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
2024.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校七年级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170万年的某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自1964年以来,考古学者对“蓝田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各类石器200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都比较粗糙。据此可知,“蓝田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3.资料显示:“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遗址内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层达6米。灰烬中有朴叶子、烧石、烧骨等物。”这说明北京人( )
A.已会种植水稻 B.已掌握了钻孔技术
C.已经学会用火 D.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4.图是远古时代南方地区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也可以防震。考古发现最早的居住这种房屋的人及建筑的名称分别是( )
A.半坡人、半地穴式建筑 B.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
C.夏朝人、二里头宫殿建筑 D.秦朝人、古长城建筑
5.2024年10月,一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被发现,该墓葬是目前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之一,出土遗物350余件。对比之下,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中,有80座的随葬品只是一般的生产工具和日常口生活用品,还有8座竟然完全没有随葬品。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B.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C.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D.敬畏先祖观念产生
6.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图3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先进丰富 B.稳定发展
C.多元一体 D.民族交融
7.夏启即位后,有扈氏对这种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启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史称钧台之享。这段材料说明( )
A.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禹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王朝
C.与民争利,激化社会矛盾 D.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
8.图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该文物的铭文所描述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9.西周崇尚礼制,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作出规定:青铜鼎的使用数量有严格的区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手工业中青铜业十分落后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健全
10.2024年是农历龙年。图5是汉字“龙”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A.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B.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C.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早期的汉字缺乏使用价值
11.相传夏朝时期已经有了历法,记录一年12个月的天象。商朝时期,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日,并将年分平闰,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在上述基础上又学会用“十二地支来计时”。这反映出( )
A.我国纪年方式的多样 B.古代历法的精细准确
C.古代历法的逐渐完备 D.古代历法被广泛使用
12.河南殷墟博物馆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下列物品能在殷墟博物馆中的“商文明”展厅看到的是( )
A.兵马俑 B.甲骨文 C.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 D.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头像
13.学者龚书铎曾言:“春秋时期…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自新石器以来的另一次重大进步。”下列与材料表述相符的史实是( )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C.青铜斧锤的使用 D.玉铲以及玉镰的出现
14.春秋诸侯争霸期间,中原地区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交融,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造成了王室衰微
C.推动了社会变革 D.促进了民族认同
15.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经过精心设计,选择了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在成都平原附近的岷江上建造了都江堰。这段话反映了都江堰( )
A.因地制宜、改造自然 B.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C.规模宏大、彰显国力 D.历史悠久、延绵不绝
16.2023年10月25日,奠定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基础的兵书原简在公安部门等各方力量的保驾护航下,安全到家,陈列在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汉墓遗址厅。该兵书的作者和名称是( )
A.庄子《庄子》 B.老子《道德经》
C.孔子《论语》 D.孙子《孙子兵法》
17.小小邮票方寸之间承载着历史信息。如图邮票中的医学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成就是( )
扁鹊纪念邮票
A.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治病 B.编写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C.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D.主张治疗疾病要对症下药
18.屈原被馋放逐,仍眷顾楚国,在《离骚》中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这启迪我们要有(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自尊互助、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C.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出事准则
19.下表是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A.维护了周朝奴隶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0.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他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据此可知,秦王嬴政( )
A.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B.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C.为灭亡六国做重要准备 D.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21.与战国相比,秦朝的政令能够顺利地在全国各地推行,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文化的交流也便利起来。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
A.文字的统一 B.度量衡的统一 C.车轨的统一 D.货币的统一
2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根据时间轴,选择这一史实正确的时间节点大约在( )
23.西汉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盐铁官营 C.重文轻武 D.休养生息
24.汉武帝时期,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产量,这说明汉武帝时期( )
A.打击豪强地主 B.注重农业生产
C.发展了手工业 D.大举反击匈奴
25.位于沂蒙山腹地的东安古城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玉器、龙山陶片、商代铜铙、弓形器,西周和东周陶器、春秋战国陶器、玉器及汉代画像石、铁三足盆、瓦当等文物。由此可见,研究历史最可信的依据是( )
A.口耳相传 B.考古发掘 C.音像资料 D.想象推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第28题各16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变动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频繁的战争成为改革的直接推动力。而思想文化的繁荣又为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秦孝公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摘编自《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秦孝公抓住了什么机遇?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摘编自《汉书·食货杂志上》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括其主要的经济措施。这一变革与战国时期哪一学派思想一致?(8分)
材料三 由于这一切,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全中国的基础。正如汉代王充所说的:“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篇》)
——杨宽《战国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1)请依据材料一,秦始皇、汉武帝就读书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6分)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材料一中“主父偃之计”指什么?“主父偃之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材料三 见图
(2)图是汉武帝下令统一铸造的什么钱?除此之外,汉武帝在经济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四 孟子曾经说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执政者只有时刻关注百姓的意愿。
——摘编自龙芊良《秦亡汉兴的历史原因》
(3)结合材料三,你从秦亡汉兴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8.(16分)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是什么?(4分)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材料二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10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浙江良渚遗址·玉琮
四川三星堆遗址·玉琮
山西陶寺遗址·玉琮
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