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早在大约12000年之前,随着气候转暖,人类的狩猎、捕捞和采集活动更加活跃,并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长江流域,分别认知了两种禾本科植物。在人类的干预下,这两种植物开始了各自漫长的进化历程,最终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的两大粮食作物,即小麦和水稻。
    起源于半干旱地带的小麦占得先机,率先在西亚的两河流域被人类驯化和栽培。当时,大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土壤营养丰富,土质疏松,易于耕作,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相对容易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并在此基础上孕育了苏美尔文明。而水稻起源于东亚沼泽地带,沼泽土壤土质黏稠,草根、树根盘结,不易耕作,劳作的人畜还容易陷入泥潭,沼泽地甚至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威胁人们的生命。人们若想在沼泽地里获取足够的粮食,就需要对沼泽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开挖沟渠排水、平整土地、修筑田埂、修筑灌溉水路,当然也需要发明易于开垦沼泽土壤的翻耕农具等。这对早期人类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当地球的最后一次冰河期(距今约13000年前)结束,气候逐渐变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沼泽地带,各类禾本科植物开始活跃起来,其中包括今天水稻的祖先。同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古人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和气候的寒冷,穴居在山洞里。这些山洞一般离沼泽地不远,古人夜间在安全的山洞休息,白天则上山打猎、下河捕鱼虾。但打猎和捕鱼虾收获不稳定,所以必须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籽实,以解决食物不足的难题。后来当周边树木的果实和鱼类资源耗尽时,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眼前沼泽地里大片野生稻群落的籽实。
    起初,先人为了烧火取暖,采集一些枯黄的野生稻回到洞穴,把它丢到火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稻的籽实爆成米花,香气四溢,成了饥肠辘辘的人们的美味。就是这样一个偶然事件开启了人类稻作历史。
    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稻谷的驯化和栽培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普通野生稻进化到如今的栽培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进化历程中,稻自身不断发生的变异是进化的内因,而大自然对这些变异的选择和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这些变异的择优选择是从野生稻到栽培稻进化历程的两大动力。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人类完成了野生稻的驯化。完成这一壮举的是远古时代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他们可能就是楚人的祖先和越人的祖先。
    在距今10000—9000年的上山文化(浙江浦江县境内)时期,野生稻在人类的干预和选择下逐步进化为栽培稻,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已经完全走出山洞,群居在沼泽地中的高台地,开始利用石磨盘和石棒加工稻米,还学会了在泥土里加入稻壳烧制陶器。
    距今大约65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人们已经发明了未耜、骨耜等开垦稻田的农具。但是,这个时期的水稻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人们还得靠打猎、捕鱼虾以及采集橡树果、菱角等植物果实来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
    到城头山文化(湖南澧县,距今6000多年)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修筑水塘、开挖灌溉水路、平整土地、修筑田埂的技术,稻开始逐步进化为水稻。稻向水稻进化有诸多好处,一是能避开竞争对手植物,即杂草;二是利用水平原理平整稻田,使水稻能在均匀的水分环境中生长;三是长期浸水形成的土壤还原层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四是通过大量水分的蒸腾作用,调节水稻群落的温度环境。稻在水环境下生长,还有利于育秧、插秧等生产技术的实施。同期,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已经完成了从耜耕到犁耕的历史性跨越,水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为文明的出现做好了技术储备。
    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时期是从稻作文化发展到稻作文明的重要节点。良渚文化考古遗址出土的成堆稻谷遗存,足以证明当时稻作生产力水平已经很发达。同时出土的还有大规模的城墙遗址、高规格的墓葬和刻画了符号的精美玉器和陶器,说明丰衣足食的人们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以及阶级分化。
    在距今4000年左右时,黄河流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文明朝代——夏王朝。而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直到周王朝以后才开始出现楚、吴、越等以稻作族群为主体的国家。后来楚国基本统一了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稻作族群建立的国家,融合了楚、吴、越文化,成为代表南方稻作文化的国家。因此,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是我国稻作文明的一个发源地。
