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千米, 该泸定蜂巢珊瑚形成的时期, 暖棚塑料薄膜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其运行主要依靠太阳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左图示意天体系统层次,右图示意在轨空间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天和核心舱位于( )
A. 水星和金星之间 B. 金星和火星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木星和土星之间
2. 为天和核心舱运行提供能量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神舟十七号飞船入轨后,对其威胁最大的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C. 地球自转 D. 天气状况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天和核心舱是绕地球运行,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其运行主要依靠太阳能。故其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属于太阳系,图中的丙是太阳系C正确,甲是银河系,乙是河外星系,丁是地月系,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对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太阳活动,能干扰飞船与地面间的无线电通讯,B正确,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天气状况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近四十年来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减少的趋势。下图示意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是( )
A. 平原大于盆地 B. 哈尔滨多于上海
C. 南方多于北方 D. 济南大于1500KW·h/m²
5. 近四十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变暖的影响 B. 大气污染物增加
C. 降水量显著增加 D. 植被覆盖率增加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片和题干信息可知,平原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不一定大于盆地地区,比如图中塔里木盆地,辐射总量就比平原地区高,A错;依据图中信息可知,上海和哈尔滨地区都位于太阳辐射的可利用区,两者辐射总量大致相当,B错;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但阴雨天气多,北方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南方地区多,因此北方多于南方,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济南的位置在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于1500KW·h/m²,D对。故选D。
【5题详解】
全球变暖不会影响太阳辐射总量,A错;近四十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发展快,大气污染增加,降低大气透明度,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对;近四十年降水增加并不明显,C错;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以改善局地气候,但对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相对较小,D错。故选B。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千米。目前多款国产手机已内置地震预警功能,不同地区的网友收到地震预警提示的时间不同,有网友表示在震前十多秒收到地震预警,也有网友在震前七十多秒收到地震预警。有人还在震后捡到志留纪时期的泸定蜂巢珊瑚化石(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本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传到莫霍界面时( )
A. 纵波波速变大 B. 纵波波速骤降 C. 横波波速变小 D. 横波突然消失
7. 网友震前收到地震预警提示的时间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地震波到达时间不同 B. 网友所在各地烈度不同
C. 网友的手机型号不同 D. 网友所在各地震级不同
8. 该泸定蜂巢珊瑚形成的时期( )
A. 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B. 联合古陆刚开始解体
C. 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D. 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答案】6. A 7. A 8. D
【解析】
【6题详解】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由材料可知,本次四川泸定县地震的震源深度约16千米,应位于地壳,地震波由地壳传到到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波速均变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网友震前收到地震预警提示的时间不同,原因是震中距不同,地震波到达时间不同,A正确;烈度、震级不会影响预警时间,BD错误;手机型号不会影响预警时间,C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泸定蜂巢珊瑚形成的时期为古生代志留纪时期,重要的成煤期是古生代的晚期和中生代,A错误;联合古陆刚开始解体是在泥盆纪,B错误;裸子植物开始出现是在二叠纪,C错误;该泸定蜂巢珊瑚形成的时期是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D正确。故选D。
我国东北农村过冬,常在房屋外南侧用塑料薄膜搭建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空气环流,使内室增温。有些农户还在暖棚底部铺设鹅卵石,以增加暖棚对内室的增温效果。左图示意搭建暖棚的房屋,右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暖棚塑料薄膜的作用是( )
A. 削弱①,增强乙 B. 增强②,削弱甲 C. 削弱③,增强乙 D. 削弱④,增强丙
10. 农户铺设鹅卵石使内室增温的原理是,鹅卵石( )
A. 白天增温快,增大内室与暖棚的温差
B. 白天增温快,减小内室与暖棚的温差
C. 夜间降温快,增大内室与暖棚的温差
D. 夜间降温快,减小内室与暖棚的温差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逸散到宇宙空间的部分,④是大气辐射逸散到宇宙空间的部分,甲为反射,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逆辐射。暖棚塑料薄膜对①、②和甲、乙的影响比较小,A、B、C三项错误;可以阻挡地面长波辐射的散失和大气辐射的散失(③④),同时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丙),起到保温作用,D对;故选D。
【10题详解】
鹅卵石具有较好的吸热和放热性能。在白天,鹅卵石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增温较快,从而增大了内室与暖棚的温差。这样,通过通风口,暖空气会流向内室,起到增温的作用,A对B错;而在夜间,鹅卵石降温速度较快,但对暖棚内的空气温差影响不大,C、D两项错误。故选A。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于2023年8月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此举使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一片哗然。下图示意日本核电站位置和某海区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与洋流A的寒暖性质一致的是( )
A. ①洋流 B. ②洋流 C. ③洋流 D. ④洋流
12. 图中( )
A. ①处洋流使核污水向正北方向扩散
B. ②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C. ③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
D. ④处冷海水上泛,容易形成大渔场
13. 模拟核污水扩散路径,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IS C. BDS D. GPS
