭的构建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彰显了“有若自然”的情趣意境。
    解析:结合材料一“中国园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分析,沁芳亭傍山临溪,压水而成,从“自然”的角度,体现“有若自然”的情趣。
    结合材料二“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扩大了境界)。园中凿池映景,亦是此意”可知,从“借景”“镜借”的角度,沁芳亭居桥而建,应属园中至高点,可“俯而视之”满园春光之景;此亭下临清溪,可“镜借”天光云影。
    结合材料二“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片,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可知,从“分景”的角度看,沁芳亭一边是自然景观,一边是人工的楼台亭阁,丰富了美的印象。
    结合材料一“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可知,从文化角度,沁芳亭的构建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彰显了“有若自然”的情趣意境。
    6.答案:D
    解析:D“巧设悬念”说法错误,此处是情节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情节突转的特点。故选D。
    7.答案:C
    解析:C.“借喻”说法错误,应为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表示相似关系;借喻是在具体语境中只出现喻体。本句中本体是“金井的山峦”,喻体是“巨大的日历”,比喻词是“是”,符合暗喻的特点。故选C。
    8.答案:①内容上,描绘了金井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更替恒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意味着大自然有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解释了上文的“日历”二字,同时为下文收浆果的人的到来打破了秋收的步调来张本。
    解析:①内容上,“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描绘的是金井的冬景,“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描绘的是金井的看景,“山峦一层一层地由嫩绿变得翠绿、墨绿时”描绘的是金井的夏景,“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染匠,给山峦罩上一件五彩的花衣时”描绘的是金井的秋景。这段内容描绘了金井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更替恒常的画面,通过大鲁二鲁按照山上四季的景色进行劳作,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意味着大自然有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本段对山峦四季景色的描写与大鲁二鲁的劳作场面相结合,解释了上文的“日历”二字同时为下文“秋收刚刚开始,一辆天蓝色的卡车摇摇摆摆地开到了金井”,收浆果的人开着卡车的到来打破了秋收的步调来张本。
    9.答案:①故事里的大鲁二鲁有严重智障,他们面对生活不会思考,没有利益之需,没有非分之想,代表着自然的没有开化的人性。与那些被人性的精明与欲望控制的村民格格不入。所以说“他们也许是生活中的局外人”。
    ②他们顺应自然规律,只是按照习惯、传统和天意去生活,近乎机械而勤劳地劳作,最后得到了自然的眷顾。所以说“在大自然面前,他们却是真正的主角”。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句意: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是刘邦规定的两条法律,为完整主谓结构,各自断开,排除ABD;“悉”是“除”的状语,不断开,排除B;“诸吏人”是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BD;“为父老”是“除害”的状语,不断开,排除BD。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正确。句意: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不要用白车白马送葬。
    B.正确。有人、有的人/有时。句意: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一顿饭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C.错误。意动用法,以……为苦/使动用法,使……撤退。句意: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烛之武使秦国军队撤退。
    D.正确。动词,做/动词,治理。句意: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治理国家要用礼。故选C。
    12.答案:D
    解析:D.“刘邦趁机奉承项羽,以大义劝阻项羽”错误,“因以文谕项羽”的主语是项伯,刘邦并没有以大义劝阻项羽。故选D。
    13.答案:(1)当初怀王派我攻打关中,本来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
    (2)可以赶快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解析:(1)“固”,本来;“以”,认为;“且”,再说,况且。(2)“内”,通“纳”,让……进来;“稍”,逐渐;“自益”,宾语前置句,“益自”;“距”,通“拒”,抵抗。
    14.答案:①不杀秦王子婴,为人宽容;②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③约法三章,宣讲政策,不接受牛酒等,赢得关中人心。
    解析:秦王投降后,有将领主张杀掉子婴,刘邦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于是把子婴交给管理处置,可见他能容人,为人宽容;
    刘邦进入函谷关后想要留在秦国宫室,樊哙、张良劝谏他,于是“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可见刘邦能够听取劝谏,不贪图享受;
    刘邦找来父老乡亲和秦国的豪杰,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并让人巡行宣讲政策,“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他不接受牛酒等,赢得了关中百姓的民心。
    15.答案:C
    解析:C.“叹门外楼头”,由登临金陵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错误。原词中,“由登临金陵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之所想”的一句是“念往昔”,而不是“叹门外楼头”。故选C。
    16.答案:诗人登临所见是“实”,由眼前所见生出的想象、联想是“虚”。
