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任务一 体会人物与动物的关系17 猫/郑振铎教案设计
展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怂恿、怅然、蜷伏、惩戒、妄下断语”等词语,理解其含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和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学习文中描写动物的方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体会其作用,提高描写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默读、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三只猫的不同特点以及“我”对它们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生动、细腻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理解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不应仅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而应注重事实依据,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态度和勇于反思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梳理文章情节,把握三只猫的特点,理解作者对每只猫的情感变化过程。
2.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动物特点和情感的写作方法,如对第三只猫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等。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作者因第三只猫的遭遇而产生的愧疚之情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即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2. 引导学生将文中所传达的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避免伤害无辜生命。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猫相关的情境,如播放猫的视频、展示猫的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感受猫的可爱与可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三只猫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会对第三只猫产生愧疚之情?”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猫的特点、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题等,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各种猫的可爱视频,视频中包含猫的不同姿态、行为,如玩耍、睡觉、撒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2. 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些可爱的猫,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有没有养过猫或者和猫有过接触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猫的经历和感受,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教师充满感情地说:“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然而,在著名作家郑振铎的笔下,猫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猫》,去看看他笔下的猫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如“怂恿(sǒng yǒng)”“怅然(chàng rán)”“蜷伏(quán fú)”等。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伏(弯着身体卧着)、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教师正音并解释重点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文章围绕猫写了哪些内容?可以按照猫的数量和事件发展顺序进行概括。(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先后养了三只猫,以及每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最终的结局等内容)
4. 全班齐读课文,整体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初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复杂情感。
(三)研读课文,分析猫的特点与作者情感
1. 分析第一只猫(第1 - 2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1 - 2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只猫的语句,思考:这只猫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的情感如何?(学生自主阅读、标注,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它“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通过对猫外形的描写,表现出它的可爱;“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从猫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它很活泼有趣。作者对这只猫充满了喜爱之情,如“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体现了猫给作者带来的欢乐和享受。
(3)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第一只猫的段落,感受猫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2. 分析第二只猫(第3 - 14自然段)
(1)学生继续默读第3 - 14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二只猫的语句,思考:这只猫与第一只猫有什么不同?作者对它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它“浑身黄色,也很可爱”,而且比第一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这只猫的本领也更大,“它会爬树,却不喜。常常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作者对第二只猫更加喜爱,“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关心和在意。然而,这只猫最终丢失了,作者和家人四处寻找,“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表达了作者对它的丢失感到伤心和惋惜。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程度的加深。
3. 分析第三只猫(第15 - 34自然段)
(1)学生重点阅读第15 - 34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三只猫的语句,思考:这只猫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学生自主阅读、标注,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第三只猫是一只流浪猫,它“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外形上不招人喜欢;它“不好动,又懒惰”,性情也不活泼;而且它“看见人来,它不跑,也不跳,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任人抚摸”,表现得很怯懦。作者对这只猫一开始并不喜欢,“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但后来因为这只猫被冤枉吃了芙蓉鸟,作者对它进行了惩戒,当发现真相后,作者感到非常愧疚,“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悔恨之情。
(3)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描写第三只猫的语句,感受作者对这只猫从嫌弃到愧疚的情感转变,理解作者愧疚之情的根源。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题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写三只猫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学生结合文本,从作者对猫的态度、行为以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写三只猫的不同遭遇,尤其是第三只猫被冤死的悲剧,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之情。同时,也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不要仅凭主观臆断就轻易下结论,要对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和客观分析,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此外,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也反映了他勇于反思自己行为的精神,这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3.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学生深入思考后回答)
4. 学生回答:在对待动物时,要多一些耐心和爱心,了解它们的习性和需求;在与人相处或处理事情时,要注重事实依据,不轻易怀疑和指责他人;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多从自身找原因等。
5.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作者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五)品味语言,学习描写方法
1.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思考:这些语句在描写猫的特点、表达作者情感方面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学生自主阅读、标注,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
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如:
“它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毛色和活泼可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通过“乱跑”“爬树”“扑过去捉”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猫的动作,表现了猫的活泼好动和有趣,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猫在园中欢快玩耍的场景)
“它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任人抚摸,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呆呆地”“任人抚摸”“连眼皮都不抬一下”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第三只猫怯懦、慵懒的神态,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它的不喜欢,为后文猫被冤枉埋下伏笔)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比喻、对比等写作手法来表现动物特点和情感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六)拓展延伸
1. 比较阅读其他描写动物的文章,如老舍的《猫》、丰子恺的《白鹅》等,分析不同作者在描写动物时的异同点,进一步体会描写动物的方法和技巧,感受不同作家笔下动物的独特魅力。
2. 组织学生开展“关爱身边的小动物”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如小区里的流浪猫、流浪狗等,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并为它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提供食物、水或搭建简易的庇护所等。然后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观察和行动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关爱动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 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以“我和我的宠物”为题,办一张手抄报。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把握三只猫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也学习了描写动物的方法。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因第三只猫的遭遇而产生的愧疚之情所蕴含的哲理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和引导方式。同时,在课堂讨论环节,应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在写作练习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相处的有趣故事,以增强趣味性。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猫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5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猫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075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猫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写什么事”,品读课文,领会“抒什么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