【答案】11. D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如图所示,洋流A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①②③洋流由纬度低的海区流向纬度高的海区,为暖流,④洋流由纬度高的海区流向纬度低的海区,为寒流。因此,与洋流A的寒暖性质一致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①处洋流使核污水向东北方向扩散,A错误;②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错误;③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锋面雾和平流雾,多发海雾,C正确;④处为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易形成大渔场,不属于冷海水上泛对应的上升补偿流处,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3题详解】
模拟核污水扩散路径,需要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处理功能,应用到的技术为GIS,B正确。RS为遥感,其主要功能是数据获取,进行监测;BDS和GPS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图中( )
A. 甲是流水侵蚀形成的“V”形谷
B. 乙是流水堆积形成的三角洲
C. 自A到B,沉积物颗粒变粗
D. 自A到B,沉积物厚度变大
15. 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主要原因是( )
①中下游降水量减少,入海泥沙量小②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③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④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入海泥沙量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甲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冲积扇平原,河流以侧蚀为主,只能使河流加宽,而形不成“V”形谷,A错;乙位于入海口地区,随着流速减缓加海水顶托作用,在此处形成河口三角洲,B对;由A到B,由冲积扇顶部到扇缘,随着水流速度变缓,大颗粒先沉积,而后才是小颗粒,因此,沉积物形态由大变小,颗粒沉积由粗变细,厚度由厚变薄,CD错。故选B。
【15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推测,气候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所以黄河中下游降水并不会减少,①错;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侵蚀作用增强,而不是减弱,②错;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中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改善,这也导致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减少,③对;为了调控水资源和防洪减灾,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水库、水电站等,这些工程拦截了部分泥沙,使得入海泥沙量减小,④对。综上所述,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2024年元旦,一群“南方小土豆”从广州飞往哈尔滨,飞机起飞一小时后机上显示飞行高度为12千米,“小土豆”发现机舱外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而机身下方却乌云密布。下图示意此刻飞机所处的气压场(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推测此时飞机飞行在( )
A. 对流层,空气对流旺盛 B. 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少
C. 平流层,空气上冷下热 D. 电离层,空气处于电离状态
17. 图示时刻,机身受到的风向为( )
A. 正北风 B. 正西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飞行高度为12千米,“小土豆”发现机舱外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而机身下方却乌云密布,说明飞机已经位于对流层以上,飞行至平流层,AD错误;平流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水汽和杂质较少,晴天多,C错误,B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2千米,应属高空。图示时刻飞机所在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高空忽略摩擦力的影响,当地处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形成正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红海地处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盐度和温度最高的海域,该海域海水的密度主要受海水盐度的影响。下图示区域北部降水多于南部,南部蒸发量较大。下图示意红海周边区域及红海的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红海盐度北高南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 南部与外海连通更强
C. 南部海域比北部更宽阔 D. 南部多常年河流汇入
19. 油轮从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然后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变化顺序是( )
A. 深—浅—更浅 B. 浅—深—更深 C. 浅—更浅—深 D. 深一更深一浅
20. 红海上下层海水温度均较高,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水运动③大气运动④岩浆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8. B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依据材料和图可知,红海北部海域更为闭塞,仅通过狭窄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水体交换少,而南部曼德海峡较宽,且与印度洋相连接,与印度洋海域水体交换条件较好,因此红海盐度北高南低,B正确;南部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量小于蒸发量,A错误;该海域海水的密度主要受海水盐度的影响,与海域是否宽阔关系较小,C错误;图示地区河流汇入少,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该海域海水密度主要受海水盐度的影响,盐度越大,密度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浅;盐度越小,密度越小,船的吃水深度越深。油轮从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盐度变大,吃水深度变浅,经红海地区盐度往南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应逐渐变深,进入印度洋,盐度更低,吃水深度更深,故吃水深度变化顺序是浅—深—更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红海上下层海水温度均较高,主要是上层海水的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副热带海区,纬度较低且大部分为热带沙漠地区,晴天多,雨天少,接受太阳辐射较多,上层海水温度较高,①正确,下层是因为红海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④正确;大气运动、海水运动对于红海海水温影响较小,②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烽火台、瞭望塔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下图示意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 图中道路经过的地形部位有( )
A. 山脊和陡崖 B. 山谷和陡崖 C. 山谷和鞍部 D. 山脊和鞍部
22. 烽火台( )
A. 位于阴坡 B. 位于①的东北方 C. 能直接看到② D. 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23. 长城城墙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220米 B. 320米 C. 420米 D. 520米