    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野生稻有3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以及疣粒野生稻。今天水稻的祖先就是其中的普通野生稻。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稻谷的驯化和栽培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玄松南《稻作文化:稻、水与人的协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麦和水稻这两种粮食作物都属于禾本科植物,在它们长期的进化历程中,人类的干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 远古人类通过打猎和捕鱼虾所获得的食物不能满足自身需要,为了生存,人们只好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籽实用作补充。
    C. 毫无疑问,在野生稻进化到栽培稻的漫长过程之中,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其变异的择优选择是最关键因素。
    D.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产生的稻作文明是建立在融合了吴、越文化的楚国的基础之上的,它迟于黄河流域产生的文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稻作历史的开启源于偶然事件,先人一开始只知道用枯黄的野生稻来取暖,当稻的籽实爆成米花才知可用它来充饥。
    B. 稻进化为水稻让稻得以蓬勃生长,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促使稻作生产完成由耜耕到犁耕等开垦稻田农具和方式的变革。
    C. 文章在分析稻作历史的进化顺序时,都有具体的年代数字,从而形成了一条时间线,使得文章清晰明达,严谨而有序。
    D. 文章开头以小麦和水稻切入,主体扣住“稻作文明的形成”的具体过程并对其进行详细阐释,结尾加以总结,思路清晰。
    3. 下列选项中的考古材料不能支撑第⑩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2009年在湖南茶陵独岭坳考古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古栽培稻遗存。经鉴定,这些古栽培稻遗存与野生稻湿地现存野生稻具有基因上的传承关系。
    B. 1995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江西万年县一个叫仙人洞的溶洞中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栽培水稻植硅石,它的发现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往前推了3000年。
    C. 2001年,浙江上山遗址考古队在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和胎土中分别发现了大量谷壳印痕、谷壳。经鉴定,这是一些经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D. 葛剑雄、袁祖亮等学者考证,自西汉以后到明朝前期,中国人口始终在5000万以上,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水稻技术的提升是人口上升的重要因素。
    4. 水稻驯化和栽培为什么会迟于小麦的驯化和栽培?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
    5. 人类稻作文明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材料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兰花
    戴涛
    我每次走过街边的花店,总免不了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心想会不会有白兰花呢?可每次都会很失望。其实我也知道,白兰花是不会出现在花店里的,而且我也不是在花店里认识她的。
    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下班后去一家百货公司买东西,这家公司坐落在已经繁华了百年的淮海路(旧名“霞飞路”)上。当我经过一个弄堂口时,感觉有一缕香气飘来,香气自然清幽,还夹带了一丝暖暖的甜味,这显然不同于平日里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类人造香精。
    于是我开始寻找,在弄堂口我看到了一位六十来岁的妇人,她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她的跟前放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篮子,篮子里面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在毛巾的上面排着十几朵奶白色的小花,它两三厘米长,体型纤细,却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阿婆,这是什么花?
    白兰花。
    哦,白兰花,这花真好闻。
    嗯,这可是最迷人的花香。
    老妇人说话的声音,还有她的笑容都显得特别优雅,完全颠覆了我平日里对街头摆摊者或者一般市民的印象。我被她吸引,便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卖花。
    这时走过一对青年男女,女子问男子:老公,这是什么花?这么香呀。
    男子说:我也不知道。
    于是他们蹲下来问老妇人。当知道这叫白兰花时,男青年显得异常兴奋:哇,这就是白兰花!我看过几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电影,里面都有在街头叫卖,“白兰花”“白兰花”。这叫声又嗲又糯,每次看完了电影,这声音还在我的脑子里转。
    老妇人微笑着看着他们:嗯,白兰花在这个城市被人喜欢的时间啊,已经超过了我的年龄。
    女青年对男青年说:老公,我要买。
    好的。阿婆,这花多少钱一朵?
    难得你们年轻人喜欢,就送给你啦。
    说完,老妇人从篮子里精心挑选出一朵白兰花,小心翼翼地把拴在花上的铁丝弯成一个钩子,将花轻轻地挂在了女青年胸前的扣子上,随后还送上一句祝福:祝福你们像白兰花一样美好。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告别了老妇人,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如果不是生活拮据,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会坐在弄堂口卖花吗?可照她这样的卖法,一天又能挣几个钱?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路过那里,然后买一朵白兰花。不久后的一天,我和一位经营宾馆的朋友聊天,他说他想打造一家能够体现上海这座城市文化风貌的酒店,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可以在每个房间放上一朵白兰花,并且告诉客人,这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朋友听后说,好像有点道理,可以试试。我说这花由我来提供吧。朋友笑了,说这点小生意你也做。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妇人,她的脸上还是那么优雅、那么平静,说:这样好吗?