    (1)千里澄江,如簇翠峰,残阳里的归帆,背西风斜矗的酒旗是作者登临金陵眼前所见实景;彩舟像是漂漾在云彩里,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是作者由眼前实景而生的瑰丽想象;虚实相生,绘就奇伟壮丽的金陵秋景,意境开阔绵邈。
    (2)作者联想中的金陵曾经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草寒烟之景结合,在历史联想与眼前实景的虚实比照中,怀古讽今,传达出作者对北宋当局的警告。
    解析: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通过“澄江”“琴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是作者登临金陵眼前所见实景。“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是作者由眼前实景而生的瑰丽想象;虚实相生,绘就奇伟壮丽的金陵秋景,意境开阔绵邈。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念字作转折,作者联想中的金陵曾经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草寒烟之景结合,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虚实对照中,怀古讽今,传达出作者对北宋当局的警告。
    17.答案:(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3)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解析: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焕然一新: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语境中是政府工作报告使人怎么样,应该用“耳目一新”。推崇:十分推重崇敬。崇拜:一指尊重敬佩,二指尊重拜授,三指尊崇奉拜,搭配的对象是人。本语境中搭配对象是“工匠精神”,故应选用“推崇”。投机倒把: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投机倒把”侧重的是做生意,而“投机取巧”是指靠小聪明走巧路,根据语境后面说的是“脚踏实地”,所以此处应该用“投机取巧”。粗放式: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拉动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放式:多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含义,现代常见有开放政策、开放发展模式、开放式基金性格开放等。修饰市场环境发展,选用“粗放式”。故选A。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根据对例句语句的辨析,共有两处问题。一是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应把“丢失”改为“缺失”,故排除C;二是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该删掉“是因为”故排除A;D项,修改后的句子不符合逻辑,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故选B。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前面的语境可知,括号前边是名词短语,所以,所填的句子的开始应该是谓语开始,故排除BD。中国社会缺乏工匠精神是短板,所以要解决这种情况,要说全社会应该怎么做,所以应填“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故排除C。故选A。
    21.答案:(1)错误:数据与结论不相干。犯了轻率归纳,理由不充分的逻辑错误。
    (2)理由:这位厂长把统计数据用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上。很显然,只有3%的消费者投诉,并不能说明未投诉的消费者就对其产品非常满意,有些人也许嫌麻烦,有些人也许认为不值得投诉,只是再也不打算买该厂的酒罢了。
    解析:
    22.答案:大夫好!我昨天晚饭后就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睡了一觉,今早还疼,头一晃就更疼了。另外,我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解析:文段是看病时病人的自述,因此缩写时要尽可能保留核心要素“时间、症状、病程、相关病史”等。时间为昨天吃过晚饭后。症状为“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一晃就更疼了”。病程是昨晚至今早,“今天早上醒了还疼”。相关病史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将以上信息调整顺序,再加上礼貌用语即可得出答案。
    23.答案:例文:
    坚守底线
    底线,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在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坚守底线才能展现其高超的球技;同样,人的一生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
    坚守底线,坚守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在千钧一发之际,二十九岁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守住了生命之门,唱响了善良的乐章,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而还有一些人,竟抛弃了身后的学生,抛弃了善良,抛弃了做人的底线,选择了独善其身!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苟且活了下来;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没有善良的躯壳,失去底线的人生,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
    坚守底线,坚守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诚信为本,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应该是我们人性的底线。
    尾生与女子有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既然许下了诺言,既然做好了约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践约。翻开中华文明史,为了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而用生命去践约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个。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篇章。而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呢?那么,最后终将会和放羊的小孩一样,羊成了恶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个人哭泣,无人问津!
