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是,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23.77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读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B.地跨寒、温、热三带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我国( )
①海陆兼备,对外交通运输便利
②发展多种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③与14个国家接壤,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④距离各大洲都很近,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歌曲《山河图》中唱到“我们走遍了五湖四海,从来不言苦和难……到最西边,忆狼烟,风在喀什转个圈。到最南边,碧海天,龙腾出海浪滔天……”。完成下面小题。
3.歌曲中“忆狼烟,风在喀什转个圈”处可能是( )
A.西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
4.歌曲中“碧海天,龙腾出海浪滔天”中的“海”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我国快递产业发展迅速,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结合小明给小亮快递物品所写的快递单,完成下面小题。
5.寄件人地址中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 )
A.省级B.县级C.镇级D.地级
6.与杜桥街道属同一级别行政区划的是( )
A.香港特别行政区B.朝阳区C.玉山镇D.华西村
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呈现人口负增长现象,2023年人口继续减少。表为“我国近10年人口资料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7.表中数据表明,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净增数变化趋势为( )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8.据表中数据推测,2014~202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 )
A.不断提升B.不断下降C.先增后降D.先降后增
9.针对我国人口的现状,积极应对的策略有( )
A.大量接收海外移民B.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C.完善社会养老体系D.鼓励到大城市居住
欣赏剪纸作品(如图),马头琴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拉弦乐器,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所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1.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
C.回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
D.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13.图中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是( )
A.③⑦⑩B.①④⑨②C.⑤④②⑥D.⑧④⑪
14.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A.B.
C.D.
读我国沿108°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B.②宁夏平原C.③四川盆地D.④天山山脉
16.符合③地地形特征的是(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D.海拔较高,世界屋脊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风降温天气,多地降温超过12℃,下图为“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与图中秋裤分割线相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①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②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
④1月0℃等温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秋裤预警地图”反映了我国( )
A.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D.冬季南北温差大
2024年夏季,我国南方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给汛期防控带来巨大难题。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示意图如下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气候类型单一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张凯绘制的家乡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张凯来自(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高原山地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21.在汛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B.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D.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大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下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东南地区D.青藏地区
23.渭南市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干旱B.洪涝C.寒潮D.台风
24.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二、材料分析题
25.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共141178万。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结合三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微信群小段子——国庆七天安排:1号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号在家看各景区排队买票,3号……,4号……,5号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6号在家看全国高速又拥堵,7号在家看东南西北进不了城。
材料二: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国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漫步中国专辑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旅游线路,其中有一条“地理人口线”——“胡线”(即“胡焕庸线”)备受大家推崇。
(1)材料一的冷笑话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一大突出特点:_________,它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图分析:我国大致从_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在不断加剧。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调整了人口政策,在2021年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关于我国政策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对人口发展没有产生影响B.与基本国策并不一致
C.解决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D.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根据材料三图文信息,我们不难发现“胡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显著,据此归纳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_________,“胡线”指的是_________一线。
(4)材料三中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有______个,在这里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填民族),可以在_________节日去感受当地传统的民族风情。
2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资料①—图1为我国阶梯及大型水电站分布图;资料②—图2为我国沿32°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
探究思考:
(1)阅读图1可以发现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请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阅读图2,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陕西省位于第_________级阶梯。
(3)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降水的影响。
(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一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三、综合读图题
27.对比、综合学习法是学习区域地理常用的方法。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全称),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2)④是_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_(填全称)。
(3)我国邻国众多,图中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____,⑥是人口仅次于我国的_________,⑦是隔海相望的_________。
(4)近日,我国多地气温骤降,微信朋友圈被一则信息刷屏,“你在海南洗海澡,我在黑龙江裹棉袄”。请说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8.爱好阅读的小明阅读了朱自清的《春》后,对于“觅春”起了浓厚的兴趣,他搜集了很多资料,资料整理的过程中觉得其中很多语句与地理关系密切,便整理了相关笔记和问题,结合下列图完成问题。
(1)文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的“东风”指图中的②_________季风(填风向),该季风的性质_________。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甲山脉以南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带是_________,“泥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阅读“杏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总结杏花开放时间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纬度相近的太原和石家庄可以更早看到杏花开放的是_________,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4)“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根据四城市降水资料,写出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_________。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我国全部位于中低纬度地区,A错误。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C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进出口贸易;我国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我国疆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但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量大,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美国;我国位于亚洲东部,距离各大洲有近有远。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喀什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一座城市,故B正确,故ACD错误,故选择B。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的信息“到最南边,碧海天”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国最南边的海为南海,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择D。
5.答案:A
