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轮复习之三个“化”,井田制,经济基础,天下归周天下一体,天下归宗家国同构,宗法礼乐制,“家国一体”概念突破,1西周的分封制,周武王,镇守疆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经国序民——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步骤一 专题复习 引领备考新模式
    厘清4大发展线索——学“通”历史
    锁定4大知识体系——学“透”历史
    圈定3大命题要点——学“活”历史
    选官标准从世家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
    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其基本内容。线索一 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家国同构)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在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二 君主专制下中枢机构的演变(集权于上) 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血缘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与集权政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三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轻重相维)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四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贤与能) 从汉朝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形成了一套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家国同构”——先秦国家治理体系的设计
    1.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1)夏朝: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制度。(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3)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内外服制度:以军事武力为依托而形成的支配关系,松散联盟,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商王实力下降就无法威慑地方、维系统治。
    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嫡长子继承是基本原则。
    家国一体就是“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洪范》
    思考:古代帝王宣扬家国一体观念的目的何在? 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命题点: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
    微点1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1.命题点: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2023·湖南选择性考试)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生产力发展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命题点: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2023·全国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2023.山东高考.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3.命题点:西周时期的国家治理(2023·广东选择性考试)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周豆闭簋属于一手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说明当时周王可以通过干预地方诸侯的人事任免,来干预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故选D项;诸侯国君朝觐天子是分封制前提下,地方诸侯本来的义务,不属于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排除A项;“协助诸侯国君”说明周王派遣的官员只能起到外在协助的作用,无法体现干预内政的特点,排除B项;诸侯国向中央政府缴纳贡赋是地方诸侯应尽的义务,不属于诸侯国的内政范围,排除C项。
    ①背景:公元前1046年,______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②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_______。
    分封制是在内外服制度基础上进行变革,是对内外服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观察西周分封图,找出分封的区域位置有什么特点?
    ④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鲁、燕、卫、晋、吴)(2)分封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5)分封权力: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但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独立性大。(6)分封实质: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是一种等级制度。
    ● 分封制是否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固?
    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地方分权,地方诸侯享有极大独立性。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固: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强大起来,威胁西周的统治。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分封制是否在战国后就销声匿迹?
    西周时期形成,初期起到巩固周王室统治、扩大疆域的作用,后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周王室统治,分封制遭到破坏,战国瓦解。后世偶有恢复之,如汉初、明初对宗室子弟进行分封。
    (2020年全国Ⅰ卷)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 宗法制衍生出的宗法观念
    (2019·全国Ⅲ卷·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1.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 级、巩固统治的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
    2.宗法观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亲亲尊尊” “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
    3.区别与联系: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 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 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
    (2022. 福建高考.1)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A. 血缘政治的完善B. 铸铜技术的进步C. 分封制度的成熟D. 中原文化的扩展
    (2021. 全国乙卷. 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5.命题点:战国时期秦国的官制(2023·湖南选择性考试)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A [由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多任用本国宗族及国人为相,这表明关东六国仍受宗法制的影响;而秦相的任用并不局限于本宗族及国人,而是多用其他国家的有才能之人,这表明秦国较早摆脱了宗法制的影响,逐渐建立起官僚制,故选A项;秦相来源颇广并不等同于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六国基本不再尊崇周天子,即不再严格遵行宗法制,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法家人物受六国排挤,排除D项。]
    1.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2.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对当今社会的三个积极影响(1)分封制: 在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2)宗法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同胞。 宗法观念具有两面性(3)礼乐制度: 西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对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有促进作用。
    2.商周治国思想从“神本”向“民本”的转移(1)殷商尊神敬祖重巫,有着强烈的“神本”文化特征。殷人迷信上天的权威具有绝对性,在政治生活中,神权专制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2)西周治国思想体现出对人事的重视,逐渐向“民本”思想转变。①将重视神与人事结合起来。具有民本思想的统治者将“天命”和“民情”联系在一起,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敬天保民”等思想。②宗教与礼教(政治、道德、法律)逐渐分离。西周全面推行分封制,形成严密的等级结构,并通过“德”“刑”“政”“礼”等手段进行积极统治。③“天命可咒”。西周末年“天”不能保佑民最基本的生存,“天命不可信”思想萌芽。
    3.西周各诸侯国的统治区域有国与野之别,其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遇有“国危”“国迁”和“立君”等重大事项,国君会征询国人的意见;野人是被征服地区传统居民,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保留但身份不同于奴隶。材料反映出西周各诸侯国(  )A.带有集体统治和部族色彩 B.未真正实施宗法制分封制C.使西周政权趋于松散状态 D.民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A [“国君会征询国人的意见”说明带有原始的民主的色彩,是一种集体统治,“野人是被征服地区传统居民,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保留但身份不同于奴隶”说明他们被征服后仍旧以部族的形式存在,故选A项。]

    相关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专题一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60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中国古代史阶段知识体系: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中国古代史阶段知识体系,共1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3古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演变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3古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演变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研析·聚焦高考,井田制,什伍连坐,均田制,富国强兵,整肃吏治,一条鞭法,敬天保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