    坚守底线,坚守忠贞。
    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的话告诉我们,忠诚坚贞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底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夫子一声长叹,纵身投入汨罗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从小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理想,调兵造将,势如破竹,不受利诱,屡遭诬陷,屈死于风波亭上。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一身傲骨,虽忍受饥饿的煎熬,却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屈原、岳飞、朱自清等人因为忠贞祖国,早已流芳百世,载入史册。而像秦桧这样折节叛国的无耻小人和像刘阿斗那样胸无大志,屈膝投降的懦弱之辈呢?他们也早已遭世人唾骂,遗臭万年!
    善良,感动你我;诚信,奏响壮歌;忠贞,书写尊严。坚守这些底线,尽显人性本色。
    解析:
    24.答案:例文:
    这不是我想要的
    每每读到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心总是撕裂般的疼痛。因为,于我而言,则是独在家乡为留守,每逢佳节倍撕心。一次次,一年年,伤口愈合了又撕开,结了一层厚厚的痂。我的心曾无数次地呐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那是小时候的一个秋天,遍野金黄的稻子收割完毕,裸露出大地土黄的肌肤,播种的麦子尚在萌发,打眼望去倒生出一种贫瘠的感觉。一天早上,父母背着一个大包送我去上学。在学校门口,他们摸着我的头说:“好好读书,在家听奶奶话,爸爸妈妈出趟门,回来给你买糖吃。”我毫无思想准备:“出去干什么?要几天呀?”爸爸沉默着,妈妈则躲闪着我询问的目光:“出去干几天活,挣钱给你买糖吃。”“那你们早些回来。”我极不情愿地答应了他们。
    每天回家,我的第一句话都是:“奶奶,我爸妈回来了吗?”答案永远都是“没有”。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我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离家那么久?为什么对我不管不顾?奶奶一边帮我擦着眼泪,一边说:“我孙不哭,你好好学习,拿个大奖状,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泪眼婆娑地望着奶奶:“真的吗?”奶奶肯定地点点头。于是我便拼命地学习,过年的时候,我如愿以偿拿到了奖状,爸爸妈妈果然回来了,还带回了我从没有吃过的糖果,我高兴极了。
    谁知,寒假还没有结束,我就发现父母又在偷偷收拾那个大包。我的心往下一沉,连睡觉也警觉了起来。一天,我正在睡梦中,隐隐感觉有人轻轻地摸我的脸。我猛的睁开眼,只看到了轻轻关上的门。我一激灵,挺身下床,趿拉着鞋就追了出去。父母已经提着包走向了院门,我追上去抱着妈妈的腿,哭着挽留他们,父母还是买糖的那番话,任我怎么保证“不再吃糖”都无济于事。最终我还是被奶奶拉开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渐行渐远,我哭得撕心裂肺。
    此后,父母照旧只是过年回来,给我带各种各样好吃的,买了很多新衣服,留了不少零花钱。我也不再哭着挽留,虽然心里总是有些酸楚,总想告诉他们,那些不是我想要的,但也只能默然。
    直到我无意中读到《路遥传》,看到路遥知道父亲要把他送给伯父养,只能悄悄尾随偷偷离开的父亲,躲在角落里咬着嘴角哭,却不敢追出去,我不禁潸然泪下。那一刻,我感同身受,也在字里行间里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和远虑。掩卷静思,父母努力拼搏,能给的却仍然是我不想要的生活;我就更应加倍努力,争取给一份他们想要的生活。这样,方不负父母的背井离乡,也告慰了我每次的寸断愁肠。
    解析:

    相关试卷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礼记·中庸》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