解析: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分为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级(县、市、自治县)、乡级(乡、镇、民族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省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分为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级(县、市、自治县)、乡级(乡、镇、民族乡)社侨街道属于乡级;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于省级,故A错;朝阳区属于市辖区级别的行政区划,不属于乡级,故B错;玉山镇属于乡级,故C正确;华西村属于乡级以下,故D错。故选C。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我国近10年人口资料统计表”可以看出,2014年至2020年,人口从13.76亿不断增长到14.12亿,但2020年到2023年,人口从14.12亿减少到14.09亿。所以,我国人口净增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我国近10年人口资料统计表”可以看出,2014~2023年我国城镇人口从7.67亿到9.32亿,总人口从17.76亿到14.09亿,通过计算,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城镇化率从55.74%到66.14%,所以2014~202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多,大量接收海外移民会加剧我国的人口压力,故A错误;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会加剧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故B错误;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故C正确;鼓励到大城市居住会加剧我国的城市化问题,故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该民族的乐器是马头琴,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择A。
11.答案:C
解析: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A错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故B错误;回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故C正确;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省,故D错误,故选择C。
12.答案:A
解析:读图可得,①是阴山,②是巫山,③是昆仑山,④是太行山。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⑤大兴安岭、④太行山、②巫山、⑥雪峰山一线。故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4.答案:D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D正确。故选D。
1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108°E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分别是:①是云贵高原,②是四川盆地,③是黄土高原,④是阴山山脉。故选:A。
16.答案:B
解析:③是黄土高原,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地形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是云贵高原;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和海拔较高,世界屋脊都是形容青藏高原,故选:B。
1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秋裤分割线基本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故①正确;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与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一致,③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气温由北向南递增,AB错误;“秋裤预警地图”发布时间是冬季,图中显示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反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19.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主要有五种气候类型,气候复杂多样;故①正确,②错误:东部地区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体现季风气候显著,故③正确;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④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下,属于温带气候;故BD错误。该地全年少雨,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正确,故C错误。故选A。
21.答案:D
解析:汛期主要为夏季,夏季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主要是因为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故D正确,故AB错误: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C错误。故选D。
2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东南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同时,东南地区地势较为低平,河流众多,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陕西省渭南市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寒潮,ABC不符合题意;不会出现台风,台风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D符合题意,故选D。
24.答案:D
解析:地震发生时不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因为地震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被困其中会非常危险,A错误;遇到洪水时不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低洼地带容易积水,会使危险加剧,B错误;刮台风时不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大型广告牌在台风中可能会被吹倒,造成伤害,C错误;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这种方法是合理的。这样可以迅速避开泥石流的冲击,增加生存的机会,D正确。故选D。
25.答案:(1)人口基数大,数量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
(2)2000;D
(3)东多西少;黑河—腾冲
(4)2;藏族;雪顿节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的一大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数量多,目前我国人口14亿以上,它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给社会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结合材料二和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图可知,我国大致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在不断加剧。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调整了人口政策,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D正确;三孩政策仍属于计划生育,与基本国策一致,对人口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
(3)由材料三的图文信息可知,“胡线”指的是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4)材料三中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有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2个,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当地传统的节日有雪顿节等。
26.答案:(1)主要分布在我国大河流经地区的地势阶梯交界处;原因是: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
(3)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4)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大,地势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1)在我国大河流经地的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的所在地。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陕西省位于第二级阶梯。
(3)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我国大多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沟通了沿海和内陆地区,方便东西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在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4)我国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但是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具体来说,农业方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采矿业方面: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方面:山区面积大,地势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旅游业方面: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7.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2)台湾;福建省
(3)俄罗斯;印度;韩国
(4)我国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2)④是位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台湾海峡,海峡西侧的省区是福建省。
(3)中国陆上邻国共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⑥是人口仅次于我国的印度,⑦是隔海相望的韩国。
(4)由题意“你在海南洗海澡,我在黑龙江裹棉袄”可知,当海南岛可以去海边洗澡的时候,黑龙江地区的人们已经穿上御寒的衣服。主要是因为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南北温差大,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全年炎热,黑龙江位于北温带地区,冬季寒冷。
28.答案:(1)东南;温暖湿润
(2)亚热带;水稻
(3)自南向北推迟;石家庄;地形(地势)
(4)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有利于缓解作物旱情;不利于影响人们出行。
解析:(1)读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季风有①西北季风和②东南季风,故东风来了中的东风指的是东南季风该季风是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其性质温暖湿润。
(2)读图根据甲山脉位置和走向可知,其为秦岭,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以南大部分区域为亚热带,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阅读“杏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可知,杏花开放时间整体上自南向北推迟,主要受纬度影响。纬度相近的石家庄比太原更早看到杏花开放,因为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较低,气温较高,花先开放,其主要受地形因素。
(4)读图根据四城市降水资料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产生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如:降水可以缓解某些相对干旱地区的旱情,促进农业发展;不利影响如:降水导致路面湿滑、影响人们视线,不利于人们出行。
××速递单(打印位置:同发票位置)
寄件人姓名
小明
始发地
兴安县
收件人姓名
小亮
目的地
临渭区
寄件人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车田村
收件人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豪润新城小区
内容(亿人)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2023年
总人口
13.76
13.92
14.05
14.12
14.11
14.09
城镇人口
7.67
8.19
8.64
9.02
9.20
9.32
0~14岁人口
2.27
2.32
2.37
2.52
2.39
15~64岁人口
10.10
10.09
10.00
9.68
9.62
65岁及以上
1.39
1.50
1.67
1.90
2.09
2.16
老年抚养比%
13.7
15.0
16.8
19.7
21.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2024-202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pdf、第二初级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俯以察于地理”包含的内容有, 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