【答案】21. C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道路多位于等高线向高凸起处,等高线向高凸起为山谷,图中瞭望台附近道路位于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为鞍部,故图中道路经过的地形部位有山谷和鞍部,C正确;等高线向低凸为山脊,陡崖地势陡峭不适宜建造道路,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结合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长城城墙多位于等高线向低凸起处,等高线向低凸起为山脊,烽火台位于长城城墙的偏西侧,为阴坡,夏季风的背风坡,A正确,D错误;结合指向标,烽火台位于①的西南方,B错误;由于受到山脊的阻挡,不能直接看到②,C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最大高差即相对高度的最大值。图中等高距为50米,东北角地势最高,海拔高度为850<H<900,东南角地势最低,海拔高度为550<H<600,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50<H<35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海拔约1500~1940米。自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林术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成115万亩人工林海,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范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 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植被类型属于( )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25. 与塞罕坝高岭北坡相比,南坡造林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较大,气温较低②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小
③暴雨较多,土层较薄④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6.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 )
A. 减轻风沙危害 B. 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C. 增加生物多样性 D. 涵养水源,减轻热岛效应
【答案】24. A 25. B 26. A
【解析】
【24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在此环境下,针叶林(如落叶松、云杉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成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植被类型。综上所述,A符合条件,BCD三项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推知,塞罕坝高岭的南坡与北坡相比,北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更大一些,①错误;塞罕坝高岭北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由于距离渤海较近,夏季暴雨较多,再加上该地土层较薄,因此,人工林难以存活,③正确;南坡位于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多光照较弱,②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26题详解】
塞罕坝林场位于京津地区的北面,人工林海的建设可以有效阻挡北方风沙的传播,减轻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A正确;京津当地植被才能起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作用,B错误;塞罕坝林场只能增加塞罕坝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而不能增加京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C错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区域气候,也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但距离京津地区较远,不能减轻京津地区热岛效应,D错误。故选A。
我国耕作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土,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但近年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现象严重。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区的红壤土质黏重,耕作条件不佳。下表为甲乙两地土壤的基本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 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化较弱,有机质来源少 B. 降水较多,土壤酸性较强
C. 植被稀疏,枯枝落叶较少 D. 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强
28. 两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养护,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减少粮食种植面积,退耕还草②甲—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③乙—土壤中掺入沙子,增加透气性④乙—引淡水灌溉,抑制蒸发返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7.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壤类型为黑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主要是由于我国东北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多,加上东北气温较低,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慢,降水也较少,有机质淋失少。而南方的乙地,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强,有机质分解块快,降水多,有机质淋失多,故有机质含量低,D正确;南方植被茂密,生长快,有机质来源多,AC错误,有机质与土壤的酸性无关,B错误。故选D。
【28题详解】
甲地土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黑土流失、肥力降低,养护的措施为增施有机肥,减少水土流失。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土壤类型为红壤,红壤的特性是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黏重。因此乙地土壤的养护和改良措施为补充生石灰,增施有机肥,在土壤中掺入沙子等。②③正确;C正确。减少粮食种植不符合我国国情,引淡水灌溉,抑制蒸发返盐是针对盐碱化的措施,①④错误,故选C。
某同学研究1982~2010年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发现,“祁吉线”的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达93∶7。“祁吉线”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在1%左右,部分县市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祁吉线”西北半壁分布有可可西里、羌塘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以从事畜牧业生产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 “祁吉线”的西北半壁人口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是( )
①海拔相对较高,热量条件差②河流分布较少,水源条件差
③年降水量较大,土壤较贫瘠④经济水平较低,发展动力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0. “祁吉线”东南半壁部分县市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 )
A.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推行生态移民 B. 计划生育政策严格,人口出生率低