    这有什么不好?不是为了宣传我们城市的文化嘛。
    老妇人终于同意了。
    明天您准备两百朵花吧,我和您一起送过去。
    不麻烦你了,我自己去吧。
    第一次我还是陪您去吧。我坚持道。
    老妇人见我这样坚决的态度,也就只好答应了。我们说好了第二天中午我去她家接她。
    第二天中午,我按照她给我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这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一排老式洋房,应该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推开她家的门,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
    她让我坐到沙发上,给我倒上一杯白开水,充满歉意地对我说:真对不起,我先生走了以后,家里已经不备咖啡、茶叶了。
    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我问她:您怎么会想到去街上卖白兰花?
    她沉默了片刻,说:记得小时候,我看见妈妈穿的旗袍上总是别着一朵白兰花,白兰花的气味就像是妈妈的气味,然后整个城市好像也是这个气味,所以我就迷上了白兰花。从我上小学到开始教书,每天都会佩戴着一朵白兰花。可是现在,白兰花要从这个城市消失了,人们脚步匆匆,似乎并不留意平凡的白兰花。
    喜欢白兰花就需要辛辛苦苦地在街头卖白兰花吗?
    我是想叫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白兰花。还有,我感觉拿卖花的钞票去帮助失学儿童,要比拿其他钞票更有意义,也更让我开心。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走过街边的花店,总要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这说明“我”对二十多年前邂逅老妇人卖白兰花一事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B.精心挑选、小心翼翼地把铁丝弯成钩子、为女青年轻轻地挂上白兰花……细致的描写勾勒出温馨的场景,这一场景令“我”深受感动。
    C.老妇人对体型纤细、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的白兰花情有独钟,是因为白兰花寄寓着她对丈夫、对母亲的思念和缅怀。
    D.老妇人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和英勇的壮举,但人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优雅、宁静、温暖、爱心,看到了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光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致力于细节描写,如“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的描写体现了老妇人对白兰花的细心呵护。
    B.小说所写男女青年买花的情节既刻画了老妇人的形象,又为后文“我”找老妇人买白兰花作铺垫。
    C.与《哦,香雪》的写作视角不同,本小说以“我”为视角,讲述了“我”的所见所感,增添了真实性。
    D.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首写现在,然后叙述往事,这样安排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老妇人并非因生活拮据而卖花,小说结尾在揭开这一谜底之前,前文已作了暗示,请简要分析。(4分)
    9.茹志鹃的《百合花》被人们称为“散文化小说”,这篇小说也具有“散文化”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
    材料一: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反其道而身善矣;行义则人善矣;乐备君道,而百官已治矣,万民已利矣。上失其道则边侵于敌,内失其行,名声堕于外。当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众,所事者末也。
    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己》)
    材料二:
    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①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②拘;兄贤不过舜,而象③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诗》曰:“自求伊祜。”此之谓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丹朱:尧之子,傲慢荒淫,后被放逐。②瞽瞍:舜之父。③象:舜之弟。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此非迂A言也B丘闻之C得D之于身者E得之F人G失之H于身者失之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指事物的根本、基础的东西,与“舍本逐末”中的“本”词义相同。
    B.反,指违反、违背,与《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反”词义不同。
    C.拘,指逮捕、拘禁,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拘”词义不同。
    D.之,此处用作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与《陋室铭》中“何陋之有”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君如果弃君道于不顾,而是致力于追求机巧权谋、奸诈之术,攻战不止,那么就会导致国家灭亡、自身受辱。
    B.夏后相和有扈氏交战而未胜,他接受了大臣的建议,没有再次发动战争,而是注重多方面修身,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C.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治理好朝堂上的事就行了”这个观点,鲁哀公认为它迂腐、不切实际,而孔子持有不同观点。
    D.狐卷子用丹朱、瞽瞍、象、管叔等人的事例回应了魏文侯怒气冲冲的质问,说明了人贵在自立、勿恃他人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4.按照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中的魏文侯能否被称为“圣明之君”?为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①,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长江崄:长江口。②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鼓行夏口气如云”句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曹操攻下荆州,新得水军后,挺进夏口时气势浩大,意气风发。
    B.颔联写曹军实力强劲,但仍然落得火烧赤壁的下场,与首联的斗志昂扬形成强烈反差,引出后面的议论。
    C.诗歌后两联理性评价了曹操的失败,认为攻伐他国需待机而动,充分准备,突然成功的例子是闻所未闻的,也借此委婉表达了对宋神宗贸然进攻西夏的批判。
    D.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之作,但风格不同,全诗借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一事,融叙事、写景、说理为一体,给人以震魂荡魄的力量。
