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考古学者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上门齿化石(见下图),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这一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的居民( )
    A.建有半地穴房屋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C.懂得了栽培水稻D.制作薄如蛋壳的黑陶
    3.从山西省陶寺村考古发掘的1300余座墓葬看,占少数的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特磬、彩绘龙盘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90%的小墓,死者身无长物,是社会的平民阶层。这反映出(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黄河流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C.山西已经出现早期的国家D.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很明显
    4.“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表关于夏、商、周王朝君主与其执政期间发生大事,对应正确的是( )
    A.AB.BC.CD.D
    5.公元前323年,纵横家公孙衍策划了一场“相王”运动,即五国国君会盟,彼此承认王号,而此前天下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王只有周天子。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东周灭亡B.“尊王攘夷”C.周王室衰微D.民族融合加强
    6.西周时期,“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旧的土地制度逐渐瓦解
    C.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D.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
    7.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影响深远。关于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扫过北斗
    B.商朝时期,人们已经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C.神农尝百草并编写了《黄帝内经》
    D.扁鹊发明了使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切脉诊法
    8.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以下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原文化,源远流长B.礼乐制度,规范完备
    C.青铜文明,灿烂辉煌D.文化成就,领先世界
    9.《秦颂》中有这样一幕,燕国太子丹说道:“燕丹请陛下停止攻韩。燕丹请陛下与六国相安无事。”秦王嬴政道:“五百五十年了,小国想要变成大国,大国想要吞并小国,战争不停止。百姓好像活在水火之中。”这一幕反映出当时( )
    A.秦国积极招募各国的人才B.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C.秦国在诸侯国中实力最强D.六国想与秦保持长久和平
    10.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能够证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文物是( )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B.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
    C.咸阳出土的铜权、铜量D.商鞅铜方升
    11.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
    ①赋税沉重
    ②劳役繁重
    ③法律严苛
    ④禁锢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秦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
    A.项羽和刘邦B.陈胜和吴广C.黄帝和炎帝D.孟子和荀子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战国“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不仅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1)材料一图A人物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提出“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与图A人物同时期的________,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图B牛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了一种新体诗歌“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舜和禹是由氏族民主选举选出的领袖。禹和尧、舜所不同的是,尧、舜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执行着民主选举这一古老的制度,而禹则经过一段曲折斗争的过程,最后传子制战胜传贤制,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摘编自《中华远古史》
    材料二:
    材料三: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材料一中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指的是哪一王朝?“传子制战胜传贤制”反映了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①处是西周的都城,它的名称是?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这些措施的历史意义。
    15.秦朝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商鞅变法促统一】
    材料一:商鞅变法能够取得比东方诸侯国更为显著的成功,就是因为变法实行的更为彻底和全面,执法又严格维护公正的原则。商鞅变法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在变法的执行过程中,依法办事,态度坚决。将法家“立法去私”的精神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形成了“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的现象。
    ——摘编自张俊英《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
    【整齐制度达统一】
    材料二:
    【稳定边疆固统一】
    材料三:统一后,秦始皇对边疆地区高度重视。在北方,秦始皇派遣蒙恬率军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下令修筑长城,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在南方,秦始皇发动大军南征百越,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同时,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民族交融。在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林剑鸣《秦史稿》等
    (1)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措施。
    (2)指出材料二图中秦朝统一文字的字体。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边疆治理的影响。
    (4)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故选A。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遗址的相关知识。A半坡居民建有半地穴房屋,故A错误; B传说中的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故B错误; C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说明河姆渡居民懂得了栽培水稻,故C正确; D河姆渡居民制作的是黑陶,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占少数的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特磬彩绘龙盘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90%的小墓,死者身无长物,是社会的平民阶层”可知,陶寺村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大型墓葬的随葬品丰富精致,小墓葬的死者身无长物,这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很明显,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黄河流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山西已经出现早期的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A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他统治残暴,引起人民反抗,最终导致夏朝灭亡,故A错误; B商朝建立后,政局动荡,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故B正确; C.牧野之战发生在武王伐纣时期,故C错误; D.国人暴动发生在周厉王时期,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分封制背景下,天下共主。依据材料“五国国君会盟,彼此承认王号,而此前天下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王只有周天子。”可知天下共主的局面被打破,体现了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C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因此题干中西周时期到战国时期出现的耕地数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A项正确;旧的土地制度逐渐瓦解是引起耕地数量大幅度增长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耕地数量大幅度增长,与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及铭文、三星堆青铜面具都是青铜器,反映了青铜文明的灿烂辉煌,故C正确。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五百五十年了,小国想要变成大国,大国想要吞并小国,战争不停止。百姓好像活在水火之中”可知,嬴政认为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不利于百姓安定生活,况且局部统一的局面已经出现,因此他主张吞并六国,实现统一,这反映出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B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因此咸阳出土的铜权铜量可以证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C项正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商鞅铜方升均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造成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实行残酷的刑罚,焚书坑儒,坑杀儒生460多人,光死刑就达10多种,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农民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由题干表格材料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A。故选:A。