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口死亡率高 D. 毗邻相对发达地区,人口机械迁出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①“祁吉线”的西北半壁主要是我国的西北地区,海拔相对较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合人类居住,①正确;②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分布较少,水源条件差,②正确; ③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③错误; ④经济水平较低,发展动力弱是社会经济因素,不是自然原因,④错误; A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祁吉线”东南半壁毗邻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省级行政区,经济因素导致东南半壁人口迁出更多;拉萨、西宁为首府、省会,再加上该线东南半壁很多城市为地、州驻地,经济相对发达,人口迁移的拉力强,使得周边的大多数县市人口向中心城镇迁移明显,进而使得大部分县市人口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D正确,东南半壁的生态环境较好,不需要生态移民,计划生育对于东南半壁的所有县是同等的,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死亡数量不会过多,AB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庐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植被茂密,雨雾较多,年均雨日达168天,年均雾日达192天。鄱阳湖西濒庐山,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岸周边地区湖陆风现象明显。下图示意鄱阳湖和庐山的位置。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下图中补绘该湖区湖陆风的气流方向。
(2)说明庐山的山谷风对甲地湖陆风的影响。
(3)多雨雾天气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1)
(2)白天,庐山的谷风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夜晚,庐山的山风与甲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
(3)雨雾天气云(雾)层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导致气温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根据下图所示,近地面陆地的等压面上凸,在陆地形成高压,垂直方向气流下沉;近地面湖泊的等压面下凹,在湖泊形成低压,垂直方向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湖泊,高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
白天山坡较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间山坡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山坡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因此白天,庐山吹谷风,风从湖泊吹向山顶,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夜晚,庐山吹山风,风山顶吹向湖泊,与甲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
【小问3详解】
雨雾天气云(雾)层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导致气温低。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冰川(冻土)融化加剧。2011年9月中旬,卓乃湖水量大增,东部发生大决堤,大量湖水外泄入库赛湖(如下图),卓乃湖面积急剧缩小。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卓乃湖水量大增的原因。
(2)分析卓乃湖决堤后,其周边地区冬季沙尘天气增多的原因。
【答案】(1)气温升高,冰川(冻土)融水增多,蒸发量增加;流域内降水量增多;汇入卓乃湖的径流量增大,湖水量增加。
(2)卓乃湖湖水退缩(面积减少或水位下降),湖底泥沙出露,提供沙源;冬季气候干旱且多大风。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导致冰川(冻土)融化加剧,气温升高会使得冰川和冻土中的水分释放出来,补给到卓乃湖中,导致湖水量增加;随着气温升高,冰川和冻土融化加剧,释放出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直接或间接地补给卓乃湖,导致湖水量增加;气温升高会使得卓乃湖的蒸发量增加,但相比于冰川和冻土融水的补给,蒸发量的增加对湖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卓乃湖所在的流域内降水量增多,也会为卓乃湖提供一定的水源补给,导致湖水量增加;流域内径流的汇入是湖泊水位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气温升高,汇入卓乃湖的径流量可能增大,从而导致湖水量增加。
【小问2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推断,卓乃湖决堤后,其周边地区冬季沙尘天气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卓乃湖湖水退缩(面积减少或水位下降),使得湖底的泥沙出露,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冬季气候干旱,缺乏足够的水分来抑制沙尘天气的发生,且多大风,风力强劲,容易将湖底出露的泥沙吹扬起来,形成沙尘天气。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海岸地貌。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海滩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砾滩、沙滩、泥滩。下图示意山东半岛地形和常见海蚀地貌。
(1)适合晒盐的海岸是____(甲或乙),说明其利于晒盐的海岸特征____。
(2)描述海蚀崖的形成过程。
【答案】(1)甲 海岸宽广平坦(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泥质海岸(泥滩),海水不易下渗。
(2)基岩海岸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甲海岸有着宽广平坦的海滩,有大面积的空间可以晒盐;且甲处的海滩为泥质海岸(泥滩),海水不易下渗,有利于晒盐。乙处海岸地势落差大,海滩面积小,不利于晒盐。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由于海浪的长期侵蚀,基岩海岸的岩石不断崩塌,岩石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3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净迁移人口数(流入人口数减去流出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我国甲城市1995~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
(1)描述1995~2013年甲城市人口迁移状况的变化特征。
(2)2001年以来,人口迁移变化对甲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列举两项。
【答案】(1)由人口净迁出变为净迁入;2001年之前,人口净迁出为主,净迁移率逐渐减小;2001年之后,人口净迁入为主,净迁移率逐渐增大,2013年达到最大值。
(2)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2001年之前,净迁移率为负值,人口以净迁出为主,净迁移率逐渐减小;2001年之后,净迁移率为正值,人口以净迁入为主,净迁移率逐渐增大,2013年达到最大值。总体上,人口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
【小问2详解】
2001年之后,净迁移率为正值,人口以净迁入为主,人口的大量迁入,为甲城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迁入人口一般以年轻人为主,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迁入,促进当地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地点
有机质(g/kg)
氮(g/kg)
磷(g/kg)
钾(g/kg)
pH
甲地(吉林)
21.7
1.42
1.37
21.9
7.7
乙地(福建)
14.1
1.09
1.09
21.9
5.6
相关试卷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三模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三模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共9页。
198,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98,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甲地引水桥的主要作用是,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行的措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