    16.本诗中刻画的曹操形象特点与《短歌行》(对酒当歌)中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
    17.(1)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国耻,因为忘记意味着背叛。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民众忘却国耻的担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借洒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运动减肥者应该多久站上一次体重秤是个大学问。来自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长期跟踪测试,得出的结果是每天称一次的人是最容易减肥的;而想要保持体重的人,最好是一周称一次。 A 。美国知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也刊登过一篇文章,其中的研究者对314名减肥成功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有每天称体重习惯的人,在18个月内体重增加最少,平均增加了不到2.3公斤。
    B ,这个研究团队还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大多数人在周三最轻。这个结论很大程度是因为,每周的工作日运动量大,而周末可能就进入了“好吃懒做”的模式。因此体重周期,按照“周”发生节律变化,通常在周末,正常人会增重一些,并在周日达到顶峰;在工作日中,再失去一部分体重。
    ①研究人员跟踪和分析了25岁到62岁的8名成年人。②他们保持连续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每天称体重的习惯,③其中做得最久的一名参与者,④甚至连续称重了330天。⑤最终,研究人员发现:“周日晚体重”和“周五清晨体重”如果差距很大,⑥那么很有可能运动减肥者们在以后的减肥过程中会有匪夷所思的惊喜。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20.下列选项中的省略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百合花》茹志鹃)
    B.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百合花》茹志鹃)
    C.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作了详尽记录。(《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
    D.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21.对文中划双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瞟”无声胜有声,写出了新媳妇对“我”打扰她且不理解她的不快。
    B.“夺”写抢被子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可以看出新媳妇的坚决。
    C.“瞪”是对新媳妇眼神的刻画,写她对卫生员揭掉小战士身上被子的不满。
    D.“嚷”既写了新媳妇埋怨卫生员不支持自己,也表现了她悲痛的语气。
    22.文中画横线处“细细地、密密地”能否换成“细密地”?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袁隆平埋头田间三十年,兀兀穷年只做一件事,从一株寻找了三年的野生水稻开始耕耘于田间……他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是一位真正的“守界者”。
    钟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毕业后,选择转入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后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他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更难得的是,钟扬在科学追求的路上,没有放弃一直钟爱的诗歌创作,他翻译的科普读物《大流感》,语言生动,广受欢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不同的专业、学科和领域探索自己的边界……他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
    有人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像袁隆平这样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也有人说,当下我们更需要像钟扬一样勇敢的“跨界者”。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B
    3. D
    4. ①小麦与水稻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前者起源于半干旱地带,两河流域的大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土壤营养丰富;后者起源于东亚沼泽地带,而沼泽环境恶劣,产生的有害气体威胁人们的生命。②早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在容易耕作的土质疏松之地,人们相对容易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但面对沼泽,人们缺乏改造沼泽地的翻耕农具等,难以在沼泽地耕作。(每点2分,共4分)
    5. ①距今约13000年前,当周边树木果实和鱼类资源耗尽时,人们把目光投向野生稻群落的籽实。②距今10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完成了野生稻的驯化。③距今10000—9000年,野生稻逐步进化为栽培稻。④距今大约6500年,人们发明了耒耜等开垦稻田的农具,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⑤距今6000多年,人们已经掌握了修筑水塘、开挖灌溉水路等技术,稻开始逐步进化为水稻。⑥距今5300—4200年,稻作生产力水平很发达,人类从稻作文化发展到了稻作文明。(每点1分,共6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是最关键因素”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中“在这个进化历程中,稻自身不断发生的变异是进化的内因,而大自然对这些变异的选择和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这些变异的择优选择是从野生稻到栽培稻进化历程的两大动力。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人类完成了野生稻的驯化”可知,应是“共同作用”促使人类完成了将野生稻进化到栽培稻,“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其变异的择优选择”只是外因之一。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稻进化为水稻让稻得以蓬勃生长,水稻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与“稻作生产完成由耜耕到犁耕等开垦稻田农具和方式变革”因果倒置。根据材料第⑧段中“到城头山文化(湖南澧县,距今6000多年)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修筑水塘、开挖灌溉水路、平整土地、修筑田埂的技术,稻开始逐步进化为水稻”和“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已经完成了从耜耕到犁耕的历史性跨越,水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一次大的飞跃”的信息可知,题干中“稻作生产完成由耜耕到犁耕等开垦稻田农具和方式的变革”是“稻得以蓬勃生长,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⑩段观点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是我国稻作文明的一个发源地。