    12.答案:B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首先领导农民起义起来推翻秦的统治,陈胜、吴广的首义精神,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故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陈胜和吴广。故选:B。
    13.答案:(1)为政以德;老子;甲骨文;楚辞
    (2)历史条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斗争激烈;商周时期为其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认识: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益于治国理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与图A孔子同时期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图那牛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2)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二“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得出,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斗争激烈;根据材料二“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目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可得出,商周时期为其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
    影响:结合所学百家争鸣的知识可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认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维护中国团结统一、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对道德建设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益于治国理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4.答案:(1)王朝:夏朝。
    变化: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2)名称:镐京。
    特点:王室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以封同姓诸侯王为主;等级森严;权力与义务的统一等。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措施:推行郡县制;定期对郡县长官考核;中央派官吏监察地方等。
    历史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等。
    解析:(1)王朝:根据材料一“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并结合所学夏朝的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变化:根据材料一“而禹则经过一段曲折斗争的过程,最后传子制战胜传贤制”并结合所学夏朝时期王位继承的变化可知,由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变为根据血缘关系继承王位的世袭制。
    (2)名称:结合所学周朝的知识可知,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因此①处的名称是镐京。
    特点:根据材料二“西周主要诸侯示意图的分布”可知,王室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根据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以封同姓诸侯王为主:根据材料二“但与天子或其他诸侯之间等级森严”可得出,等级森严;根据材料二“诸侯需要从王远征,以捍卫西周天子至高无上的王权和至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可得出,权力与义务的统一等。
    目的: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因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措施:根据材料三“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可得出,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三“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可得出,定期对郡县长官考核;根据材料三“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可得出,中央派官吏监察地方等。
    历史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定期对郡县长官考核和中央派官吏监察地方,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等。
    15.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改革措施彻底全面,执行严格公正;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得到了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过程中依法办事,态度坚决;法家思想的传播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等。
    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文体:小篆。
    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与权力;确立了此后两千多年币制的形态;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等。
    (3)措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移民实边;开通五尺道,修凿灵渠等。
    (4)名称:秦朝的统一与巩固。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就是因为变法实行的更为彻底和全面,执法又严格维护公正的原测”可得出,商鞅变法改革措施彻底全面,执行严格公正;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可得出,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可得出,得到了秦孝公大力支持;根据材料一“在变法的执行过程中,依法办事,态度坚决”可得出,变法过程中依法办事,态度坚决;根据材料一“将法家‘立法去私’的精神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形成了‘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的现象”可得出,法家思想的传播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等。
    措施: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措施可知,商鞅变法中,实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的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因此这是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重要措施。
    (2)文体:根据材料二“统一文字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由国家统一发行,确保了国家的利益与权力”可得出,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与权力;根据材料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货币的形制,直至191年,这小小的方孔铜钱才结束了它的流通历史”可得出,确立了此后两干多年币制的形态;再结合所学统一货币的知识可知,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等。
    (3)措施:根据材料三“秦始皇派遣蒙恬率军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下令修筑长城”可得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根据材料三“在南方,秦始皇发动大军南征百越,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可得出,南征百越;根据材料三“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民族交融”可得出,移民实边;根据材料三“在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可得出,开通五尺道,修凿灵渠等。
    (4)名称: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等信息,可提炼出主题为:秦朝的统一与巩固。
    选项
    君主
    事件
    A
    夏桀
    任用贤才,国力强盛
    B
    盘庚
    迁都到殷,稳定局面
    C
    周文王
    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D
    周幽王
    与民争利,国人暴动
    秦朝全国人数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
    修筑长城
    赋税
    死刑
    2000万人
    70多万人
    40万人
    农民要上缴2/3收获物
    10多种
    武王灭商之后,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诸侯虽系王族或其姻亲,但与天子或其他诸侯之间等级森严。诸侯需要从王远征,以捍卫西周天子至高无上的王权和至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
    ——摘编自周书灿、郭文佳、张秀兰《西周王朝的天下格局与国家结构》
    时间
    秦与六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嬴政即位前
    65次
    58次
    3次
    4次
    (秦始皇)废除了战国时期各种各样的货币,把方孔铜钱“秦半两”推广到全国,并将铸币权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发行,确保了国家的利益与权力。而秦始皇对于币制的规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货币的形制,直至1911年,这小小的方孔铜钱才结束了它的流通历史。
    ——摘编自肖浩《从货币发展看中国历史,秦始皇如何统一了货币?》

    相关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七年级历史试题docx、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七年级历史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