    D.表明的是“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水稻技术的提升”对古代中国人口上升做出的贡献,但不能说明长江流域是我国稻作文明的一个发源地。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小麦与水稻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结合“起源于半干旱地带的小麦占得先机,率先在西亚的两河流域被人类驯化和栽培。当时,大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土壤营养丰富”可知,前者起源于半干旱地带,两河流域的大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土壤营养丰富;结合“水稻起源于东亚沼泽地带,沼泽土壤土质黏稠,草根、树根盘结,不易耕作,劳作的人畜还容易陷入泥潭,沼泽地甚至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威胁人们的生命”可知,后者起源于东亚沼泽地带,而沼泽环境恶劣,产生的有害气体威胁人们的生命。
    ②结合“大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土壤营养丰富,土质疏松,易于耕作,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相对容易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可知,早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在容易耕作的土质疏松之地,人们相对容易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结合“人们若想在沼泽地里获取足够的粮食,就需要对沼泽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开挖沟渠排水、平整土地、修筑田埂、修筑灌溉水路,当然也需要发明易于开垦沼泽土壤的翻耕农具等。这对早期人类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可知,面对沼泽,人们缺乏改造沼泽地的翻耕农具等,难以在沼泽地耕作。
    5.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过程的能力。
    ①结合“当地球的最后一次冰河期(距今约13000年前)结束……后来当周边树木的果实和鱼类资源耗尽时,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眼前沼泽地里大片野生稻群落的籽实”可知,距今约13000年前,当周边树木果实和鱼类资源耗尽时,人们把目光投向野生稻群落的籽实。
    ②结合“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人类完成了野生稻的驯化。完成这一壮举的是远古时代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可知,距今10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完成了野生稻的驯化。
    ③结合“在距今10000—9000年的上山文化(浙江浦江县境内)时期,野生稻在人类的干预和选择下逐步进化为栽培稻”可知,距今10000—9000年,野生稻逐步进化为栽培稻。
    ④结合“距今大约65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人们已经发明了未耜、骨耜等开垦稻田的农具”可知,距今大约6500年,人们发明了耒耜等开垦稻田的农具,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⑤结合“到城头山文化(湖南澧县,距今6000多年)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修筑水塘、开挖灌溉水路、平整土地、修筑田埂的技术,稻开始逐步进化为水稻”可知,距今6000多年,人们已经掌握了修筑水塘、开挖灌溉水路等技术,稻开始逐步进化为水稻。
    ⑥结合“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时期是从稻作文化发展到稻作文明的重要节点”可知,距今5300—4200年,稻作生产力水平很发达,人类从稻作文化发展到了稻作文明。
    6.C 【解析】“对丈夫、对母亲的思念和缅怀”错。老妇人在述说她对白兰花的记忆和印象时,并未提及自己的丈夫。
    7.D 【解析】“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错。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8.①老妇人的声音、笑容特别优雅,这不像是街头摆摊者或一般市民所能有的。②两个年轻人喜欢并且想要买白兰花,老妇人就送给他们。③“我”给老妇人带来了大生意,老妇人并不格外惊喜。④老妇人的家是市中心区域的老式洋房,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这暗示了老妇人的生活并不拮据。(一共4点,每点1分,具体赋分看学生的答题情况)
    9.①情节弱化:这篇小说不以曲折、复杂的情节取胜,只是叙述了一位老妇人卖花的平凡简单的故事。②虚化/淡化人物:文中对老妇人多突出其身份特征,而无具体刻画。③主题表现上,突出情致:借老妇人突出了优雅、宁静、温暖的人性美与人情美。④语言散文化:本文语言清新淡雅,抒情意味较为浓厚,表达含蓄。⑤注重营造意境情韵:这篇小说以“白兰花”为意象贯穿全文,让小说充满诗情画意。(1点2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
    10.答案BCG。(3分)
    解析“也”为句末语气词,所以应在“也”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闻”的宾语为“之”,所以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和“失之于身者失之人”句式相同,所以应在“失之”前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参考原文标点:“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
    11.B解析:A正确。意思均为“指事物的根本、基础的东西”。句意。大凡做事的根本。/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B“指违反、违背”“词义不同”错误。意思均为“同‘返’,返回”。句意:所以,返回到修养自身的根本原则上自身就完善了。/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C正确。“拘禁、逮捕/拘泥、拘守”。句意:但是他的父亲瞽瞍被拘禁。/不要拘守一定规格要降下更多的人才。D正确。均为“用作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谓此也”“有何陋”。句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有什么简陋的呢?
    12.B解析“他接受了大臣的建议,没有再次发动战争”错误。由材料一“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可知,大臣主张再次发动战争,但夏后相没有同意。
    13.(1)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4分)
    答案:亲近亲人,尊敬长者,尊重贤良的人,任用能干的人,满一年后有扈氏来臣服。
    解析“亲亲”,亲近亲人;“期年”,满一年,一年后;“服”,归服,臣服。(每点1分,句意1分)
    (2)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4分)
    答案: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您想治理好国家,就要从自身做起。怎么可以依赖别人呢?
    解析“不至”,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治”,治理;“何”,怎么。(每点1分,句意1分)
    14.答案:不能(1分)。理由:材料一认为圣明之君应通过修身来治理好天下(1分),魏文侯却想依靠他人来治理好天下(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由材料一“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不出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可知,不用出门就可以治理天下,唯有那些懂得反省自身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材料一认为圣明之君应通过修身来治理好天下。由材料二“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可知,魏文侯想依靠他人来治理好天下。所以,根据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中的魏文侯不能被称为“圣明之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汤问伊尹:“想要取得天下该怎样做?”伊尹回答说:“想要取得天下,天下不可能取得。可以取得(天下)的话就要先取得自身。”大凡做事的根本,首先一定是修身。过去,先代圣王成就自身从而成就天下,整治好自身就可以整治好天下。所以,返回到修养自身的根本原则上自身就完善了;推行仁义就能使众人完善了;乐于准备为君之道,那么百官就已经管理好了,百姓就有利了。如果君王失去了为君之道,边疆就会被外敌侵扰,在国内丧失德行,在国外声名败坏。现今世上,技巧谋略同时使用,奸诈的手段相继使用,攻伐战乱不止,使国家灭亡、自身受辱的国君越来越多,是因为他们致力于不重要的方面啊。
    夏后相与有扈氏在甘泽交战没有获胜,六军将领请求再战,夏后相说:“不可以。我的土地不少,我的百姓不少,但是打不赢,这是(因为)我的德行太浅薄,教化不好。”从此,他坐卧不用两重席,饮食不上两种以上的菜肴,不拨弄琴瑟,不整修钟鼓,也不许子女矫情饰貌,亲近亲人,尊敬长者,尊重贤良的人,任用能干的人,满一年后有扈氏来臣服。所以说,想战胜别人的人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评论别人的人先要评论自己,想了解别人的人先要了解自己。
    孔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有人对我说:‘治理国家的人,治理好朝堂上的事就行了。’我认为这是迂腐、不切实际的话。”孔子说:“这不是迂腐、不切实际的话。我听说过:‘能得到自身修养的人就可以得到人心,失去自身修养的人就失去人心。’不用出门就可以治理天下,唯有那些懂得反省自身的人才能做到!”
    材料二: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问:“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也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做父亲的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被放逐;做儿子的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被拘禁;做兄长的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弟弟像被流放;做弟弟的贤明没有超过周公的,但是他的哥哥管叔被诛杀;做臣子的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桀和纣被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您想治理好国家,就要从自身做起。怎么可以依赖别人呢?”《诗经》说:“自己求取福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15.【答案】D本诗中没有写景。
    16.①本诗中曹操意气用事,好大喜功,缺乏理智,最终惨败。他在破荆州后充满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但胜利让他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最终输给了对方。②《短歌行》中的曹操求贤若渴,有雄心壮志。他感慨人生苦短,盼贤才来归,欲借贤才之力,助自己一统天下。(评分细则:本诗中的形象理解正确4分,《短歌行》中形象理解正确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每句1分,共6分)
    18.(4分)示例:A.其他研究者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 B.除了每天称重最易减肥外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B处如果答“除此之外”,得1分。)
    19.(6分)序号:①修改:“25岁到62岁的8名”改为“8名25岁到62岁的”序号:⑤修改:“如果”调到“周日晚体重”前面序号:⑥修改:“匪夷所思”改为“意想不到””【解析】①语序不当。⑤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⑥用词不当,匪夷所思指言行思想离奇、异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评分参考:序号正确给1分;改对一处给1分,可以只指出如何修改,而不抄写修改后的句子。)
    20.B
    21.D
    22.不能,①细细密密的运用叠词,渲染了缝制的缓慢,细密过程,动作描写细致且有画面感,让人物心理跃然纸上②细密地只是客观强调了动作的特点,缓慢感,过程感,画面感不强,对人物心理的表现也不够细腻。(每点2分,共4分)
    23.参考立意
    1.坚守和专注,铸就专业领域的辉煌。2.跨界创新与融合,推动社会的多元发展。3.守界与跨界的辩证关系,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相关试卷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docx、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